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斯麦控股(ASML)
icon
搜索文档
费城半导体指数涨超1%
格隆汇APP· 2025-09-11 13:41
格隆汇9月11日|费城半导体指数开盘迅速走高,现涨超1%。美光科技涨超8%,英伟达涨1.5%,阿斯 麦涨超1% ...
Why UBS Says ASML Is a 2027 Story Worth Buying Now
Yahoo Finance· 2025-09-10 20:05
ASML Holding N.V. (NASDAQ:ASML) is one of the Hot AI Stocks to Keep on Your Radar. On September 9, UBS analyst Francois-Xavier Bouvignies reiterated a Buy rating on the stock with a EUR750.00 price target. The firm believes that ASML is heading toward an inflection point. Bouvignies is bullish on the chipmaker’s lithography business considering that it is the only company in the world that makes extreme ultraviolet, or EUV, lithography machines that the most advanced semiconductors require. The analyst b ...
【深度】剖析半导体投资下一个黄金十年:设备与材料的行业研究框架与解读
材料汇· 2025-09-10 15:29
核心观点 -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行业已从国产情怀步入硬核分化时代 投资需要深度认知与冷静解剖而非激情 [3][56] - 国产替代是地缘政治压力倒逼出的生存空间 其节奏呈阶梯式跳跃 外部制裁升级对国内厂商是暴力催熟 [10][45][59] - 行业最大机会在成熟制程的制造扩张 而非先进制程的军备竞赛 中国优势区和主战场在成熟制程 [9][41][58] - 能存活的企业必须是攻守兼备的双栖物种 进攻靠新技术研发能力 防守靠旧产品迭代能力 [6][57] - 投资设备和材料是投资数字世界的底层基础设施 具备最强确定性和持续性 [13] 企业能力维度 - 企业需具备攻守兼备的双栖能力 进攻靠新技术研发抢夺高技术高利润环节 防守靠旧产品迭代降本增效黏住客户形成稳定现金流 [6] - 一切需归结到盈利的持续兑现 这是检验故事的终极试金石 [7] - 评估设备公司需剖析供应链自主度 这决定成本结构 产能稳定性和长期毛利率 [17] - 研发投入暴增 2024年设备板块研发费用超100亿 增速42.5% 高研发投入是未来高份额和高利润的前提 [47] 下游需求维度 - 下游需求分裂为两条赛道 先进制程(≤28nm)是科技军备竞赛 驱动为摩尔定律 特点是指数级增长 工序步骤 设备复杂度 投资金额呈指数上升 但中国玩家短期难贡献利润 [8] - 成熟制程(>28nm)是制造业扩张 驱动为电动车 IoT 工业控制的海量芯片需求 特点是线性增长 市场空间巨大且稳定 是中国最肥沃最现实的主粮仓 [9] - 数据中心/服务器是未来5年增长最快驱动力 CAGR 18% 智能手机/消费电子进入成熟低速增长期 投资需更关注云端计算和AI相关芯片及设备材料 [39] - 晶圆需求结构性机会 先进逻辑(≤28nm)增速最快 代表技术升级方向 成熟逻辑(>28nm)增量最大 代表产能扩张规模 中国优势区在此 存储(DRAM/NAND)增长稳健但波动大 [40][41][42] 国产替代维度 - 国产替代是地缘政治压力倒逼出的生存空间 节奏呈阶梯式跳跃 每次外部制裁升级都打开新替代窗口 [10] - 需判断环节替代紧迫性 迫在眉睫不得不做(光刻 EDA 设备零部件)逻辑是确定性 水到渠成锦上添花(已突破刻蚀 清洗)逻辑是成长性 [10] - 制裁不断加码且精准化 从针对个别公司扩展到先进制程 特定技术 关键设备再到组建联盟 围堵是系统性长期性 国产替代不是可选题而是生存题 [45] - 国产化率现状 已突破领域(国产化率>20%)包括清洗设备 CMP 刻蚀 进入规模化放量和利润兑现阶段 正在突破领域(国产化率5%-20%)包括薄膜沉积 热处理 处于客户验证和产能爬升阶段 未来2-3年业绩弹性最大 亟待突破领域(国产化率<5%或几乎为0)包括光刻机 量测/检测 涂胶显影 是最难啃骨头也是最大潜在机会 [47] 设备层次与市场 - 设备国产化挑战分层 整机集成(如刻蚀机 薄膜设备)已有突破 但核心子系统(软件 算法 控制单元)和关键零部件(射频电源 真空泵 超高精度阀 陶瓷件)仍被卡脖子 [16] - 真正投资机会嵌套 整机厂壮大必然培育国产供应链 下一个中微公司可能藏在能做顶级射频电源或特种陶瓷件的隐形冠军里 [16] - 单条产线投资飙升 每5万片晶圆产能设备投资从28nm的30亿美元飙升至3nm的160亿美元 解释为何中国聚焦成熟制程扩产是务实且市场巨大的战略 [33] - 全球设备市场由应用材料(AMAT) 阿斯麦(ASML) 泛林(LAM)等美欧巨头垄断 CR3超过50%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但挑战巨大 是虎口夺食 每抢下1%份额都是巨大收入增量 [33] - 国产厂商崭露头角 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等出现在全球格局图中 份额还很小(1-3%) 但实现从0到1突破 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34] - 中国市场增速持续高于全球 表明中国半导体产业扩张强度和自主化决心 不受全球行业周期波动太大影响 是由内部需求(产能扩张)和政策驱动的独立β [36] 材料领域 - 材料是多元化与专用性 多而不通 光刻胶和硅片技术know-how天差地别 很难产生平台型巨头 只会诞生单项冠军 投资需更深专业功底对每个细分领域独立评估 [17] - 市场大自供低 道尽材料现状与机会 中国是全球最大材料市场 但产值与市场份额严重不匹配 [53] - 认证壁垒极高 材料纯度 稳定性 一致性要求变态高 认证周期2-5年 一旦认证通过不会轻易更换 客户粘性极强 [50] - 国产化率更低 除个别品种(如CMP抛光液 靶材)外 硅片(尤其是12英寸) 高端光刻胶 电子特气(多种) 抛光垫等高度依赖进口 材料替代比设备更难 是化学配方 工艺经验和质量管理的长期积累 [50] - 制造材料(429亿美金)技术壁垒更高价值更大 是国产化重点和难点 [54] 技术趋势与成本 - 半导体制造复杂昂贵高壁垒 前道工艺占设备投资80% 光刻 刻蚀 薄膜沉积是三大核心主设备 检测设备贯穿全过程是保证良率的眼睛 价值重要性急剧提升 [20] - 后道封装测试技术含量和设备价值不断提升 先进封装(如2.5D/3D Chiplet)成为超越摩尔定律关键 不再是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 [20] - 晶圆厂更换设备供应商谨慎 认证周期长风险高 一旦国产设备通过验证就形成极强客户粘性 护城河极深 [20] - 从2D到3D 存储芯片从2D NAND转向3D NAND 逻辑芯片从平面晶体管转向FinFET再转向GAA 本质在Z轴(垂直方向)做文章 因平面缩放趋近极限 [25] - 技术路线转变是后来者最大机会 在旧路线追赶巨头很难 但在新方向(如GAA架构所需新设备 新材料)差距相对较小 提供换道超车可能性 [26] - 摩尔定律放缓但成本定律仍在生效 为提升性能降低功耗 采用新技术(如EUV 3D集成)代价是资本开支急剧攀升 2021-2024年晶圆设备开支占半导体销售额比例持续攀升至16-18% [28] - 制造步骤暴增 从90nm到5nm步骤增加数倍 需要更多设备 更多材料 良率管理难度指数级上升 检测/量测设备价值量占比持续提升 是巨大常被忽视赛道 [29][30][31] 国内外竞争格局 - 国内外玩家同台竞技 每个细分赛道有巨人(AMAT LAM TEL)和正在挑战巨人的中国队长(中微 北方华创 拓荆 盛美等) 投资能在中国市场逐步取代海外巨头的企业 [17]
Stock Picks From Seeking Alpha's August 2025 New Analysts
Seeking Alpha· 2025-09-10 13:00
In August, we welcomed 26 new analysts who published their first-ever article on Seeking Alpha. In this article, our editors highlight some of the best ideas from these new analysts and introduce them.Every month, Seeking Alpha Editors write an article welcoming all of the analysts who pu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 during the previous month. As an effort to help support our community in finding new analysts to follow and new ideas, this series covers details about new analysts' interests and experiences as w ...
Our H2 2025 Top Ideas
Seeking Alpha· 2025-09-10 13:00
美国经济状况 - 美国经济并非处于最佳状态[1] - 标普500指数创历史新高但市场并非最佳经济指标[1] 投资组合策略 - 投资组合构建注重平衡强劲增长潜力与稳固基本面[2] - 重点关注高质量企业 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市场[2] - 选股标准包括持续经营能力 行业领先盈利能力 低杠杆率和增长空间[2] - 特别关注投资组合策略 资本配置和长期持有价值[2] 持仓情况 - 长期持有BRK B ASML AMZN NVO LVMH等多头仓位[3] - 持仓方式包括股票所有权 期权或其他衍生工具[3]
10 Top AI Stocks to Buy 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9-10 11:30
These 10 AI stocks offer exposure to every corner of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from robotics to nuclear power.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tocks continue dominating market headlines as companies race to capitalize on the $286 billion AI data center chip market projected by 2030. While megacaps like Nvidia (NVDA 1.46%) grab attention, savvy investors are hunting for the next wave of AI winners across robotics, cloud infrastructure, and the critical supply chain powering this revolution.From au ...
The Dutch Connection: French AI Leader Gets Backing from European Tech Giant ASML
Yahoo Finance· 2025-09-10 10:30
French AI leader Mistral isn’t settling for being le grand fromage at home. It aims to be the best on earth. That means developing AI models and data centers that can go toe to toe with the best the US and Asia have on offer. On Tuesday, the company received key backing from a continental ally. Dutch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giant ASML opened its wallet — or portemonnee, a word borrowed from the French porte-monnaie — to become Mistral’s largest shareholder. READ ALSO: Oracle’s AI-Powered Sales Growth Thre ...
继英伟达之后,ASML也投资了这家AI初创企业
半导体芯闻· 2025-09-10 10:11
融资与估值 - Mistral AI在C轮融资中筹集17亿欧元(约20亿美元)由ASML领投[2] - 公司估值从60亿美元提升至137亿美元 实现翻倍以上增长[2] - 参与投资方包括Nvidia、DST Global、Andreessen Horowitz、法国国家投资银行等知名机构[2] 技术产品竞争力 - 公司开发多语言大语言模型 聊天机器人Le Chat具备深度研究、图像编辑和语音模式功能[3] - 语音模型Voxtral性能优于OpenAI的Whisper模型 采用开源架构[3] - 5月发布Mistral Medium 3模型 成本效益优于Meta的Llama 4 Maverick和Cohere Command A[4] - 6月推出开发者专用代码助手Mistral Code及推理优化模型系列Magistral[4] 战略合作与行业定位 - ASML首席执行官表示合作将通过创新产品为芯片制造客户带来显著益处[4] - Mistral AI首席执行官强调合作将贯通从AI开发到基础设施工程的技术链[5] - ASML首席财务官将加入Mistral战略委员会董事会[6] - 双方连接点在于AI技术及欧洲企业血统 ASML依赖其光刻技术生产AI芯片[6] 行业格局与战略意义 - Mistral AI被视为欧洲AI领军企业 直接与OpenAI、Google Gemini竞争[3][6] - 合作体现"技术主权"理念 符合后全球化时代政治经济趋势[7] - ASML作为全球领先光刻设备商 其技术对三星、英特尔、苹果芯片生产至关重要[4]
关于阿斯麦(ASML.US)两种叙事激烈交锋:AI投资无催化 VS High-NA牛市叙事! 市场似乎更信后者
智通财经· 2025-09-10 09:27
阿斯麦战略投资与市场反应 - 阿斯麦向法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Mistral AI投资13亿欧元 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成为其最大股东 持股比例达11% [1][5] - 投资旨在将生成式AI技术融入光刻机设备及运营流程 加速研发进程并提升生产制造效率与缺陷检测技术 [1] - 阿斯麦获得Mistral董事会席位 由首席财务官Roger Dassen出任 [5] 市场机构对阿斯麦的评级与目标价分歧 - 摩根士丹利维持"持股观望"评级 目标股价600欧元 认为投资对中期盈利预期几乎无影响 长期基本面影响为"中性" [1][2][4] - 瑞银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股价由660欧元上调至750欧元 强调High-NA需求扩张将推动公司重回高质量复合增长轨道 [4][10] - Wolfe Research维持"跑赢大盘"评级 目标股价800欧元 认为公司正转向高价下一代EUV机型并从设备升级中获利 [4] High-NA EUV光刻机技术进展与需求 - High-NA EUV光刻机采用0.55 NA镜头 实现8nm分辨率 对2nm及以下制程研发至关重要 [12] - SK海力士在韩国M16工厂完成存储芯片业首台商用High-NA现场组装 英特尔获得全球首台设备 [9] - 瑞银预测2027年High-NA出货量达6台 2028年达10台 约占这两年整体营收增长的30% [11] 阿斯麦财务表现与增长预期 - 过去12个月营收增速达26.4% 毛利率维持在52.5% [10] - 瑞银预计2026-2030年每股收益年复合增长率达20% 2027年将出现显著业绩扩张拐点 [10] - 摩根士丹利指出2025-2026年光刻机出货预期低迷 2026年增长前景因宏观不确定性存在模糊性 [1][7] 下游客户与技术驱动因素 - 台积电A14(1.4nm)节点量产、三星与英特尔聚焦2nm以下制程、SK海力士推进下一代DRAM共同驱动High-NA需求 [10][11] - 英伟达下一代Rubin架构AI GPU与苹果AI智能手机芯片有望采用台积电2nm制程 [12] - 阿斯麦通过AI合作提升芯片图形化吞吐与精度 强化计算光刻能力并可能提高平均售价 [7][8]
欧洲AI的“最后曙光”:Mistral虽获阿斯麦巨资注入,但追赶巨头之路道阻且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06:21
投资交易 - 阿斯麦向法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Mistral投资13亿欧元 使Mistral估值提升至117亿欧元[1] - 该投资使成立仅两年半的Mistral跻身欧洲最具价值私营企业行列[1] - 德国软件巨头SAP SE已与Mistral就潜在投资事宜进行初步洽谈[3] 公司定位与战略 - Mistral是欧洲唯一开发能与ChatGPT和DeepSeek抗衡的大型语言模型的公司[1] - 双方合作聚焦优化工业制造领域 特别是扫描仪计量技术应用[2][3] - 阿斯麦依靠内部计量系统检测半导体晶圆缺陷 但处理大数据流能力有限 Mistral系统可补足该短板[3] - 阿斯麦业务高度聚焦光刻技术 对Mistral投资可能帮助实现多元化发展[4] 市场环境与竞争 - Mistral估值117亿欧元 远低于OpenAI的5000亿美元估值[1] - 美国竞争对手投入数百亿美元用于AI模型训练和计算能力[3] - Mistral缺乏大型国际客户 商业发展势头不及美国同行 资金规模存在显著差距[5] - Mistral总计14亿欧元合同中约一半来自欧盟内部 包括法国巴黎银行 Stellantis和CMA-CGM等企业[2] 地缘政治因素 - 投资发生在欧洲寻求减少对美国技术依赖的背景下 与OpenAI-微软合作模式存在相似性[2] - 分析认为投资更多出于支持欧洲AI生态系统的地缘政治动机而非纯粹商业考量[4] - 阿斯麦曾因中美贸易战遭受出口管制 2019年特朗普政府施压荷兰阻止对华出口先进设备[5] - Mistral在欧洲的数据隐私保障优势明显 美国《云法案》允许执法部门强制科技公司交出境外数据[5] 行业观点 - General Catalyst董事总经理认为这是欧洲"人工智能主权"的关键一步 为工业供应商提供吸引人的蓝图[2] - SAP首席执行官强调欧洲应将工业AI应用置于数据中心建设之上[3] - 欧洲议员表示技术主权已从可选择事项转变为至关重要点 特朗普政策促使企业追求自主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