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山精密(002384)
icon
搜索文档
电子行业今日净流入资金26.73亿元,欧菲光等9股净流入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09:1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5月20日上涨0.38%,申万所属27个行业上涨,美容护理、综合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50%、2.12% [2] - 国防军工、煤炭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0.50%、0.33% [2]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10.37亿元,1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3个行业净流出 [2] 电子行业资金动向 - 电子行业上涨0.71%,主力资金净流入26.73亿元,净流入规模居首 [2][3] - 医药生物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5.55亿元,日涨幅1.64% [2] - 国防军工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达30.14亿元,基础化工行业净流出26.24亿元 [2] 电子行业个股表现 - 电子行业461只个股中334只上涨,7只涨停,119只下跌 [3] - 资金净流入个股226只,其中9只净流入超亿元,欧菲光净流入17.88亿元居首,盈方微、万润科技分别净流入2.97亿元、2.55亿元 [3]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10只净流出超5000万元,光智科技、寒武纪、蓝黛科技净流出居前,分别为1.73亿元、1.44亿元、1.35亿元 [3] 电子行业资金流入榜 - 欧菲光涨停,换手率11.35%,主力资金净流入17.88亿元 [3] - 盈方微涨停,换手率12.45%,主力资金净流入2.97亿元 [3] - 万润科技涨停,换手率4.96%,主力资金净流入2.55亿元 [3] - 国科微涨幅12.54%,主力资金净流入1.41亿元 [3] 电子行业资金流出榜 - 光智科技上涨4.61%,主力资金净流出1.73亿元 [5] - 寒武纪上涨0.16%,主力资金净流出1.44亿元 [5] - 蓝黛科技下跌2.25%,主力资金净流出1.35亿元 [5] - 恒玄科技下跌2.09%,主力资金净流出9120.60万元 [5]
东山精密: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11:40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 以剔除已回购股份后的总股本1,697,074,009股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0元(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18,795,180.63元 [1][2] - 不实施送红股及公积金转增股本 现金分红总额占可分配利润比例符合公司章程规定 [1][2] - 实际参与分配股数因回购股份调整 较原总股本1,705,913,710股减少8,839,701股 [1][2] 除权除息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6日 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5月27日 [3] - 除权除息参考价计算公式:股权登记日收盘价减去每股现金红利0.0696372元 [1][4] - 每股现金红利按总股本折算为0.0696372元(实际分红总额118,795,180.63元÷总股本1,705,913,710股) [1][4] 分红对象及实施方式 - 分派对象为2025年5月26日深交所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 [3] - 通过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系统划转现金红利 于2025年5月27日直达股东资金账户 [3] - 自派股东须自行承担因股份变动导致的现金红利分配不足风险 [3] 差异化税率安排 - 香港市场投资者及QFII/RQFII每10股实际派发0.63元(税后) [2] - 个人投资者按持股期限差异化征税:持股1个月内每10股补税0.14元 1个月至1年补税0.07元 超过1年免征 [2] - 证券投资基金所涉红利税对香港投资者按10%征收 内地投资者实行差别化税率 [2]
东山精密(002384)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5-19 11:00
权益分派 - 2024年度以1,697,074,009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红利0.70元,共派118,795,180.63元[3][4][6][12] - 实施后每股现金红利为0.0696372元/股[3][12] - 2025年5月16日经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4] 股本情况 - 现有总股本1,705,913,710股,已回购股份8,839,701股[3][4] 时间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6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5月27日[7] 分派对象与方式 - 截至2025年5月26日收市后登记在册全体股东[8] - A股股东红利2025年5月27日划入账户,袁永峰等5位股东公司自派[9][11] 除权除息参考价 - 实施后除权除息参考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 - 0.0696372元/股[12]
果指数概念下跌0.71%,主力资金净流出1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09:03
果指数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19日收盘,果指数概念下跌0.71%,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仅3只股票上涨,分别为德赛电池上涨0.55%、安洁科技上涨0.45%、东山精密上涨0.22%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珠海冠宇、蓝思科技、鹏鼎控股等 [1] 板块资金流向 - 果指数概念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出6.53亿元 [2] - 18只个股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5只净流出超3000万元 [2] - 立讯精密净流出2.99亿元居首,歌尔股份净流出6250.22万元,长电科技净流出6087.81万元,蓝思科技净流出4918.06万元 [2] - 仅两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东山精密净流入3064.01万元,安洁科技净流入40.07万元 [2][3] 个股交易数据 - 立讯精密下跌0.83%且换手率1.43% [2] - 蓝思科技跌幅达2.05%且换手率0.85% [2] - 珠海冠宇跌幅最大达2.70%且换手率2.21% [3] - 东山精密虽股价上涨0.22%但换手率达2.30% [3]
65股今日获机构买入评级 19股上涨空间超20%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11:37
机构评级概况 - 65只个股获得机构买入型评级 共涉及66条评级记录[1] - 东山精密关注度最高 获得2次机构买入型评级记录[1] - 机构买入型评级个股当日平均上涨0.46% 表现强于沪指[1] 目标价预测分析 - 23条评级记录给出未来目标价 19只个股上涨空间超20%[1] - 泸州老窖上涨空间达62.32% 为所有个股中最高[1] - 新华医疗上涨空间58.34% 新凤鸣上涨空间53.96%[1] 评级变动情况 - 10条评级记录为机构首次关注 涉及德宏股份、华峰铝业等个股[1] - 派能科技获得评级调高[1] 个股市场表现 - 34只个股股价上涨 银轮股份涨幅7.23%居首[1] - 隆盛科技涨幅4.44% 中际旭创涨幅3.94%[1] - 华贸物流跌幅3.45% 税友股份跌幅1.99% 中国化学跌幅1.75%[1] 行业分布特征 - 医药生物行业最受青睐 鱼跃医疗、长春高新等10只个股上榜[2][4] - 电力设备行业8只个股上榜 电子行业8只个股上榜[2] - 汽车行业涉及森麒麟、隆盛科技、德宏股份等多只个股[2][3]
东山精密(002384) - 2024年度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5-16 10:00
股东投票情况 - 现场和网络投票股东865人,代表股份666,334,258股,占比39.2637%[4] - 现场投票股东7人,代表股份484,918,701股,占比28.5738%[4] - 网络投票股东858人,代表股份181,415,557股,占比10.6899%[4] 议案表决情况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同意661,514,034股,占比99.2766%[6] - 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同意665,868,465股,占比99.9301%[7] - 2024年度报告及摘要同意665,865,665股,占比99.9297%[9] - 2024年度财务报告同意665,810,398股,占比99.9214%[10]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同意665,878,388股,占比99.9316%[11] - 续聘2025年度审计机构议案同意653,940,331股,占比98.1400%[13]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2025年度薪酬议案同意150,123,648股,占比82.7499%[14] - 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总表决同意665,833,065股,占比99.9248%[16] - 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中小股东表决同意180,914,364股,占比99.7237%[16] - 2025年度申请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议案总表决同意664,963,809股,占比99.7943%[17] - 2025年度申请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议案中小股东表决同意180,045,108股,占比99.2446%[18] 反对情况 - 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总表决反对317,293股,占比0.0476%[16] - 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中小股东表决反对317,293股,占比0.1749%[16] - 2025年度申请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议案总表决反对1,287,749股,占比0.1933%[17] - 2025年度申请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议案中小股东表决反对1,287,749股,占比0.7098%[18] 其他 - 本次股东会审议议案7 - 8关联股东已回避表决[19] - 安徽承义律师事务所认为公司本次股东会决议合法有效[20]
东山精密(002384) - 2024年度股东会法律意见书
2025-05-16 10:00
股东会情况 - 2024年度股东会股东和授权代表共865名,代表有表决权股份数666,334,258股[5] 议案表决情况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同意661,514,034股,占比99.2766%[8] - 《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同意665,868,465股,占比99.9301%[9] - 《2024年度报告及摘要》同意665,865,665股,占比99.9297%[10] - 《2024年度财务报告》同意665,810,398股,占比99.9214%[11]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同意665,878,388股,占比99.9316%[13] - 《关于续聘2025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同意653,940,331股,占比98.1400%[14] - 《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2025年度薪酬的议案》同意150,123,648股,占比82.7499%[15] - 《关于监事2025年度薪酬的议案》同意665,815,688股,占比99.9226%[16] - 《关于2025年度申请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的议案》同意664,963,809股,占比99.7943%[18]
东山精密推8.14亿收购全球化布局 双轮驱动总资产464.7亿累增67倍
长江商报· 2025-05-14 23:43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子公司DSG拟以1亿欧元(约8.14亿元人民币)收购法国GMD集团100%股权并进行债务重组 [1][2] - 交易旨在建立欧洲产业布局,提升汽车零部件领域市场规模,完成后DSG将全资拥有GMD集团 [1][2] - GMD集团是法国领先汽车零部件承包商,年营收10亿欧元,在12个国家拥有46个工厂和6600名员工 [2] 双轮驱动战略 - 公司确立消费电子和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集中资源投入这两大核心赛道 [1][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6.02亿元(同比+11.07%),净利润4.56亿元(同比+57.55%) [1][4] - 业绩增长受益于AI对ICT基建和消费产品需求扩大,电子电路、精密组件等产品销量显著提升 [4][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67.70亿元(同比+9.27%),净利润10.86亿元(同比-44.74%),主要因LED业务资产减值和行业竞争加剧 [4] - 2009年底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总额从6.83亿元增长至464.7亿元,累计增长67倍 [1][5] - 2020-2024年累计分红12.43亿元,占各年净利润比重在10.02%-23.71%之间 [5]
A股上市公司并购潮涌 布局新赛道重构资本逻辑
证券日报· 2025-05-14 16:08
并购市场特征 - A股市场近期并购热潮涌动,十余家上市公司在5月13日至14日密集披露并购公告,反映产业升级与战略转型的深层逻辑 [1] - 现金交易主导、加速布局新赛道成为本轮并购的显著特征,企业战略方向集中在科技自主创新、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及新兴赛道布局 [2] - 产业链整合是核心驱动力,企业通过横向整合扩大市场份额,纵向整合完善产业链 [3] 产业链整合案例 - 综艺股份拟通过现金增资或受让股份获取吉莱微控制权,进入功率半导体芯片领域,实现产业链延伸 [3] - 东山精密子公司DSG计划以1亿欧元收购法国GMD集团100%股权,优化债务结构并强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配套能力 [3][4] - 云南铜业拟收购凉山矿业40%股份,增强上游资源掌控力,降低原材料供应风险 [4] - 阳光诺和拟收购江苏朗研生命科技100%股权,构建"CRO+医药工业"全产业链,打通研发到生产环节 [4] 战略分化趋势 - 部分企业通过并购聚焦核心主业,如综艺股份收购吉莱微补强集成电路业务,预计提升营收及净利润 [5] - 部分企业选择多元化发展,如中国医药以3.02亿元现金收购金穗科技切入电商运营服务领域 [5] - 北京利尔出资2.5亿元增资上海阵量智能科技,切入AI芯片赛道,兼顾主业与新兴领域布局 [6] 现金交易优势 - 现金交易成为主流支付方式,如综艺股份、中国医药、北京利尔均采用现金收购或增资 [7] - 现金交易优势包括政策支持灵活性、企业流动性充裕、交易效率高及避免股权稀释风险 [7] 估值与合规问题 - 华峰化学终止60亿元关联并购,标的公司华峰合成树脂和华峰热塑股权增值率分别达506.96%和478.49%,因高溢价及合规争议未获股东大会通过 [8][9] - 并购需兼顾产业整合与市场预期,估值需与业绩匹配,监管对合规性审查趋严 [10]
【招商电子】东山精密:拟收购法国GMD集团,加速全球产能及汽车电子业务布局
招商电子· 2025-05-14 14:21
收购法国GMD集团 - 公司子公司DSG拟以1亿欧元总金额收购法国GMD集团100%股权并进行债务重组,采用现金折价收购债权、债转股及债务豁免等多元化方案优化标的债务结构[1] - GMD集团为法国领先汽车电子厂商,2023/24年营收达9.8/10.2亿欧元,净利润-600/300万欧元,在全球12国设46个工厂,员工超6,600名,客户覆盖欧美Tier1及整车厂商[1] - GMD三大业务板块包括塑料与皮革事业部、铸造事业部、冲压事业部,均独立运营[1]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将加速公司欧洲产能布局,提升汽车电子业务规模,推动双轮驱动战略实施[2] - 交易估值较低预计产生债务重组收益,债务豁免后可节省大量利息支出,叠加标的经营改善趋势,有望带来显著利润弹性[2] - 通过GMD现有业务网络可拓展全球汽车行业知名客户资源[2] 业务发展机遇 - 2025-26年A客户终端AI化将带动软板升级,AI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产品创新有望推动换机需求及ASP提升[3] - 新能源领域FSD、Robotaxi、人形机器人等产品推广,公司通过T客户多元布局持续导入新客户,精密组件业务稼动率提升将释放业绩[3] - 子公司Multek在HDI及高多层板领域技术积累,有望在北美及国内算力市场取得突破[3] - LED及触控显示等非核心业务通过管理优化呈现边际改善态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