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氟多(002407)
icon
搜索文档
多氟多(002407) - 董事会对独立董事独立性评估的专项意见
2025-04-23 08:52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关于独立性自查情况的专项意见 经核查,公司在任独立董事的任职经历以及相关自查文件,上述人员未在公 司担任除独立董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以外的任何职务,也未在公司主要股 东担任任何职务,与公司及主要股东之间不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妨碍其进行 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因此,公司独立董事符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 --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中对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相关要求。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年4月24日 根据《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 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的规定,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就公司在任独立董事的 独立性情况进行评估并出具如下专项意见: ...
多氟多:2024年净亏损3.08亿元,由盈转亏
快讯· 2025-04-23 08:4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2.07亿元,同比下降31.2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08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5.11亿元,由盈转亏 [1] - 基本每股收益-0.26元/股 [1] 股东回报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 [1] - 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多氟多: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6473.06万元,同比增长69.24%
快讯· 2025-04-23 08:40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0.98亿元 同比下降2.09%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6473.06万元 同比增长69.24% [1]
多氟多(00240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08:4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多氟多,代码002407,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2]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李云峰[12]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焦作市中站区焦克路,邮编454150[12] - 董事会秘书是彭超,证券事务代表是原秋玉,联系电话0391 - 2956992[13]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https://biz.szse.cn,媒体有《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14] -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10800719115730E[15] - 2010年6月17日公司经营范围有无机盐、无机酸等生产及自营进出口业务等[15] - 2012年8月22日公司经营范围变更[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82.07亿元,较2023年的119.38亿元减少31.25%[1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08亿元,较2023年的5.11亿元减少160.36%[1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12亿元,较2023年的3.30亿元减少194.45%[18] - 2024年末总资产233.67亿元,较2023年末的228.66亿元增长2.19%[1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5.22亿元,较2023年末的93.60亿元减少8.95%[18] - 2024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2.36亿元,2023年为4.15亿元[18]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5280434.36元,2023年为39823705.31元,2022年为115886760.77元[24][25]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 10223504.75元,2023年为 - 3548886.68元,2022年为53060640.05元[24]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5879024.98元,2023年为33981934.78元,2022年为23675688.21元[24] - 2024年除套期保值外金融资产和负债产生的损益为21451908.96元,2023年为814904.14元,2022年为3503376.53元[2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07亿元,同比减少31.25%;利润总额-3.6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6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7%[50] - 减值总金额36,604.39万元,原因是新能源电池部分产线减值及部分存货减值[50] - 2024年工业收入为62.62亿元,占比76.31%;2023年为97.84亿元,占比81.96%,同比减少35.99%[75]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9.45亿元,占比23.69%;2023年为21.54亿元,占比18.04%,同比减少9.71%[75] - 氟基新材料收入26.93亿元,占比32.81%,同比增长20.42%[76] - 国内收入68.13亿元,占比83.02%,同比下降30.80%;国外收入13.94亿元,占比16.98%,同比下降33.39%[76] - 直销收入82.07亿元,占比100%,同比下降31.25%[76] - 销售费用5438.22万元,同比下降8.76%;管理费用4.77亿元,同比下降10.92%;财务费用2580.57万元,同比增长53.87%;研发费用3.93亿元,同比下降28.28%[86]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140人,较2023年的1240人减少8.06%[90]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5.10%,较2023年的15.77%降低0.67%[90] - 2024年本科研发人员484人,较2023年的452人增长7.08%[90] - 2024年硕士研发人员113人,较2023年的100人增长13.00%[90] - 2024年30岁以下研发人员281人,较2023年的346人减少18.79%[90] - 2024年30 - 40岁研发人员542人,较2023年的593人减少8.60%[90]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414531740.33元,较2023年的558859463.34元减少25.83%[91]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05%,较2023年的4.68%增加0.37%[91] - 2024年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为21962564.69元,较2023年的11650485.44元增长88.51%[91] - 2024年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为5.30%,较2023年的2.08%增加3.22%[9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129.02亿元,较2023年的140.13亿元减少7.93%[9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70.52亿元,较2023年的11.91亿元增长492.20%[9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55.60亿元,较2023年的74.39亿元减少25.26%[92] - 投资收益为610.8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 -1.67%,主要因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投资收益增加[94] - 资产减值为 -3.66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00.33%,主要因新能源电池板块部分产线减值及存货减值[94] - 2024年末货币资金为59.8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5.60%,较年初占比下降4.47%[96] - 2024年末在建工程为41.2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7.65%,较年初占比上升7.38%[96] - 报告期投资额为4.5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1.18亿元减少78.61%[101] - 期货套期初始投资金额为2967.98万元,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831.63万元[103] - 受限资产期末账面余额合计29.24亿元,期末账面价值合计28.07亿元[100] - 2021年4月13日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11.5亿元,净额11.413814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10.372984亿元,使用率90.88%,余额1.097824亿元[108][109] - 2023年8月7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20亿元,净额19.880365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8.25535亿元,使用率41.53%,余额0.218691亿元[108][110] - 两次募集资金总额31.5亿元,净额31.294179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18.628334亿元,总体使用率59.53%,余额12.816515亿元[108] - 2021年募集资金到位前自有资金先期投入2255.39万元,2021年5月13日至2024年12月31日使用募集资金10.147445亿元(含永久补充流动资金3.4亿元),账户累计结息569.94万元,闲置补充流动资金0元[109] - 2023年募集资金到位前自有资金先期投入7782.43万元,2023年8月1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使用募集资金7.477107亿元(含永久补充流动资金5亿元),账户累计结息及理财收益936.75万元,闲置补充流动资金8亿元,购买大额存单3.5亿元[110] - 每10股派息2元(含税),分配预案股本基数1,160,507,098股,现金分红232,101,419.60元[183] - 以其他方式现金分红158,975,884.00元,现金分红总额391,077,303.60元,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83] - 可分配利润2,021,294,295.24元[18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无水氟化铝设计产能33万吨/年,产能利用率70.00%左右,在建产能3万吨[40] - 公司六氟磷酸锂设计产能6.5万吨/年,产能利用率70.00%左右,在建产能3万吨[40] - 公司电子级氢氟酸设计产能6万吨/年,产能利用率90.00%左右,在建产能2万吨[40] - 公司新能源电池设计产能8.5GWH/年,产能利用率50.00%左右,在建产能9GWH[40] - 新能源材料产量45038.49吨,销量43333.86吨,收入25.93亿元,价格呈下降趋势[78] - 氟化盐销售量345139.77吨,同比增长15.99%;生产量327187.01吨,同比增长5.69%[78]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度我国电解铝产量为4400.5万吨,同比增长4.6%[28] - 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收入预计增长19%,达到6300亿美元[30] - 国内六氟磷酸锂产能全球占比超过70%[33] - 2024年六氟磷酸锂行业大部分企业开工率低于70%[34] - 2024年全球六氟磷酸锂出货量为20.8万吨,同比增长23.1%,总体市场规模为129.6亿元[34] - 预测2030年全球六氟磷酸锂的需求量将达到54.5万吨[34] - 2024年中国锂电池总产量接近1.2TWh,同比增长32.6%,其中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数码电池出货量分别为780GWh、335GWh和55GWh,同比分别增长23%、64%和14%,中国产量占全球总产量比例超65%[36] - 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年底已建成投运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130%[37] - 截至2024年底,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将达4亿辆,其中锂电池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5000万辆[39] 公司资质与研发 - 2024年公司取得2项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手续,分别为年回收、提纯6000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和氟化铝生产线筛余废料综合利用项目[41] - 公司多个主体持有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多为2023 - 2028年,部分为2020 - 2025年、2021 - 2026年、2022 - 2027年[41] - 公司多个主体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多为2023 - 2026年,部分为2024 - 2027年[41][42] - 公司多个主体持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多为2023 - 2026年,部分为2022 - 2025年、2024 - 2027年[42] - 公司多个主体持有环评批复,有效期多为2023 - 2028年[4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申报专利1602项,授权专利1024项,其中发明专利270项;主持制定或修订10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2项国际标准,研制出6项标准样品[43] - 公司与30余家单位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开展项目技术研发[44] - 高品质低成本电解质的研究开发、规模化生产高纯双氟磺酰亚胺锂工艺开发已结项[87] - 高性能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提升研究项目还在试验阶段[87] - 开展高端半导体加工用超净高纯试剂提纯技术研发,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推动国产化[88] - 开发高品质氟化盐规模化生产工艺,以低品位氟硅酸等为原料制备多种氟化物,提升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88] - 进行低品位氟资源制备高纯超细氟化盐研究开发,实现氟硅元素高值高效利用,降低成本[88] - 研发锂离子电池用高倍率正极材料,提高材料倍率性能,满足动力市场需求[88] - 开发锂离子电池用低成本长循环正极材料,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和循环稳定性[88] - 开展动力电池用液态功能添加剂开发,完成小试研发和应用测试,解决生产问题[88] - 进行高效节能六氟磷酸锂液态盐新工艺开发,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三废排放[88] - 研究低温循环高效制备无水氟化氢及氟化盐的工艺,实现元素闭路循环,降低成本[88] - 优化电子级氢氟酸生产工艺,突破提纯技术瓶颈[88]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采购模式是按月组织采购,优化采购结构,降低采购成本和资金占用率[71] - 公司销售模式是直销,与部分大客户签长单,其余按单报价[73]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23.5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8.71%[83]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4.4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2.31%[8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年产3万吨高性能无水氟化铝技术改造项目承诺投资26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3947.84万元,投资进度92.11%,2024年未达预期收益[112] - 年产3万吨超净高纯电子级氢氟酸项目承诺投资350
多氟多(002407)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3 08:4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0.98亿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21.43亿元,同比减少2.09%[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73.06万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3824.70万元,同比增长69.24%[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84.15万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717.31万元,同比增长190.55%[5]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11亿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 - 6.53亿元,同比增长67.75%[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41.45亿元,上年度末调整后为234.47亿元,同比增长2.98%[5] - 营业总收入为20.98亿美元,较上期21.43亿美元下降2.00%[20] - 营业总成本为20.74亿美元,较上期21.91亿美元下降5.29%[20] - 营业利润为7450.15万美元,较上期7247.14万美元增长2.80%[21] - 利润总额为7610.65万美元,较上期7721.58万美元下降1.44%[21] - 净利润为5844.19万美元,较上期5795.54万美元增长0.84%[21]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58,318,896.40元,上期为57,812,767.04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64,632,301.04元,上期为38,173,999.41元;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 - 6,313,404.64元,上期为19,638,767.63元[22]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06,上期为0.03;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0.05,上期为0.03[2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708,718,913.54元,上期为1,846,960,661.50元[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450,762,881.68元,上期为3,028,161,360.39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661,453,393.30元,上期为3,681,456,052.73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210,690,511.62元,上期为 - 653,294,692.34元[2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979,931,281.08元,上期为685,669,877.57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372,328,873.62元,上期为1,173,396,185.40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392,397,592.54元,上期为 - 487,726,307.83元[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829,864,696.63元,上期为1,384,830,000.00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010,505,830.35元,上期为434,825,648.12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819,358,866.28元,上期为950,004,351.88元[24]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本期为198,670.23元,上期为10,167,899.61元[2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216,469,432.35元,上期为 - 180,848,748.68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3,682,198,841.27元,上期为4,293,781,724.73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3,898,668,273.62元,上期为4,112,932,976.05元[24] - 本期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为 - 98,305.48元,上期为 - 73,047.60元;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本期为 - 24,685.21元,上期为 - 69,547.91元[22] - 本期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为0.00元,上期为 - 742,612.99元[22] 资产负债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比期初增长17469.53%,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8] - 应收票据期末较期初下降47.06%,因非6 + 9银行票据到期兑付[8] - 长期待摊费用期末较期初增长33.02%,因长期改造费用增加[8] - 短期借款期末较期初增长42.64%,因新增银行借款补充流动资金[8]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6,335,490,690.42元,期初余额5,988,990,861.02元[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97,658,433.92元,期初余额555,839.72元[16]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118,267,499.49元,期初余额223,382,850.25元[1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400,300,486.25元,期初余额1,397,816,748.31元[16]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1,425,924,817.92元,期初余额1,394,538,112.11元[16] - 存货期末余额1,258,909,406.88元,期初余额1,217,741,566.00元[16]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11,252,442,528.16元,期初余额10,853,371,489.45元[16]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28.92亿美元,较上期125.94亿美元增长2.37%[17] - 资产总计为241.45亿美元,较上期234.47亿美元增长2.98%[17] - 流动负债合计为88.10亿美元,较上期81.97亿美元增长7.48%[17]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42.97亿美元,较上期41.69亿美元增长2.97%[18] - 负债合计为131.07亿美元,较上期123.67亿美元增长6.00%[18]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8327户[12] - 李世江持股比例10.29%,持股数量122,475,444.00股,质押33,677,500.00股[13] - 焦作多氟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39%,持股数量28,468,899.00股,质押16,750,000.00股[13]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期末持股28,025,471股,持股比例2.35%[15]
多氟多新能源亮相第十五届丰县电动车展览会
起点锂电· 2025-04-19 06:22
展会概况 - 第十五届丰县电动车展览会于4月17日至19日在丰县新能源车辆产业园举行,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氟芯”大圆柱电池参展 [3] - 展会汇聚1000+全球品牌,覆盖六大展区、八大展馆,展示面积达80000平方米,链接越南、欧美等40国市场,吸引10万+采购商参与 [5] - 展会不仅是技术展示平台,更是新能源电动车骑行文化的推广,倡导绿色出行理念 [22] 公司核心技术与产业链 - 多氟多构建了从“材料→锂电池→锂电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形成“新材料支撑新能源,新能源牵引新材料”的发展思路 [7] - 自主研发的六氟磷酸锂打破国外垄断,全球每三块锂电池中有一块使用该材料,并研发FSI、六氟磷酸钠等新型电解质锂盐 [7] - 公司拥有焦作、南宁两大生产基地,锂电池产能达13.5GWh,为奇瑞、五菱、爱玛等车企提供电池产品 [8] 产品创新与技术优势 - “氟芯”大圆柱电池为第三代产品,集成多项创新技术,实现能量密度、安全性、使用寿命及成本控制的全面升级 [16] - 采用双向泄压防爆阀设计,可在压力异常时快速响应,提升安全性能;引入阴离子型不饱和添加剂等独特配方,优化晶体结构和导电性能 [17] - 单侧汇流设计和全新CTC结构降低制作成本,优化空间布局,提高成组效率 [17] 市场应用与行业展望 - 大圆柱及方形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轻型车及储能领域 [8] - 多氟多提出愿与行业同仁共享技术成果,共建绿色生态,推动电动车产业技术进步与产品升级 [10] - 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大圆柱电池技术研发,拓展应用场景,助力行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24]
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TOP30企业出炉
起点锂电· 2025-04-18 10:24
全球储能锂电池行业核心数据 - 2024年全球储能锂电池电芯出货量达435 8GWh 同比增长81% [2] - 行业集中度下降 CR5为53 5%(同比下降5%) CR10为77 4%(同比下降3%) 主因新进入者增加 [2] - 预计2025年全球出货量将突破600GWh 电芯环节成为产业链竞争焦点 [2]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TOP30企业全名单公布 中国企业包揽前十名 日韩企业份额显著下滑(三星SDI LG新能源首次跌出前十) [4][5][6] - 宁德时代保持第一但领先优势缩小 亿纬锂能首次升至第二 海辰储能 远景动力等中国企业排名上升 [4][5] - 新晋企业表现突出 珠海冠宇 豪鹏科技首次进入TOP30榜单 [4] 企业出货量梯队分布 - TOP30企业中: - 30GWh以上企业4家 - 20-30GWh区间企业4家 - 10-20GWh区间企业4家 - 10GWh以下企业18家 [6] 产业链发展趋势 - 储能锂电池与风电 光伏 储能集成环节形成协同竞争关系 [2] - 中国企业主导全球市场 TOP10均为本土企业 包括比亚迪 国轩高科 中创新航等 [4][5]
多氟多(002407) - 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解质押的公告
2025-04-18 09:33
股东持股与质押情况 - 李世江解质押230万股,占所持1.87%、总股本0.20%,解后质押占所持25.62%、总股本2.64%[1] - 李世江持股12247.54万股,比例10.29%[1] - 焦作多氟多实业集团持股2846.89万股,比例2.39%,质押占所持56.73%、总股本1.36%[1] - 李凌云持股924.30万股,比例0.78%,质押占所持99.90%、总股本0.78%[1] - 李云峰、韩世军、谷正彦未质押股份占比均75.00%[1][2] - 全体股东持股16725.54万股,比例14.06%,质押占所持33.94%、总股本4.78%[2] - 全体股东未质押股份占比59.53%[2]
多氟多(002407) - 关于举办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4-17 09:15
证券代码:002407 证券简称:多氟多 公告编号:2025-030 公司高度重视与广大投资者的交流机会,为提升交流效率,现就公司 2024 年度业 绩说明会提前向投资者征集相关问题。投资者可于 2025 年 4 月 24 日(星期四)12:00 前访问全景网(https://ir.p5w.net/zj/),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问题征集专题页面。 公司将在 2024 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交流,欢迎广大投资者 积极参与。 特此公告。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 年 4 月 18 日 关于举办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将于 2025 年 4 月 24 日披露《2024 年年度报告》。为使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等情况,公司将于 2025 年 4 月 24 日(星期四)下午 15:00-16:30 举办 2024 年度业绩说明会。本次说明会将采用视频录播 和文字互动交流方式召开,投资者可登陆"全景路演"(http://rs.p5 ...
多氟多(002407) - 关于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部分股份解质押的公告
2025-04-09 08:00
股份解质押 - 多氟多集团解质押股份60万股,占所持股份2.11%,占总股本0.05%[1] 股东持股与质押 - 李世江持股12247.54万股,比例10.29%,质押比例27.50%[2] - 焦作多氟多实业集团持股2846.89万股,比例2.39%,解质押后质押比例56.73%[2] - 股东合计持股16725.54万股,比例14.06%,解质押后质押比例35.31%[3] 股份限售与冻结 - 已质押股份中限售和冻结5906.15万股,占比100%[3] - 未质押股份中限售和冻结6348.02万股,占比58.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