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光科技(300203)
icon
搜索文档
聚光科技: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关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4-05-15 11:47
股东大会信息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5月15日14:00现场召开,网络投票9:15 - 15:00[5] - 21名股东(或代理人)参会,代表160,146,370股,占比35.6882%[6] 议案表决情况 - 多项议案同意股数占出席会议股东所持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100%[7][9][10][13][15] - 《关于续聘公司2024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同意占99.7021%[10] - 《关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之间资金统一管理的议案》同意占98.4363%[12] 其他情况 - 会议公告议案均获审议通过,特别决议获三分之二以上通过[15] - 公司对影响中小投资者利益议案单独统计投票情况[15] - 律师认为股东大会召集、召开、表决程序合规,结果有效[15][16]
盈利能力提升,期待降本增效改善利润水平
德邦证券· 2024-04-29 0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1.82亿元,同比下降7.8%,归母净利润-3.23亿元,亏损较上年减少13.92%[1] - 公司2024年预计收入为34.12亿元,增速为7.2%,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13亿元[5] - 公司期间费用率提升至55.36%,同比增加4.64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分别为21.09%/11.33%/5.47%/17.47%[3] - 聚光科技2023年营业总收入预计为3,182百万元,2026年预计将达到4,515百万元[8] - 营业利润预计2023年为-377百万元,2026年将增长至503百万元[8] - 聚光科技的净利润率预计2023年为-10.1%,2026年将提升至8.6%[8] 分析师信息 - 分析师郭雪拥有5年环保产业经验,2020年加入安信证券,2021年成为新财富第三名核心成员[9] - 报告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10]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表示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减持评级则相对弱于市场表现5%以下[11] 风险提示 - 本报告所载资料仅反映公司发布当日的判断,证券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14] -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报告中的信息仅供特定客户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15] - 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德邦证券研究所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再次分发[16]
利润亏损收窄,静待高端分析仪器增长
国盛证券· 2024-04-29 05:02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营收为31.8亿元,同比下滑7.8%[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3.2亿元,较去年同期-3.7亿元有所改善[1] -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41.3%,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1] - 公司2023年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2.7亿元,同比增长2373.4%[2] - 公司2024Q1营收为5.4亿元,同比增长3.9%[1] - 公司2024Q1归母净利润为-0.3亿元,较去年同期-0.9亿元有所改善[1] - 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率为21.1%,管理费用率为11.3%[2] - 公司2023年净利率为-12.1%,同比略有改善[1] 业务展望 - 公司业务重点转向高端科学仪器,预计未来几年营收和净利润将逐步增长[3] 风险提示 - 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商誉减值、PPP项目减值、国产品牌渗透力度不及预期等[4] 未来展望 - 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的营业收入预计将达到5046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58.7%[5] - 预计2024年的营业利润将达到432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14.5倍[5]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预计将达到300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3.7倍[5] - 毛利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37.3%提升至2026年的44.0%[5] - 资产负债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65.5%下降至2026年的56.0%[5] - 净负债比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76.7%下降至2026年的30.7%[5] - 每股收益预计将从2022年的-0.84元增长至2026年的0.67元[5] - P/E比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14.7增长至2026年的18.3[5] - EV/EBITDA比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41.0增长至2026年的11.0[5]
聚光科技(300203)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8 07:38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3986154513亿元,同比增长3.93%[4]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527.058985万元,同比增长71.06%[4]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3986154513亿元,较上期5.1946016432亿元增长3.93%[14]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6.4974303967亿元,较上期6.8980227139亿元下降5.81%[14]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 - 5193.171484万元,较上期 - 1.3611561043亿元亏损收窄[15] -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 - 4958.372327万元,较上期 - 1.0251045716亿元亏损收窄[15] - 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 - 0.056元,较上期 - 0.195元亏损收窄[15]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334980675亿元,同比增长10.53%[4]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6014738365亿元,较上期7.9614217378亿元下降17.08%[16]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9364545115亿元,较上期9.4535704727亿元下降16.05%[16]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334980675亿元,较上期 - 1.4921487349亿元亏损收窄[16] - 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93.412732万元,较上期686.59325万元下降57.27%[16] - 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147.669785万元,较上期3851.243315万元增长7.70%[16] - 2024年第一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现金347,369,580.00元,上年同期为425,310,222.02元[17] - 2024年第一季度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22,249,970.92元,上年同期为20,883,511.85元[17] - 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69,619,550.92元,上年同期为446,193,733.87元[17] - 2024年第一季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292,668,788.57元,上年同期为289,042,593.60元[17] - 2024年第一季度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41,600,942.46元,上年同期为47,906,207.31元[17] - 2024年第一季度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75,508,129.25元,上年同期为7,470,381.53元[17] - 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09,777,860.28元,上年同期为344,419,182.44元[17] - 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0,158,309.36元,上年同期为101,774,551.43元[17] - 2024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2,805,562.38元,上年同期为 -389,970.50元[17] - 2024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215,004,509.77元,上年同期为 -85,656,132.46元[17]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3月31日总资产95.0937254024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12%[4] - 2024年3月31日在建工程2.3619391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4.16%,主要系质谱仪产业化工程增加所致[7] - 2024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3,985,545,840.46元,较期初减少199,645,813.44元[12] - 2024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5,523,826,699.78元,较期初减少6,358,205.15元[12] - 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9,509,372,540.24元,较期初减少206,004,018.59元[12] - 2024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3,725,011,712.28元,较期初减少11,062,168.23元[13] - 2024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2,675,686,683.27元,较期初减少142,723,066.88元[13] - 2024年3月31日公司负债合计6,400,698,395.55元,较期初减少153,785,235.11元[13] - 2024年3月31日公司股本为448,737,600元,与期初持平[13] - 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本公积为837,219,840.29元,较期初减少1,993,014.83元[13] 费用与收益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1.3067827807亿元,同比减少17.12%,主要系战略调整人员变动费用减少所致[8] - 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2015.547483万元,同比增长395.42%,主要系联营/合营企业公司以及PPP项目确认资金回报收益所致[8] - 2024年第一季度信用减值损失581.299507万元,同比增长1284.39%,主要系本期应收账款坏账减少所致[8]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6151户[8] - 公司前两大股东为浙江睿洋科技有限公司(持股71,594,185股)和浙江普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1,821,600股)[9] - 2024年第一季度末限售股总数为369,075股,较期初增加106,575股[11]
现金流超预期,资产负债及毛利改善
国金证券· 2024-04-24 01:0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31.8亿元,同比下降7.8%[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3.23亿元,同比增长13.92%[1] - 公司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88亿元,同比增长7.27%[1] - 公司2023年经营性净现金流为2.73亿元,去年同期为-0.12亿元[1] - 公司合同负债规模为8.8亿元,同比增长37%[2] - 公司毛利率为41.26%,同比提升3.94个百分点[3] 业绩展望 - 公司2024/2025/2026年预计EPS为0.49/0.78/1.05元,维持“买入”评级[3]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在2023年至2026年预计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增长率分别为8.4%、19.8%和21.7%[32] - 公司毛利率在2023年至2026年预计逐年提升,分别为41.3%、44.3%和 45.3%[32] - 公司净利润在2023年至2026年预计逐年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3.9%、60.36%和 34.77%[32] 公司发展 - 公司员工数量同比下降15%至5986人,研发人员同比下降24.39%至1305人[11] - 公司研发驱动增长,联合多个单位申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制超高分辨静电离子阱傅里叶变换质谱仪[16] - 公司实现第1000台ICP-MS和第500台LC-MSMS的下线交付,完成国内首台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的研制工作[17] - 公司临床质谱、细胞分析等业务进展顺利,签订合同额超过亿元,其中仪器销售占80%左右[18] - 公司CRDS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中标中国气象局科技项目,打破国外同类产品对国内碳监测市场的垄断[19]
聚光科技: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2023年度履职情况评估及履行监督职责情况的报告
2024-04-22 14:25
审计机构情况 - 2023年末中审众环合伙人216人、注册会计师1244人、签过证券服务审计报告注会716人[3] 会议相关 - 2023年11月2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等会议[3] - 2023年12月13日召开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4] - 2024年4月21日,审计委员会2024年第一次会议通过2023年年度报告等议案[7] 审计相关 - 2023年聘任中审众环为年度审计机构[4][5] - 中审众环对公司2023年度财务等审计并出具报告[4][5] - 审计委员会与注会沟通审计事项并提建议[6][7] - 审计委员会认为中审众环年报审计表现良好[7]
聚光科技:独立董事2023年度述职报告(陈伟华)
2024-04-22 14:25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董事 2023 年度述职报告 各位股东及股东代表: 本人作为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独立董事, 在 2023 年度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深圳 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公司章 程》、《独立董事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在 2023 年度工作中,诚实、 勤勉、独立的履行职责,积极出席相关会议,认真审议董事会各项会议议案,并对 相关事项发表独立意见,切实维护公司和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现将 2023 年度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情况向各位股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人陈伟华,1966 年 11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硕士学位,法学教授, 兼职律师。现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法学教师,校信息化与法制发展研究所所长, 校妇联副主席(兼职)。2020 年 5 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兼任杭州雷迪克节能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在担任公司独立董事期间,本人未在公司担任除独立董事以外的任何职务,也 未在公司主要股东公司担任任何职务,不存在任何可能妨碍其进行 ...
聚光科技(300203)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2 14:25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31.8亿元,同比下降7.80%;净利润-3.88亿元,亏损减少7.27%[2] - 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6778万元,对PPP等项目计提减值损失约1900万元[2] - 公司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18.16亿元,较2022年下降7.80%[8] - 2023年度公司净利润为-32.26亿元,较2022年增长13.92%[8] - 2023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3亿元,较2022年增长2373.43%[8] - 2023年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72元,较2022年增长14.29%[8] - 2023年度公司资产总额为97.15亿元,较2022年下降5.56%[8]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12.93亿元,净利润为-1.76亿元[9] - 公司2023年度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95.61万元,政府补助为1.02亿元[11] - 公司2023年度减:所得税影响额为2.15亿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2.04亿元[12] - 公司不存在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情况[1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分析仪器产业规模已超过千亿规模,但与美、德、日等仪器产业强国相比,国内企业仍有较大差距[14] - 习总书记强调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国产化攻坚战,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14] - 中央财经委会提出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17] - 到2025年,部分国产仪器仪表的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将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17] - 中央财政资金将支持科技、教育、医疗机构采购高端仪器仪表创新产品[18]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智慧工业、智慧环境、智慧实验室与生命科学四大板块[34] - 公司在大气监测领域研制了光化学、温室气体、噪声监测等新型监测设备,形成了综合监测解决方案[36] - 公司持续完善碳监测综合解决方案,涵盖监测、数据分析、同化反演和模拟全业务流程[37] - 公司的激光气体分析技术平台产品LGA系列激光气体分析仪以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快速响应等特性获得广泛认可[38] - 公司开发了紫外荧光法总硫分析系统,推动天然气行业、炼油行业在线监测产品的市场拓展[39]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将高端分析仪器行业发展重点放在智能化、专用化、现场化和小型化方向[68] - 公司持续在高端分析仪器领域保持高比例的研发投入,积累了近百项技术平台[69] - 公司面临技术风险,需要持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69] - 公司鼓励研发部门与高校、专家及各类专业机构进行技术合作,快速引入、掌握、消化新技术实现产业化[70] - 公司正在有序完成构建平台型、管理型总部的策略,逐步优化和改革组织结构[70] 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规范运作[81] - 公司充分尊重和维护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股东、公司、员工等各方面利益的协调平衡[81] - 公司报告期内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已完成出售4,418,000股股票,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仍持有公司1,989,600股股票[108] - 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112]
聚光科技:关于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4-04-22 14:25
股东大会时间 - 2024年5月15日14:00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1]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4年5月15日[1] - 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5月9日[3] 投票相关 - 交易系统投票时间为9:15 - 9:25、9:30 - 11:30、13:00 - 15:00[1] - 互联网系统投票时间为9:15 - 15:00[1][10] - 投票代码为350203,投票简称“聚光投票”[8] 登记信息 - 现场登记时间为2024年5月14日9:00至17:00[5] - 登记地点及信函邮寄地址为杭州市滨江区阡陌路459号[5] - 信函或传真登记须在2024年5月14日17:00前送达或传真到公司[5] 议案情况 - 议案11需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有效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4] - 公司有总议案及多项非累积投票提案待表决[16] - 非累积投票提案涵盖2023年度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等多项议案[16] 委托相关 - 委托期限自授权委托书签署日至本次股东大会结束[17] - 单位委托须加盖单位公章[17] - 授权委托书复印或按格式自制均有效[17]
聚光科技:2023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4-04-22 14:25
审计相关 - 审计报告认为公司2023年财报在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财务状况等[3] - 关键审计事项包括收入确认和商誉减值[6][7] - 审计报告日期为2024年4月21日[16] 财务数据 - 2023年末资产总计97.15亿元,2022年末为102.87亿元[19] - 2023年营业总收入31.82亿元,2022年为34.51亿元,同比下降7.79%[23] - 2023年净利润亏损3.85亿元,2022年亏损4.43亿元,亏损幅度收窄13.1%[23]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3亿元,2022年为 - 1200万元,由负转正[26] - 2023年股东权益合计较年初减少3.88亿元,减少比例为10.93%[28] 会计政策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56][57]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65] - 收入确认需评估合同,识别履约义务及履行时段或时点[143] 税务相关 - 增值税应税收入按13%、9%、6%的税率计算销项税[177] - 公司及部分子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其他国内纳税主体为25%[177][178] 资产减值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部分金融资产等进行减值处理[85] -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提取跌价准备[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