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立讯精密(002475)
icon
搜索文档
A股三大指数均收涨 科创50指数创新高
每日商报· 2025-09-24 23:17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全线走高 科创50指数盘中一度大涨超5%创近4年新高 港股恒生指数涨逾1%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 [1] - 沪指涨0.83%报3853.64点 深证成指涨1.8%报13356.14点 创业板指涨2.28%报3185.57点 科创50指数涨3.49%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3475亿元 个股超4400股上涨 立讯精密尾盘一度逼近涨停 市值突破5000亿元 [1] 半导体与芯片板块 - 存储芯片概念板块整体收涨4.18% 位列行业概念板块第四 115只个股中105只上涨 [2] - 半导体板块整体收涨4.6% 位列行业板块第一 163只个股中153只上涨 芯片龙头ETF收涨5.13% [2] - 神工股份 江丰电子 兴福电子20cm涨停 汇成股份 微导纳米涨超15% 盛美上海涨超14% 华海清科涨超13% [2] - 盛美上海推出首款KrF工艺前道涂胶显影设备Ultra Lith KrF 首台设备于2025年9月交付中国头部逻辑晶圆厂客户 [2] - 三星对DRAM和NAND闪存产品大幅提价 部分产品提价幅度高至30% 成为继美光和闪迪后最新提价的存储巨头 [3] - 闪迪向渠道和消费者客户对闪存产品涨价10%+ 美光阶段性暂停报价 三星对DRAM和NAND价格均有上调 [3] - NAND在过去约3个季度保持较低产能利用率 价格涨幅低于DRAM 企业级SSD需求高增下NAND涨幅有望超预期 [3] 固态电池板块 - 固态电池概念板块整体收涨2.51% 成分股中228只上涨 海目星涨近14% 骄成超声涨超10% [4] - 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提出推动建立高安全高可靠电池储能装备体系 突破电池管理系统相关技术 [4] - 工信部将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全固态电池技术逐步成熟并进入上车测试阶段 [4] - 宝马推出搭载SolidPower全固态电池的路试车 国轩高科有全固态电池路试车亮相 长安汽车2026年开启装车验证 [4] - 半固态电池已步入产业化期 全固态电池尚处于研发阶段 有望逐步实现量产 2027年有望实现部分量产 [5] - 2025-2026年将迎来密集的全固态电池上车路试 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 需关注电芯材料及制造环节技术突破 [6] 券商与金融科技板块 - 券商与金融科技板块午后异动 湘财股份涨停 大智慧涨超5% 东方财富涨1.26% [7] - 近1个月大金融板块有所调整 券商和保险板块回落明显 市场活跃度维持较高水平 [7] - 低利率环境下机构和居民资金入市趋势有望延续 券商板块盈利高景气且估值性价比高 三季报业绩同比增速有望扩张 [7]
奇瑞汽车上市带火“果链龙头”,立讯精密市值突破5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4:52
股价表现 - 9月24日股价收涨6.85%至70.2元/股 盘中涨幅达9.89% 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 [1] - 自9月以来股价涨幅超50% [1] 奇瑞汽车资本事件 - 奇瑞汽车9月25日港交所上市 定价30.75港元 发行3亿股H股 募资91.4亿港元 超额配股权行使后最高募资达105.17亿港元 [4] - 认购超购逾238倍 认购额近2200亿港元 暗盘市场一度上涨10% [4] - 立讯有限公司持有奇瑞汽车16.83%股权 为第三大股东 [4] 新能源汽车业务布局 - 与奇瑞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立讯持股30% 奇瑞持股70%)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及制造 [4] - 合资公司为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提供研发设计、量产平台及出海口 [4] - 致力于实现成为汽车零部件Tier1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 [4] OpenAI合作传闻 - 与OpenAI合作开发消费级AI设备 包括智能眼镜、数字录音笔及可穿戴徽章 [5] - 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上市 目前处于原型设计阶段 [5] - OpenAI已就具体项目与国内供应链展开合作 [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45.03亿元 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 同比增长23.13% [5] - 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收入86.58亿元 同比增速达82.07% [5] 业务发展前景 - 消费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汽车三大业务板块均衡健康发展 [5] - 加大AI智能终端、电高速互联产品及汽车智能电子电器等前沿领域投入 [5]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利润分别为166.73亿元、207.90亿元和253.24亿元 [6]
奇瑞汽车上市带火“果链龙头”,立讯精密市值突破5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3:49
股价表现 - 9月24日股价收涨6.85%至70.2元/股 盘中涨幅达9.89%至72.29元/股 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1] - 9月以来股价涨幅超50%[1] - 成交量现手90778 量比1.53 换手率6.24%[2] 奇瑞汽车资本关联 - 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持有奇瑞汽车16.83%股权 为第三大股东[3] - 奇瑞汽车港股IPO定价30.75港元 发行3亿股募资91.4亿港元 超额配售权行使后最高募资105.17亿港元[3] - 奇瑞汽车孖展超购238倍 认购额近2200亿港元 暗盘市场一度上涨10%[3] 新能源汽车业务布局 - 与奇瑞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立讯持股30% 奇瑞持股70%)专注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及制造[3] - 2025年上半年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收入86.58亿元 同比增速82.07%[4] - 合资公司为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提供研发设计、量产平台及出海口 目标成为Tier1领导厂商[3] OpenAI合作传闻 - 传闻与OpenAI合作开发消费级AI设备 包括智能眼镜、数字录音笔及可穿戴徽章[4] - 产品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上市 目前处于原型设计阶段[4] - 产业链人士证实OpenAI已就具体项目与国内供应链展开合作[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45.03亿元 同比增长20.18%[4] -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 同比增长23.13%[4] - 券商预计2025-2027年利润分别为166.73亿元、207.90亿元和253.24亿元[5] 业务发展策略 - 消费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汽车三大业务板块均衡健康发展[4] - 加大AI智能终端、电高速互联产品及汽车智能电子电器等前沿领域研发投入与市场渗透[4] - 积极拓展通讯和汽车业务打造第二、第三增长曲线[5]
立讯精密现3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30.32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3:48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24日发生3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量30.32万股 成交金额2128.46万元 成交价格均为70.20元[2] - 机构专用席位参与全部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2128.46万元 净买入741.31万元[2]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3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达1.08亿元[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当日收盘价70.20元 单日上涨6.85% 日换手率6.24% 成交额299.07亿元[3] - 近5日累计上涨34.97% 期间主力资金净流入7.52亿元 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入7.13亿元[3] - 最新融资余额75.79亿元 近5日增加17.54亿元 增幅达30.10%[4]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 - 近5日有1家机构给予评级 其中国泰海通证券9月23日研报给予目标价86.80元[4]
希荻微:与立讯精密、立景创新合作
巨潮资讯· 2025-09-24 12:10
公司业务合作 - 公司已与立讯精密和立景创新建立多个产品线合作关系 [3] - 相关业务具体规划及后续进展将以公司公告为准 [3] 行业影响与前景 - 产业链协同加深有望提升公司在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领域的市场影响力 [3] - 与头部企业合作将强化公司在半导体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3]
立讯精密霸榜,总市值突破5000亿创新高!半导体领衔上攻,电子ETF(515260)劲涨2.4%刷新上市高点
新浪基金· 2025-09-24 11:51
电子板块市场表现 - 电子板块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369亿元 近5日 近20日 近60日分别净流入826亿元 1392亿元 4320亿元 持续位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 [2][3] - 半导体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50亿元 高居申万二级行业第一 [2] - 电子ETF(515260)近10日吸金3.55亿元 最新规模达8.96亿元 为同标的指数规模最大ETF [1][2] 个股表现 - 通富微电 北方华创涨停 盛美上海涨逾14% 华海清科涨超12% [1] - 立讯精密尾盘拉升涨超6% 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全天成交额近300亿元 连续两日居A股成交榜首位 [1] - 北方华创 通富微电 立讯精密分别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3亿元 17亿元 16亿元 位列A股吸金榜第一 第七 第八位 [2] 半导体行业利好 - 高盛将中芯国际目标价上调14% 称中国AI芯片需求持续增长 [3] - 硅片四季度或将大幅涨价 全球硅片公司股价短期大涨 [3] - 台积电2nm制程价格相比3nm至少上涨50% 3nm CPU价格已较前代上涨约20% [3] - 华泰证券预计2026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收入同比增长8%至1530亿美元 [3] 消费电子行业利好 - OpenAI与立讯精密签署协议 共同打造消费级设备 预计能与AI模型深度协作 [4] - iPhone17系列销售火爆 韦德布什将苹果目标价从270美元上调至310美元 [4] - 电子ETF(515260)成份股中苹果产业链个股权重占比达43.34% [6] 人工智能驱动 - 阿里巴巴在2025云栖大会上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AI合作 [6] - AI正在推动电子产业链价值重塑 AI算力需求爆发使产业链迎来新增长空间 [6] - 电子行业处于创新阶段 未来将经历终端创新突破 业绩释放 利润爆发等阶段 [6] 电子ETF产品特征 - 电子ETF(515260)覆盖半导体+苹果产业链 跟踪电子50指数 [7] - 重仓半导体 消费电子行业 汇聚AI芯片 汽车电子 5G 云计算 PCB等热门产业 [7]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 工业富联 海光信息等市场热议个股 [7]
A股全线走高,芯片概念爆发,阿里巴巴大涨
证券时报· 2025-09-24 10:3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全线走高 沪指涨0.83%至3853.64点 深证成指涨1.8%至13356.14点 创业板指涨2.28%至3185.57点创逾3年新高 科创50指数涨3.49%创近4年新高 [1] - 港股同步拉升 恒生指数涨逾1%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 [1] - 沪深北三市成交额23475亿元 较前一日减少约1700亿元 [1] - 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上涨 [1] 半导体行业表现 - 芯片概念爆发 存储芯片与光刻机概念表现亮眼 [3][4] - 江丰电子与兴福电子20%涨停 盛美上海涨近15% 通富微电与北方华创等涨停 [4] - 三星对DRAM和NAND闪存产品大幅提价 部分产品提价幅度高至30% [6] - 盛美上海推出首款KrF工艺前道涂胶显影设备 首台系统已于2025年9月交付中国头部逻辑晶圆厂客户 [5] 固态电池行业动态 - 固态电池概念盘中走高 海目星涨近14% 骄成超声涨超10% 道明光学与中国宝安等涨停 [7][8] - 全固态电池技术逐步成熟 从小试线向中试线过渡 宝马推出搭载SolidPower全固态电池的路试车 国轩高科与长安汽车计划2026年开启装车验证 [9] - 2025-2026年有望迎来密集的全固态电池上车路测 需解决体积膨胀与循环寿命衰减问题 [10] 个股异动解析 - 立讯精密尾盘快速拉升 一度逼近涨停 收盘涨近7%至70.2元/股 市值突破5000亿元达5091亿元 近5日累计涨约35% [1][11][12][14] - 市场传闻公司与OpenAI签署协议共同打造消费级设备 已获得至少一款设备组装合同 公司未作正面回应 [14] - 阿里巴巴港股大涨超9% 市值达33186亿港元 美股盘前涨近10% [15][16] - 阿里云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领域达成合作 将集成英伟达软件栈提供全链路平台服务 [18] - 公司计划推进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并追加更大投入 [18]
立讯精密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市值成功突破5000亿元大关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4 10:13
股价表现与市值 - 9月24日股价上涨6.85%至70.20元/股 续创历史新高 市值突破5000亿元[1] - 受合作消息和苹果新品热卖影响 三日累计涨幅超26%[1] - 龙虎榜显示游资协同发力 国泰海通南京太平南路营业部净买入3.87亿元 华鑫上海光复路净买入2.39亿元 东海福州长乐北路净买入1.64亿元[1] 业务合作与订单动态 - 与OpenAI签署协议合作开发消费级设备原型 可与AI模型深度协作[1] - 因iPhone 17标准版预售超预期 苹果要求立讯精密将日产量提高约40%[1] 资金流向与股东变化 - 9月23日深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8.99亿元和4.59亿元 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5.27亿元[2] - 北向资金二季度减持24.92%持仓(约1.14亿股) 指数基金集体加仓 嘉实沪深300ETF新进十大股东[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687.95亿元 净利润145.79亿元 2022-2024年持续增长[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5.03亿元(同比增20.18%)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23.13%)[2] - 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盈利35.96亿-42.99亿元(同比增13.86%-36.15%)[2] 客户集中度风险 - 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78.5%(2110亿元)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70.7%(1901亿元)[3]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超过78% 最大客户占比均超70%[3]
尾盘异动!立讯精密冲击涨停 固态电池概念盘中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9:5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全线走高 沪指涨0.83%至3853.64点 深证成指涨1.8%至13356.14点 创业板指涨2.28%至3185.57点创逾3年新高 科创50指数涨3.49%创近4年新高[2]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3475亿元 较前一日减少约1700亿元 超4400只个股上涨[2] - 港股同步拉升 恒生指数涨逾1%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2] 半导体行业表现 - 半导体板块爆发 存储芯片和光刻机概念表现亮眼 江丰电子和兴福电子20%涨停 盛美上海涨近15% 通富微电和北方华创涨停[3][4] - 盛美上海推出首款KrF工艺前道涂胶显影设备Ultra Lith KrF 首台设备已于2025年9月交付中国头部逻辑晶圆厂客户[4] - 三星对DRAM和NAND闪存产品大幅提价 部分产品提价幅度高至30% 成为继美光和闪迪后最新调价的存储巨头[5] - 海外存储大厂相继调整报价 闪迪对闪存产品涨价10%+ 美光阶段性暂停报价 NAND因产能利用率低且价格涨幅低于DRAM 在企业级SSD需求高增下涨幅有望超预期[6] 固态电池行业动态 - 固态电池概念走高 海目星涨近14% 骄成超声涨超10% 道明光学、中国宝安、洪田股份和恩捷股份涨停[7][8] - 全固态电池技术逐步成熟 从小试线向中试线过渡 宝马推出搭载SolidPower全固态电池的路试车 国轩高科有全固态电池路试车亮相 长安汽车将在2026年开启装车验证[8] - 2025年—2026年有望迎来密集的全固态电池上车路测 需解决体积膨胀与循环寿命衰减问题 关注电芯材料环节的导电剂、功能性添加剂、固态电解质及掺杂、材料表面包覆等[9] 重点公司异动 - 立讯精密尾盘快速拉升一度逼近涨停 收盘涨近7%至70.2元/股 市值突破5000亿元达5091亿元 近5日累计涨约35%[10][12] - 公司与OpenAI签署协议共同打造消费级设备 已获得至少一款设备的组装合同 公司未作正面回应 经营情况正常[12] - 阿里巴巴港股大涨超9% 市值33186亿港元 美股盘前涨近10%[13] - 阿里云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领域合作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将集成英伟达Physical AI软件栈 缩短具身智能和辅助驾驶等应用开发周期[15] - 公司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 计划追加更大投入 认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 AI Cloud是下一代计算机[15]
尾盘异动!002475,冲击涨停
证券时报· 2025-09-24 09:2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全线走高 沪指涨0.83%至3853.64点 深证成指涨1.8%至13356.14点 创业板指涨2.28%至3185.57点创逾3年新高 科创50指数涨3.49%创近4年新高[1] - 港股同步上涨 恒生指数涨逾1%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3475亿元 较前一日减少约1700亿元 超4400只个股上涨[1] 半导体行业表现 - 半导体板块爆发 存储芯片与光刻机概念表现亮眼 江丰电子、兴福电子20%涨停 盛美上海涨近15% 通富微电、北方华创等涨停[1][3] - 盛美上海推出首款KrF工艺前道涂胶显影设备Ultra Lith KrF 首台设备已于2025年9月交付中国头部逻辑晶圆厂客户[4] - 三星对DRAM和NAND闪存产品大幅提价 部分产品提价幅度高至30% 美光阶段性暂停报价 闪迪此前已对闪存产品涨价10%+[5] - NAND产能利用率保持低位约3个季度 价格涨幅低于DRAM 企业级SSD需求高增推动NAND涨幅超预期[6] 固态电池概念表现 - 固态电池概念盘中走高 海目星涨近14% 骄成超声涨超10% 道明光学、中国宝安、洪田股份、恩捷股份等涨停[7] - 全固态电池技术逐步成熟 从小试线向中试线过渡 宝马推出搭载SolidPower全固态电池的路试车 国轩高科有全固态电池路试车亮相 长安汽车计划2026年开启装车验证[8] - 2025年—2026年有望迎来密集的全固态电池上车路测 重点关注电芯材料环节的导电剂、功能性添加剂及制造环节的等静压、铝塑膜等技术[8] 个股异动 - 立讯精密尾盘快速拉升 一度逼近涨停 收盘涨近7%至70.2元/股 市值突破5000亿元达5091亿元 近5日累计涨约35%[1][9] - 公司未公开回应与OpenAI签署协议共同打造消费级设备的市场传闻 公告称经营情况正常且未发生重大变化[11][12] - 阿里巴巴港股大涨超9% 市值达33186亿港元 美股盘前涨近10%[12] - 阿里云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领域达成合作 集成英伟达软件栈提供全链路平台服务 公司计划推进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并追加更大投入[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