Workflow
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
icon
搜索文档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9月第4周周报:锂电产业链旺季来临,固态电池催化不断-20250929
中银国际· 2025-09-29 05:37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锂电产业链旺季开启,锂电池备货需求旺盛,排产有望继续上行 [1]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利元亨首条产线已陆续交货,长安汽车预计2026年实现装车验证 [1][3] - 光伏产业链"反内卷"为主线,电池片和组件价格出现上涨,但8月装机疲软(同比下滑55.3%)影响涨价持续性 [1][3] - 氢能产业迎来政策推动,国家能源局强调风光制氢突破,金风科技、中船科技投建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1][3] - 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保持高增,工信部优化购置税等优惠措施,欧盟8月新车注册量增长5.3%至677,786辆 [1][3] 板块行情表现 - 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3.86%,发电设备领涨10.50%,风电涨7.40%,光伏涨5.62% [3][11] - 锂电池指数上涨3.47%,核电下跌0.32%,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0.37%,工控自动化下跌0.50% [3][14] - 个股涨幅前五:大洋电机(20.50%)、吉鑫科技(18.87%)、鹏辉能源(18.56%)、嘉泽新能(18.22%)、先导智能(17.79%) [14] 锂电产业链动态 - 全球电池产量预计达2,150GWh,10月电池产量预计增长5%以内 [3] - 1-8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30.03亿个(同比增长18.66%),出口额482.96亿美元(同比增25.79%) [3] - 材料价格波动:六氟磷酸锂环比涨2.61%至5.9万元/吨,碳酸锂电池级价格微涨0.41%至7.35万元/吨 [15] 光伏产业链价格 - 硅料价格企稳,致密料执行价49-55元/kg,颗粒料47-50元/kg [16] - 硅片价格坚挺:182N型维持1.35元/片,210N型维持1.70元/片 [17] - 电池片涨价:182N型涨至0.32元/W(环比涨3.23%),210N型涨至0.31元/W(环比涨3.33%) [18][22] - 组件集中式项目价格涨至0.685元/W(环比涨2.24%),分布式项目稳定在0.70元/W [20][22] - 辅材价格分化:EVA粒子涨7.3%至11,750元/吨,背板PET降1.0%至5,720元/吨 [25][26] 政策与行业目标 - 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总装机目标为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36亿千瓦) [3] - 1-8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30.61GW(同比增长65%),但8月新增装机仅7.36GW(同比下滑55.3%) [3] 公司重大动态 - 天赐材料:子公司与瑞浦兰钧签订80万吨电解液供应协议,并递交港交所招股书 [3][28] - 盛新锂能:拟以14.56亿元收购启成矿业21%股权 [3][28] - 华光环能:签约1.6亿元海外燃机电站项目 [3][28] - 亿晶光电:变更为无控股股东状态 [3][28]
建信期货多晶硅日报-20250925
建信期货· 2025-09-25 02:00
多晶硅日报 油) 021-60635738 lijie@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31215 021-60635737 renjunchi@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37892 硅)028-8663 0631 penghaozhou@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65843 021-60635740 pengjinglin@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75681 021-60635570 liuyouran@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03094925 研究员:冯泽仁(玻璃纯碱) 021-60635727 fengzeren@ccb.ccbfutures.com 行业 日期 2025 年 09 月 25 日 能源化工研究团队 研究员:李捷,CFA(原油燃料 研究员:任俊弛(PTA/MEG) 研究员:彭浩洲(工业硅/多晶 研究员:彭婧霖(聚烯烃) 研究员:刘悠然(纸浆) 期货从业资格号:F03134307 请阅读正文后的声明 每日报告 每日报告 一、行情回 ...
藏粤直流工程启动建设,海风“十五五”装机中枢有望再上台阶
中泰证券· 2025-09-22 09:03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藏粤直流工程启动建设,输送容量达1000万千瓦,总投资约532亿元,配套电源基地投资超过1500亿元,2029年投运后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超43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26] - 锂电产业链2025年有望出现供需拐点,行业进入2-3年上行周期,业绩和估值均有提升可能性[7] - 国内海风建设节奏有序进行,预期迎来交付拐点,多个重点项目已开工或并网发电[7] - 储能出海规模显著,2025年1-9月中国企业海外储能合作签约累计超19.6GW/208.09GWh,中东地区规模达54.13GWh[23] - 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稳中偏强,硅料和硅片价格上涨形成成本支撑,但组件价格传导能力受限[31] 分板块总结 锂电板块 - 宁德时代预付富临精工15亿元锁定高压实正极材料供应,2025年9月支付5亿元、11月支付10亿元[13] - 蜂巢能源2.3GWh半固态产线规划2026年爬坡,360Wh/kg半固态电池年底首飞[14] - 孚能科技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年底交付首批60Ah产品,计划2026年放大至GWh级[15] - 欧洲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7.8万辆,同环比+41%/-33%,渗透率30.4%[18] - 国内车企新能源销量表现分化,蔚来8月交付3.13万辆(同比+55%),小鹏交付3.77万辆(同比+169%)[19][24] 储能板块 - 黑龙江"136号文"明确存量项目电价0.374元/kWh,增量项目执行12年期限[22] - 广东"136号文"规定增量项目电价区间0.2~0.453元/kWh,110千伏以下项目机制电量比例上限100%[25] - 头部企业出海领先,宁德时代、比亚迪、海辰储能分别获得56.23GWh、21.4GWh、13.57GWh规模订单[23] 电网设备板块 - 藏粤直流工程线路全长2681千米,跨越四省区,预计带动10万余人就业[26] - 河南豫南10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核准获批,新增变电容量300万千伏安,总投资4.19亿元[27] 光伏板块 - 硅料致密料均价51元/公斤(周环比+1元),硅片210N均价1.70元/片(周环比+0.05元)[28][29] - TOPCon电池片价格持稳,182型号均价0.31元/W,组件价格未变,双玻182组件均价0.690元/W[31] - 头部企业海外订单突破,晶澳获8.41GW组件订单,隆基HPBC组件累计出货30GW[34] - 多晶硅和组件能效强制性国标发布,拟实施更严格能耗限额[36] 风电板块 - 国内海风项目进展积极,山东三峡青岛一期3000MW项目环评公示,华能山东半岛北L场址升压站基础完成[39][42] - 海风招标活跃,2025年至今海风机组新增招标5.9GW,中海油启动600MW机组采购[50] - 风机中标价格波动,陆风含塔筒加权均价2114元/kW,海风含塔筒中标价区间2957-3448元/kW[51][52] - 原材料价格小幅上涨,环氧树脂均价15600元/吨(周环比+1.8%)[54]
完善就近消纳价格机制落地,推荐南网能源、南网储能配置机会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6 06:03
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新能源就近消纳政策 - 就近消纳项目电源应接入用户和公共电网产权分界点的用户侧 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可用发电量比例不低于60% 占总用电量比例不低于30% 2030年起新增项目不低于35% [1] - 项目需具备分表计量条件 由电网企业在发电 厂用电 并网 自发自用 储能等关口安装计量装置 准确计量各环节电量数据 [1] - 政策推荐工商业屋顶光伏南网能源 关注安科瑞 [1] 储能与抽水蓄能发展情况 - 8月大储招标超预期 AI赋能与136号文落定驱动大储经济性稳中有升 国内大储自发性需求超预期 [1] - 南网储能作为南方电网电网侧大储运营标的有望充分受益 2025H1公司新型储能电站累计建成装机规模65.42万千瓦/129.83万千瓦时 [1] - 抽水蓄能投产装机总规模1028万千瓦 在建抽水蓄能电站1200万千瓦 [1] 行业核心数据跟踪 - 2025年8月电网代购电价同比下降2%环比上升1.3% [2] - 截至2025/9/12动力煤秦皇岛5500卡平仓价680元/吨 周环比上升1元/吨 [2] - 三峡水库站水位162.88米 入库流量17500立方米/秒同比上升33.59% 出库流量22600立方米/秒同比上升198.15% [2] 用电量与发电量数据 - 2025M1-7全社会用电量5.86万亿千瓦时同比+4.5%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居民城乡用电分别同比+10.8% +2.8% +7.8% +4.1% [2] - 2025M1-7累计发电量5.47万亿千瓦时同比+1.3% 火电-1.3% 水电-4.5% 核电+10.8% 风电+10.4% 光伏+22.7% [2] - 2025H1新增装机容量 火电新增2578万千瓦同比+41.3% 水电新增393万千瓦同比-21.2% 风电新增5139万千瓦同比+99% 光伏新增21221万千瓦同比+107% [2] 投资建议与关注标的 - 推荐关注南方电网体系上市公司布局机会 南网能源 南网储能 南网科技 [3] - 绿电领域建议关注龙源电力H 中闽能源 三峡能源 龙净环保 光伏资产与充电桩资产价值重估建议关注南网能源 协鑫能科 朗新集团 [3] - 火电推荐京津冀投资机会 关注建投能源 京能电力 大唐发电 水电重点推荐长江电力 核电重点推荐中国核电 中国广核 建议关注中广核电力H [3]
建信期货多晶硅日报-20250916
建信期货· 2025-09-16 00:45
油) 021-60635738 lijie@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31215 021-60635737 renjunchi@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37892 硅)028-8663 0631 penghaozhou@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65843 021-60635740 pengjinglin@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75681 021-60635570 liuyouran@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03094925 研究员:冯泽仁(玻璃纯碱) 021-60635727 fengzeren@ccb.ccbfutures.com 行业 每日报告 多晶硅日报 日期 2025 年 09 月 16 日 能源化工研究团队 研究员:李捷,CFA(原油燃料 研究员:任俊弛(PTA/MEG) 研究员:彭浩洲(工业硅/多晶 研究员:彭婧霖(聚烯烃) 研究员:刘悠然(纸浆) 期货从业资格号:F03134307 请阅读正文后的声明 一、行情回顾与展望 ...
【生态环境周观察】《原子能法》正式颁布;宁德时代计划复产宜春锂矿;《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出炉
钛媒体APP· 2025-09-15 08:57
政策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正式颁布 将于2026年1月15日施行 首次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受控热核聚变技术开发 [2] - 生态环境法典3编草案提请审议 包括总则编、生态保护编和绿色低碳发展编 系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3]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发布 目标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达1.8亿千瓦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明确推动容量电价机制建设 [4] - 两部门完善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价格机制 要求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60% 2030年起新增项目不低于35% 10月1日起实施 [5] - 川渝联合编制《成渝氢走廊建设方案》 计划3-5年建成国家氢能产业战略支点 已发布超80亿元合作机会清单 [6] - 福建出台全面绿色转型行动方案 目标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成熟 [7][8] 行业动态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向5省区及3家央企反馈 发现存在"两高"项目盲目上马 生态保护治理成效不稳固等问题 要求45个工作日内制定整改方案 [9] - 宁德时代宜春锂矿复产进展超预期 采矿权证申请顺利 市场此前预期停产3-6个月 消息导致锂价及相关企业股价走低 [10] - 金风科技投资189.2亿元建设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规划3GW风电 80%电力用于电解水制绿氢 年产绿色甲醇60万吨 绿氨40万吨 [11] 研究数据 - 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有望2025年实现电力碳达峰 煤电发电量峰值预计5.55万亿千瓦时 要求2030年风光装机达31亿千瓦 新型储能2.7亿千瓦 [12] - 中国氢能价格指数正式发布 氢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上线 标志着氢能产业市场化建设取得关键突破 [13]
公用事业行业跟踪周报:完善就近消纳价格机制落地,推荐南网能源、南网储能配置机会-20250915
东吴证券· 2025-09-15 05: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公用事业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要求就近消纳项目电源应接入用户和公共电网产权分界点的用户侧,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可用发电量比例不低于60%,占总用电量比例不低于30%、2030年起新增项目不低于35%[4] - 8月大储招标超预期,AI赋能+136号文落定驱动大储经济性稳中有升,国内大储自发性需求超预期[4] - 推荐南方电网体系上市公司布局机会:南网能源、南网储能、南网科技[4] - 绿电资产质量见底回升,化债推进财政发力,绿电国补欠款历史问题有望得到解决[4] - 光伏资产、充电桩资产被RWA、电力现货交易赋能,价值有望重估[4] - 火电推荐京津冀投资机会,水电受益于量价齐升、低成本市场化,核电成长确定、远期盈利&分红提升[4] 行业核心数据跟踪总结 用电量数据 - 2025年1-7月全社会用电量5.8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增速较2025年上半年提升0.8个百分点[4][13]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8%,第二产业增长2.8%,第三产业增长7.8%,居民城乡用电增长4.1%[4][13] - 用电结构:第一产业占比1%,第二产业占比64%,第三产业占比19%,城乡居民生活占比16%[15] 发电量数据 - 2025年1-7月累计发电量5.4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5个百分点[4][21] - 分电源类型: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1.3%,水电下降4.5%,核电增长10.8%,风电增长10.4%,光伏增长22.7%[4][21] - 发电结构:火电占比65%,水电占比13%,风电占比6%,光伏占比12%,核电占比5%[30] 电价数据 - 2025年8月电网代购电价算术平均数为388元/MWh,同比下降2%,环比上升1.3%[4][40] 煤价数据 - 截至2025年9月12日,动力煤秦皇岛5500卡平仓价680元/吨,周环比上升1元/吨,同比下降20.65%[4][45] - 2025年8月月均价688元/吨,同比下跌152元/吨,同比下降18%[46] 水情数据 - 截至2025年9月12日,三峡水库站水位162.88米,蓄水水位正常[4][54] - 三峡入库流量17500立方米/秒,同比上升33.59%;出库流量22600立方米/秒,同比上升198.15%[4][54] 装机容量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 火电累计装机14.7亿千瓦,同比增长4.7%[48] - 水电累计装机4.4亿千瓦,同比增长3.0%[60] - 核电累计装机0.61亿千瓦,同比增长4.9%[71] - 风电累计装机5.7亿千瓦,同比增长23%[76] - 光伏累计装机11亿千瓦,同比增长54%[76] - 2025年1-6月新增装机: - 火电新增2578万千瓦,同比增长41.3%[4][48] - 水电新增393万千瓦,同比下降21.2%[4][60] - 核电新增0万千瓦[71] - 风电新增5139万千瓦,同比增长99%[4][76] - 光伏新增21221万千瓦,同比增长107%[4][76] 利用小时数数据 - 2024年全年: - 火电利用小时4400小时,同比下降76小时[48] - 水电利用小时3349小时,同比提升219小时[60] - 核电利用小时7683小时,同比上升13小时[71] - 风电利用小时2127小时,同比下降107小时[76] - 光伏利用小时1211小时,同比持平[76] 投资建议总结 - 推荐南方电网体系上市公司:南网能源、南网储能、南网科技[4] - 绿电领域建议关注:龙源电力H、中闽能源、三峡能源、龙净环保[4] - 光伏资产、充电桩资产价值重估建议关注:南网能源、协鑫能科、朗新集团[4] - 火电领域建议关注:建投能源、京能电力、大唐发电[4] - 水电重点推荐:长江电力[4] - 核电重点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建议关注中广核电力H[4] 行情回顾总结 - 本周(2025/9/8-2025/9/12)SW公用指数上涨0.80%,跑输创业板[9] - 细分板块表现:SW火电上涨2.24%,核电(中广核电力3.82%,中国核电0.69%),SW光伏发电下跌1.23%,SW风电上涨1.71%,SW燃气上涨2.08%,SW水电下跌0.50%[9] - 个股涨幅前五:嘉泽新能(+19.7%)、天富能源(+8.1%)、兆新股份(+7.1%)、上海电力(+6.9%)、天壕能源(+6.6%)[9] - 个股跌幅前五:晶科科技(-7.8%)、中国港能(-6.2%)、京运通(-4.1%)、华银电力(-4.0%)、芯能科技(-3.1%)[9] 核电核准情况 - 2024年核准11台核电机组,再次表明"安全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的确定趋势[69] - 2019-2023年分别核准6、4、5、10、10台,2019至2024年合计核准46台[69] - 按业主方分布:中国核电获18台(占比39%),中国广核获16台(占比35%),国电投获8台(占比17%),华能集团获4台(占比9%)[69]
新能源两大龙头,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9-15 04:33
创业板指数表现 - 创业板指盘中最高涨幅超过2.8% 创2022年1月中下旬以来新高 [1] - 上证指数上涨0.22% 深证成指上涨1.07% 创业板指上涨2.13% [1] 新能源板块表现 - 新能源龙头股宁德时代上午涨9.85% 盘中一度涨超14% 成交额206.68亿元居A股第一 [1] - 阳光电源上午涨超5% 刷新历史新高 [1] - 比亚迪、赣锋锂业、德业股份、亿纬锂能、天赐材料等新能源龙头股均上涨 [1] 政策利好催化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4] - 完善价格机制通知明确绿电直连项目费用指标 鼓励新能源就近消纳 [4] 宁德时代基本面变化 - 市场对2026年排产预期上修 按现有出货利润率上调明年利润 [5] - 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公司估值成为"行业中最便宜的" [5] - 储能电芯需求超预期 根源在于新能源配储调用率和经济性提升 沙特、智利等新兴市场崛起 [5] 技术突破与产业变化 - 固态电池应用超预期 QuantumScape与大众完成全球首次固态锂金属电池实车演示 [5] - 隔膜、钢壳电池等环节结构性向好 [5] 游戏板块表现 - 游戏板块大涨 板块指数上涨3.59% [7] - 星辉娱乐涨停20% 完美世界涨停10.01% 三七互娱涨7.89% 巨人网络涨7.31% [7] 游戏行业催化因素 - EA SPORTS FC PRO冠军杯在上海举办 FC足球世界全球日活玩家超3000万 月活突破7000万 [8] - 8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166款 进口游戏审批7款 [8] - 行业驱动逻辑从"版号修复"过渡到"供给放量+AI落地"双轮驱动 [9] - AI工具链在研发、运营等环节渗透率提升 减少创意验证周期和素材生产成本 [9]
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两部门细化项目边界
证券时报· 2025-09-12 22:14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 旨在通过价格机制创新推动风能 太阳能等新能源实现更高水平就近消纳 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撑[1] - 政策自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聚焦新能源消纳过程中的电网服务 成本分摊和市场公平性等核心问题[1][2] - 完善后的价格机制细化明确了就近消纳项目边界 保供责任和经济责任 有望破解当前发展难题并推动加快发展趋势[2] 公共电网服务保障 - 对电源 负荷 储能一体化且以新能源为主要电源的就近消纳项目 公共电网按接网容量提供可靠供电服务以保障安全稳定用电[1] - 就近消纳项目电源需接入用户和公共电网产权分界点的用户侧 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需占总可用发电量比例不低于60% 占总用电量比例不低于30% 2030年起新增项目不低于35%[2] 费用分摊机制 - 遵循"谁受益 谁负担"原则 明确就近消纳项目需公平承担输配电费 系统运行费等稳定供应保障费用 未接入公共电网的项目无需缴纳相关费用[2] - 项目用电时需直接参与市场交易 不得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 并按照下网电量承担上网环节线损费用[2] 市场参与规则 - 项目与其他发电企业 电力用户具有平等市场地位 原则上作为统一整体参与电力市场[2] - 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 项目上网电量交易和价格结算按市场规则执行 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地区原则上不向公共电网反向送电且不开展送电结算[2] - 项目新能源上网电量不纳入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2] 经济优势与系统影响 - 就近消纳项目可通过使用自发新能源电量和合理减少接网容量等方式节约成本 叠加政策支持具备较好经济优势[3] - 接网容量越小则需缴纳的稳定供应保障费用越少 有效引导项目通过挖掘灵活调节能力 自主配置储能等方式提升自身平衡能力并降低接网容量[3] - 机制将有效减轻电力系统调节压力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3]
更好促进新能源消纳、减轻电力系统调节压力——解读《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
新华网· 2025-09-12 11:14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新能源大规模发展面临消纳难度上升和电力系统调节压力加大的挑战 [2] - 绿电直连、零碳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就近消纳模式可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并减轻系统压力 [2] - 当前发展偏慢主因项目边界和保供责任不清晰 以及经济责任不明确 [2] - 新价格机制旨在破解就近消纳项目发展难题 更好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减轻调节压力 [2] 项目准入条件 - 项目需具备清晰物理界面和安全责任界面 电源应接入用户和公共电网产权分界点的用户侧 [3] - 需分表计量 由电网企业在发电、厂用电、并网、自发自用、储能等关口安装计量装置 [3] - 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比要求:不低于总可用发电量60% 不低于总用电量30%(2030年起新增项目不低于35%) [3] - 公共电网需提供接网和供电服务 并按接网容量保证可靠供电 [3] 费用缴纳机制 - 项目作为用户时需按接网容量缴纳输配电费和系统运行费 体现公平负担原则 [4] - 输配电费缴费方式由两部制改为主要按接网容量缴费 [4] - 系统运行费暂按下网电量缴费 未来逐步向按占用容量等方式过渡 [4] - 费用差异源于电力系统需提供稳定供应保障服务(调节服务和通道保障服务) [4] 电力市场参与方式 - 作为发电企业时与其他发电企业平等 原则上作为统一整体参与电力市场 [5] - 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按市场规则执行上网电量交易和价格结算 [5] - 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地区原则上不向公共电网反向送电且不开展送电结算 [6] - 作为用户时与其他工商业用户平等 原则上作为统一整体直接参与市场 [6] 政策影响预期 - 细化明确项目边界、保供责任和经济责任 有望推动就近消纳模式加快发展 [7] - 通过使用自发新能源电量和减少接网容量节约成本 具备经济优势 [7] - 引导项目挖掘灵活调节能力和自主配置储能 提升自身平衡能力并降低接网容量 [7] - 最终实现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和减轻电力系统调节压力的双重目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