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002475)

搜索文档
iPhone 17国行版售价公布 富士康近20万人赶工iPhone 17
齐鲁晚报· 2025-09-10 07:00
产品发布与升级 - 苹果秋季发布会推出4款iPhone 17系列机型、3款Apple Watch及1款AirPods耳机 [1] - iPhone 17标准版首次支持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技术 最高达120Hz [1] - iPhone 17屏幕尺寸微涨至6.3英寸 搭载3纳米A19处理器 后置双摄和前置镜头升级 [1] - iPhone 17续航较前代延长近6小时 起步容量从128GB提升至256GB 价格维持5999元 [1] 生产与供应链动态 - 富士康郑州港区处于iPhone 17系列量产爬坡期 近20万名工人实行两班倒生产制度 [4] - 生产车间传送带持续输送成型iPhone 17 产品进入包装车间装入苹果logo白色包装盒 [4] - iPhone 17 Pro系列的橙色、蓝色、银白色三款配色机型均在富士康郑州港区生产 [4] - 因今年几乎无钛材质产品 生产顺畅度提升 钛材质良品率低的问题得到改善 [4] 人力资源与产能扩张 - 富士康郑州港区8月临时工返费最高达9800元 高价期间单日入职人数达几万人 [3] - 返费价格从6月底4800元持续攀升 7月下旬突破8000元 8月最高点达9800元 [3] - 9月初返费价格迅速回升突破9000元 反映厂区人力需求随投产规模扩大持续上升 [3][4]
电子、非银等权重行业领涨,大湾区ETF投资机会备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9-10 05:55
指数表现 - 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931000)强势上涨1.10% [1] - 成分股胜宏科技上涨13.24% 工业富联上涨10.00% 景旺电子上涨10.00% [1] - 大湾区ETF(512970)上涨0.92% 最新价报1.43元 [1] - 大湾区ETF近1月累计上涨9.48% [1] 流动性及成交 - 大湾区ETF盘中换手0.04% 成交3.68万元 [1] - 近1月日均成交74.82万元 [1] 收益表现 - 大湾区ETF近1年净值上涨47.70% [1]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1.99%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26.18% [1] -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5.38% [1]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8.81% [1] - 近1年夏普比率1.61 [1] 回撤与费率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3% 回撤后修复天数108天 [2] - 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2] 跟踪精度 - 近1月跟踪误差0.029% [3] - 紧密跟踪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 [3] - 指数选取最大50只香港市场证券 最大300家沪港深公司及最大100只内地市场证券 [3] 权重股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06% [4] - 比亚迪权重8.59% 中国平安权重8.55% 招商银行权重8.14% [4][6] - 美的集团权重5.08% 立讯精密权重5.04% 迈瑞医疗权重3.91% [4][6] - 汇川技术权重3.49% 中兴通讯权重3.00% 格力电器权重2.88% 胜宏科技权重2.33% [4][6]
涨超2.6%,消费电子ETF(561600)近10个交易日净流入2.2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0 05:51
指数表现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强势上涨2 51% [1] - 消费电子ETF上涨2 60% 最新价报1 1元 [1] - 消费电子ETF近1月累计上涨22 00% [1] 成分股表现 - 东山精密上涨10 01% [1] - 工业富联上涨10 00% [1] - 景旺电子上涨10 00% [1] - 澜起科技上涨6 90% [3] - 寒武纪上涨5 22% [3] - 兆易创新上涨2 55% [3] - 立讯精密上涨1 76% [3] - 中芯国际上涨1 70% [3] - 豪威集团上涨0 31% [3] - 歌尔股份上涨0 55% [3] - 京东方A下跌0 49% [3] - 亿纬锂能下跌2 67% [3] 产品特征 - 消费电子ETF盘中换手7 92% 成交4184 97万元 [2]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选取50只消费电子相关上市公司证券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 8% [2] - 前三大权重股为寒武纪 立讯精密和中芯国际 [2] 权重结构 - 立讯精密权重8 06% [3] - 中芯国际权重8 04% [3] - 京东方A权重6 71% [3] - 寒武纪权重5 79% [3] - 豪威集团权重4 99% [3] - 澜起科技权重4 31% [3] - 工业富联权重3 89% [3] - 兆易创新权重3 84% [3] - 歌尔股份权重2 61% [3] - 亿纬锂能权重2 57% [3] 产品信息 - 消费电子ETF场外联接包括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894) C(015895)和E(024557) [5]
TMT- AI回头怎么看
2025-09-09 14:53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AI、光模块、消费电子、游戏、影视传媒、Web 3.0及国产算力产业链[1][3][4][6][8][10][16][18][19][21][25] - 重点公司包括光模块龙头旭创、新易盛(2026年利润预计180亿元)[2][21]、消费电子立讯精密(推进英伟达NVL72铜连接方案)[1][11]、游戏公司巨人网络(手游收入12.99亿元,同比增长21.6%)[16]和吉比特[17]、Web 3.0领域金融密码龙头企业及红软科技(AI眼镜毛利率90%-100%)[6][7]、国产算力企业超网/寒武纪/海光[8][9] **核心观点与论据** - **AI板块回调接近底部**:龙头公司2026年估值约20倍(如旭创、新易盛),业绩增长确定性高[2][21] - **算力需求持续旺盛**:全球算力供不应求状态预计持续至2026年底,推动光模块等产业链增长[2][21] - 800G光模块2025年需求2000万只,2026年增至4000万只;1.6T光模块2025年需求200多万只,2026年增至800-900万只[21] - 博通SkyUp以太网芯片推动光网络发展,国内厂商利润预计达180亿元[3][21][23] - **Web 3.0与端侧应用潜力大**:金融密码企业与央行合作跨境支付,红软科技AI眼镜2025年收入千万级[6][7] - **消费电子估值优势**:板块估值15-20倍,立讯精密获英伟达方案份额;苹果与Google合作促进端侧AI落地[10][11] - **游戏行业高景气**:2025年上半年自研网游增速20%,巨人网络市值有望达1000亿元[16][18] - **国产算力替代加速**:互联网大厂国产化率从10%-20%提升至30%-40%,寒武纪等公司受益[8][9] - **AI市场规模与结构**:整体规模700亿人民币,英伟占350亿份额,AI PC等占350亿[12] **其他重要内容** - **成本与效率优化**:西安世纪通过裁员节省数千万元成本,2025年利润预计超1亿元[4][5] - **技术迭代与产业共识**:光模块向LPO/AOC/CPO形态发展,2027年800G市占率超30%(收入400亿元),1.6T市占率近50%(收入240亿元)[21][22] - **政策与事件催化**:广电总局新政放宽创作限制;国庆档多部电影预售亮眼(如《731》预售破2000万元)[19][20];华为全连接大会、字节跳动AI大会等事件可能推动四季度行情[25] - **市场情绪与估值切换**:部分机构因浮盈减持光模块,但基本面未变;2026年估值可展望30倍以上[23][24] **数据与单位换算** - 新易盛2026年利润180亿元[21] - 巨人网络手游收入12.99亿元(同比增长21.6%)[16] - AI市场规模700亿人民币(英伟达占350亿)[12] - 光模块需求:800G(2025年2000万只→2026年4000万只)、1.6T(2025年200+万只→2026年800-900万只)[21]
立讯精密20250908
2025-09-09 02:37
**立讯精密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消费电子、人工智能(AI)算力与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电动化与智能化)[2][4][12] * 公司为消费电子龙头企业立讯精密 核心客户为苹果公司(北美大客户)[3][5]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业务布局与增长战略** * 公司通过内延增长和外延并购 形成消费电子、通讯、汽车三足鼎立的业务布局[2][5] * 坚持老客户新产品、老产品新客户的拓展思路 深度绑定北美大客户(苹果)并广泛渗透其iPhone、AirPods、Apple Watch、Vision Pro等主力产品[2][7] * 通过收购闻泰切入ODM业务 计划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 两年内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 以拓宽安卓市场份额并实现纵横向一体化扩展 利润预计2026年显著体现[2][8][9] * 通过收购莱尼(汽车线束)等外延并购实现协同效应 汽车电子成为重要增长板块[2][12] **消费电子业务驱动因素** * 增长来源于苹果AI技术持续推进带动销量 以及公司产品线不断拓宽并深度参与苹果新品发布[9] * 苹果在AI领域加速发展 自研ASIC芯片(与博通合作)预计2026年下半年量产 硬件创新(如2025年超薄机型、2026年折叠手机、Vision Pro第二代)加速落地[2][6] * 苹果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建设AI基地 并追加1000多亿美元投资 将显著带动供应链企业[2][3] **通讯与算力业务优势** * 通讯领域与AI算力需求高涨密切相关 AI算力需求推动数据中心光模块市场扩大 并增加对连接器、线缆、散热、电源的需求[4][10][11] * 公司在北美大客户线缆和连接器领域份额提升 224G高速线缆已量产 448G产品在预研阶段[3][10] * 公司在高速线缆、连接器、散热、电源等领域技术储备丰富 在北美大客户中占据可观份额 且这些环节利润率较高[4][10][11] * 博通预计新增100亿美元新客户(大概率是OpenAI) 进一步打开AI算力市场空间[10] **汽车电子业务前景** * 受益于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及辅助驾驶渗透率提升 需求巨大[4][12] * 公司在线束、连接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智能底盘等领域布局全面 目前线束和连接器贡献较大 未来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底盘将接力打开市场空间[12] * 收购莱尼并表后 有望成为全球前十大汽车线束厂商之一[2][12] **财务表现与估值** * 公司过去几年业绩稳健 预计每年利润增速能达到20%以上[5][13] * 2025年并购带来收入增长 但闻泰和莱尼整合需要时间 利润贡献更多体现在2026年及以后[13] * 估值对应2026年不到20倍 2025年约为17-18倍 被认为性价比高 可支撑20倍甚至25倍左右PE[13]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上市以来股权结构稳定 由王来春和王来胜作为核心控制者 2025年发布的新股权激励计划过去完成情况超预期[5] * 在iPhone系列组装中分得较多份额 同时参与AirPods、Apple Watch生产与组装[7] * 零组件业务主要来自收购利凯 负责大客户零组件组装环节 整机组装通过平台计入投资收益[7] * 数据中心爆发可能出现缺货情况 公司能迅速应对 尤其在三次电源方面与多家ASIC厂商合作 通过其影响力加快一次和二次电源导入[11]
立讯精密在安徽滁州成立科技新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07:43
公司投资与扩张 - 立讯精密间接全资持股成立立讯精工(滁州)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 [1]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金属制品研发 金属工具制造 新材料技术研发 电子元器件制造 [1] - 公司通过设立新实体强化在精密制造及新材料领域的产能布局 [1] 业务战略方向 - 公司拓展金属加工与电子元器件制造产业链 增强垂直整合能力 [1] - 新材料技术研发被纳入经营范围 可能指向高附加值产品线延伸 [1] - 滁州基地的设立反映公司对华东地区制造业集群的区位重视 [1]
立讯精密在安徽滁州成立科技公司,注册资本2亿
新浪财经· 2025-09-08 06:20
公司投资与业务拓展 - 立讯精密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立讯智造科技(常熟)有限公司新设立立讯精工(滁州)科技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涵盖金属制品研发、金属工具制造、新材料技术研发及电子元器件制造 [1] 股权结构与控制关系 - 立讯精工(滁州)科技有限公司由立讯智造科技(常熟)有限公司100%全资持股 [1] - 法定代表人由姜伟担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