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力风电(301155)

搜索文档
海力风电(301155) - 关于2025年半年度拟冲回资产减值准备及计提信用减值准备的公告
2025-08-28 13:41
证券代码:301155 证券简称:海力风电 公告编号:2025-035 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半年度拟冲回资产减值准备 及计提信用减值准备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为真实、客观地反映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的财务状况及资产价值,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 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1号——业务 办理》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现对2025年半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可能 发生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冲回并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及资产减值准备。现将具体情 况公告如下: 一、冲回资产减值准备及计提信用减值准备情况概述 (一)冲回信用减值准备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因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本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本公司对2025年半年 度合并范围内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各类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对存在信用减值损 失及资产减值损失迹象的相关资产相应冲回及计提了减值准备。 (二)冲回信用减值准备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和总金额 2025年 ...
海力风电(301155)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8 13:34
证券代码:301155 证券简称:海力风电 公告编号:2025-032 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1、会议以 8 票同意,0 票弃权,0 票反对,审议通过了《2025 年半年度报 告》及其摘要 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编制程序、格式内容符合相关文件 的规定;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公司的实际情况,不存在任何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1、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公司")第三届董事会 第十一次会议的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18日以书面通知方式发出。 2、本次董事会于2025年8月28日在本公司会议室,以现场与视频会议表决方 式召开。 3、本次董事会应到董事8名,实到董事8名。 4、董事长许世俊先生主持本次董事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了会议。 5、本次董事会会议的召集、召开符合《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 程》的规定。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与会各位董事对本次董事会会议议案逐项进行了认真审议 ...
海力风电(301155)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8 12:5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1.0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61%[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4元/股,同比增长88.00%[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72%,同比上升1.73个百分点[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2,962.17万元同比增长461.08%[3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515.42万元同比增长90.61%[3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1.08%至20.3亿元[57] - 合并营业收入从3.62亿元大幅增长至20.30亿元,同比增长460.8%[17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1%至19.16亿元[18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0.6%至2.05亿元[17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74.37%至16.84亿元[57]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0.56%至1.17亿元[57] - 合并营业成本从3.55亿元增至16.84亿元,同比增长374.3%[177]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92.2%至18.39亿元[180] - 合并财务费用从638万元增至1451万元,同比增长127.4%[17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1.49%[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81.49%至-5.76亿元[5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76.5%至10.28亿元[18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72.2%至9.43亿元[183]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271.3%至2724万元[18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5.76亿元,同比扩大81.5%[18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4亿元,同比改善1.9%[18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至5.87亿元,同比增长110.4%[18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3.43亿元,期末余额降至5.26亿元[184]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长129.8%至17.94亿元[186][187]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减少68.1%至8486万元[187]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长31.3%至6.3亿元[187]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长36.6%至1.15亿元[184] - 支付的各项税费激增139.8%至6430万元[184]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暴增237倍至8.33亿元[18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101.4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5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6.0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70%[20]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99个百分点至5.7%[64]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5.53个百分点至14.46%[64]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27.65%至10.73亿元[6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7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23亿元下降37.4%[17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4.6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50亿元增长72.6%[171] - 存货期末余额为20.6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0.53亿元基本持平[171]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0.7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40亿元增长27.7%[172]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3.7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81亿元下降44.3%[172]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54.5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0.13亿元增长8.7%[171] - 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46.9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5.07亿元增长4.2%[172]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01.4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5.20亿元增长6.6%[171] - 合并总资产从95.20亿元增长至101.46亿元,同比增长6.7%[173] - 合并长期借款从2.59亿元增至4.78亿元,同比增长84.6%[173]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8.26亿元增至13.99亿元,同比增长69.4%[174] - 母公司短期借款从6.24亿元增至7.80亿元,同比增长24.9%[175] - 母公司合同负债从6.80亿元降至3.79亿元,同比下降44.3%[175]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5.10亿元降至3.44亿元,同比下降32.5%[174] - 合并未分配利润从18.08亿元增至19.93亿元,同比增长10.3%[173] 业务线表现 - 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主要来自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行业,与海上风电行业发展高度相关[27] - 桩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92.63%至15.64亿元[60] - 风电塔筒业务毛利率提升18.39个百分点至11.91%[60] - 海上风电产品全覆盖国内外12MW以上大功率等级产品[35] 子公司表现 - 海力风电设备科技(威海)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299.94万元,同比增长9926.38%,占合并净利润绝对值比重16.09%[89][90] - 江苏海力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净利润为4264.72万元,同比增长2891.22%,占合并净利润绝对值比重20.79%[89][90] - 江苏海力风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净利润为6703.69万元,同比增长430.74%,占合并净利润绝对值比重32.68%[89][90] - 海恒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676.78万元,同比下降41.27%,占合并净利润绝对值比重13.05%[89][90] - 公司总资产规模最大子公司为海恒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达12.79亿元[89] - 公司注册资本最高子公司为海恒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达7.55亿元[89] 行业与市场环境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1.27GW占全球50.3%[28] - 2024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83.2GW中国贡献占比50.47%[28]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5139万千瓦同比增长6%[29] - 2025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29] - 政策目标2030年海洋能装机规模达40万千瓦[43] - 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目标接近40%[43] - 2025年上半年海上风电新增并网249万千瓦[29] - 海上风电平价时代导致产业链面临价格下行压力与盈利风险[91] 研发与技术能力 - 公司拥有专利授权171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5项[44] - 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荣获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44] - 公司拥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等研发平台[45] - 公司配备数控切割机、激光切割机等大型研发和测试装备[45] - 公司主要产品风电设备零部件存在较高技术工艺壁垒,核心技术部分以技术秘密形式存在[100] 客户与合作伙伴 - 公司与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金风科技等3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47] 产能与生产基地 - 公司拥有海力海上、海力装备等7个生产基地,另有4个基地在规划建设中[49] - 公司沿海生产基地布局有效降低运输成本,部分基地拥有自建码头[49] - 公司存在产能不足风险,部分新建生产基地尚在施工期未能生产[93][94] 质量与产品标准 - 公司产品要求可靠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上[51] - 公司建立从原材料采购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52] 募投项目与资金使用 - 风电高端装备制造项目(一期)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3.7479亿元人民币,累计实现收益679.54万元人民币[70] - 大兆瓦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一期)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789.16万元人民币,项目未完工投产[70] - 海上高端装备制造出口基地项目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6.7134亿元人民币,累计实现收益338.71万元人民币[70] - 大兆瓦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一期)报告期投入金额为789.98万元人民币[72] - 募集资金总额为32.9675亿元人民币,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31.0530亿元人民币[76] - 募集资金净额为31.0530亿元人民币,发行费用为1.9145亿元人民币[76]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2667亿元人民币[76] -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比例为93.24%,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为2.8217亿元人民币[76] - 海上风电场大兆瓦配套设备制造基地项目承诺投资总额63,015万元,实际投入62,324万元,投资进度100%[77] - 偿还银行贷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32,000万元,实际投入32,000万元,投资进度100%[77]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40,000万元,实际投入40,000万元,投资进度100%[79] - 海上风电场大兆瓦配套设备制造基地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6,703.69万元,累计实现效益13,114.3万元[77] - 风电高端装备制造项目(一期)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282.55万元,累计实现效益1,282.55万元[79]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50,000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79]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不超过62,700万元进行现金管理[79]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总额295,562.24万元[79]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3,568.75万元[78] - 海上风电项目未达预计效益因市场需求不足及产能利用率较低导致毛利率下降[79]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人民币68,382.58万元对6家海上风电项目公司进行出资[80] - 风电高端装备制造项目(一期)投资总额69,000万元,使用结余募集资金664.56万元及超募资金60,359.44万元[80] - 公司将节余募集资金19,930.14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日常运营[80] - 海上风电场大兆瓦配套设备制造基地项目待付款项3,592.86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0]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26,666,886.79元[80] - 海上风电场大兆瓦配套设备制造基地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2,350.44万元,结余664.56万元[80] - 风电高端装备制造项目(一期)累计使用募集资金42,829.27万元,结余19,930.14万元[80] - 公司使用不超过216,700万元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其中募集资金不超过40,000万元[81] - 现金管理额度从40,000万元调整至35,000万元[8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未到期金额为0元[81] 金融资产与投资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为3.9627亿元人民币,期末金额为6.2330亿元人民币[7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金融资产报告期内购入金额为4.4102亿元人民币,售出金额为3.9374亿元人民币[73] 非经常性损益与政府补助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5190.13万元人民币,主要系税收地方留成返还[24] - 其他收益同比大幅增长698.9%至4994万元[180] - 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比例达21.06%[62] 信用减值损失 - 信用减值损失转负为-2975万元[180] 综合收益与所有者权益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增长59.6%至2.19亿元[178]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173,914,780.00元[190]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19,341,024.36元,其中包含122,918.32元的其他综合收益[190] - 本期向所有者分配利润19,565,233.02元[190] -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达到2,393,914,780.00元,较期初增长约10.1%[191]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3,139,927.72元,与期初持平[190][191] - 盈余公积从1,807,515.69元增至1,993,099.01元,增幅约10.3%[190][191] - 未分配利润由5,405,591.08元增长至5,609,302.42元[190][191] - 其他综合收益累计金额为240,739,149.20元[191] - 专项储备余额为5,648,451.62元[19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5,724,086.93元,较期初5,589,492.46元增长2.4%[193][194]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本期增加30,844,635.07元,主要来源于综合收益总额变动[193] - 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107,630,780.93元,增幅7.7%[193]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3,139,929.72元,与期初持平[193][194] - 盈余公积期末余额108,695,739.00元,未发生变动[193][194] - 少数股东权益期末余额242,155,479.28元,较期初243,076,300.81元下降0.4%[193][194]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5,377,868.46元,主要由于未分配利润减少5,637,816.17元[195] - 母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增加259,947.71元,综合收益总额贡献14,187,364.56元[195] - 母公司股本保持217,391,478.00元未发生变动[195] - 母公司资本公积期末余额3,149,241,896.82元,与期初一致[195] - 公司股本总额为217,391,478股,注册资本为217,391,478元[199]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期末余额为4,347,529,659.42元[198]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09,463,197.26元[197]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106,780,522.29元至846,604,083.56元[198] - 公司资本公积余额为3,149,241,896.82元[198] - 公司盈余公积余额为108,695,739.00元[198]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余额为25,596,462.04元[198] - 公司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238,066,462.16元[197]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中其他综合收益部分为2,682,674.97极[197] 股利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12]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没有发生变动[11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549,184股至94,042,282股,持股比例从43.97%降至43.26%[154]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1,549,184股至123,349,196股,持股比例从56.03%升至56.74%[154] - 股份总数保持不变,为217,391,478股[155] - 股东钱爱祥解除限售360,810股,期末限售股数为0[157] - 股东宋红军解除限售1,188,374极,期末限售股数为0[15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034名[160] - 第一大股东许世俊持股69,399,876股,占比31.92%,其中限售股52,049,907股[160] - 第二大股东许成辰持股31,413,615股,占比14.45%,其中限售股23,560,211股[160] - 第三大股东沙德权持股21,721,050股,占比9.99%,其中限售股16,290,787股[16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835,676股,占比0.84%,报告期内减持100,672股[160] - 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68万股无限售条件股份[161] - 许世俊持有1735万股无限售条件股份,为第一大流通股东[161] - 公司修订了《市值管理制度》以应对市值管理需求[107]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109] - 公司未披露估值提升计划[106] - 公司通过互动易平台与全体投资者进行网络交流[104]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13]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钢板、法兰等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较高[96] - 行业竞争加剧,海工装备制造企业转向风电零部件生产带来竞争压力[97] - 公司需应对风电装备大型化、远海漂浮式发展趋势带来的创新风险[101] - 公司有2家子公司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114] 担保与关联交易 - 公司为参股公司立洋海洋提供担保额度不超过30,968万元人民币[139] - 公司承租关联方龙腾机械房产面积1.19万平方米[143] - 公司
风电设备板块8月28日涨1.58%,电气风电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2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8 08:42
风电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风电设备板块整体上涨1.58%,领涨个股为电气风电(涨幅14.46%)和中环海陆(涨幅12.66%)[1] - 上证指数上涨1.14%至3843.6点,深证成指上涨2.25%至12571.37点,板块表现优于大盘[1] - 禾望电气涨幅6.51%,成交额达31.90亿元,为板块内最高成交额个股[1] 个股涨跌情况 - 上涨个股包括海力风电(涨2.28%)、金雷股份(涨2.16%)、三一重能(涨2.14%)等9只股票[1] - 下跌个股以明阳智能(跌4.17%)、振江股份(跌3.86%)、运达股份(跌3.52%)为首,共10只股票下跌[2] - 通裕重工(代码300185)跌幅1.99%,成交量达237.86万手,为板块内最高成交量个股[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29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823.8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0亿元[2] - 禾望电气主力净流入1.95亿元(占比6.11%),为唯一主力净流入超亿元的个股[3] - 电气风电主力净流入2302.29万元(占比1.00%),但游资净流出2098.44万元[3] - 泰胜风能游资净流入2688.71万元(占比10.27%),为游资介入最显著个股[3]
威海上半年绿色贷款余额超1353亿元
齐鲁晚报· 2025-08-27 07:29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果 - 威海市绿色贷款余额达1353.12亿元 同比增长35.49% 占全部贷款比重21.8% [1] - 创新推出"绿色工厂贷"及碳汇质押贷款等10款特色金融产品 [1] - 绿色金融数智化平台"绿e融"正式上线 整合11类部门数据覆盖14万户企业 [2] 数字化平台建设 - "绿e融"平台实现蓝绿项目一键认定及环境效益自动测算 集成143款绿色金融产品 [2] - 平台入驻31家银行及53家保险机构 通过智能引擎实现企业需求与金融产品双向匹配 [2] - 碳信用平台接入129家规上企业 累计处理数据180万条 为40余家企业完成碳足迹核算 [3] 蓝色金融体系创新 - 建立全国首个蓝色投融资项目库 首批入库71个项目 涵盖海工装备及海上风电等领域 [4] - 蓝色项目已获授信159亿元 其中海洋生态修复贷款65.2亿元 海上清洁能源贷款37.6亿元 [4] - 蓝色贷款余额达284.7亿元 占绿色贷款总量21.4% 180笔贷款获政策性激励 [4] 碳汇交易突破 - 开发全省首个牡蛎碳汇核算标准 年均减排量达130.77万吨CO?当量 [6] - 完成全省首笔1500吨牡蛎碳汇交易 涉及5家企业用于自身碳中和 [6] - 探索碳汇保险及质押融资产品 将碳汇概念融入生态旅游项目 [6] 金融机构专业化建设 - 全省首创绿色支行"认定+考核"体系 已评定21家绿色支行 [7] - 绿色支行累计授信565.96亿元 发放贷款350.42亿元 其中绿色贷款占比83% [7] - 创新推出55款特色产品包括"碳效贷"等 精准支持50余个绿色项目 [7]
申万宏源:业绩线+两海预期共振 风电板块有望迎来一致性行情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8:37
行业业绩表现 - 风电板块中报业绩显著改善 多企业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飞沃科技Q2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241.45% 双一科技Q2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239.40% 新强联Q2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扭亏(24Q2亏损0.49亿元) [1] - 行业指数增长主要依赖基本面盈利支撑 中报进入密集披露期 业绩有望驱动板块行情进一步上行 [1] 风电装机与景气度 - 预计2025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达110GW Q2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量达36.77GW同比增长255.61% [2] - Q3风电板块进入全年景气高点 全产业链排产出货在Q2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2] - 风电重资产属性对规模效应敏感度较高 量增盈利弹性大 板块盈利能力将继续提升 三季度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 [2] 海风发展预期 - 国内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启动编撰 国内海风预期提振 [3] - 全球降息周期开启 欧洲海风建设加速 预计26年欧洲海风装机量达8.7GW同比+107% [3] - 国内外海风预期共振 板块有希望开启一致性上涨行情 [3] 投资关注标的 - 重点关注盈利弹性强预期差较大的主轴龙头金雷股份(300443 SZ) [1][4] - 重点关注成长性逻辑突出的纯海风标的海力风电(301155 SZ) [1][4] - 同时重点关注东方电缆 金风科技 大金重工 中天科技 广大特材 新强联 运达股份 三一重能等 [4]
周观点:AIDC及储能出海景气增强,重视光伏反内卷催化-20250818
长江证券· 2025-08-18 06:08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3] 核心观点 - 光伏行业反内卷是行情主线 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和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是重点方向 [15] - 储能板块受益于国内需求超预期和非美市场景气兑现 全球格局持续向头部集中 [15] - 锂电行业在反内卷背景下重塑预期 固态电池和HVLP铜箔等新技术突破带来投资机会 [15] - 风电行业海风和海外市场高景气延续 下半年风机环节有望迎来盈利修复拐点 [89] 光伏行业 - 工信部拟于8月19日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 关注产业链价格传导和硅料行业并购整合进展 [13][35] - 山东启动2025年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 甘肃公布新能源上网电价改革方案 [21][22] - 印尼宣布100GW光伏发展计划 包含80GW分布式光伏和20GW集中式电站 [22] - 主产业链价格保持稳定 多晶硅致密料报价44元/kg TOPCon组件现货价0.65-0.7元/W [24][26] - 光伏玻璃库存天数约25.32天 环比下降5.98% 2.0mm玻璃价格10.5-11元/平 [26] - 推荐标的:通威股份 协鑫科技 隆基绿能 爱旭股份 聚和材料 [15] 储能行业 - 印尼宣布320GWh分布式电池储能计划 采用"1MW光伏+4MWh储能"形式 [40] - 2025年AIDC智算中心能耗预计达77.7TWh 五年增长六倍 [40] - 阳光电源全球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2024年排名全球第二 [44] - 国内大储需求韧性验证 海外非美市场景气延续 产业链价格触底回升 [51] - 推荐标的:阳光电源 德业股份 海博思创 艾罗能源 派能科技 [15] 锂电行业 - 干法锂电池隔膜骨干企业达成价格自律和暂停扩产等反内卷共识 [57] - 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区采矿资质到期暂停开采 宜春其他矿区正常运营 [57] - 美国重启50亿美元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补贴计划 意大利批准近7亿美元电动车补贴 [57] - 固态电池设备环节聚焦小市值和新增环节 材料环节重视硫化锂和锂金属负极 [61][67] - HVLP铜箔受益于AI硬件驱动 三井金属Q2财报超预期带动板块上涨 [65] - 推荐标的:宁德时代 厦钨新能 璞泰来 浙江荣泰 [67] 风电行业 - 中天科技拟投资5.74亿元在沙特设立子公司 布局海底电缆等业务 [74] - 辽宁丹东1GW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 拟安装70台13.6MW风机 [76] - 8月陆风新增招标2.0GW 价格保持平稳 海风暂无新增招标 [78][81] - 海缆和塔筒管桩板块跑赢指数 因海风项目开工加速和交付放量 [84] - 推荐标的:海力风电 明阳智能 中际联合 东方电缆 [89]
风电设备板块8月15日涨3.73%,双一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3.5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5 08:44
风电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风电设备板块整体上涨3.73%,领涨个股为双一科技(涨幅15.39%)[1] - 上证指数上涨0.83%至3696.77点,深证成指上涨1.6%至11634.67点[1] - 板块成交活跃,明阳智能成交量达103.93万手,电气风电成交额达13.16亿元[1] 个股价格变动 - 双一科技收盘价38.68元,涨幅15.39%,成交额16.72亿元[1] - 明阳智能收盘价12.45元,涨幅7.24%,成交额12.75亿元[1] - 中环海陆涨幅6.56%至29.88元,运达股份涨幅6.34%至15.44元[1] - 宏德股份微跌0.07%至28.8元,振江股份基本持平(涨0.04%)[2]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59亿元,游资净流出3.54亿元,散户净流出505.22万元[2] - 禾望电气获主力净流入8427.28万元(占比4.96%),游资净流出1.08亿元[3] - 明阳智能主力净流入7910.94万元(占比6.2%),游资净流出1.4亿元[3] - 金风科技主力净流入6200.06万元(占比9.3%),天顺风能主力净流入5622.51万元(占比11.78%)[3] 成交活跃度分析 - 通裕重工成交量达88.69万手,天能重工成交量25.49万手[2] - 恒润股份成交额3.24亿元,盘古智能成交额5897.01万元[1][2] - 金雷股份主力净流入1554.38万元,游资净流入1258.62万元[3]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周报20250810:7月新势力销量公布,土耳其光伏电池进口价格上调-20250810
民生证券· 2025-08-10 07:27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1.94%,涨跌幅排名第18,弱于上证指数[1] - 新能源汽车指数涨幅最大,上涨4.71%,锂电池指数涨幅最小,仅上涨0.48%[1] - 储能指数上涨3.68%,工控自动化上涨3.27%,核电指数上涨2.97%,太阳能指数上涨1.26%,风力发电指数上涨0.80%[1] 新能源汽车行业 - 2025年7月新势力车企交付数据表现强劲,零跑汽车首次突破五万台销量,交付50,129辆[2] - 极氪汽车7月交付44,193辆,环比增长164%,小鹏汽车交付37,717辆,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2] - 比亚迪保持市场领先地位,7月交付344,296辆,1-7月累计交付超249万辆[2] - 三元正极材料NCM523价格11.07万元/吨,环比上涨0.36%,NCM811价格14.53万元/吨,环比上涨0.07%[23] - 碳酸锂电池级价格7.19万元/吨,环比上涨0.70%,工业级价格6.98万元/吨,环比上涨0.72%[23] 新能源发电行业 - 土耳其将光伏电池进口参考价格从每公斤85美元调升至170美元,调幅高达100%[3] - 中国出口至土耳其的183N电池片CIF价格约为每瓦0.041美元,显著低于土耳其限价标准[35] - 硅料价格持稳,致密料价格区间49-55元/公斤,颗粒料43-46元/公斤[38] - N型电池片价格持平,183N、210RN和210N分别为每瓦0.29元、0.285元和0.285元人民币[40] - TOPCon组件现货新单价格0.68-0.72元人民币,集中项目价格0.61-0.68元人民币[41] 电力设备及工控行业 - 2025年国网数字化设备2批中标金额17.5亿元,其中国电南瑞中标7.55亿元,占比43.14%[56] - 服务器中标金额7.76亿元,调度类硬件3.09亿元,网络设备1.89亿元[4] - 预计2025-2026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速分别为3.3%和3.7%,高于2015-2023年均2.6%的增长率[57] - 工业用电、家用电器、数据中心扩张和电气化进程将成为电力需求增长主要驱动力[57] 重点公司关注 - 新能源汽车领域关注宁德时代、科达利、大金重工、海力风电、德业股份等[4] - 光伏领域关注协鑫科技、通威股份、大全能源、阳光电源、固德威等[43] - 风电领域关注海力、天顺、泰胜、东缆、中天、亨通等[44] - 储能领域关注阳光电源、金盘科技、华自科技、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等[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