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方华创(002371)
icon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招银证券:北方华创长期增长轨迹稳健,重申"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9-02 09:34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收入7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 环比下降3% [1] - 毛利率41.3% 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 [1] - 净利润16亿元 同比下降2% 环比增长3% [1] - 净利率20.5% 较2024年一季度18.8%和2025年一季度19.3%持续提升 [1] 业务分析 - 收入环比下降主要因一季度收入为历史第二高基数导致的季节性波动 [1] - 毛利率收窄受电子元器件业务利润率较低影响 [1] - 净利率提升显示公司出色的运营与成本管控能力 [1] 增长前景 - 预计2025年收入同比增长32% 2026年增长26% [1] - 公司在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进程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 [1] - 招银证券持续看好公司成长轨迹 重申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上调至460元人民币 [1]
北方华创(002371):Q2业绩呈季节性波动,平台化布局成效显著
东莞证券· 2025-09-02 08:5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公司Q2业绩呈季节性波动 但平台化布局成效显著 [2][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1.42亿元 同比增长30.86% 归母净利润32.08亿元 同比增长15.37% [3][6] - 预计2025-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元和13元 对应PE分别为37倍和29倍 [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79.36亿元 同比增长21.84% 环比下降3.30% [6] - 25Q2归母净利润16.27亿元 同比下降1.47% 环比增长2.95% [6] - 25Q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11亿元 同比增长2.77% 环比增长2.59% [6] - 2025H1销售毛利率42.17% 同比下降3.33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19.83% 同比下降2.71个百分点 [6] - 25Q2销售毛利率41.29% 同比下降6.10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72个百分点 [6] - 25Q2销售净利率20.59% 同比下降5.07个百分点 环比提高1.48个百分点 [6] 研发投入与专利布局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9.15亿元 同比增长30.01% [6] - 累计申请专利9,900余件 授权专利5,700余件 稳居国内集成电路装备企业首位 [6] 业务板块表现 - 刻蚀设备收入超50亿元人民币 形成ICP、CCP、干法去胶设备、高选择性刻蚀设备和Bevel刻蚀设备全系列布局 [6] - 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65亿元人民币 形成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外延、原子层沉积、电镀和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全系列布局 [6] - 热处理设备收入超10亿元人民币 形成立式炉和快速热处理设备(RTP)全系列布局 [6] - 湿法设备收入超5亿元人民币(不含芯源微) 完成对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并购 丰富前道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领域布局 [6][7] 公司基本数据 - 总市值2,726.51亿元 [4] - 总股本7.22亿股 [4] - ROE(TTM)17.90% [4] - 流通股本7.21亿股 [6] - 收盘价377.84元(2025年9月1日)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392.73亿元 2026年479.13亿元 2027年589.33亿元 [8]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73.09亿元 2026年94.27亿元 2027年116.79亿元 [8] - 预计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10.13元 2026年13.06元 2027年16.18元 [8] - 对应2025年PE 37.30倍 2026年28.92倍 2027年23.35倍 [8]
北方华创(002371):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产品平台化进程顺利
新浪财经· 2025-09-02 08: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42亿元 同比增长29.51% [1][2] - 归母净利润32.08亿元 同比增长14.97% 扣非归母净利润31.81亿元 同比增长20.17% [1][2] - 毛利率42.17% 同比下降3.33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9.36亿元 同比增长21.84% 环比下降3.30% [1] - 电子工艺装备业务收入152.58亿元 同比增长33.89% 毛利率41.70% [2] - 电子元器件业务收入8.68亿元 同比下降17.47% 毛利率50.43% [2] 产品结构 - 半导体刻蚀设备收入超50亿元 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65亿元 [2] - 热处理设备收入超10亿元 湿法设备收入超5亿元 [2] - 产品线覆盖刻蚀 薄膜沉积 热处理 清洗 涂胶显影 离子注入等核心工艺环节 [4] 研发与并购 - 上半年研发投入29.15亿元 同比增长30.01% [3] - 2025年3月发布多款12英寸离子注入设备 [3] - 立式炉和PVD设备均实现第1000台交付里程碑 [3] - 完成收购芯源微17.87%股权并取得控制权 [3] - 芯源微作为涂胶显影设备龙头 与现有产品线形成互补协同 [3] 行业前景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需求迫切 下游晶圆厂积极配合设备验证导入 [4] - 国内晶圆厂产能持续扩张 为设备厂商提供广阔成长空间 [4] - 平台化布局深化及客户需求释放推动业绩稳健增长 [2][4] 业绩预测 - 2025年收入预测上调至395.09亿元 2026年501.46亿元 2027年602.21亿元 [4]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73.49亿元 2026年96.13亿元 2027年121.08亿元 [4] - 对应2025-2027年EPS分别为10.18元 13.32元 16.78元 [4]
北方华创(002371):业绩保持稳健增长,产品平台化进程顺利
华创证券· 2025-09-02 08:12
投资评级 - 强推评级维持 目标价466.2元 当前价377.84元 潜在涨幅23.4% [2][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1.42亿元 同比增长29.51% 归母净利润32.08亿元 同比增长14.97% [8] - 半导体设备业务多点开花 刻蚀/薄膜沉积/热处理/湿法设备收入分别超50/65/10/5亿元 [8] - 平台化布局成效显著 内生研发与外延并购双轮驱动 收购芯源微17.87%股份实现产品线互补 [8] - 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公司作为平台型龙头企业覆盖刻蚀/薄膜沉积/热处理/清洗/涂胶显影/离子注入等核心工艺环节 [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98.38亿元 同比增长35.1% 归母净利润56.21亿元 同比增长44.2% [3] - 2025年预测营业收入395.09亿元 同比增长32.4% 归母净利润73.49亿元 同比增长30.7% [3][8] - 2026年预测营业收入501.46亿元 同比增长26.9% 归母净利润96.13亿元 同比增长30.8% [3][8] - 每股盈利从2024年7.79元提升至2027年16.78元 市盈率从49倍降至23倍 [3] 业务细分 - 电子工艺装备业务2025H1收入152.58亿元 同比增长33.89% 毛利率41.70% 同比下降2.93个百分点 [8] - 电子元器件业务2025H1收入8.68亿元 同比下降17.47% 毛利率50.43% 同比下降6.96个百分点 [8] 研发与并购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9.15亿元 同比增长30.01% 发布多款12英寸离子注入设备 [8] - 立式炉和PVD设备实现第1000台交付里程碑 产品成熟度持续提升 [8] - 完成对涂胶显影设备龙头芯源微的收购 持有17.87%股份并取得控制权 [8] 行业前景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需求迫切 下游晶圆厂积极配合国产设备验证导入 [8] - 公司工艺覆盖度及市场份额在国内厂商中处于领先地位 有望受益于晶圆厂产能扩张 [8]
25Q2半导体业绩总结及展望:AI驱动与国产替代共筑成长主线
天风证券· 2025-09-02 06:1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呈现结构性繁荣 AI算力需求快速增长 终端智能化加速 汽车电子复苏及国产替代深化共同驱动 [2] - Q2板块营收1336.61亿元 归母净利润106.30亿元 盈利修复趋势明确 [2] - 细分板块中集成电路制造 封测 芯片设计表现突出 [2] - 电子行业以18.67%配置比例蝉联全市场第一大重仓行业 半导体子板块以10.47%持仓占比领先 [2] - 资金主要流向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及核心国产替代标的 中芯国际 北方华创 兆易创新等位列前茅 AI算力相关标的大幅增配 [2] - 三季度旺季有望延续景气 建议关注存储 功率 代工 ASIC SoC业绩弹性 设备材料 算力芯片国产替代 [5] 晶圆代工 - 产能满载+涨价启动 国产龙头引领景气 [3] - 中芯国际2025H1营收同比增长23.1% 华虹半导体营收增长19.1% Q2产能利用率均超90% [3] - Q3龙头厂商或开启涨价 中芯国际指引环比增长5%-7% 华虹功率器件及模拟芯片需求强劲 [3] - 长期看国产替代+先进制程突破将成为持续增长动力 [3] 封测 - 先进封装需求增长 技术升级驱动增长 [3] - 长电科技 通富微电 华天科技三大龙头营收同比分别增长20.1% 17.67%和15.81% [3] - 先进封装技术持续突破 [3] 设备材料零部件 - 国产替代深化 订单展望乐观 [3] - 北方华创H1营收161.42亿元(增长29.51%) 立式炉 PVD 刻蚀设备出货均破千台 [3] - 沪硅产业300mm硅片产能达75万片/月 [3] - 外部限制加速国产化 叠加先进制程产线布局 整体板块订单展望乐观 [3] SoC设计 - AIoT进入端侧驱动时代 关注Meta眼镜等下游催化 [4] - 瑞芯微H1净利润同比增长191% 恒玄科技增长106.45% 晶晨股份Q2单季出货量创历史新高 [4] - Meta 阿里等大厂加速推出AI眼镜 Meta Connect将于9月发布 国产芯片龙头有望受益 [4] - 国务院印发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新一代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 2030年普及率超90% [4] 算力ASIC - 寒武纪H1营收同比增长4347.82% 实现扭亏为盈 [4] - 翱捷科技蜂窝芯片销量增长超50% 国产算力生态逐步成熟 [4] - DeepSeek V3.1针对国产芯片优化 标志国产算力-模型协同生态成熟 [4] - 英伟达H20供应受限 国产厂商迎来替代机遇 [4] - 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40% CSP厂商自研芯片+大模型训练需求推动ASIC放量 [4] 存储 - 价格进入上行周期 国产龙头产业壁垒不断夯实 [4] - 江波龙Q2营收创历史新高 佰维存储Q2营收环比增长53.5% [4] - 预计Q3Q4合约价继续上涨 Q3合约价预计涨10-15%(DRAM)及5-10%(NAND) [4] - 国产厂商加速主控芯片自研 布局企业级SSD提升壁垒 [4] 模拟芯片 - 周期复苏+国产替代双共振 [4] - 思瑞浦H1营收增长87.33% 连续5个季度增长 [4] - 圣邦股份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国产替代加速 [4] - 关税摩擦+供应链安全需求加速国产导入 模拟芯片国产化路径清晰 [4] 分立器件 - 周期复苏+AI电源需求新增长 [4] - 闻泰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7215% 士兰微同比增长1304% 燕东微同比增长960% 整体行业拐点已现 [4] - 功率行业结束两年去库存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 工业需求复苏推动功率半导体回暖 [4] 持仓配置 - 电子行业配置比例18.67% 保持全市场第一 环比下降0.07个百分点 [19] - 电子板块超配比例9.1% 环比上升0.12个百分点 [24] - 半导体占比10.47% 元件占3.65% 消费电子占3.10% 光学光电子占0.72% 电子化学品占0.48% 其他电子占0.26% [26] - 基金持有市值前20电子标的包括中芯国际 立讯精密 北方华创 胜宏科技 沪电股份 兆易创新 寒武纪 海光信息等 [28] 业绩表现 - 二季度半导体板块营收1336.61亿元 归母净利润106.30亿元 [32] - 芯片设计 集成电路制造和封测板块Q2营收均实现同比和环比同步增长 [32] - 分立器件 半导体材料设备板块Q2营收同环比下降 [32] - 分立器件板块毛利率从25Q1的19.46%跃升至26.20% 环比提升6.74个百分点 [35] - 半导体材料毛利率从20.93%升至23.51% 环比提升2.58个百分点 [35] - 封测板块Q2毛利率回升至24Q4水平达到15.98% [35] - 分立器件板块净利率从25Q1的3.58%大幅升至12.58% 环比提升9.00个百分点 [36] - 半导体设备和模拟芯片设计Q2净利率显著提高 [36] - 集成电路制造板块净利率从5.44%降至2.68% 环比下降2.76个百分点 [36]
北方华创(002371):长期增长轨迹稳健,无惧季节性波动影响,维持“买入”评级
招银国际· 2025-09-02 03:2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460元人民币,较当前股价372.5元存在23.5%潜在升幅 [1][3] 核心观点 - 公司长期增长轨迹稳健,无惧季节性波动影响,在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进程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 [1] - 2025年二季度收入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环比下降3%,主要因一季度高基数导致的季节性波动 [1] - 毛利率收窄至41.3%(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受电子元器件业务利润率较低影响 [1] - 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降2%,环比增长3%),净利率提升至20.5%,显示出色运营与成本管控能力 [1] - 预计2025/26年收入同比增长32%/26%,半导体设备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47%/31% [1][7] 财务表现 - 2024年销售收入29,96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5.7%,2025E/2026E预计达39,473/49,588百万人民币 [2] - 2024年净利润5,630.9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4.4%,2025E/2026E预计达7,297.0/9,398.5百万人民币 [2] - 毛利率2024年达43.0%,2025E/2026E预计为41.8%/42.7%,净利率预计从18.5%提升至19.4% [2][8] - 股本回报率从2023年17.7%提升至2024年20.3%,2026E预计达22.3% [2][14] 业务进展 - 半导体设备业务增长势头稳健,上半年收入超130亿元,占2024年全年营收210亿元超60% [7] - 按产品划分,上半年刻蚀设备收入超50亿元、沉积设备超65亿元、热处理设备超10亿元、清洗设备超5亿元 [7] - 四大品类合计占销售额80%以上(去年上半年约占70%),上半年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约50% [7] - 通过研发与收购加速平台扩张,2025年3月进军离子注入设备市场并推出多款12英寸产品 [7] - 完成对芯源微收购,新增涂胶显影、键合及清洗设备能力,持有芯源微17.87%股权为第一大股东 [7] 估值与预测 - 目标价基于35倍2026年预测市盈率,与五年历史均值持平 [7] - 招银国际预测2025年收入39,473百万人民币,较彭博一致预期38,841百万人民币高1.6% [8] - 招银国际预测2025年净利润7,297百万人民币,较彭博一致预期7,632百万人民币低4.4% [8] - 最新预测较过往预测上调,2025年收入预测从38,909上调至39,473百万人民币(+1.5%) [9] 市场表现 - 市值268,945.0百万人民币,总股本722.0百万股 [3] - 股价52周区间210.27-396.93元人民币,当前股价372.50元人民币 [3] - 近期股价表现:1月绝对回报8.0%,3月绝对回报18.3%,6月绝对回报12.4% [5]
小摩看好中国芯片“卖铲人”机会!上游设备商成投资新焦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2:19
中国芯片设备行业结构性机会 - 中国芯片设备供应商受益于产业升级浪潮 具有"卖铲人"优势 无论下游芯片厂商竞争格局如何变化 设备需求都将持续增长 [1] - 上证科创板50指数8月飙升28% 续创历史新高 监管要求企业减少对英伟达H20芯片依赖 催化国产化替代进程 [1] - 北方华创科技集团今年股价上涨30% 中微半导体设备涨幅达18% 显示设备商表现优于芯片生产商 [4] 半导体企业估值状况 - 上证科创板50指数市盈率达62倍 较五年平均水平高出50% 而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市盈率仅为24倍 [1] - 寒武纪科技市盈率突破200倍 股价自去年12月以来翻倍 上周一度成为A股最贵个股 [4] - 寒武纪科技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近120% 反映投资者正从消费股向科技股加速调仓 [4] 人工智能与资本支出 - 中国云计算服务商今年总投资约500亿美元 仅为美国前四大超大规模厂商3300亿美元规模的六分之一 资本支出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5] - DeepSeek等企业新模型推出被视为积极信号 预示盈利增长具备持续性 尽管发展阶段落后美国数年 [5] 中美技术竞争格局 - 中美可能达成"折中方案" 中国或继续采购旧版英伟达芯片 同时坚定推进半导体自给率目标 [5] - 这种动态平衡为国际设备商保留市场空间 也持续推动本土设备供应商的技术迭代需求 [5]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902
交银国际· 2025-09-02 02:07
核心观点 报告对多家上市公司进行业绩分析和投资评级更新 覆盖半导体设备、汽车、互联网、新能源等多个行业 多数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部分公司目标价有所上调 重点关注各公司业务增长动能和盈利能力变化[1][3][8][13][15][17][21][23][25][27][30][32][34][36][38] 半导体设备行业 - 北方华创1H25收入161.4亿元 同口径同比增长29.5% 毛利率42.2%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15.0%[1] - 刻蚀设备1H25收入超50亿元 预计2025年超110亿元 薄膜沉积设备1H25收入超65亿元 预计2025年达140+亿元[1] - 上调目标价至430.0元 对应33倍2026年市盈率 潜在涨幅+13.8%[1][2] 图像传感器行业 - 豪威集团1H25收入139.6亿元 归母净利润20.3亿元 汽车图像传感器同比增长30%达37.9亿元 占图像传感器收入37%[3] - 汽车CIS产品与高通、英伟达开发平台兼容 首款基于2.1微米TheiaCel技术的800万像素产品OX08D10在1H25放量[4] - 维持目标价180元 对应34倍2026年市盈率 潜在涨幅+24.0%[3][4] 互联网与电商行业 - 阿里巴巴2026财年1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 其中中国电商+10%/国际+19%/云+26% 调整后EBITA同比下降14%[8] - 预计阿里云2026财年收入增速达26%超市场预期 按SOTP给予云4.5倍市销率 电商+即时零售13倍市盈率 维持目标价165美元[8][9] - 快手货架场货币化率同比有近一倍提升 可灵在全球视频生成赛道维持商业化规模第一 海外收入规模占70%[10][11][12] 汽车制造行业 - 比亚迪股份2Q25归母净利润63.6亿元环比下降30.5% 毛利率环比下滑3.8百分点至16.3%[15] - 长城汽车2Q25收入523.5亿元环比增长30.8% 归母净利润45.9亿元环比大增161.9%[17] - 赛力斯2Q25营收432.5亿元环比增长125.9% 归母净利润21.9亿元环比大增193.3% 毛利率环比提升1.9百分点至29.5%[21] 医药健康行业 - 三生制药1H25收入43.6亿元同比持平 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24.6% 蔓迪销售收入增长24%至6.8亿元[23] - 固生堂1H25收入同比增长9.5%至14.9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5.2%至1.7亿元 门诊人次强劲增长15%[25] 工业制造与能源 - 美的集团2025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523亿元同比增长15.7% To C/To B业务分别实现13.3%/20.8%的同比增速[27] - 协鑫科技颗粒硅2Q吨生产现金利润0.38万元 相比棒状硅龙头的优势由1Q25的0.58万元大幅扩大至1.25万元[36] - 新特能源在政策推动下多晶硅致密料吨含税价格由7月低点3.5万元大涨至目前4.6万元[38] 金融与保险行业 - 中国太保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0% 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2.3% 太保产险COR为96.3%同比改善0.8个百分点[30] - 基于1.2倍市净率将目标价从32港元上调至44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31] 物业服务行业 - 中海物业1H25收入70.89亿元同比增长3.7% 毛利率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17.0% 净利润同比增长4.3%至7.69亿元[32] - 碧桂园服务1H25收入同比增长10.2%至231.9亿元 计划大幅提升2025年派息率至核心净利润的60%[34][35]
375股今日获机构买入评级 8股上涨空间超50%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9:41
机构评级总体情况 - 今日共发布448条买入型评级记录 涉及375只个股 [1] - 比亚迪关注度最高 共获5次机构买入型评级记录 [1] - 26条评级记录为机构首次关注 涉及百联股份 登康口腔等26只个股 [1] 目标价预测分析 - 87条评级记录给出未来目标价 其中8股上涨空间超50% [1] - 益丰药房上涨空间最高达59.93% 中金公司9月1日预计目标价为37.60元 [1] - 蓝天燃气上涨空间56.09% 兰剑智能上涨空间54.35% [1] 市场表现分析 - 机构买入型评级个股今日平均上涨0.74% 表现强于沪指 [1] - 192只个股股价上涨 其中源杰科技 康辰药业 智度股份等涨停 [1] - 天融信跌幅6.13% 长江通信跌幅5.77% 广大特材跌幅5.68% [1] 行业分布特征 - 电子行业最受青睐 共39只个股上榜 包括通富微电 北方华创等 [2] - 计算机行业29只个股上榜 医药生物行业29只个股上榜 [2] - 汽车行业多只个股获评级 包括比亚迪 潍柴动力 保隆科技等 [3] 重点个股评级情况 - 比亚迪获5次买入评级 今日跌幅3.82% 动态市盈率32.24倍 [3] - 北方华创获3次买入评级 今日涨幅1.43% 动态市盈率42.50倍 [3] - 通富微电获3次买入评级 今日涨幅5.41% 动态市盈率64.23倍 [3] - 益丰药房获3次买入评级 今日跌幅0.97% 动态市盈率16.19倍 [3] 个股市场表现亮点 - 赤峰黄金今日涨幅8.01% 动态市盈率24.08倍 [4] - 长春高新今日涨幅10.00% 动态市盈率23.53倍 [6] - 智度股份今日涨幅10.00% 动态市盈率97.88倍 [6] - 中国巨石今日涨幅4.42% 动态市盈率19.34倍 [4]
研报掘金丨开源证券:维持北方华创“买入”评级,高端化+平台化战略持续推进
格隆汇APP· 2025-09-01 09: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1.42亿元,同比增长29.51%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2.08亿元,同比增长14.97% [1] - 第二季度收入受下游验收节奏影响出现环比下滑 [1] 研发投入与专利 - 上半年研发投入29.15亿元,同比增长30.01% [1] - 累计申请专利超过9900件,授权专利5700余件 [1] - 专利数量稳居国内集成电路装备企业首位 [1]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395亿元 [1]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488亿元,2027年达590亿元 [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78亿元,2026年99亿元,2027年120亿元 [1] 估值与战略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34.3倍,2026年27.1倍,2027年22.4倍 [1] - 高端化与平台化战略持续推进 [1] - 下游全年资本开支预计保持稳健态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