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002736)

搜索文档
一口气关闭12家营业部,这家券商继续“瘦身”
金融时报· 2025-08-08 09:32
国信证券营业网点调整 - 国信证券将于9月5日起关闭吉林市解放大路证券营业部、牡丹江太平路证券营业部、佛山三水证券营业部等12家营业部,涉及吉林、长治、佛山、青岛和厦门等地 [1] - 公司7月7日公告显示自2025年8月1日起将关闭大庆龙政路、大同永泰南路、福州五四路等9家营业部 [2] - 截至2023年末公司设有238家营业网点,2024年末减少至230家,2025年一季度末进一步缩减至223家 [3] 国信证券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7.80亿元至55.30亿元,同比增长52%至76% [3]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自营投资业务收入及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等主要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3] 券商行业趋势 - 行业掀起降本增效浪潮,多家券商加速优化资源配置并裁撤分支机构 [4] - 7月方正证券撤销河南分公司等4家分支机构,德邦证券撤销江西分公司和甘肃分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撤销浙江分公司 [4] - 券商通过关闭非核心区域或低效网点降低固定成本,同时应对佣金率下降的竞争环境 [4] 券商战略转型路径 - 一类转型通过规模效应、营业部精细化管理、技术改革实现降本增效 [4] - 另一类转型通过财富管理、投顾品牌建设、服务高净值客户实现差异化服务提升盈利能力 [4]
唏嘘!33年老牌营业部,落幕!一个月21家网点被裁撤
券商中国· 2025-08-08 07:35
国信证券营业部裁撤与历史沿革 - 国信证券近期公告撤销12家营业网点,其中包括具有30年历史的深圳罗湖宝安北路证券营业部(原振华路营业部),该营业部将于9月5日正式关闭 [2][3] - 被裁撤的深圳罗湖宝安北路营业部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深国投二部",是深圳最早证券经营机构之一,曾与红岭中路、泰然九路营业部齐名,被誉为"深圳大户摇篮" [4][6] - 该营业部在1994年国信证券建立大户室时以500万元资产为门槛,交易总额长期位居深圳前三,2020年迁址前股票基金成交额排名深圳第26位,净利润5886.67万元排名第20位 [6][8] 营业网点优化与业务转型 - 国信证券在30天内累计撤销21家营业网点,裁撤力度居大型券商之首,涉及11个省份,其中广东省5家占比最高,71%被裁网点成立于2014-2015年 [2][9][10] - 被裁撤网点包括成立较早的长沙五一大道营业部(2003年)、青岛长江中路营业部(2009年),以及部分新设网点如2020-2021年成立的2家 [10] - 吉林和黑龙江被裁网点2024年营业利润分别仅605.58万元和743.50万元,显示部分区域网点效益未达预期 [11] 历史沿革与市场地位 - 振华路营业部历经6次更名:从1992年"深国投二部"到2021年更名为宝安北路营业部,地址从华强北商圈迁至罗湖区,扎根振华路近30年 [5][6][7][8] - 华强北商圈高峰时期聚集近30家券商营业部,振华路被称为"深圳金融证券一条街",营业部迁址后原区域金融聚集效应减弱 [7] - 公司明确营业网点"瘦身"不意味业务收缩,正通过"互联网+"重构服务生态,线上渠道获客占比持续提升 [2]
这家券商,关闭12家营业部
中国基金报· 2025-08-07 22:47
公司营业网点调整 - 国信证券将于9月5日起关闭吉林市解放大路证券营业部、佛山南海永胜西路等12家营业部 涉及吉林、佛山、青岛和厦门等地 [1] - 上个月国信证券公告自2025年8月1日起关闭大庆龙政路、大同永泰南路等9家营业部 部分营业部被迁移至当地分公司或其他营业部 [2] - 公司表示网点调整是为提供更专业优质的金融服务 属于正常经营举措 调整期间业务与客户服务均正常开展 [2] 行业分支机构裁撤趋势 - 今年以来全行业已裁撤68家券商分支机构 仅7月以来就有4家券商宣布撤销营业部及分公司 [3] - 7月方正证券撤销河南分公司等4家分支机构 德邦证券撤销江西与甘肃分公司 野村东方证券撤销浙江分公司 [3] - 裁撤主要原因为优化网点区域布局、降本增效及推动财富管理转型 多集中在非核心区域或低利润水平营业部 [3] 公司战略转型成效 - 2022年公司拥有证券与期货营业网点263家 2023年证券营业部减少至238家 [5] - 2024年底营业网点总数降至230家(56家分公司+174家证券营业部) 2025年一季度末进一步减少至223家 [5] - 金太阳手机证券用户从2019年1280万人次增至2024年2900万人次 5年复合增长率18% [5] - 微信公众号用户从2019年16万人增长至2024年302万人 复合年均增长率14% [5] 财务表现与盈利预测 - 2023年净利润仅为2021年的六成左右 [4]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8亿元至55.3亿元 同比增长52%至76% [9] - 增长主要源于自营投资业务收入及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等主要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9] - 2024年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分部营业利润率达46% 盈利水平优秀 [9] 行业转型路径分析 - 证券行业经纪业务佣金率持续下行 转型分为两类路径 [3] - 路径一通过规模效应、营业部精细化管理及技术改革实现降本增效 [3] - 路径二通过转型财富管理、打造投顾品牌及服务高净值客户实现产品服务差异化 [3]
国信证券裁撤12家营业部
中国基金报· 2025-08-07 15:34
国信证券营业部裁撤情况 - 公司将于9月5日起关闭吉林市解放大路证券营业部、佛山南海永胜西路等12家营业部,涉及吉林、佛山、青岛和厦门等地 [2] - 上个月公司已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关闭大庆龙政路、大同永泰南路等9家营业部 [3] - 被裁撤营业部部分迁移至当地分公司或其他营业部 [3] - 2024年下半年公司分支机构从238家缩减至230家,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减少至223家 [6] 行业营业部裁撤趋势 - 今年以来全行业已有68家券商分支机构被裁撤 [3] - 7月以来方正证券撤销4家分支机构,德邦证券撤销2家分公司,野村东方证券撤销浙江分公司 [4] - 裁撤主要集中在非核心区域或低利润水平营业部 [4] - 主要原因为优化网点布局、降本增效及推动财富管理转型 [4] 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2.17亿元,同比增长27.84% [6]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7.8亿至55.3亿元,同比增长52%至76% [8] - 自营投资业务和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8] - 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分部营业利润率达46% [9] 数字化转型成效 - 金太阳手机证券用户从2019年1280万增至2024年2900万,5年复合增长率18% [6] - 微信公众号用户从2019年16万增至2024年302万,复合年均增长率14% [6] 业务转型战略 - 通过规模效应、精细化管理、技术改革实现降本增效 [4] - 转型财富管理、打造投顾品牌、服务高净值客户实现差异化 [4] - 公司拥有线上线下获客能力、交易服务能力和高净值客户服务能力 [9]
这家券商,关闭12家营业部!
中国基金报· 2025-08-07 15:05
国信证券营业部裁撤情况 - 公司于9月5日起关闭吉林市解放大路证券营业部、佛山南海永胜西路等12家营业部,涉及吉林、佛山、青岛和厦门等地 [1] - 上个月公司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关闭大庆龙政路、大同永泰南路等9家营业部 [2] - 2024年下半年公司对分支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截至2024年底共有230家分支机构(56家分公司+174家营业部),2025年一季度末进一步减少至223家 [5] 行业营业部调整趋势 - 今年以来全行业已有68家券商分支机构被裁撤 [3] - 7月以来有4家券商宣布撤销分支机构,包括方正证券撤销4家、德邦证券撤销2家分公司、野村东方证券撤销浙江分公司 [3] - 行业调整主要原因为优化网点布局、降本增效及推动财富管理转型,集中在非核心区域或低利润营业部 [3] 公司经营状况 - 2023年净利润仅为2021年的六成左右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2.17亿元,同比增长27.84%,优于部分头部券商 [7]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7.8-55.3亿元,同比增长52%-76%,主要得益于自营投资和经纪业务收入增长 [10] 数字化转型成效 - 金太阳手机证券用户从2019年1280万增至2024年2900万,5年复合增长率18% [7] - 微信公众号用户从2019年16万增至2024年302万,复合增长率14% [7] - 公司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分部2024年营业利润率达46% [10] 战略调整说明 - 公司表示营业部调整是为提供更专业优质的金融服务,属于正常经营举措 [2] - 调整期间各项业务与客户服务均正常开展,将持续优化线上线下服务网络 [2] - 开源证券认为公司具备线上线下获客能力、投顾服务品牌力及高净值客户服务能力 [10]
这家券商 关闭12家营业部!
中国基金报· 2025-08-07 15:02
公司营业部裁撤情况 - 国信证券于9月5日起关闭吉林市解放大路证券营业部、佛山南海永胜西路等12家营业部 涉及吉林、佛山、青岛和厦门等地[2] - 上个月国信证券公告自2025年8月1日起关闭大庆龙政路、大同永泰南路等9家营业部 部分营业部被迁移至当地分公司或其他营业部[3] - 2022年公司拥有263家证券与期货营业网点 2023年缩减至238家证券营业部 2024年底进一步减少至230家(56家分公司+174家营业部) 2025年一季度末降至223家[8] 线上业务发展态势 - 金太阳手机证券用户总量从2019年1280万人次增至2024年2900万人次 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8%[8] - 微信公众号用户数从2019年16万人增长至2024年302万人 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4%[8] 财务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2.17亿元 同比增长27.84%[8]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47.8亿至55.3亿元 同比增长52%至76% 主要因自营投资业务收入和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大幅增长[11] - 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分部2024年营业利润率达46%[11] 行业动态 - 今年以来全行业已裁撤68家券商分支机构 仅7月就有4家券商宣布撤销营业部[4] - 券商裁撤主因包括优化网点区域布局、降本增效及推动财富管理转型 调整多集中于非核心区域或低利润水平营业部[4] 行业转型战略 - 证券行业经纪业务佣金率持续下行 转型分为两类:通过规模效应和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或通过财富管理转型实现服务差异化[6] - 金融科技应用和线上平台完善推动分支机构整合 成为券商优化资源配置和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式[4]
这家券商,关闭12家营业部!
中国基金报· 2025-08-07 14:59
国信证券营业部裁撤情况 - 国信证券于9月5日起关闭吉林市解放大路证券营业部、佛山南海永胜西路等12家营业部,涉及吉林、佛山、青岛和厦门等地 [2] - 上个月公司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关闭大庆龙政路、大同永泰南路等9家营业部 [3] - 被裁撤营业部部分迁移至当地分公司或其他营业部,公司称此举为优化网点布局的正常经营举措 [4] 行业营业部裁撤趋势 - 全行业年内已裁撤68家券商分支机构,7月以来方正证券、德邦证券、野村东方证券等4家券商宣布撤销营业部或分公司 [5][6] - 裁撤主因包括优化区域布局、降本增效及推动财富管理转型,目标多为非核心区域或低利润营业部 [7] - 开源证券指出券商经纪业务转型两大方向: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改革降本增效,或转向财富管理及高净值客户服务提升盈利能力 [7] 国信证券战略调整成效 - 2022-2023年公司营收大幅下降,2023年净利润仅为2021年的60%,2024年归母净利润反弹至82.17亿元(同比+27.84%) [9][10][12] - 营业部数量从2022年263家缩减至2024年底230家(含56家分公司),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减至223家 [10] - 线上用户显著增长:金太阳手机证券用户从2019年1280万增至2024年2900万(CAGR 18%),微信公众号用户从16万增至302万(CAGR 14%) [10]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7.8亿-55.3亿元(同比+52%-76%),主要受益于自营投资和经纪业务收入增长 [12][13] - 开源证券评价公司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营业利润率达46%,具备线上线下获客、高净值服务等核心优势 [13]
年内近70家券商分支机构被撤销:行业持续瘦身、优化布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8-07 12:33
行业瘦身趋势 - 近年来券商行业掀起营业部撤销潮,2025年已有约20家券商撤销近70家分支机构 [2][6] - 撤销原因包括经营成本压力、线上化趋势导致线下需求减少、经营策略调整及绩效不佳网点裁撤 [6] - 被撤销网点以二三线城市为主,但一线城市营业部也有涉及(如中泰证券撤销上海娄山关路营业部) [6] 分公司数量逆势增长 - 与营业部撤销形成对比,上海地区证券分公司数量从2024年上半年的93家增至98家,增长5家 [7][9] - 券商将营业部升级为分公司的策略集中在财富管理需求旺盛、经济发达或区位优势地区 [7] - 分公司作为中间枢纽能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尤其在投行业务和机构客户服务中优势突出 [9] 财富管理转型驱动 - 西部证券明确分支机构调整以财富业务为核心,在优势区域增设网点或升级分公司 [7] - 国信证券等券商设立互联网分公司(如深圳、浙江、西南互联网分公司),推进数字化经营 [9] - 互联网分公司通过金融科技手段降低成本,提供高效个性化服务,适应普惠金融需求 [9] 代表性券商动态 - 方正证券2025年累计发布8份公告撤销16家分支机构,涉及河南分公司等多地网点 [5][6] - 德邦证券撤销江西和甘肃分公司,东方证券等7家券商撤销分支机构数量均超3家 [5][6] - 国信证券8月单次撤销吉林市解放大路等12家营业网点,为当月行业首次大规模撤销 [3]
指数接连突破,资金溢价狂涌,“牛市旗手”券商ETF(512000)基金经理:券商“暑期行情”将持续
新浪基金· 2025-08-07 12:06
券商板块市场表现 - 券商ETF(512000)早盘场内价格一度上探逾1% 盘中溢价频现显示买盘资金态度积极 [1] - 财达证券现价7.78元 单日涨幅7.16%领涨板块 西部证券涨2.69% 东方证券涨1.57% [2][4] - 券商板块多数个股飘红 财达证券盘中涨停收涨逾7% 多家券商涨幅居前 [4] 行业基本面利好因素 - 沪指频创年内新高 A股融资余额时隔十年重返2万亿元 为2015年牛市以来首次 [3] - 两融余额超过2万亿创近十年新高 主题轮动和财富效应持续累积 [3] - 融资买入额占市场成交比距去年高点11%以上仍有距离 显示市场情绪未到火爆程度 [3] 券商业绩表现 - 31家上市券商发布中期业绩预告 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3] - 13家券商净利润同比翻番 华林证券预告净利润增长118.98%-183.86% 国海证券增长159.26% [5] - 头部券商表现亮眼 国泰君安预告净利润152.83-159.57亿元 同比增长205%-218% [5] 机构观点与资金动向 - 中信建投指出基于良好半年度业绩预告 叠加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和流动性宽松 券商板块下半年投资机遇凸显 [5] - 券商ETF(512000)连续4日吸金 合计获净流入3.61亿元 显示资金面明显异动 [6] - 华创证券认为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 与业绩预告呈现背离 具备修复空间 [6] 板块投资逻辑 - 券商板块涨幅落后于一致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速 滞涨券商暑期行情有望持续 [3] - 券商ETF一键囊括49只上市券商股 近6成仓位集中于十大龙头券商 4成仓位兼顾中小券商高弹性 [8] - 政策面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有望提振市场情绪和交投活跃度 [6]
沪指叒新高,“旗手”行情加速?国防军工、创AI短线回调,资金跑步吸筹
新浪基金· 2025-08-07 12:0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沪指四连阳并创阶段新高3645.12点 创业板指和深证成指收跌 两市成交额1.83万亿元 环比放量 [1] - 市场热度持续升温 沪指频创年内新高 融资余额自2015年后首次重返2万亿元 [3] 行业ETF表现 - 有色龙头ETF(159876)上涨1.53%至0.664元 地产ETF(159707)上涨1.27%至0.640元 电子ETF(515260)上涨0.62%至0.975元 [2] - 银行ETF(512800)上涨0.46%至0.874元 医疗ETF(512170)上涨0.27%至0.369元 [2] - 半导体和消费电子板块走强 电子ETF场内价格一度上涨1.8% 受美国拟对芯片半导体征收100%关税影响 [2] - 地产板块午后拉升 地产ETF收涨逾1% 上海宣布明年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 2027年完成小梁薄板房屋改造 [2] 银行板块 - 国有六大行集体走强 农业银行涨超1%再创新高 银行ETF(512800)规模超150亿元 近5日资金净流入6.9亿元 [3] - 银行ETF向上收复20日线 [3] 券商板块 - 券商ETF(512000)连续4日吸金 合计净流入3.6亿元 早盘场内价格一度上涨逾1% [3][6] - 财达证券上涨7.16% 西部证券上涨2.69% 东方证券上涨1.57% 南京证券上涨1.09% [7][9] - 31家上市券商中期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13家实现同比翻番 [8] - 华西证券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1025.19%-1353.90% 国联证券增长1183% 国盛金投增长236.85%-394.05% [10] - 两融余额超过2万亿元 创近十年新高 市场交投活跃度保持高位 [7][11] 国防军工板块 - 国防军工ETF(512810)收跌0.69% 成交额1.54亿元 连续5日超1亿元 尾盘溢价飙升 或有大量买盘介入 [3][11][12] - 近期资金净申购 10日累计增仓1.6亿元 规模首次突破10亿元 [12] - 融资余额升至3380万元历史新高 [16] - 长城军工斩获6天5板 上涨10% 中国船舶成交94.39亿元创历史天量 中国重工成交60.93亿元创10年新高 [14][15] - 际华集团 七一二逆市涨停 [14] 人工智能板块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下跌1.11% 早盘一度下挫3% 全天成交额2.04亿元 获净申购4600万份 [3][19] - 太辰光 富瀚微逆市上涨超6% 航宇微 万兴科技 拓尔思上涨超2% [19] - 海外云厂商2025年合计资本开支预计超3300亿美元 [22] - 政策层面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举办 [22]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规模超19亿元 年内日均成交超1.5亿元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