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业务转型

搜索文档
券商分析师人数创新高!
金融时报· 2025-09-24 09:04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券商分析师数量一度超过6100人,创下新高。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 公布的数据,截至9月24日,协会登记券商分析师数量达5972人。此前的9月19日,协会登记证券公司分 析师数量一度超过6100人。 在廖博看来,未来券商行业将主要呈现显著马太化和精品化两大特征,研究所的功能定位表现为品牌效 应与赋能杠杆双轮驱动。"比如说,研究所发布的每一份有影响力的研究报告、媒体公布的每一次最佳 分析师评选,对券商而言都是无形资产。再比如说赋能杠杆,券商各条业务线要做强做大,研究所对各 条业务线的赋能作用,将成为未来券商转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廖博表示。 对于分析师数量增长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可能是此前券商研究所扩招的新入职研究员在近期陆续注 册成为分析师。"由于申请注册证券分析师原则上需要有从事证券业务2年以上的经历,我们认为证券公 司分析师数量突破6000人与前期券商研究所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有关。"浙商证券宏观联系首席廖博对 《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此外,也有券商研究所人士对记者表示,人员变动主要是受到各家券商的业务 发展需求影响。 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梳理,近期头部券商研究所分析师变更记录 ...
这家券商,“海选”四位高管!
中国基金报· 2025-09-22 16:13
公司高管选聘计划 - 红塔证券公开选聘4位高级管理人员 包括副总裁 首席信息官和董事会秘书职位 工作地点为昆明 [2][4][5][6] - 选聘流程包括网络报名(截止2025年10月4日)资格审查 面试 考察 资格复审 体检 公示与录用 [7] - 副总裁候选人需具备3年以上证券 基金 金融等相关工作经历 且曾担任证券基金经营机构部门负责人以上职务不少于2年或金融机构部门负责人不少于4年 [7] - 首席信息官需从事信息技术相关工作十年以上 董事会秘书需具备财务 管理 法律等专业知识 [7] 公司经营状况 - 红塔证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89亿元 同比增长15.69%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0亿元 同比增长49.25% [9]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594.2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0.59%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251.9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19% [9] - 公司下辖55家证券营业部及2家经纪业务分公司 1家资管业务分公司 1家固定收益业务分公司 3家全资子公司 1家控股子公司 [9] 行业人才选聘趋势 - 多家券商2025年开展市场化高管选聘 包括东兴证券 国盛证券 诚通证券等 [3][10][11] - 国盛证券2025年8月经全流程筛选后聘任赵景亮为总经理 诚通证券5月底公开招募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11] - 华鑫证券近期公开招聘财富管理总部联席总经理/副总经理及投顾业务负责人等多个核心岗位 [11] - 行业分析认为公开选聘是应对财富管理升级 数字化转型和投研能力比拼等挑战的市场化举措 [12]
发生了什么?财达证券高管密集变动,国资股东减持套现,股价下滑超11%
华夏时报· 2025-09-22 06:57
高管变动 - 副总经理赵景亮因工作变动辞职 并确认与公司及董事会无任何意见分歧 [2][3] - 赵景亮拟履新国盛证券总经理 目前处于公示阶段 [4] - 董事兼副总经理郭爱文因工作调整离职 但仍担任子公司财达期货董事长 [2][4] - 公司于5月中旬聘任胡恒松为常务副总经理 其具有多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 [2][4] - 公司表示相关变动属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领导人员变动和工作安排 不会对经营管理产生影响 [2][5] 公司战略 - 坚持打造"特色化、精品化"区域一流券商的战略发展目标不动摇 [5] - 聚焦业务发展提质量 巩固扩大国企改革成果 推动科技赋能和经营管理深度融合 [5] - 坚持创新与风控"两手抓" 全面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5] - 未来将加大业务协同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综合能力 持续推进自我革新 加大自主研发投入 [10] 股价表现 - 股价自8月21日创今年新高8.1元后一路走低 至9月19日收于7.2元 跌幅达11.6% [2][6] - 近20天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达4.8亿元 [6] - 股东河北省国控运营在7月8日至9月12日期间减持2633.61万股 占总股本0.81% [6] - 减持后国控运营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从13.67%降至12.86% [6] - 公司表示高度关注股价表现 将维护股东权益作为重要工作目标 [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39亿元 同比增长13.39% [9] - 利润总额4.70亿元 同比增长55.33% [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亿元 同比增长55.64% [9] - 收入增长主要来自经纪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加 [9] 资产管理业务 - 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减少7.93% 是唯一负增长的主营业务 [9] - 公司表示将把握固定收益基本盘优势方向不动摇 建设专业化投研团队 [9] - 未来将在优化产品布局与创新、强化客户服务与营销、深化业务协同等方面发力 [10] 分红政策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现金分红累计金额占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的152.57% [6] - 保持了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6] 合规管理 - 公司员工敖义因私下接受客户委托买卖证券被处罚 涉及交易金额3.29亿元 [11][12] - 海南证监局对其给予警告并处以15万元罚款 [12] - 公司表示建立了全过程闭环合规管理体制 将监管要求嵌入生产经营管理全流程 [12] - 在员工行为管理方面从制度层面和管理流程做了大量细致工作 [12]
券商分析师数量已突破6000大关,创历史新高;境内债券ETF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1:52
NO.2 券商分析师数量已突破6000大关,创历史新高 |2025年9月22日 星期一| NO.1 持续"瘦身"!19家券商裁撤43个营业网点 券商分支机构"瘦身"节奏不减。近期,多家上市券商公告表示要裁撤营业部。8月至今,尽管上证指数 连续突破重要点位,投资者交易情绪上涨,但据统计,已有19家券商合计裁撤43个营业网点。另有个别 券商在董事会公告或半年报里表示计划新设网点或已完成筹建,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证券公司在新设 网点节奏方面十分审慎,更多出于聚焦重点区域的考量。当"跑马圈地"时代结束,券商对分支机构的布 局打法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益提升",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运营",构建起基于区域市场特点的 差异化竞争力。 点评:券商持续"瘦身"反映行业正经历深刻转型。19家券商裁撤43个营业网点,表明传统扩张模式已难 以为继。对券商而言,网点优化将提升运营效率,改善成本结构,有利于长期价值释放。证券行业板块 将加速分化,头部券商凭借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中小券商则需寻找差异化路径。整体看,券 商业务模式转型将推动金融服务向数字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NO.4 境内债券ETF总规模 ...
连续14日“吸金”累计超19亿元,券商ETF(159842)飘红,长城证券涨近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1:5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证券板块走势平稳[1] - 券商ETF(159842)小幅上涨0.08% 长城证券涨近2% 多只成分股飘红[1] - 券商ETF连续14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吸金超19亿元[1] - 基金流通规模达61.80亿元 创历史新高[1] 行业动态 - 券商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密集召开 已召开24家[1] - 市场关注焦点集中于七大维度:业绩表现、自营业务、并购重组、再融资、业务转型、经营效率及国际业务[1] 机构观点 - 证券行业转型有望带来新业务增长点[1] - 受益于市场回暖和政策环境友好 券商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本中介业务均受益[1] - 券商板块上半年业绩同比显著改善 高盈利与低估值错配凸显配置性价比[1] - 建议关注估值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的头部优质券商[1] 产品信息 - 券商ETF(159842)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1] - 指数选取至多50只证券公司行业股票 反映行业整体表现[1]
证券行业2025年中报综述暨券业战略转型总结:营轮动加快,海外谋扩张机遇
国信证券· 2025-09-10 12:18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优于大市"评级 [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上市券商营收2,518.66亿元(同比+11.37%) 归母净利润1,040.17亿元(同比+65.08%) 超7成券商业绩上涨 [1][13] - 自营投资成为核心驱动力 投资收益1,123.54亿元(同比+53.53%) 占比44.6% 经纪业务634.54亿元(同比+43.98%) 占比25.2% [1][14] - 金融投资资产规模67,494亿元 较2024年初增加6,842亿元 占总资产比重近50% 权益和基金配置规模与占比双升 [2] - 行业加速海外布局并拓展数字资产等创新业务 RWA业务提供新机遇 [3] - 当前中证证券全指PB估值1.56倍 略高于近5年均值 [4] 业绩表现 - 42家上市券商中30家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22家归母净利超50%增长 10家超1倍增长 [1][13] - 分部业务增速:投行155.3亿元(同比+18.11%) 利息196.57亿元(同比+30.66%) 资管211.95亿元(同比-2.72%) [1][14] - 总资产13.59万亿元(较2024年末+24.15%) 净资产2.79万亿元(较2024年末+15.54%) [19] - 费用率52.66%(同比-14.52pct) 红塔证券费用率最低仅32.93% 天风证券最高达92.24% [20][23] - ROE(加权)均值3.36%(同比+1.15pct) 财务杠杆率3.74倍(较2024年末-0.1pct) [24][28] 资产配置 - OCI权益投资规模5,716亿元 在金融资产中占比8.5% 持续提升 [2][35] - 权益投资增加1,568亿元 固收投资增加3,928亿元 基金投资增加948亿元 [2] - 大券商重权益配置 投资规模越大则权益资产配置占比越高 中小券商重固收配置 [37] - 券商债券融资利率约2% 2025年上半年发债4,590亿元 [41][44] - 两融余额18,504.52亿元(同比+26.8%) 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2.26% [50] 经纪业务 - A股日均交易额12,317亿元(同比+60%) 股基交易额188.78万亿(同比+61%) [3][53] - 客户资金存款2.49万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51.08%) [56] - 行业佣金率0.0182%(较2024年上半年降低) 竞争持续激烈 [3][62] - 中信证券经纪收入64.02亿元(同比+31.2%)排名第一 国联民生以223.77%涨幅居首 [57][61] - 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占比8.77%(同比-0.79pct) 中金公司占比22.74%最高 [62][67] 投行业务 - 股权融资规模7,628.36亿元(同比+4.03倍) IPO规模373.55亿元(同比+14.96%) 再融资7,254.81亿元(同比+5.09倍) [68] - 主承销收入28.84亿元(同比+32%) 中信证券4.21亿元(+15.66%) 中信建投3.6亿元(+93.55%) 国泰海通3.33亿元(+113.46%) [69][73] - IPO承销收入23.84亿元(同比+36.54%) 中信建投2.97亿元(+16.02%)居首 [74][78] - 债券承销规模44.68万亿元(同比+16.59%) 中信证券1.07万亿元(+13.9%)市场份额14.24% [83][87] - IPO储备项目292家(同比-17.75%) 民生证券降幅45%最大 [82] 国际与创新业务 - 香港股权融资规模2,498.67亿港元(同比+2.59倍) IPO募资1,094.02亿港元(同比+7.2倍) [88] - 中金公司(香港)以851.08亿港元承销规模居首 市场份额8.07% [90][92] - 券商积极申请RWA相关牌照 向数字资产、虚拟资产领域拓展 [3] 重点公司推荐 - 资金使用效率高、机构客户储备强的券商:中信证券(2025E PE 19.2x) 华泰证券(2025E PE 11.7x) [4][5] - 并购整合落地券商:国联民生(2025E PE 65.92x) [4][5] - AI革新受益互联网券商:东方财富(2025E PE 39.09x) [4][5]
多家券商高管"换新"市场化招聘成标配
证券日报· 2025-08-11 02:40
高管变动趋势 - 证券行业高管密集变动 多家券商包括信达证券 第一创业 长城证券 西南证券等近期出现总经理 董事长 副总裁级别高管离任 [1] - 部分高管因到龄退休离任 涉及方正证券副总裁 兴业证券董事长 中信建投 招商证券 国联民生 东北证券等多家券商 [1] 新任高管背景 - 多家券商迎来新任高管 包括财通证券新任总经理应朝晖 国投证券原总经理王苏望升任董事长 招商证券新任总裁朱江涛 [2] - 新任高管多具备跨行业复合背景 例如财通证券新任总经理拥有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副行长 浙江省担保集团董事长等国资企业管理经验 国投证券新任董事长拥有建设银行 中信证券 招商证券等多机构跨领域从业经历 [2] 行业转型需求 - 证券行业处于关键转型期 传统经纪业务利润空间缩小 财富管理 金融科技建设成为新增长点 [3] - 具备复合业务背景的高管能通过打破行业壁垒 推进业务协同 整合资源加速业务模式变革与升级 助力业务多元化发展 [3] 人才选拔机制 - 市场化公开选聘高管成为行业趋势 诚通证券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国盛金控为子公司国盛证券市场化招聘总经理 粤开证券 东兴证券等多家券商曾开展高管市场化选拔 [3] - 市场化选拔机制有助于引入具有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的高管人才 吸引跨行业复合型人才 助力业务模式 产品设计和服务体系等多层面创新突破 [4] 其他企业人事变动 - 中山公用由董事会秘书周飞媚兼任财务负责人 [5] - 东湖高新公司董事 财务负责人赵光锐离任 [5]
多家券商高管“换新” 复合业务背景、市场化招聘成标配
证券日报· 2025-08-08 16:41
证券行业高管变动趋势 - 证券行业高管近期密集变动,涉及信达证券、第一创业、长城证券、西南证券等多家券商,主要原因为工作调整或个人原因[1] - 一批"券业老将"因到龄退休离职,包括方正证券副总裁徐子兵、兴业证券董事长杨华辉等,中信建投、招商证券等多家券商均有类似情况[1] 新任高管特点 - 多家券商迎来新任高管,如财通证券新任总经理应朝晖、国投证券新任董事长王苏望、招商证券新任总裁朱江涛[2] - 新任高管多具备跨行业从业经验,如应朝晖有国资企业管理背景,王苏望曾在银行、证券等多个金融领域任职[2] 行业转型与人才需求 - 证券行业处于关键转型期,传统经纪业务利润空间缩小,亟需在财富管理、金融科技方面加速转型[3] - 具备复合业务背景的高管能通过业务协同和资源整合,助力券商业务多元化发展[3] 人才选拔机制变化 - 市场化公开选聘高管成为行业趋势,诚通证券、国盛金控等多家券商开展市场化招聘[3] - 市场化选拔有助于引入具有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的高管人才,突破传统内部选拔的局限性[4] - 该机制能吸引跨行业复合型人才,推动券商在业务模式、产品设计等多层面实现创新[4]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业务转型 年内19家券商撤销56家分支机构
证券日报· 2025-07-10 16:15
行业趋势 - 券商加速优化资源配置,年内19家券商撤销56家分支机构,涉及7家分公司和49家营业部 [1][2] - 方正证券撤销数量最多达13家,东方证券撤销8家,东吴证券撤销5家,华福证券撤销4家 [2] - 券商分支机构调整从规模驱动转向效率驱动,侧重向高附加值、综合化运营模式转变 [5] 调整原因 - 金融科技应用和线上平台完善推动分支机构整合,通过集约化运营提高效率 [2] - 线下实体网点运营成本高,包含场地和人员支出,而线上渠道单客服务成本更低 [3] - 经纪业务佣金费率下滑,传统收入降低,保持大量网点带来成本压力 [3] 新设布局 - 部分券商积极开拓空白市场,在业务潜力区域新设分支机构 [1] - 诚通证券、万联证券、国联民生证券等分别在苏州、肇庆、宁波新设营业部 [4] - 西部证券计划在财富管理需求旺盛、经济发达地区增设网点或升级现有营业部 [4] - 南京证券将研究空白城市经济水平,择优新设网点并建设高端财富管理中心 [4] 未来方向 - 分支机构加速向现代化、科技化及轻量化转型,重点开拓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 [5] - 金融科技赋能实现运营提质增效,依托差异化服务构建竞争优势 [5]
金融半年观 券商行业半年流失超7千人,国泰海通减员数最多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12:32
行业人员变动趋势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证券行业从业人员总数32.5万人,半年减员7330人,降幅2.2%,其中80%券商出现减员[2][3] - 头部券商减员显著,国泰海通(-698人/-3.6%)、国信证券(-424人/-4.2%)减员规模居前,方正证券投行以15.9%减员比例成为力度最大券商[2][4] - 部分中小券商逆势增员,麦高证券增员180人(+26.5%),东方财富证券(+151人/+5.6%)、申港证券(+128人/+10.4%)增员超百人[5] 业务线人员结构调整 - 传统证券经纪人半年减员2640人至2.63万人(-9.1%),投资顾问增员2037人至8.13万人(+2.6%),反映行业向财富管理转型趋势[6][8] - 头部券商投顾人数领先,国泰海通(5823人)、广发证券(4640人)、中信证券(4421人)投顾规模超4000人,中信证券等国信证券已无证券经纪人[6][8] - 保荐代表人数量近三年首次下滑,半年减少308人至8526人(-3.5%),中信建投保代减员50人(-8.4%)降幅最大[10][11][12] 头部与中小券商分化 - 从业人员超万人券商从6家降至5家,国泰海通(1.88万人)超越中信证券(1.39万人)居首,国信证券滑落至9587人[3][4] - 分析师总数增长1.7%至5588人,但内部分化明显:东方财富证券分析师增83.3%至66人,首创证券流失47.4%[15][17] - 中小券商在保代领域逆势扩张,麦高证券保代从1人增至5人(+400%),银泰证券保代增44%至13人[13] 政策与业务转型影响 - 证监会推动基金投顾业务规范化,《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管理办法》等新规预计加速试点转常规[9] - 保代监管趋严,2025年新增8人进入D类名单(暂停业务类),涉及国金证券、国元证券等机构[14] - 分析师流动加剧,中金公司分析师减少18人(-5.1%),与公募费率改革及研究所定位调整相关[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