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XIACY)

搜索文档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今日在微博评论区回应网友提问时表示,没有计划造油车。
快讯· 2025-06-23 07:56
公司战略方向 -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明确表示公司没有计划制造燃油汽车 [1] 业务发展重点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而非传统燃油车业务 [1]
小米集团-W(01810):YU7前瞻:延续运动风格,深耕豪华品牌调性
天风证券· 2025-06-22 15: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资讯科技业/资讯科技器材,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YU7热度破圈,作为高端化代表之作,选装配置性价比是热卖胜负手,存在热销程度大超市场预期可能,超预期后其相对高端定价和运动属性风格或获估值溢价,还将首次验证小米人、车、家生态闭环 [3] - 持续看好小米在新车周期下加速升级,预计2025 - 2026年总收入至4718/6797亿元,其中电动车和创新业务收入964/2506亿元,归母调后净利润429/855亿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品情况 - 小米旗下首款SUV YU7预计6月底上市,定位中大型纯电SUV,全系标配激光雷达、800V快充、长续航和英伟达Thor芯片,动力有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可选,百公里加速最快3.23秒 [1] - YU7是小米背水一战的翻盘产品,小米SU7和YU7的L113拉长,外观更协调经典 [1] - 从产品定义看,YU7是小米相对回归实用主义,但延续SU7和品牌调性的尝试 [1] 生态与市场表现 - SU7受限于空间和架构,小米生态联动未充分发力,YU7或将成为小米人车家样板房,利于小米集团整体营收增长 [2] - YU7技术发布后三天内平台累计留资用户是同期SU7三倍以上,60%以上用户首次留资,40%以上用户此前未使用过任何小米产品,关注度和用户破圈程度超预期 [2] - YU7定价策略核心在于物有所值,豪华配置选择优惠策略或成胜负手 [2] 产能情况 - 6月19日小米竞得北京亦庄新城一块占地48.51万平方米工业用地,紧邻小米汽车二期工程项目,或用于后续工厂建设 [2] - 小米二期工厂此前已完成验收,有望年中左右投产 [2] 基本数据 - 港股总股本25,949.17百万股,港股总市值1,402,552.62百万港元,每股净资产10.01港元,资产负债率46.70%,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为59.45/15.36港元 [4]
高盛:予小米集团-W(01810)“买入”评级 目标价6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06:35
618购物节表现 - 公司618期间线上线下渠道GMV达35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较2024年双十一GMV高出11% [1] - 618 GMV占高盛预测的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和AIoT收入的71% 2024年同期占比为69% [1] - 京东平台销量和GMV在国内智能手机品牌中排名第一 十大畅销机型占据4款 包括Redmi K80等型号 [2] 产品竞争力分析 - 旗舰系列未进入京东前十榜单 主因iPhone 14在3000-4000元价格区间竞争加剧 [2] - 超高端市场(6000元以上)表现强劲 小米15 Ultra进入京东销量前十 [2] - 平均折扣水平维持19% 叠加国家补贴后消费者实际折扣可达33% [2] 市场对比与行业动态 - 苹果因国家补贴额外提供100元人民币(5%)折扣 影响中高端市场竞争格局 [2] - 公司折扣策略与2024年同期持平 未出现明显价格战行为 [2] - 促销活动对季度收入贡献稳定 618/双十一分别占当季中国收入的69%/66% [1] 机构观点与目标 - 高盛维持"买入"评级 12个月目标价65港元 较现价有20.8%上行空间 [1] - 公司618表现符合预期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区收入预测同比增长31% [1]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14.27亿 小米(01810)重获内资加仓 创新药概念再现分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09:55
港股通资金流向 - 6月19日北水成交净买入14.27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0.65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3.63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小米集团-W(01810) 建设银行(00939) 众安在线(06066) [1] - 北水净卖出前三:腾讯(00700) 阿里巴巴-W(09988) 石药集团(01093) [1] 个股买卖数据 - 美团-W买卖总额34.09亿港元 净流出4.31亿港元 [2] - 泡泡玛特买卖总额33.62亿港元 净流出2.91亿港元 [2] - 建设银行买卖总额30.48亿港元 净流入3.70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28.76亿港元 净流出7.23亿港元 [2] - 山东墨龙买卖总额24.53亿港元 净流出2888.30万港元 [2] - 阿里巴巴-W买卖总额21.12亿港元 净流入5109.12万港元 [2] - 小米集团-W买卖总额19.82亿港元 净流入3.85亿港元 [2] - 中国海洋石油买卖总额15.14亿港元 净流出5136.63万港元 [2] 重点公司动态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4.95亿港元 618全渠道支付金额突破355亿元 刷新纪录 [4] - 建设银行获净买入3.7亿港元 H股摊薄后股息率达5.5% 折价率收敛至16% [5] - 众安在线获净买入2.78亿港元 旗下ZA Bank成为香港首家为稳定币发行人提供储备银行服务的数字银行 [5]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2520万港元 出售中芯宁波14.832%股权以聚焦主业 [7] - 阿里巴巴-W遭净卖出2.05亿港元 腾讯遭净卖出13.09亿港元 市场对AI行业信心有所动摇 [7][8] 行业板块表现 - 油气股分化:联合能源集团获净买入1.04亿港元 中海油获净买入6532万港元 山东墨龙遭净卖出572万港元 [6] - 创新药概念股分化:信达生物获净买入3540万港元 石药集团遭净卖出1.47亿港元 [6]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超14亿港元 小米集团获净买入居前
快讯· 2025-06-19 09:47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4.27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约4.96亿港元 [1] - 建设银行获净买入3.70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约13.09亿港元 [1]
港股收盘(06.16) | 恒指收涨0.7% 小米集团-W(01810)涨超4% 稳定币概念股走势强劲
智通财经网· 2025-06-16 08:5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0.7%至24060.99点,成交额2292.41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涨0.86%,恒生科技指数涨1.15% [1] - 华泰证券认为市场缺乏短期大幅上行基础,3Q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较高,指数或重回震荡 [1] 蓝筹股表现 - 小米集团-W涨4.23%至54.15港元,贡献恒指62.92点,小米平板7S Pro等新品将于6月底发布 [2] - 周大福涨6.03%至113.72港元,恒基地产涨4.67%至26.9港元,分别贡献恒指2.45点和2.79点 [2] - 中国生物制药跌3.83%至5.28港元,紫金矿业跌2.79%至19.54港元,拖累恒指3.47点和4.99点 [2] 热门板块 稳定币概念 - 连连数字涨17.97%至10.9港元,联易融科技-W涨14.81%至2.17港元 [3] - 香港金管局将尽快处理稳定币牌照申请,蚂蚁集团和京东集团已启动稳定币发行资质申报 [3][4] 内房股 - 金辉控股涨35.77%至3.34港元,雅居乐集团涨7.32%至0.44港元 [4] - 国务院会议提出优化房地产政策,广州拟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 [4] - 5月70城房价同比降幅收窄,商品房库存减少,6月新房市场或延续弱复苏 [5] 油气股 - 百勤油服涨66.67%至0.075港元,山东墨龙涨32.67%至5.36港元 [6] - 以色列空袭伊朗能源设施,地缘风险推升油气勘探需求,摩根大通警告霍尔木兹海峡封锁风险 [6] 黄金股 - 灵宝黄金跌12.06%至11.08港元,紫金矿业跌2.79%至19.54港元 [6][7] - 现货黄金跌0.6%至3411.3美元/盎司,紫金矿业下调2025年铜产量指引至37-42万吨 [7] 热门异动股 - 金山软件涨11.08%至39.1港元,新游《解限机》全球预约人数超520万 [8] - 顺丰同城涨11.57%至17.74港元,上调2025年配送服务年度上限至128.45亿元 [9] - 万国数据-SW涨6.89%至27.15港元,受益于亚马逊200亿澳元澳大利亚数据中心投资 [10] - 恒基地产涨4.67%至26.9港元,中环新海滨3号用地出租协议月租金约137港元/平方呎 [11]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13.76亿 内银股、创新药概念均现分化 北水抛售小米(01810)超18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09:56
港股通资金流向 - 6月11日北水成交净买入13.76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3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10.77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个股为建设银行(00939)、美团-W(03690)、信达生物(01801) [1] - 北水净卖出前三个股为小米集团-W(01810)、腾讯(00700)、阿里巴巴-W(09988) [1] 个股买卖数据 - 小米集团-W买卖总额36.64亿港元,净流出9.30亿港元 [2] - 泡泡玛特买卖总额28.77亿港元,净流出1.24亿港元 [2] - 美团-W买卖总额21.93亿港元,净流出2.13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19.75亿港元,净流出8.65亿港元 [2] - 中国银行买卖总额18.21亿港元,净流出3.11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买卖总额17.53亿港元,净流出6.71亿港元 [2] - 中海油(00883)买卖总额17.18亿港元,净流入1.60亿港元 [2] - 哔哩哔哩-W买卖总额13.28亿港元,净流入4160.89万港元 [2] 行业及公司动态 银行业 - 建设银行获净买入7.06亿港元,中国银行遭净卖出3.1亿港元 [4] - 华源证券指出存款利率下降可能迫使资金流入股市,支撑估值回升 [4] - 港股银行估值低且股息率高,无风险利率低支撑估值回升 [4] - 存款利率下调将降低银行负债成本,2026年商业银行净息差可能企稳 [4] 科技行业 - 美团-W获净买入3.69亿港元,已连续18个交易日净买入,累计188.82亿港元 [5] - 美团发布首款AI Coding Agent产品NoCode,可实现自动编码任务 [5] - 腾讯、阿里巴巴分别遭净卖出12.56亿、7.81亿港元 [7] - 汇丰研报称AI行业信心受资本支出和云收入增长低于预期影响 [7] 医药行业 - 信达生物、三生制药分别获净买入2.15亿、9322万港元,石药集团遭净卖出2767万港元 [5] - 里昂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反弹受流动性复苏和授权交易推动 [5] - 生物科技公司首阶段估值修复已大致完成 [5] 能源及传媒行业 - 中海油获净买入1.60亿港元,公司重申2025年产量、资本开支及分红指引 [6] - 哔哩哔哩获净买入4160万港元,浙江省出台20条措施支持游戏出海 [6] 汽车行业 - 小米集团遭净卖出18.32亿港元,公司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7]
高盛:小米集团_618 促销第一阶段 GMV 同比 + 64%,尽管苹果更积极去库存
高盛· 2025-06-06 02: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小米公司的评级为买入 [17][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作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品牌和领先的消费级AIoT/NEV平台,处于多年生态系统扩张的早期阶段,长期来看其强大的资产负债表、软硬件集成能力和成本优势将提升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力,有望构建全球最大的消费级物理智能生态系统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6.18购物节销售情况 - 截至6月1日凌晨,小米6.18购物节第一阶段GMV达16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4%,预计今年6.18购物节第一阶段GMV占比将同比提高至约50% [3] - 小米在国内智能手机品牌中销量和GMV排名靠前,在抖音平台上所有智能手机品牌中销量排名第一,在京东平台上畅销机型数量与去年持平 [3] 市场竞争情况 - 苹果在6.18期间积极清库存,iPhone降价幅度加大,市场份额连续两周回升,对小米旗舰系列造成暂时竞争压力 [1][3] - 小米今年的折扣水平更有节制,截至5月27日,不考虑国家补贴的平均折扣水平约为16%,低于去年同期的22% [1][4] 不同业务增长情况 - 小米自有渠道智能手机GMV增长快于AIoT,主要得益于销量和ASP的增长,其中小米15S Pro搭载自研3nm旗舰SoC [7] - AIoT产品销售势头良好,智能手表等产品销量增长,家电中炉灶GMV增长快,安装服务相关数据也有同比增长 [7] 财务数据及预测 - 预计小米2024 - 2027年营收和EPS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6%和39% [17] - 给出小米12个月目标价为65港元,基于SOTP估值方法 [18] - 列出了小米2024 - 2027年的营收、EBITDA、EPS等财务指标预测 [20]
小米集团-W(1810.HK):小米模式构筑护城河 人车家高端化行则将至
格隆汇· 2025-06-05 17:53
智能手机与消费电子 - 2024年小米手机在中国市场净流入用户超1300万,2020-2024五年间份额提升5.3个百分点,全市场领先 [1] - 2025Q1小米智能手机全球总销量4180万台,同比+3.0%,全球市占率14.1%,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1] - 中国大陆销量1330万台,同比+40.0%,市占率18.8%,时隔10年重回第一 [1] - 高端化成效显著,2025Q1手机均价1210.5元,同比+5.7%,中国大陆4k-5k价格段份额24.4%位列第一 [1] - 全球化进展突出,尼日利亚市场份额达26.2%,较2022Q1的5.4%大幅提高20.8个百分点 [1] - 小米之家大陆门店数超15000家,计划2025年达到20000家 [1]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 2025Q1 IoT业务收入323亿元,同比+58.7%,毛利率25.2%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均创历史新高 [2]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113.9%,其中空调出货量超110万台同比+65%,冰箱出货量超88万台同比+65%,洗衣机出货量超74万台同比+100% [2] 汽车业务 - 2025Q1汽车业务亏损5亿元,环比大幅收窄50.2% [3] - SU7系列车型为主,YU7车型预计7月上市,定位极致性价比 [3] - 汽车业务预计2025年第三到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3] - 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持续推进,高端化持续落地 [3] 财务预测与战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3.9亿元、557.5亿元、700.8亿元 [3] - 公司锚定"芯片、AI、OS"三大技术基座,持续深耕硬核技术赛道 [1] - 通过软硬件融合赋能人车家全生态 [1]
小米集团-W(01810.HK):1Q25营收、利润创历史新高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亏损收窄
格隆汇· 2025-06-04 01:53
1Q25业绩表现 - 1Q25公司总营收1113亿元(YoY +47%),经调整净利润107亿元(YoY +65%),毛利率22 8%(YoY +0 5pct),均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1] - 营业费用率13 9%(YoY -2 2pct),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1] - 分业务营收占比:智能手机46%、IoT与生活消费产品29%、互联网服务8%、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17% [1] 智能手机业务 - 1Q25智能手机业务营收506亿元(YoY +8 9%),毛利率12 4%(YoY -2 4pct) [1] - 智能手机出货量4180万部(YoY +3 0%),平均单价1211元(YoY +5 8%),呈现量价齐升 [1]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 1Q25 IoT业务营收323亿元(YoY +59%),毛利率25 2%(YoY +5 4pct),收入毛利双创新高 [2]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114%,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分别增长65%/65%/100% [2] - 平板出货量同比增长56%,全球出货量首次进入前三 [2] 互联网服务业务 - 1Q25互联网服务营收91亿元(YoY +13%),毛利率76 9%(YoY +2 7pct) [2] 智能电动汽车及AI创新业务 - 1Q25智能电动汽车及AI业务营收186亿元,毛利率23 2%,其中智能电动汽车营收181亿元,ASP 23 8万元 [2] - 业务亏损收窄至5亿元 [2] - Xiaomi SU7系列累计交付25 8万台,1Q25交付新车7 6万辆 [2] - 已开业235家汽车销售门店,5月推出豪华SUV车型Xiaomi YU7 [2] 研发与技术布局 - 1Q25研发费用67亿元(YoY +30%) [3] - 发布自研旗舰处理器玄戒O1及搭载该芯片的Xiaomi 15S Pro/Xiaomi Pad 7Ultra [3] - 推出首款长续航4G手表芯片玄戒T1,集成自研4G基带 [3] 未来展望 - 智能手机高端化全球化策略持续见效,智能大家电保持高速增长 [3] - 智能电动汽车产能扩充,人车家全生态协同效应显现 [3]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62/464/660亿元(原预测316/424/608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