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辉瑞(PFE)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创新药企破纪录!三生制药与辉瑞百亿BD引爆全球双抗赛道
新浪证券· 2025-05-27 08:41
交易概况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创纪录License out协议 总金额最高可达60 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5亿元)刷新中国药企单品种出海交易金额纪录 [1] - 辉瑞获得PD-1/VEGF双抗SSGJ-707除中国大陆外全球权益 首付款12 5亿美元(约90亿元人民币) 里程碑付款最高48亿美元 另含两位数百分比梯度分成 [2] - 所有款项不可退还或抵扣 辉瑞保留中国内地商业化选择权 [2] 产品技术 - SSGJ-707基于三生制药CLF2平台开发 采用共同轻链对称设计和类IgG结构 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效率 [3] - 临床数据表现亮眼:单药一线治疗PD-L1阳性NSCLC客观缓解率70 8% 疾病控制率100% 联合化疗鳞癌患者ORR达81 3% [3] - 安全性优势突出 三级以上TRAE发生率仅8 9%-23 5% 显著低于同类产品 [3] - 已在中国进入III期临床 获FDA批准开展试验 全球进度领先 [4] 市场前景 - PD-1/VEGF双抗因"免疫+抗血管"协同机制被视为颠覆PD-1单抗潜力赛道 全球市场规模2030年预计突破800亿美元 [5] - 当前全球仅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上市 三生制药快速推进有望抢占先机 [5]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总金额达519亿美元 同比增长27 4% 占全球同类交易30% [6] - 2025年Q1中国药企达成41笔出海交易 总金额超369亿美元 首付款超2亿美元或总金额超10亿美元的重磅交易占比攀升 [6] - 中国创新药企正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 靶点选择、临床设计和国际化合作成熟度提升 [7] - 跨国药企与中国药企"双向奔赴"或成新常态 推动全球医药创新资源向中国聚集 [7]
医药要翻身?创新药继续霸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02:36
创新药行业动态 - 近期创新药领域热点频现,中国创新药企业逐步崭露头角并走向世界舞台 [1] - 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自4月初关税扰动低点以来反弹近15%,今日医药板块继续走强 [1] - ASCO 2025大会摘要公布,中国药企以70余项研究成果入选,国产创新药再次闪耀世界舞台 [3] 创新药ETF市场表现 - 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最新涨幅1.86%,报0.603元 [2] - 生物医药ETF(512290)最新涨幅1.17%,报0.950元 [2] - 疫苗ETF(159643)最新涨幅0.89%,报0.568元 [2] - 创业板医药ETF(159377)最新涨幅0.68%,报1.030元 [2] 中国创新药技术突破 - 中国创新药企业在ADC与双抗领域展现出领先的技术突破 [3] - 泽璟制药ZG005(PD-1/TIGIT)在宫颈癌一期数据超预期 [3] - 华海药业HB0025(PD-L1/VEGF)在子宫内膜癌一线早期数据表现优异 [3] - 信达生物双抗CRC及肺鳞癌、中国生物制药安罗序贯头对头替雷利珠、科伦博泰SKB264TNBC数据等超预期 [3] 创新药出海与BD交易 - 三生制药将其PD-1/VEGF双抗以12.5亿美元首付款+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授权给辉瑞,创中国创新药BD首付款纪录 [4] - 辉瑞还需支付双位数百分比的销售分成,并认购1亿美元三生制药普通股 [4] - 2024年以来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量质齐升,ADC、双抗、GLP-1类资产涌现大额出海BD交易 [7] - 中美关税摩擦未影响创新药出海势头,目前国内创新药出海主要通过IP转让和BD合作对外授权 [7] 行业未来展望 - 受益于创新药出海交易、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创新药丙类医保目录落地等,创新药板块盈利和估值有望迎来双升 [7] - 国内集采政策优化、医疗设备招标复苏、内需复苏等因素或进一步推动医药板块情绪和估值抬升 [7] - 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医疗ETF(159828)、生物医药ETF(512290)值得关注 [7]
Investing In The Promising PD1/VEGF Bispecific - Pfizer And Instil Could Be Good Candidates
Seeking Alpha· 2025-05-26 05:07
公司服务 - ELAM1为金融专业人士和投资者提供科学和临床专业知识 帮助他们在医疗保健领域进行更精准的投资决策 [1] - 公司致力于弥合尖端科学与金融策略之间的鸿沟 帮助客户发现潜在价值并更准确地评估风险 [1] - 提供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咨询服务 客户可通过网站或直接联系获取更多信息 [1]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5月第4周):创新药开启系统性价值重估
世纪证券· 2025-05-26 00: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5 月 19 日 - 5 月 23 日)医药生物板块收涨 1.78%,跑赢 wind 全 A(-0.63%)和沪深 300(-0.18%),其他生物制品、原料药和医疗研发外包涨幅居前,医院、疫苗和血液制品跌幅居前,三生国健涨幅居前 [3][8] - 5 月 20 日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 60.5 亿美元授权协议,辉瑞认购 1 亿美元普通股股份,自 2025 年以来创新药进展和 BD 消息不断,海外认可度提升,创新药开启对早期高潜力创新管线估值,版块估值逻辑重构,价值重估是长线逻辑,大额 BD 有望加速兑现,建议关注估值合理、有差异化创新平台的 Biotech 公司 [3] - 香港卫生署 5 月 22 日数据显示,新冠病毒自四月以来感染持续增加,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和污水人均病毒含量上升,检测阳性上升趋势放缓,预计短期内达峰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周度回顾 -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收涨 1.78%,跑赢 wind 全 A 和沪深 300;其他生物制品(4.09%)、原料药(4.03%)和医疗研发外包(3.6%)涨幅居前,医院(-1.07%)、疫苗(0.89%)和血液制品(-0.07%)跌幅居前;三生国健涨幅居前 [3][8] 行业要闻及重点公司公告 行业重要事件 - 未提及 行业要闻 - 5 月 22 日香港卫生署数据,呼吸道样本新冠检测阳性率从上周 13.66%升至 13.8%,污水人均病毒含量从每公升约 710000 拷贝升至 770000 拷贝,上升趋势放缓,XDV 为最流行变异株,无证据显示更严重 [12] - 5 月 22 日国家医保局消息,2025 年 1 - 4 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 1.33 亿,金额 177.92 亿元,同一统筹区共济 1.21 亿人次、158.44 亿元,省内跨统筹区共济 1101.88 万人次、19.14 亿元;用于定点医疗机构 158.57 亿元,定点零售药店 9.73 亿元,参加居民基本医保等个人缴费 6.95 亿元 [12] - 5 月 20 日三生制药将 PD - 1/VEGF 双抗 SSGJ - 707 全球(除中国内地)开发等权利授予辉瑞,总金额 60.5 亿美元,首付款 12.5 亿美元,辉瑞认购 1 亿美元股份,全球在研 PD - (L)1/VEGF 双抗 29 款,国内 21 款,仅 1 款上市,SSGJ - 707 进度全球第二,已到 III 期临床 [12] 公司公告 - 5 月 22 日科伦博泰 Trop2 ADC 新药芦康沙妥珠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其新增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 CDE 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 [14] - 5 月 22 日葛兰素史克美国 FDA 批准其 IL - 5 单抗美泊利珠单抗新适应症,用于嗜酸性粒细胞型 COPD 患者辅助维持治疗,是首款获批治疗 COPD 的 IL - 5 单抗和全球首个可每月一次给药治疗的生物制剂 [14] - 5 月 23 日百奥泰产品 BAT2206(乌司奴单抗)注射液获美国 FDA 上市批准 [14] - 5 月 22 日科伦药业在 2025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公布六项临床研究成果 [14] - 5 月 22 日众生药业自主研发的昂拉地韦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是全球首款流感 RNA 聚合酶 PB2 蛋白抑制剂,国内唯一一个与奥司他韦头对头开展 III 期临床试验并获批的抗流感药物,昂拉地韦组在中位 TTAS 和发热缓解时间比奥司他韦组缩短近 10% [14][15] - 5 月 22 日人福医药甲泼尼龙片和氢可酮布洛芬片获药品注册证书,氢可酮布洛芬片为国内首家申报获批产品 [15] - 5 月 22 日荣昌生物将发行 19000000 股面值 1 元新 H 股 [15] - 5 月 21 日诺诚健华靶向 CD19 的产品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上市申请获批,是中国首个获批治疗该疾病的 CD19 单抗 [15] - 5 月 21 日海思科安瑞克芬注射液获 1 类创新药《药品注册证书》,是全球首个获镇痛适应症无须纳入麻精药品管理的白处方阿片类镇痛药物 [15] - 5 月 20 日常山药业药品那屈肝素钙注射液获白俄罗斯药品管理部门药品注册证书 [15] - 5 月 19 日新华制药二十碳五烯酸乙酯获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 [15] - 5 月 19 日药明康德参股公司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 5 月 16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药明康德间接持股 5313131 股,占 6.04% [16]
晚报 | 5月26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5-25 14:43
智能制造 - 国常会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 [1] - 政策驱动下绿色制造板块有望获资金支持,推动技术升级与产业扩张,国家级绿色工厂2024年达6430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2030年目标超过40% [1] 园区开发 - 商务部印发方案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布局重大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等 [2] - 政策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向开放型、创新型、绿色化转型,预计2025年总产值达15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提升至20%,进出口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占比均超24% [2][3] 数字身份证 - 六部门联合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实现身份数据"可用不可见" [4] 鸿蒙 - 深开鸿发布全国首个开源鸿蒙机器人操作系统M-RobotsOS,未来三个月将上线智能机器人"驭"系列产品,涵盖无人机、机器狗等多形态硬件 [4] - 机构预测百万台机器人将带动超210亿元操作系统市场需求,鸿蒙系统加速发展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技术支持 [4][5] 低轨卫星 - 我国低轨卫星通信系统进入公测阶段,下半年有望实现消费级卫星组网,中国电信已推出30款支持手机直连卫星功能的终端 [5] - 2025年卫星互联网将迎高密度发射,G60星座累计发射90颗组网星,华为MateX6将支持低轨卫星直连 [6] 储能 - 国内首座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投产,整合锂电池和钠电池优势,拓展钠离子电池储能应用场景 [6] - 固态电池、钠电池等新技术加速落地,光储经济性驱动能源转型,储能需求有望加速 [7] 宏观行业新闻 - 央行、外汇局要求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减持或转让股份所得资金原则上应汇回境内 [8] - 金融监管总局拟出台新规实现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情况"三清",产品可不披露业绩比较基准 [10] - 英伟达对华芯片售价将大幅低于H20芯片,预计6月开始量产 [10] 主题复盘 - 核聚变、医药、机器人、大消费、光刻机、新能源汽车、资产重组、固态电池、量子计算、军工等板块活跃 [13][14][15]
1 Ultra-High-Yield Dividend Stock Down 57% to Buy Hand Over Fist
The Motley Fool· 2025-05-24 08:51
公司现状与挑战 - 辉瑞股价较历史高点下跌约57%,但被视为高股息率股票的潜在投资机会[2] - 新冠产品收入大幅下滑是股价下跌主因,2025年Q1新冠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仅占总收入7.7%[3][8] - 产品管线受挫:自愿撤回镰状细胞病药物Oxbryta,终止口服减肥药danuglipron临床试验[4] - 多款重磅药物专利到期:抗癌药Inlyta(2024年)、自身免疫药Xeljanz和抗凝药Eliquis(2025年)[5] 政策与市场环境 - 特朗普政府政策带来不确定性,包括药品进口关税威胁和国际参考定价(MFN)政策[6] - 法律分析显示MFN定价政策若无国会授权难以实施,药企有调整缓冲期[12] 增长潜力与战略 - 华尔街分析师态度分化:25位分析师中8人建议买入,12个月平均目标价隐含28%上涨空间[7] - 通过专利延期和新兴产品抵消专利悬崖影响,如3SBio合作开发的抗癌药[9][11] - 计划到2027年实现72亿美元成本节约以增强财务灵活性[15] 估值与股息吸引力 - 当前股价对应8倍前瞻市盈率,PEG比率0.6显示估值显著低于增长潜力[14] - 远期股息率达7.47%,122.5%的派息比例虽高但自由现金流可覆盖[15]
U.S. Pharmaceutical Imports Might Soon Face Tariffs: 3 Stocks That Could Tumble as a Result
The Motley Fool· 2025-05-24 08:11
行业影响 - 美国对全球发起的关税战可能导致制药行业成本上升 行业普遍面临进口成本增加的压力[1] - 制药行业特别脆弱 白宫威胁对进口药品和成分征收25%关税 可能迫使企业将生产转移回美国[2] - 在美国新建制药设施成本高昂且耗时 制药公司成本与药品价格之间的利润空间有限 导致股票承压[3] 安进(Amgen) - 仿制药业务占比较大 更容易受到进口成本上升的冲击[5] - 为降低成本 公司在新加坡和爱尔兰设有生产基地 其中对爱尔兰依赖度极高[7] - 2024年爱尔兰向美国出口药品价值比进口多455亿美元 安进的税收优化策略可能成为特朗普关税目标[8][9] 辉瑞(Pfizer) - 多款重磅药物在爱尔兰生产 包括肺炎疫苗Prevnar和新冠疫苗Comirnaty 这些产品占公司总收入的10%[11][13] - 部分药物成分在德国生产 血液稀释剂Eliquis在荷兰生产 欧洲多地都可能面临关税上调[12] - 公司有能力将部分生产转移回美国 但完全转移需投入数十亿美元新建设施 近期刚以430亿美元收购Seagen 资金压力大[14][15] 艾伯维(AbbVie) - 管理层未将潜在关税影响纳入2025年业绩指引 但伯恩斯坦分析师将其列为"最高风险类别" 预计每年可能损失数亿美元[17][18] - 畅销药Rinvoq(爱尔兰/加拿大/德国生产)和Humira(德国/波多黎各生产)涉及跨国供应链[19] - 公司计划未来10年投入100亿美元扩大美国本土产能 同时面临Humira和Rinvoq两项专利战 营销费用高企[20][21]
Pfizer's 7.5% Dividend: Income Haven or House of Cards?
MarketBeat· 2025-05-23 19:21
公司股息情况 - 股息收益率高达7.5%,年化股息为每股1.72美元,按当前股价计算季度支付为每股0.43美元 [2][3] - 公司连续16年增加股息,3年年化股息增长率为2.5% [3][4] - 基于现金流的股息支付率为47.69%,但基于过去12个月盈利的支付率高达124.64% [5][6] 财务表现与挑战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同比下降8%至137亿美元,主要因Paxlovid销售额骤降75% [7] - 关键药物专利到期风险:Eliquis(2028年)、Prevnar/Ibrance/Xtandi(2026-2027年)将导致2026-2028年间年收入损失170-180亿美元 [8] 战略转型措施 - 430亿美元收购Seagen强化肿瘤管线,2024年Seagen产品贡献34亿美元收入 [9] - 2025年5月与3SBio达成60亿美元潜在价值的全球授权协议,获得抗癌双抗SSGJ-707 [10] - 计划2030年前推出8款新肿瘤药物,近期Adcetris获FDA批准,Padcev/Talzenna临床数据积极 [11] - 非肿瘤领域Abrysvo疫苗在欧美市场扩展,但口服GLP-1药物danuglipron于2025年4月终止开发 [12] 市场预期与估值 - 当前股价23.34美元,12个月平均目标价29.17美元(潜在涨幅25.08%),最高预测34美元 [13] - 市盈率16.54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13] 行业竞争动态 - 尽管公司股息吸引力显著,但分析师更推荐其他五只未披露的股票作为优先选择 [16] - 肿瘤治疗领域成为战略重点,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和双特异性抗体布局加速 [9][10]
最常见的男性肿瘤之一,美国前总统也中招,恒瑞医药等多家头部药企已布局
华夏时报· 2025-05-23 03:58
前列腺癌市场概况 - 2022年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13.42万人,死亡病例4.75万人,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2] - 全球前列腺癌治疗市场2022年规模达353亿美元,预计2028年增长至56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3%[4] - 中国前列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约66.4%,显著低于发达国家95%的水平[5] 治疗手段与药物研发 - 治疗手段从传统内分泌治疗、化疗扩展到新型抗雄药物、PARP抑制剂和放射性核素疗法,患者生存期从2-3年延长至5年以上[3] - 辉瑞与安斯泰来联合开发的恩扎卢胺2023年全球销售额59.26亿美元,位列全球肿瘤药第6[3] - 诺华放射性核素药物Pluvicto上市首年收入2.71亿美元,2024年突破10亿美元[3] - 强生醋酸阿比特龙片曾达35亿美元年销售峰值[4] 中国药企进展 - 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瑞维鲁胺片2024年12月获批,成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新型雄激素受体抑制剂[4] - 远大医药用于诊断前列腺癌的TLX591-CDx完成中国Ⅲ期临床试验,计划年内提交上市申请[4] - 国产创新药企在双抗、核素药物等领域的突破可能改变进口药物主导市场的格局[4] 早筛与预防 - PSA血液检测、直肠指检及多参数MRI是主要筛查手段,PSA检测为国际通用初筛方法[5] - 北京、上海等地将PSA检测纳入重点人群免费筛查项目,预计未来五年早筛覆盖率提升至40%[7] - 有家族史人群建议从45岁开始筛查,比普通人群提前5年[5]
Astellas and Pfizer's XTANDI™ (enzalutamide) Shows Long-Term Overall Survival in 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Prnewswire· 2025-05-22 21:00
核心观点 - XTANDI(恩扎鲁胺)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在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五年生存获益,将死亡风险降低30% [1][5] - 五年随访数据显示,接受XTANDI联合ADT治疗的患者五年生存概率为66%,而安慰剂联合ADT组为53%,绝对改善13% [2][5] - XTANDI是首个且唯一在mHSPC患者中显示五年总体生存获益的雄激素受体抑制剂 [5] 临床试验数据 ARCHES研究 - 全球多中心III期ARCHES研究纳入1,150例mHSPC患者,随机接受XTANDI 160 mg/天或安慰剂联合ADT [8] - 主要终点为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关键次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 [8] - 高肿瘤负荷患者中位OS改善36个月(HR: 0.70),低负荷患者(HR: 0.71)和既往多西他赛治疗患者(HR: 0.67)均显示一致生存获益 [2] - 安全性数据与既往分析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2] ENZAMET研究 - 独立III期ENZAMET研究纳入1,125例mHSPC患者,比较XTANDI联合ADT与传统非甾体抗雄激素(NSAA)联合ADT [10] - 八年随访数据显示XTANDI组中位OS为8.0年,显著优于NSAA组的5.8年(HR: 0.73) [6] - 96个月时XTANDI组OS率为50%,NSAA组为40%,无进展生存期(PFS)也显著更优(HR: 0.49) [6] 产品与市场 - XTANDI已在全球90多个国家获批,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自2012年首次获批以来全球治疗患者超100万例 [7][12] - XTANDI是目前mHSPC治疗的标准方案,适应症覆盖转移性和非转移性前列腺癌多个阶段 [11] - 辉瑞与安斯泰来自2009年起合作开发并商业化XTANDI,安斯泰来负责美国以外地区的生产和商业化 [28] 行业动态 - 安斯泰来采用"Focus Area Approach"战略,聚焦未满足医疗需求的疾病领域,结合生物学与治疗模式创新 [26] - 辉瑞肿瘤学布局涵盖小分子、抗体偶联药物(ADC)和双特异性抗体三大核心机制,重点开发乳腺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和血液肿瘤等领域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