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联股份(301397)

搜索文档
溯联股份(301397) - 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及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5-09-10 08:28
资金募集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33,228.27万元,净额118,431.54万元[1]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额39,542.00万元,使用募集资金39,220.36万元[5] 资金使用 - 2023 - 2024年两次同意使用共40,0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5][6] - 截至2025年1月23日,累计使用3000.20万元超募资金回购1,103,490股公司股份[6] - 募投项目结项,将2,351.23万元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使用1,416.59万元[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81,037.37万元,余额38,240.63万元[8] 现金管理 - 公司拟用不超25,000万元超募资金和不超70,000万元自有资金现金管理,有效期12个月[1][10][11][18] - 超募资金拟购短期保本型投资产品,自有资金拟购中低风险产品[10] 决策审批 - 2025年9月10日董事会、监事会通过现金管理议案[18][19] - 保荐人核查认为现金管理事项合规且无异议[20]
溯联股份(301397) -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9-10 08:28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9月10日召开[2] - 会议通知于2025年9月5日送达全体监事[2] - 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3人[2] 议案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及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3] -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
溯联股份:接受参与公司2025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9 09:27
公司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9日15:00-17:00举行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接受投资者调研 [1]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韩宗俊 董事会秘书韩啸 财务负责人廖强及独立董事黄新建将参与接待并回答问题 [1] 营业收入构成 - 2025年上半年汽车流体管路及总成业务收入占比85.99% [1] - 汽车流体控制件及精密注塑件业务收入占比12.36%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66% [1] 市值情况 - 公司当前市值为61亿元 [2]
溯联股份(301397) - 2025年9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9 09:12
战略规划与目标 - 未来3-5年公司将持续加大对华东市场的投入,深化与国内大型汽车制造商及Tier 1零部件企业的合作 [2] - 公司积极培育第二、第三增长曲线,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终端设备、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产品与智能制造装备 [2] - 公司业务重心东移,在江苏、安徽等地投资建厂,积极推进华东地区市场拓展以实现收入和定点的快速增长 [5] - 公司依托强大研发平台与30余家整车厂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并不断优化客户结构 [5] 核心竞争力与技术投入 - 公司是国内较早将尼龙材料应用于汽车流体管路总成的供应商,也是全球车用塑料流体快速接头领域的领先企业 [2] - 公司具备雄厚技术积累、完善研发制造与管理体系、优质客户资源、高度自主产业链能力及快速响应市场能力 [3] - 2025年公司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研发投入,重点推进数据中心液冷相关产品线开发与落地 [3] - 公司将扩展传感器电子器件试验能力、大型注塑内外饰件实验能力及液冷热管理系统的工况性能试验能力 [4] - 公司引入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系统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 [4] 市场拓展与客户策略 - 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加速全球化项目定点数量 [5] - 市场推广策略包括提升整车客户市场占有率、加速华东地区客户项目落地及推动与主要电池客户的全面业务合作 [5] - 公司拓展智能算力硬件市场,开发针对智能算力中心、液冷服务器及个人电脑等应用的相关产品 [5] - 上半年增加的销售费用主要投入华东与华北区域及溯联智控的新客户与市场开拓 [6] - 销售费用投入预计提升传统产品在华东华北区域市场份额,并在数据液冷板块形成新增长点 [6] 成本与运营管理 - 公司建立跨区域战略协同机制,联合各区域子公司组建"成本优化小组"推动全流程降本 [6] - 试点推行"动态预算管理"机制,实时监测生产成本波动以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6] - 公司持续加强客户信用状况监控与评估,通过合同条款合理管控回款周期以降低坏账风险 [7] - 公司密切关注欠款方财务状况及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信用政策与回款策略以保障资金安全与流动性 [7] 品牌与能力建设 - 公司系统推进企业品牌建设相关工作,积极提升品牌影响力与行业美誉度 [4] - 公司重点提升模具加工设计、基础零部件制造和自动化装备水平,不断优化车规级产品结构 [2] - 公司加强大型冷却流体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管件、连接件及功能控制件的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 [3] - 公司推进生物基原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及液冷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3] - 公司推动管路与接头产品通过更多国际汽车品牌客户的全球认证以拓展海外市场 [3]
溯联股份(301397.SZ)产品主要应用在动力电池包的液冷热管理系统中
格隆汇· 2025-09-08 07:36
公司业务与产品应用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包的液冷热管理系统 [1] - 固态电池包设计与现有产品接近 [1] - 纯固态电池因工作温度更高对温控提出更高要求 公司已就相关要求展开前期技术研究 [1]
溯联股份(301397):主业基本盘稳固 液冷业务拓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9-06 08:4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26.3% [1] - 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下降4.4% [1] - 第二季度营收3.3亿元,同比增长10.1%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下降10.8% [1]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带动客户订单增长 [1] - 热管理系统升级推动单车价值量提升 [1] - 核心产品汽车流体管路总成毛利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1] - 整体毛利率处于历史低位,Q1和Q2分别为21.7%和21.6% [1] 利润下滑原因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1.0% [1]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9.6% [1] - 研发费用0.4亿元,同比增长34.8% [1] - 期间费用率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主要因销售和管理费用率改善 [1] 新能源汽车流体管路业务 - 产品包括电池包冷却管路、电机电控冷却管路及热管理集成管路 [2] - 积极推进与主流车企及电池厂商的技术对接与新车型认证 [2] - 受益于800V高压平台带动高价值产品需求 [2] - 与头部客户合作深化推动持续增长 [2] 传统燃油车流体管路业务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受燃油车产量影响放缓 [2] - 推进尼龙替代橡胶实现产品性能与轻量化升级 [2] - 自主研发复杂系统及快速连接件提升技术壁垒 [2] - 满足国六排放法规要求确保合规性 [2] 控制件及精密注塑件业务 - 2025年上半年营收0.8亿元,同比增长38.2% [3] - UQD接头适配数据中心液冷,DIN接头面向新能源领域 [3] - 采用PP+玻纤材料的电池/电机外壳已在头部新能源车企量产 [3] - 轻量化渗透率提升带动单车价值量增长 [3] 业务前景与战略布局 - 汽车主业受益于新能源客户放量和高价值新品拓展 [3] - 液冷、储能、空气悬架等高景气赛道需求旺盛 [3] - 前瞻布局AIDC液冷及储能等第二增长曲线 [3]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08元、1.40元和1.76元 [3]
汽车零部件板块9月2日涨0.85%,舜宇精工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8.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2 08:55
板块表现 - 汽车零部件板块当日上涨0.85% 领先上证指数下跌0.45%和深证成指下跌2.14% [1] - 板块内涨幅前五个股为舜宇精工涨21.14%、天铭科技涨17.62%、易实精密涨15.01%、福赛科技涨14.28%、斯菱股份涨11.32% [1] - 跌幅前五个股为溯联股份跌8.30%、海联金汇跌8.24%、腾龙股份跌6.99%、坤泰股份跌6.26%、美湖股份跌5.89% [2] 个股交易数据 - 舜宇精工成交16.20万手 成交额6.04亿元 位列板块成交额前列 [1] - 拓普集团成交88.07万手 成交额56.85亿元 为板块成交额最高个股 [1] - 春兴精工成交128.20万手 成交额6.35亿元 为成交量最大个股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8.1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1.67亿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19.77亿元 显示散户资金与机构资金呈现反向流动 [2] - 资金流向数据显示市场资金在板块内部分化明显 [2]
溯联股份20250831
2025-09-01 02:0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服务器液冷快插接头(UQD)及新能源车热管理[1][2][3] - 公司为溯联股份(原文误作"苏联股份"),主营尼龙管路及接插件业务,并拓展至服务器液冷UQD领域[1][2][7]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服务器液冷UQD市场规模与潜力** - 全球服务器液冷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2000亿人民币,UQD占比约10%,对应200亿人民币市场[4] - UQD潜在规模可能超过200亿人民币,因其他应用领域(如普通服务器、家用)的尝试[4] - UQD体量可达全球汽车热管理管路和接插件市场的一半左右[2][4] **2 UQD技术门槛与行业格局** - 技术门槛高:需满足无滴漏技术、流速与压降优化、视觉标识与自动连接要求,机械设计、耐久性及流体优化要求高于汽车应用[2][5] - 国际领先企业包括派克汉尼汾和史陶比尔,拥有深厚制造经验[5] - 国内竞争格局未定型,缺乏历史悠久的企业,市场开放且成长空间大[2][6] **3 溯联股份的竞争优势与业务布局** - 在尼龙管路市场积累深厚,客户涵盖长安、比亚迪、赛力斯、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2][8] - 新能源车领域配套全面:覆盖电池包、底盘、电机、电控、空调领域,接插件设计能力突出,贡献高毛利率[2][8] - 具备注塑模具设计及产品试验验证能力,与服务器液冷UQD领域技术关联性强[7] - 深耕上游产业链:精密模具加工、设备设计与组装能力提升,适用于高端新能源车及服务器液冷系统[2][9] **4 公司战略与发展重点** - 成立速联智控子公司,拓展智能算力市场,寻求UQD及其他市场的多重成长[3][10] - 以新能源车热管理为基础,开拓新增长曲线[3][10] 其他重要内容 - 风险提示:UQD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11] - 液冷行业存在从新能源车热管理转型的公司,市场机会需持续关注[11] 数据与单位引用 - 服务器液冷UQD市场规模:200亿人民币(基于2000亿系统价值的10%)[4] - 比较基准:UQD体量达全球汽车热管理管路及接插件市场的一半[2][4]
【私募调研记录】大朴资产调研溯联股份
证券之星· 2025-09-01 00:08
公司业务表现 - 上半年毛利呈现趋稳态势 预计全年保持稳定并略有上升[1] - 前五大客户相较去年无变化 但集中度同比有所下降[1] - 电池相关业务增速超过主营业务 已成立电池事业部[1] - 多类产品获得开发任务 部分产品实现量产[1] 新产品发展 - UQD产品已开发成功[1] - 2024年11月成立子公司溯联智控 独立发展液冷业务[1] - 正在研发系统化解决方案并拓展客户[1] - 公司拓展氢能源 空气悬架等新产品[1] - 空气悬架已在部分车型实现量产[1] 技术与业务协同 - 主营业务与溯联智控业务工艺技术相通性超过70%[1] - 液冷产品具有较高相似性和互补性[1]
溯联股份20250829
2025-08-31 16:21
**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溯联股份 从事汽车零部件及数据中心液冷业务[1][2][3] * 行业涉及汽车制造(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7][10][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6.68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26.30%[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76万元 同比下降4.43% 扣非净利润为6,049万元 同比下降1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23万元 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主要得益于销售收入和贴现金额增长[1][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 下降2.25%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42% 与去年基本持平[1][2][3] * 总资产为26.58亿元 同比增长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25亿元 同比略有下降(因上半年分红)[2][3] * 第二季度毛利率为21.63% 第一季度为21.73% 趋于稳定[3] **业务进展与客户结构** * 前五大客户为比亚迪、长安、赛力斯、宁德时代和上汽通用五菱 其总占比从去年全年的67.47%降至55.8% 客户集中度降低但排名未变[6] * 电池业务与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 2024年相关收入达2.8亿元 同比增长超90%[6] * 2025年上半年电池业务收入占公司半年度收入四分之一强 增速预计为30%至50%[6][8][9] * 成立电池事业部 在方形电池液冷板、大圆柱电池冷却件、电动船舶及商用固定翼飞机等项目取得定点[6] * 预计今年将有400万至500万辆车装配公司电池连接件 市场占有率很高[7] **成本控制与未来投入** * 通过积极沟通减缓客户压价压力 推广新技术和国产化材料认证以降低原材料成本 改造生产设备提高运营效率以降低人工和自费成本[4] * 未来研发费用将持续增加 主要投入于新材料、新产品及算力领域[1][5] * 通过有效控制销售和管理费用 总体费用率呈现下降趋势 二季度研发费用增加约一个百分点 而销售和管理费用持续下降[1][5] **数据中心液冷业务布局** * 产品主要面向推理服务器市场(90%以上基于英伟达GPU) 提供液冷板、CDU、UQD和manifold等组件 其中液冷板占最大份额[10] * 推广全塑料非金属系统解决方案 以区别于传统金属加工路线 优势是减少漏液风险[10][24][25] * 已成立专门公司(速联智选)负责此项业务 上市公司拥有100%控制权 但留有20%股票池给团队合作伙伴[12] * 客户拓展分三层:海外云服务提供商(如英特尔、英伟达)、核心技术设备厂商(如红海、广达、超微)及其他潜在合作伙伴[10] * 国内与新华三、华擎和超聚变等服务器制造商合作 台系客户通过渠道进入英伟达供应链[11] * 计划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初推出新的液冷板和manifold产品 并向北美市场拓展 已物色合作伙伴[11] * 计划申报OCP(开放计算项目)官方认证 希望年底获得技术背书以拓展海外市场[19][20] * 与台达和库玛特等台湾头部散热模组厂商合作 PC业务进展较快 服务器业务需进一步提供系统解决方案[21][22] **产能与资本开支** * 在重庆投资6万多平米零部件加工厂 包括模具厂、智能仓库及全自动注塑装配线 以确保塑料加工充足产能[14] * 金属加工涉及机加工、冲压焊接等复杂工艺 预计今年内完成相关产能建设[14] **竞争格局** * 核心产品路线为塑料连接件 目前市场上没有直接竞争对手[15] * 行业内其他企业如阿雷蒙、派克汉尼汾(收购乐可利)、日本丰田旗下企业、法国大厂及乔治菲希尔也在开发塑料解决方案 表明行业趋势向塑料转移[15] * 国内品牌在塑料连接件领域尚无明显竞争者 但不锈钢UQD领域有不少为台厂代工的竞争者[16] * 国内金属件领域知名企业包括中航光电、英维克、郑北连接及苏州的一两家非上市公司[17][18] **挑战与风险** * 为电池业务建设的大型注塑件工厂因客户需求变化 上半年仍处于亏损状态 若无此亏损 利润表现将优于去年[9] * 在产品设计和优化方面面临挑战 包括冷板接口设计优化、铜板工艺良率、表面贴合度、金属件形变导致水质污染和腐蚀、加工精度导致密封圈划伤及接头一致性等问题[25][26] * 资源有限 目前集中精力解决手头项目问题 同时为未来业务储备技术(如Rubin系列产品)[27] * 与ASEC等潜在客户合作的具体时间仍不确定[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