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科技(300203)

搜索文档
聚光科技股东因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件等违规行为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
搜狐财经· 2025-08-13 17:15
核心违规事件 - 聚光科技控股股东浙江睿洋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普渡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王健 姚纳新因持股比例由25.74%减少至24.95%触及5%整数倍变动未及时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迟至2025年6月10日才进行披露 [1] - 公司在2024年8月26日 2024年10月31日及2025年5月19日发布的股份变动公告中均未将姚纳新所持股份纳入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合并计算 导致信息披露不准确 [1] 监管处理结果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对相关方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1] - 违规行为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股权变动时间线 - 2025年5月16日发生持股比例从25.74%降至24.95%的关键变动 变动幅度达0.79个百分点 [1] - 2024年8月26日公司披露控股股东司法拍卖股份过户完成公告 [1] - 2024年10月31日与2025年5月19日分别披露控股股东股份变动超1%的公告 [1]
聚光科技(300203) - 关于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的公告
2025-08-13 10:46
违规情况 - 2025年5月16日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降至24.95%未及时披露[1] - 2024 - 2025年披露中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未合并计算姚纳新股份[1] 监管措施 - 浙江证监局对相关方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2] - 相关方10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报告[2] 后续影响 - 可60日申请复议或6个月诉讼,不影响公司经营[3]
深交所向浙江睿洋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普渡科技有限公司、王健、姚纳新发出监管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0:44
监管违规行为 - 浙江睿洋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普渡科技有限公司、王健、姚纳新互为一致行动人 [3] - 2025年5月16日对聚光科技合计持股比例由25.74%减少至24.95% 触及5%整数倍披露要求但未及时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迟至6月10日才披露 [3] - 向聚光科技提供的《告知函》等材料未将姚纳新所持股份纳入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计算范围 [3] 信息披露问题 - 导致聚光科技2024年8月26日披露的《关于公司控股股东被司法拍卖股份过户完成暨累计冻结股份比例下降的公告》中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信息披露不准确 [3] - 2024年10月31日披露的《关于公司控股股东股份变动比例超过1%的公告》中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信息披露不准确 [3] - 2025年5月19日披露的《关于公司控股股东股份变动比例超过1%的公告》中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信息披露不准确 [3] 规则违反情况 - 相关行为违反《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1] - 违反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1.4条、第2.3.1条、第2.3.10条、第5.1.1条和第5.3.5条规定 [1]
聚光科技(300203)8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270.8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3 08:4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13日收盘价20.39元 单日上涨1.49% 换手率3.9% 成交量17.48万手 成交金额3.5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270.86万元(占成交额12.02%)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1978.28万元(5.57%) 大单净流入2292.58万元(6.45%) [1] - 中单资金净流出4121.45万元(占成交额11.6%) 小单资金净流出149.41万元(占成交额0.42%)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47亿元 同比增长1.38% 归属净利润2052.84万元 同比增长18.77% [1] - 扣非净利润3107.04万元 同比增长15.27% 流动比率1.205 速动比率0.802 资产负债率63.64% [1] 公司基本概况 - 成立于2002年 位于杭州市 从事仪器仪表制造业 注册资本44873.76万元 实缴资本44873.76万元 法定代表人顾海涛 [1] - 对外投资84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4930次 拥有商标42条 专利816条 行政许可436个 [2]
环保设备板块8月13日涨0.03%,国林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4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3 08:37
环保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8月13日环保设备板块微涨0 03%,领涨个股为国林科技(涨幅2 10%)[1] - 上证指数上涨0 48%至3683 46点,深证成指上涨1 76%至11551 36点[1] - 板块内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聚光科技(1 49%)、蒜元股份(1 10%)、青达环保(0 75%)[1] 个股涨跌及交易数据 - 国林科技成交量24 00万手,成交额3 97亿元,收盘价16 50元[1] - 聚光科技成交量17 48万手,成交额3 55亿元,收盘价20 39元[1] - 跌幅最大个股为碧兴物联(-2 11%)、恒营环保(-1 51%)、美埃科技(-1 38%)[2] 资金流向分析 - 环保设备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 44亿元,游资净流出828 33万元,散户净流入1 52亿元[2] - 聚光科技主力净流出4270 86万元(占比12 02%),游资净流出4121 45万元(占比11 60%)[3] - 青达环保主力净流入359 19万元(占比4 14%),国林科技游资净流入2010 41万元(占比5 06%)[3] 个股资金动态 - 皖仪科技主力净流入167 42万元(占比3 34%),但游资净流出335 27万元(占比6 68%)[3] - 严牌股份散户净流入356 51万元(占比11 16%),主力净流出169 13万元(占比5 29%)[3] - 楚环科技散户净流入133 91万元(占比5 82%),游资净流出140 34万元(占比6 10%)[3]
聚光科技(300203) - 300203聚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06
2025-08-06 08:02
国产替代政策与订单影响 - 国产科学仪器政策逐步推进落地,主要涉及市场监督、海关等政府机关及高校等下游客户 [1] - 客户采购集中在三四季度,公司将积极跟进项目情况 [1] 股东股份与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睿洋科技部分股份被司法处置及强制平仓,预计总减持金额不超过3,000万元 [1] - 睿洋科技与中信证券融资融券合约逾期违约导致强制平仓仍在执行中 [1] - 已发生的被动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或影响治理结构 [2] 实验室业务与增长策略 - 实验室业务未来增长点包括海外市场拓展、兼并收购及仪器耗材增长 [2] - 通过自主研发创新解决客户痛点,实施精品战略打造明星产品 [2] - 计划先在国内市场达到较高占有率,再带动其他产品品类销售 [2] 客户构成规划 - 历史上政府机构客户占比较大,近年企业端客户占比逐步提升 [2] - 未来计划通过创新应用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端客户占比 [2] - 将围绕大型企业需求打造门户样板,通过口碑提升品牌效应 [2] 生命科学仪器业务 - 生命研究部分表现较好,医疗仪器进展缓慢 [2] - 未来计划通过临床质谱、细胞分析等技术平台先占有一定市场 [3] - 将通过产品品牌深耕打磨再延伸至其他相关产品 [3] 员工激励计划 - 管理层将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讨论相关激励计划 [2] - 如有相关政策计划将及时披露 [2]
环保设备板块8月5日涨1.64%,聚光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9068.6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5 08:32
板块整体表现 - 环保设备板块当日上涨1.65%,领涨个股为聚光科技(300203)[1] - 上证指数报收3617.6点(上涨0.96%),深证成指报收11106.96点(上涨0.59%)[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9068.63万元,游资净流出8759.54万元,散户净流出309.08万元[2] 个股涨幅表现 - 聚光科技(300203)收盘价20.38元,涨幅5.71%,成交量27.71万手,成交额5.53亿元[1] - 青达环保(688501)收盘价29.39元,涨幅4.96%,成交量4.35万手,成交额1.26亿元[1] - 创元科技(000551)收盘价11.59元,涨幅4.89%,成交量29.48万手,成交额3.41亿元[1] 个股跌幅表现 - 恒合股份(832145)收盘价20.80元,跌幅2.80%,成交额1923.50万元[2] - 久吾高科(300631)收盘价30.24元,跌幅1.98%,成交量8.26万手,成交额2.51亿元[2] - 美埃科技(688376)收盘价47.53元,跌幅1.70%,成交量2.60万手,成交额1.23亿元[2] 资金流向特征 - 聚光科技(300203)主力净流入5374.25万元(占比9.72%),游资净流出3917.17万元(占比7.09%)[3] - 盈峰环境(000967)主力净流入4017.04万元(占比11.16%),散户净流出3773.33万元(占比10.48%)[3] - 国林科技(300786)主力净流入3621.72万元(占比9.56%),散户净流出4307.56万元(占比11.37%)[3]
120只股中线走稳 站上半年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06:27
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收于3608.33点,涨幅0.70%,站上半年线 [1] - A股总成交额达12907.01亿元 [1] - 120只A股价格突破半年线,其中富恒新材、灿勤科技、涪陵电力乖离率最高,分别为5.55%、5.40%、4.86% [1] 个股突破半年线情况 高乖离率个股 - 富恒新材(832469):涨6.77%,换手率13.58%,最新价15.15元,乖离率5.55% [1] - 灿勤科技(688182):涨6.59%,换手率3.17%,最新价27.66元,乖离率5.40% [1] - 涪陵电力(600452):涨5.54%,换手率5.43%,最新价9.90元,乖离率4.86% [1] 中等乖离率个股 - ST中装(002822):涨4.91%,换手率2.79%,最新价3.63元,乖离率4.77% [1] - 大唐电信(600198):涨5.18%,换手率4.64%,最新价8.93元,乖离率4.32% [1] - 恒立液压(601100):涨4.58%,换手率0.81%,最新价77.33元,乖离率3.82% [1] 低乖离率个股 - 新泉股份(603179):涨10.00%,换手率2.69%,最新价46.20元,乖离率2.22% [2] - 成都华微(688709):涨2.36%,换手率1.65%,最新价33.42元,乖离率2.17% [2] - 东湖高新(600133):涨3.83%,换手率3.56%,最新价9.50元,乖离率2.16% [2] 行业分布 - 突破半年线的个股涵盖新材料(富恒新材)、通信(灿勤科技)、电力(涪陵电力)、电子(顺络电子)等多个行业 [1][2]
公用环保2025年8月投资策略:省内天然气管输价格机制完善,广东调整煤电、气电容量电价
国信证券· 2025-08-04 13:13
核心观点 - 报告维持公用事业行业"优于大市"评级,重点推荐新能源产业链及综合能源管理领域投资机会[1][4] - 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将降低省内管输费用,城燃企业购气成本有望减少2.3个百分点[3][20] - 广东省煤电容量电价2026年起上调至165元/千瓦·年,气电分四档执行最高396元/千瓦·年[2][16] - 宁夏新能源上网电价改革设定增量项目竞价区间0.18-0.2595元/千瓦时,执行周期10年[2][17] 市场表现 - 7月沪深300上涨3.54%,公用事业指数下跌0.77%,环保指数上涨2.10%,相对收益率分别为-4.32%和-1.94%[1][15] - 子板块表现分化:水务(+2.65%)>环保(+1.60%)>燃气(+1.14%)>火电(+1.21%)>新能源发电(+0.80%)>水电(-4.35%)[1][24] - 个股方面华银电力(+52.55%)、上海洗霸(+32.94%)、山高新能源(+37.97%)涨幅居前[28][38][43] 政策动态 - 天然气管道运输新规将准许收益率从8%降至5.7%,实行"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定价模式[18][19] - 广东气电容量电价分四档:进口澳气机组165元、9E级264元、6F级330元、首台套装备396元/千瓦·年[16] - 山东要求新能源项目全部电量参与电力市场,宁夏设定现货价格上限0.56元/千瓦时[120][121] 行业数据 - 上半年全国发电量4.54万亿千瓦时同比+0.8%,太阳能装机同比+51.4%至10.8亿千瓦[48][78] - 6月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5.4%,其中居民用电+10.8%增速最快[62][64] - 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68.1亿吨,欧盟碳价69.6欧元/吨较前周跌0.49%[98][107] 重点公司 - 电力推荐华电国际(PE8.6x)、龙源电力(PE19.3x)、长江电力(PE19.9x)[4][144] - 燃气首推华润燃气(PE9.9x)、九丰能源(PE10.6x)[4][144] - 环保关注光大环境(PE6.7x)、聚光科技(PE27.8x)、山高环能(PE35.9x)[7][144]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药物检测设备行业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在上下游协同下向更高质量、更高自主化水平迈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1 01:31
行业定义与分类 - 药物检测设备用于定性或定量分析生物或非生物样本中药物或其代谢物 通过化学 免疫学 色谱学 光谱学等技术手段检测特定药物成分 含量 纯度 安全性 有效性 稳定性等指标[2] - 按典型特征分为便携式 实验室级 即时检测(POCT) 按原理和功能可分为光谱分析设备 色谱分析设备 理化性质检测设备 微生物检测设备 生物检测设备[2] 行业发展现状 - 药物检测设备作为医疗检测设备的重要细分领域 技术进步直接受益于医疗检测设备行业的整体发展[1][4] - 国家高度重视药物检测设备发展 将其视为保障药品安全 提升医疗质量 维护公共健康的重要技术支撑[1][8] - 2024年中国医疗检测设备市场规模435.90亿元 药物检测设备市场规模68.38亿元 预计2025年医疗检测设备市场规模达520亿元 药物检测设备市场规模约69.5亿元[1][6][8] 政策支持 - 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4月发布《"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以人民健康为核心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6]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2022年12月联合发布《"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围绕诊断检验装备等重点发展领域提出重点任务[6]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2023年8月发布《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研制医疗装备关键材料 核心部件 运行服务与集成应用标准[6]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2024年6月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研发融合数字孪生 脑机交互等技术的医疗装备[6] - 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1月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支持力度 提高审评审批质效[6]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包括光学部件 色谱/质谱核心组件 精密机械等核心部件 电子元器件 化学试剂及软件系统[10] - 产业链中游为药物检测设备研发生产[10] - 产业链下游应用于制药企业 医疗机构 公安禁毒 科研机构等[10]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 呈现"外资主导高端市场 本土领先企业占据中低端市场 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局面[12] - 随着政策支持 企业研发投入加大及产业链协同创新 市场正在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格局有望重新洗牌[12] 代表企业 - 聚光科技是高端分析仪器行业领军企业 拥有国内领先的质谱 色谱 光谱技术和产品平台 业务涵盖智慧环境 智慧工业 智慧实验室 生命科学等领域 2023年仪器 相关软件及耗材营业总收入25.60亿元 占总营收70.85%[15] - 东西分析主要业务包括分析仪器及相关产品的研发 应用服务与生产销售 主要产品有色谱仪系列 光谱仪系列与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等 已成为中国高速成长的民营IT企业之一[17] 行业发展趋势 - 产业链健康发展依赖于上游核心技术突破 中游设备性能升级与下游需求扩张的协同[20] - 国家对药品安全的重视和医药产业的创新升级 将持续驱动全链条向更高质量 更高自主化水平迈进[20] - 随着医药产业升级 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 行业将迎来关键发展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