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迈瑞医疗(300760)
icon
搜索文档
医疗器械概念股走高,多只医疗相关ETF涨超3%
搜狐财经· 2025-09-08 02:36
医疗器械板块股价表现 - 联影医疗股价上涨超过11% [1] - 迈瑞医疗、爱美客、鱼跃医疗、华大基因股价均上涨超过4% [1] - 多只医疗相关ETF涨幅超过3% [1] 医疗器械ETF市场表现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现价0.616元,上涨0.023元,涨幅3.88% [2] - 医疗ETF华泰柏瑞(516790)现价0.659元,上涨0.023元,涨幅3.62% [2] - 医疗服务ETF(516610)现价0.549元,上涨0.019元,涨幅3.58% [2] - 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现价0.864元,上涨0.027元,涨幅3.23% [2] - 医疗器械ETF(159883)现价0.563元,上涨0.017元,涨幅3.11% [2] - 医疗ETF南方(159877)现价0.654元,上涨0.020元,涨幅3.15% [2] - 医疗设备ETF(159873)现价0.658元,上涨0.020元,涨幅3.13% [2] - 医疗器械ETF(562600)现价0.978元,上涨0.029元,涨幅3.06% [2] 行业投资前景 - 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主要来自国际化发展 [2] - 多家企业2025年国际业务有望实现高增长 [2]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2] - 国际业务长期空间大的公司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2] - 港股医疗器械板块涨幅表现较好,可能对A股产生映射效应 [2] - A股和港股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预计将持续凸显 [2]
医疗器械概念震荡走高 奥精医疗、开立医疗涨超1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8 02:13
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表现 - 医疗器械概念震荡走高 [1] - 奥精医疗涨超10% [1] - 联影医疗涨超10% [1] - 开立医疗涨超10% [1] - 济民健康跟涨 [1] - 华大智造跟涨 [1] - 大博医疗跟涨 [1] - 迈瑞医疗跟涨 [1]
研判2025!中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行业产业链、相关政策及市场规模分析:技术革新与政策赋能双轮驱动,行业加速基层渗透[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8 01:05
行业概述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利用光学、计算机、生物技术等综合手段对血液细胞成分进行快速自动分析、计数和分类的现代化医疗设备 其核心功能包括通过电阻抗法、流式细胞术、激光散射等技术完成血细胞计数、分类及参数分析 适用于临床血液检测并为疾病诊断、治疗监测及科研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2] - 按白细胞分类水平可分为二分类、三分类、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等类型 [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行业市场规模为21.5亿元 同比增长9.69% [1][7] - 设备技术持续创新 检测参数更加丰富 检测精度和速度进一步提高 高端设备具备智能化功能如自动进样、自动稀释、自动复检等 显著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1][7] 需求驱动因素 - 2023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健康检查人数达5.25亿人 同比增长4.37% 健康意识提升直接推动血液检测需求上升 [4] - 门诊健康检查人数增长是血液检测设备市场需求扩大的重要驱动力 [4]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传感器、集成电路、显示屏等电子元器件 激光器、透镜、滤光片等光学元件 机械结构件、传动部件等机械零部件 试剂与耗材以及软件系统 [3] - 产业链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 下游主要应用于医院、诊所、体检中心、科研机构等领域 [3] 政策环境 - 2024年1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临床血液检验常用项目分析质量标准》 从检测精度、质量控制、设备性能等维度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提出系统性要求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明确指引 [6] 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以国产企业为主导的竞争格局 市场集中度高 技术迭代与政策驱动成为核心竞争要素 [7] - 迈瑞医疗高端设备通过流式细胞术与AI辅助诊断技术占据三甲医院市场 帝迈生物和优利特凭借性价比优势渗透基层市场 [7] 重点企业——迈瑞医疗 - 血细胞分析仪产品线包括血液分析流水线太行CAL8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BC-7500系列、全自动细胞形态学分析仪MC-80等 形成全面解决方案 [9] - "智检实验室解决方案"在全国近590家医院装机 其中约80%为三级医院 2024年新增装机380家 国际业务覆盖约旦、印尼、泰国等国家 [9]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2.37亿元 同比下降12.12% 归母净利润26.29亿元 同比下降16.81% [9] 重点企业——迈克生物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采用核酸荧光染色技术与流式细胞技术 产品线包括F560、F580、F800等型号 [9] - 实现生化、免疫、临检、分子诊断等关键平台70%-80%核心原料自主化生产 [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75亿元 同比下降15.94% 归母净利润0.34亿元 同比下降83.12% [9] 技术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融合将提升设备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通过AI算法自动识别异常样本并提示疾病方向 [10] - 智能化功能如自动进样、自动稀释、自动复检将进一步减少人为误差 远程诊断和数据共享功能将提升医疗可及性和效率 [10] 市场拓展趋势 - 基层医疗机构和中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巨大 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增加基层对高性能检测设备需求 [11] - 国产设备凭借高性价比和良好售后服务加速替代进口产品 在中低端市场有望实现全面替代 并向高端市场进军 [12] 行业整合与国际化 - 行业面临激烈市场竞争 通过兼并收购整合资源成为重要趋势 大型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完整解决方案 [13] - 国内企业技术进步推动国际化发展 通过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 [13]
股市必读:惠泰医疗(688617)9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410.1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07 17:1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9月5日收盘价309.44元,单日上涨1.82% [1] - 当日成交量1.76万手,成交额达5.48亿元,换手率1.25%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6410.16万元,游资净流出6180.76万元,散户净流出229.4万元 [2][6] 股东权益变动 - 深圳迈瑞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于2025年9月3日通过大宗交易增持655,536股,占总股本0.46% [3][4][5] - 交易价格248.20元/股,交易总对价1.627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 [3][4][5] - 权益变动后深迈控及一致行动人珠海彤昇合计持股比例达25.00%,此前为24.54% [3][4][5][6] - 本次变动未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化,不触及要约收购 [3][4][5] 关联方与控制关系 - 深迈控控股股东为迈瑞医疗,实际控制人为李西廷与徐航 [3][5] - 权益变动对上市公司独立性、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无实质性不利影响 [3] 科创板ETF表现 - 科创100ETF华夏(588800)近五日下跌2.34%,市盈率224.86倍 [8] - 该ETF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最新份额22.9亿份,减少3000万份 [8] - 主力资金净流入774.3万元,估值分位处于50.29%水平 [8][9]
迈瑞医疗-2025 年亚洲领导者会议 —— 关键要点_在毛利率承压下聚焦营收,海外业务增速领先
2025-09-07 16:19
公司概况 * 公司为迈瑞医疗(Mindray 300760 SZ) 一家领先的中国医疗器械制造商 专注于病人监护系统 医学影像和体外诊断(IVD)领域[5] * 公司2024年收入的55%来自中国市场[5] 财务表现与指引 * 公司维持其收入增长在2025年第三季度转正的指引 但鉴于毛利率压力 净利润增长可能仍为负值[1]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为358.041亿人民币 2026年预计为400.879亿人民币 2027年预计为455.663亿人民币[7] * 预计2025年全年每股收益(EPS)为9.15元人民币 2026年预计为10.57元人民币 2027年预计为12.09元人民币[7] * 高盛(Goldman Sachs)给予公司买入(Buy)评级 12个月目标价为296元人民币 较当前股价有23.9%的上涨潜力[5][7] 中国市场动态与挑战 * 中国销售渠道去库存将在今年内完成 但对2026年中国市场增长未给出指引 原因是政策清晰度较低[1] * 医疗设备领域存在激烈的价格竞争 尤其是在低端产品领域 公司目标是在医院集采中保持市场份额 而非维持历史水平的盈利能力[4] * 因此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毛利率(GPM)已出现约5%的下降 并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面临进一步压力 但预计盈利能力将在2026年趋于稳定[4] * IVD行业因DRG/DIP支付改革导致检测量下降 公司预计在2025年的低基数上 到2026年将逐步正常化[4] * IVD领域同时面临价格压力 原因包括1) 带量采购(VBP)的实施(于今年开始) 2) 医院端新的检测价格指导(各省份分别进行) 公司预计定价压力将持续至2026年[4] * 竞争格局方面 许多经销商目前仅能维持个位数的净利率 较小的IVD公司和经销商正在加速退出市场[4] 海外市场表现与展望 * 公司海外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疲弱 主要原因是公司管理发货节奏以使其与订单匹配[4] * 展望未来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海外市场将实现两位数收入增长(新兴市场复合年增长率CAGR约为15%-20%)[1][4] * 预计海外收入将增长 得益于公司相对较低的市场份额和具有成本效益的产品组合[5] 投资主题与催化剂 * 投资主题包括中国强大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国产替代趋势 以及海外市场份额的提升[5] * 公司交易价格低于其5年远期市盈率平均值 主要原因是政策风险[5] * 关键催化剂包括采购活动复苏 医疗器械以旧换新计划的更新以及新产品的推出[5] 风险因素 * 关键下行风险包括 1) 带量采购(VBP)对部分产品出厂价的进一步影响 2) 在中国顶级医院渗透进度低于预期 3) 进入北美和欧洲市场的困难 4) 专利相关诉讼风险 5) 贸易政策的意外变化[6] * 高盛指出其与公司存在潜在利益冲突 因其在未来3个月内可能寻求或获得迈瑞的投资银行服务报酬[3][14]
最新!8款医疗器械进入创新通道!
思宇MedTech· 2025-09-06 00:08
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结果 - 2025年9月5日NMPA公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结果 8款产品进入创新通道[1] 上海心弘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 超声辅助溶栓设备及一次性使用超声辅助溶栓导管进入创新通道[1] - 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 致力于超声能量技术和药械联合技术平台[2] - 创始人吴常生曾为微创医疗Firehawk靶向洗脱药物支架系统项目负责人 拥有近20年产业研发管理经验[2] - 核心团队具备超10年微创医疗 飞利浦医疗等知名企业高管任职经历[2] - 技术平台包括介入超声能量技术 药械联合技术 硬件电路设计 软件算法架构及产业转化平台[2] 北京佰仁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射频消融系统进入创新通道[3] - 公司成立于2005年 专注动物源性植介入高值医疗器械研发生产[3] - 拥有17个获批Ⅲ类医疗器械产品 覆盖心脏瓣膜置换修复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及外科软组织修复三大领域[3] - 自主研发动物组织工程和化学改性处理技术 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牛心包瓣)为2003年国内最早注册产品[3] - 8项产品为国内首个获准注册国产同类产品 填补国内空白 获得2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3] 苏州美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可控直径TIPS覆膜支架系统进入创新通道[4] - 公司成立于2021年 专注外周血管和肿瘤介入领域[4] - 核心技术为医用植入级ePTFE材料 实现量产 成为国内首家攻克该技术企业[4] - 完成ePTFE管材膜材NMPA主文档备案 解决海外供应商价格高 交期长 不定制问题[4] 苏州英诺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镁合金空心接骨螺钉进入创新通道[4] - 公司成立于2022年 专注可吸收镁合金材料及骨科器械研发产业转化[4] - 拥有高性能镁合金合成 可控降解复合涂层制备 科学性结构设计等核心技术[4]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麻醉系统进入创新通道[5] - 公司成立于1991年 为中国最大医疗器械制造商 全球领先医疗设备供应商[6] - 业务覆盖病人监护与生命维持 体外诊断产品和医学影像系统[6] - 在31个国家拥有41家子公司 全球研发中心分布于深圳 武汉 南京 美国硅谷等地 拥有4897名研发工程师[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7.43亿元 同比下降18.45% 净利润50.69亿元 同比下降32.96%[6]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髋关节假体组件进入创新通道[7] - 公司成立于2003年 为国际化骨科产业集团 2017年香港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1789.HK)[7] - 全球最早将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商业化应用于骨科植入物企业之一[7] - 拥有四大技术平台包括3D ACT三维精准构建技术 医工交互平台[7] - 开发中国首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3D打印钛合金骨科植入物 包括髋关节系统 人工椎体系统和椎间融合器[7] 春风化雨(苏州)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脊柱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进入创新通道[8] - 公司聚焦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创新 以人形三臂设计 高精度可视化系统 底层算法革新为核心特色[8] - 实现从精准定位 切割到植入全流程自动化操作 大幅提升手术效率与稳定性[8] - 自主研发智能耗材 构建设备与耗材结合商业闭环[8] 景昱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11年 专注脑深部电刺激(DBS)系统 拥有自主脑起搏器芯片[9] - 可充电脑起搏器 双靶点8触点刺激器及远程程控平台获批用于帕金森 强迫症 抑郁症和药物成瘾等适应症[9] - Neurestora®成瘾治疗DBS同时获中国NMPA创新绿色通道和美国FDA突破性器械资质[9] 行业会议活动 - 即将召开2025年9月4-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10] - 已举办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10]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8、22-2025、9、4)-20250905
东莞证券· 2025-09-05 07:55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医药生物行业标配评级 [4][27] 核心观点 - 医药生物行业近期表现弱于市场基准 在报告期内SW医药生物行业下跌1.27% 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3.07个百分点 [1][11] - 创新药产业链出现修复迹象 建议关注有BD预期催化的创新药等板块投资机会 [4][27] - 行业估值保持稳定 截至2025年9月4日SW医药生物行业整体PE(TTM)约55.41倍 相对沪深300整体PE倍数为4.23倍 [18][27] 行情回顾 - 行业整体表现疲弱 SW医药生物行业在2025年8月22日至9月4日期间下跌1.27% [1][11] - 细分板块分化明显 医疗研发外包和化学制剂板块表现突出 分别上涨12.17%和5.45% 而体外诊断和原料药板块跌幅居前 分别下跌5.96%和4.95% [2][14] - 个股表现普遍不佳 仅约22%的个股录得正收益 约78%的个股录得负收益 其中迈威生物-U涨幅最大达48.06% 亨迪药业跌幅最大达33.39% [15][17] 行业重要新闻 - 国家医保局发布2025年药品目录调整公告 共收到基本医保目录申报信息718份 涉及药品通用名633个 其中535个通过形式审查(目录外311个 目录内224个) [4][25] - 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信息141份 涉及药品通用名141个 121个通过形式审查 其中79个同时申报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 [4][25] - 中成药申报情况显示 25个目录外中成药通过初步形式审查 涉及23个通用名 其中7个为1.1类产品 8个为3.1类经典名方产品 [25] 上市公司动态 - 白云山子公司天心制药的注射用头孢他啶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该产品2024年在国内公立医院及网上药店销售额达185,877万元 天心制药该产品2024年销售收入为1,431.78万元 [26] 投资关注方向 - 医疗设备领域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键凯科技、欧普康视 [4][27] - 医药商业领域关注益丰药房、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 [4][29] - 医美领域关注爱美客、华东医药 [4][29] - 科学服务领域关注诺唯赞、百普赛斯、优宁维 [4][29] - 医院及诊断服务领域关注爱尔眼科、通策医疗、金域医学 [4][29] - 中药领域关注华润三九、同仁堂、以岭药业 [4][29] - 创新药领域关注恒瑞医药、贝达药业、华东医药 [4][29] - 生物制品领域关注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华兰疫苗 [4][29] - CXO领域关注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昭衍新药 [4][29]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8、22-2025、9、4):国家医保谈判在即-20250905
东莞证券· 2025-09-05 06:51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医药生物行业标配评级 [1][6][29] 核心观点 - 医药生物行业指数在报告期内下跌1.27%,跑输沪深300指数3.07个百分点 [6][13] - 行业估值整体PE(TTM)为55.41倍,相对沪深300 PE倍数为4.23倍,估值变化不大 [20][29] - 创新药产业链迎来修复,建议关注有BD预期催化的创新药等板块投资机会 [6][29] - 国家医保谈判在即,2025年目录调整申报阶段共收到基本医保目录申报信息718份,涉及药品通用名633个,535个通过形式审查 [6][27] 行情回顾 - SW医药生物行业三级细分板块中多数录得负收益,医疗研发外包和化学制剂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2.17%和5.45%,体外诊断和原料药板块跌幅居前,分别下跌5.96%和4.95% [6][16] - 行业内约22%个股录得正收益,约78%个股录得负收益,涨幅最大个股为迈威生物-U(周涨幅48.06%),跌幅最大个股为亨迪药业(周跌幅33.39%) [17][19] 行业重要新闻 - 国家医保局发布2025年目录调整形式审查结果,基本医保目录申报通过535个(目录外311个、目录内224个),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通过121个,其中79个同时申报两个目录 [6][27] - 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度若干措施》,推进基层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23][26]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白云山子公司天心制药的注射用头孢他啶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该药品2024年国内销售额为18.59亿元,天心制药相关产品销售收入为1431.78万元 [28] 建议关注板块及标的 - 医疗设备: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键凯科技、欧普康视 [6][29][31] - 医药商业:益丰药房、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 [6][31] - 医美:爱美客、华东医药 [6][31] - 科学服务:诺唯赞、百普赛斯、优宁维 [6][31] - 医院及诊断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金域医学 [6][31] - 中药:华润三九、同仁堂、以岭药业 [6][31] - 创新药:恒瑞医药、贝达药业、华东医药 [6][31] - 生物制品: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华兰疫苗 [6][31] - CXO: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昭衍新药 [6][31]
创业板ETF平安(159964)涨近4%!高景气+低估值宽指品种受市场资金热捧
搜狐财经· 2025-09-05 03:31
创业板指数表现 - 创业板指数强势上涨4 03%[2] - 成分股先导智能上涨15 99% 胜宏科技上涨14 40% 锦浪科技上涨14 40% 天华新能和欣旺达等个股跟涨[2] 创业板ETF平安表现 - 创业板ETF平安上涨3 94% 最新价报1 87元[2] - 近2周累计上涨6 88%[2] - 近3年净值上涨13 98% 排名可比基金前2[2]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7 37% 最长连涨月数5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12 63%[2] - 涨跌月数比39/38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7 06% 年盈利百分比60 00%[2] - 近6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3 72%[2] 流动性指标 - 创业板ETF平安盘中换手0 9% 成交495 82万元[2] - 近1年日均成交1203 30万元[2] 风险收益指标 - 近1年夏普比率1 78[3] - 近半年相对基准回撤0 07% 回撤后修复天数99天 在可比基金中修复较快[3] 费率结构 - 管理费率0 15% 托管费率0 05% 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3] 跟踪精度 - 近3月跟踪误差0 015%[3] 指数构成特征 - 创业板指数由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 反映创业板市场运行情况[3]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 15%[3] - 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权重18 77%)、东方财富(8 38%)、汇川技术(3 71%)、中际旭创(3 65%)、迈瑞医疗(3 59%)、新易盛(3 23%)、阳光电源(2 87%)、温氏股份(2 63%)、胜宏科技(2 38%)、亿纬锂能(1 67%)[5] 产品信息 - 创业板ETF平安代码159964 场外联接包括009012(A类)、009013(C类)、024492(E类)[6]
骨科抢眼、出海加速 医疗器械企业寻路“拐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23:2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131家医疗器械企业合计营业收入1188.17亿元同比下降4.29% 净利润188.12亿元同比下降17.17% [1] - 医疗设备招标复苏但未传导至企业业绩 行业整体受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持续承压 [1] - 超过八成体外诊断企业业绩下滑 主要受集采、医保控费、DRG等因素影响 [1] 细分领域表现分化 - 体外诊断龙头迈瑞医疗迎来上市以来首次中报业绩负增长 化学发光"四小龙"新产业、亚辉龙、安图生物、迈克生物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14.62%、84.82%、7.83%和83.12% [1] - 骨科领域增长迅猛 三友医疗、大博医疗、威高骨科、春立医疗业绩增速均超40% 其中三友医疗归母净利润增长2083.64%位居行业第一 [1][3] - 电生理领域表现亮眼 惠泰医疗、微电生理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4.11%和92.02% 惠泰医疗预计全年三维手术量超2万台 [4] - 心血管器械持续高增长 佰仁医疗归母净利润上升102.9% 人工生物心脏瓣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88.96% [4] 海外市场突破 - 89家企业实现境外收入332.47亿元同比增长8.2% 多家企业海外收入占比超50% [9] - 瑞迈特境外业务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61.33% 呼吸机产品获多国认证 2023年在美市占率位居第二 [9] - 鱼跃医疗海外业务营收6.07亿元同比增长26.63% 完成85项海外注册 [9] - 联影医疗海外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22.48% 收入占比达18.99% [10] - 迈瑞医疗国际业务同比增长5.39% 收入占比提升至49.8% 国际体外诊断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10] 龙头企业表现 - 归母净利润过亿企业42家 超十亿企业两家 迈瑞医疗以50.69亿元净利润居首 鱼跃医疗净利润12.03亿元同比增长7.37% [5][6] - 联影医疗营收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 净利润9.98亿元同比增长5.03% [7] - 九安医疗、新产业、英科医疗、乐普医疗等企业归母净利润均超5亿元 [8]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医疗设备招标同比增速达58.33% 呈现加速回暖态势 [13] - 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增长87%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14] - 行业成长逻辑从"国产替代+渗透率提升"向"国际化拓展+技术创新"升级 [14] - 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行业将逐步迎来业绩拐点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