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

搜索文档
灵猴机器人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TCL创投等共同领投
新浪财经· 2025-09-29 05:22
公司融资情况 - 苏州灵猴机器人有限公司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1] - 融资由金鼎资本、博原资本、TCL创投共同领投 [1] - 引入苏创投、东运创投、财通资本、银杏谷资本多家投资机构 [1] 资金用途 - 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及通用机器人等领域核心零部件的研发 [1] - 资金将用于实验室建设以及产能的扩充 [1]
2025工博会现场:库卡、安川、越疆、埃斯顿、节卡、思灵等20家机器人头部企业展览精彩盘点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9 00:00
9月23日至9月27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行。作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顶级盛会, 本届工博会机器人展 以"具身工业,智领未来"为主题 , 汇聚了来自全球的 450余家知名企业,展览面积达56000平方米 , 全面展示了机器人技术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与落地实践。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系统,从单一应用到全链路生态,展会呈现出机器人产业向 "柔性化、智能化、协同化" 加速迈进的整体趋势。 作为新一代多轴运动控制核心,MPX1000的运算性能较前代MP3300提升约8倍,最短扫描周期为125微秒,可支持多达128轴的同步控制。该控制器集成了MECHATROLINK-4 与1Gbps EtherNet/IP双网络接口,并配合约90种SLIO I/O模块,为复杂运动系统提供扩展能力。 机器人大讲堂走访了部分重点企业,对其展位亮点进行了梳理: (1)发那科:推出R-50iA系列控制柜及解决方案,强化核心控制与场景落地 在本次工博会上,发那科展台聚焦于其核心控制技术的迭代与新应用场景的开拓。 全新首发的R-50iA系列机器人控制柜,被定位为提升 ...
时报数说 | 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居全球首位
证券时报· 2025-09-26 19:28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2万亿元 同比增长8% [2] - 净利润达850亿元 同比增长12% 增速高于营收增长 [2] - 第四季度单季营收突破35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2] 业务板块分析 - 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 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18% [2] - 传统业务板块保持稳定增长 增速为5% [2] - 海外业务收入达2400亿元 同比增长15% 占比提升至20% [2]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整体规模突破5万亿元 年增长率达10% [2] - 新能源细分领域增速超过30% 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2]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扩大至40% [2] 财务指标变化 - 毛利率提升至22% 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 [2] - 研发投入达600亿元 同比增长20% 占营收比例5%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8% 达到1200亿元 [2]
康特隆(01912)拟10万元出售附属公司100%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5:18
交易概述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深圳市英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以人民币10万元代价向黄健出售上海英浩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和成都飞环电子有限公司的100%股权 [1] - 目标公司交割后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1] - 目标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经审核负债净额总额达人民币56亿元 [1] 财务影响 - 预计出售事项将产生约人民币57亿元利润(扣除相关开支前) [1] - 交易不会产生正数所得款项净额(扣除相关开支后) [1] 出售背景 - 目标公司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及截至2025年3月31日十五个月期间持续亏损 [2] - 亏损主因中国消费者市场需求疲弱导致芯片供应商订单减少 [2] - 公司判断IC产品销售业务下行周期将持续 目标公司持续经营不可行 [2] 战略调整 - 通过出售剥离表现不佳的附属公司及负债 [2] - 减轻集团对目标公司业务的额外成本承担 [2] - 资源将重新配置至半导体行业新发展机遇 包括大功率可再生能源 储能 工业自动化及人工智能等领域芯片应用 [2]
康特隆拟10万元出售附属公司100%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9-26 15:17
交易概述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深圳市英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以人民币10万元代价向黄健出售上海英浩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及成都飞环电子有限公司的100%股权 [1] - 目标公司于交割后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1] - 目标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经审核负债净额总额达人民币56亿元 [1] 财务影响 - 出售事项预计产生利润约人民币57亿元 该计算基于转让代价加目标公司负债净额总额(扣除相关开支前)[1] - 交易不会产生正数所得款项净额(扣除相关开支后)[1] 业务背景 - 目标公司因中国消费者市场需求疲弱导致芯片供应商订单减少 在2023年度及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十五个月期间持续亏损 [2] - 公司判断IC产品销售业务下行周期将持续 目标公司持续经营不可行 [2] 战略调整 - 通过剥离亏损附属公司及负债 减轻集团额外成本负担 [2] - 使资源更有效配置于半导体行业新发展机遇 包括大功率可再生能源、储能、工业自动化及人工智能等领域芯片应用 [2]
纳思达:充分发挥自身在芯片领域的研发优势,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芯片及解决方案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0:12
公司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控股子公司极海微发布全球首款基于Arm Cortex-M52双核架构DSP芯片G32R501 [1] - 推出高压伺服控制器方案、六轴机器人关节驱动控制器方案、低压无感双电机方案、高性能矢量变频器方案等多款"芯片+算法+参考设计"一站式解决方案 [1] - 针对人形机器人布局包括关节控制器和灵巧手实时控制DSP芯片、智能编码器芯片、小脑计算芯片、电池管理主控芯片、视觉雷达传感器芯片和力矩传感器芯片等产品 [1] 公司战略与发展方向 - 未来公司将继续顺应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应用领域发展趋势 [1] - 抓住国产替代机会并充分发挥自身在芯片领域的研发优势 [1] - 目标成为行业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1]
港迪技术9月25日获融资买入805.80万元,融资余额8893.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28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5日公司股价上涨2.29% 成交额达9090.17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805.80万元 融资净买入40.78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8893.77万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达8.00% [1][2]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余额为8893.77万元 融券余额为0元 [2] - 融券偿还与卖出量均为0股 融券余量保持0股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 成立于2015年9月28日 [2] - 2024年11月7日上市 主营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收入构成:智能操控系统63.66% 自动化驱动产品35.26% 管理系统软件0.57% 其他业务0.51%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19日股东户数8892户 较上期减少8.26% [2] - 人均流通股1565股 较上期增加9.01% [2] - 东方阿尔法优选混合A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10亿元 同比下降1.82%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841.86万元 同比下降16.02% [2] 分红与资本运作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5568.00万元 [3]
新时达9月24日获融资买入3734.15万元,融资余额4.1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3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0.77% 成交额达4.96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3734.15万元 融资偿还4299.53万元 融资净流出565.37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4.18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3.20% 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4.42万户 较上期减少6.09% [2] - 人均流通股11983股 较上期增加6.49% [2]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增持186.12万股至1039.33万股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增持351.02万股至846.58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44亿元 同比增长8.45% [2] - 归母净利润186.54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09.95% [2] 业务构成与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通用控制与驱动产品及系统53.91% 机器人产品及系统19.35% 电梯控制产品及系统18.30% 其他产品8.44% [1] - 公司成立于1995年3月 2010年12月上市 主营电梯控制与驱动类产品、电梯物联网、工业传动类产品及机器人与运动控制类产品 [1]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79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库卡全球首发多场景自动化解决方案
证券时报· 2025-09-24 17:59
9月24日,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举办期间,美的集团(000333)旗下库卡中国 (KUKA)全球首发多场景自动化解决方案,覆盖航空、汽车、新能源、医疗及教育五大行业。 当前,航空制造领域面临生产效率与产能瓶颈突出、质量一致性与可靠性挑战严峻、生产线建设与改造 周期漫长、产线柔性化与敏捷性水平不足等多项痛点。针对上述痛点,库卡推出了全流程高精度装配体 系,整合CoboManip机械手、密封胶涂覆系统及质量检测模块,实现从部件搬运到机身合装的全程自动 化,支持多机型柔性生产,定位精度高达0.05mm,并具备125公斤有效负载能力。 面对新能源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库卡能够提供从电芯合成、模组装配到PACK工艺(CTP/CTC)的端到 端解决方案,其Quantec-2、Fortec-2ultra、SCARA等机器人以高精度、高稳定、全负载覆盖著称,广泛 应用于锂电和氢燃料电池生产工艺。 除了为锂电生产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库卡的解决方案同时可应用于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库 卡提供的电堆装配系统可实现±0.02mm精度堆叠,大幅提升电堆一致性;同时结合AI视觉检测与工艺参 数,自适应系统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