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000831)

搜索文档
中国稀土涨6.19%,成交额58.37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25 07:5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5日公司股价上涨6.19% 成交额58.37亿元 换手率10.99% 总市值535.0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5亿元 占比0.02% 行业排名24/24 连续2日减仓 [5] - 主力持仓未控盘 筹码分散 主力成交额17.54亿元 占总成交额9.3% [6] 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营业务为稀土氧化物生产运营及稀土技术研发咨询 [2] - 主导产品包括高纯单一稀土氧化物及稀土共沉物 80%以上产品纯度超99.99% 部分产品纯度达99.9999%以上 [2] - 收入构成:稀土氧化物59.95% 稀土金属38.19% 其他1.64% 技术服务0.22% 试剂0.01% [8] 企业属性与股东结构 - 公司属国有企业 最终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3][4] - 股东户数18.53万户 较上期增加15.66% 人均流通股5727股 较上期减少13.54% [8]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571.16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265.43万股 [9] 财务表现与分红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28亿元 同比增长141.32% 归母净利润7261.81万元 同比增长125.15%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4亿元 [9]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申万行业分类:有色金属-小金属-稀土 [8] - 概念板块涵盖稀土永磁 小金属 国资改革 MSCI中国 大盘等 [8] 技术面与资金动向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44.23元 近期快速吸筹 [7] - 股价靠近压力位51.50元 [7] - 所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8.61亿元 连续2日增仓 [5]
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涨超1.5%,冲击3连涨,稀土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8-25 06:56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强势上涨1.69%,成分股中材科技上涨9.32%、云南铜业上涨5.92%、中国稀土上涨5.41% [3] - 央企现代能源ETF上涨1.58%至1.16元,近1周累计上涨1.15%,近2年净值上涨18.08% [3][4] - ETF流动性表现突出,盘中换手5.26%,近1周日均成交545.87万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3] 产品特征与运作 - ETF紧密跟踪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覆盖50家国资委下属绿色能源、化石能源及能源输配领域上市公司 [5]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长江电力、国电南瑞、中国核电等,合计权重49.26% [5] - 产品费率优势显著,管理费0.50%、托管费0.10%为可比基金最低 [4] 历史业绩表现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0.03%,最长连涨7个月涨幅23.43%,涨跌月数比14/10 [4]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8.08%,近半年最大回撤7.04%,回撤后修复仅需71天为可比基金最快 [4] 行业政策动态 - 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稀土总量调控新规,首次将进口矿和副产品纳入监管并建立全产业链追溯系统 [3] - 稀土监管升级导致原料与指标双重紧缺,价格中枢有望持续抬升 [3] 产业链影响 - 稀土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中国稀土、北方稀土、盛和资源优先受益 [4] - 下游磁材企业如金力永磁、正海磁材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4]
中国稀土涨2.89%,成交额5.3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930.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05:3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89%至48.85元/股 总市值518.41亿元 成交额5.31亿元 换手率1.02%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930.94万元 特大单买入2289万元占比4.31% 大单买入4316.8万元占比8.13% [1] - 年内累计涨幅达74.1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8.70%/6.45%/44.19% [2] - 7月11日龙虎榜净买入1.55亿元 买入总额6.18亿元占比10.85% 卖出总额4.63亿元占比8.13% [2] 经营业绩与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28亿元 同比增长141.32% 归母净利润7261.81万元 同比增长125.15%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稀土氧化物59.95% 稀土金属38.19% 其他业务及技术服务合计1.8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6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24亿元 [4]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8.53万户 较上期增长15.66% 人均流通股5727股 较上期减少13.54%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571.16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减持265.43万股 [4]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957.93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减持79.35万股 [4] - 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新进353.47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4] 公司基础信息 - 公司全称中国稀土集团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6月成立 同年9月上市 [2] - 注册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 主营业务涵盖稀土冶炼分离与技术研发服务 [2] - 行业分类为有色金属-小金属-稀土 概念板块包括稀土永磁/小金属/国资改革/MSCI中国等 [2]
稀土赛道再传利好!板块热度飙升,千亿巨头北方稀土涨超8%
格隆汇· 2025-08-25 04:50
稀土板块市场表现 - A股稀土永磁板块强势上涨,金力永磁涨幅18.38%,北方稀土涨幅8.45%,惠城环保、方邦股份、奔朗新材、中钢天源等多股跟涨 [1][2] - 港股稀土概念板块涨幅10.52%,地产代理、养老概念等板块亦表现强劲 [3] - 稀土板块5日涨跌幅达8.70%,显示短期持续走强趋势 [3] 政策驱动因素 - 工信部、发改委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出台《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对开采和冶炼分离指标实行总量控制管理 [4] - 政策将进口矿和副产品纳入管控范围,要求全产业链产品录入监管追溯系统,每月上报流向信息 [4] - 违规企业将面临行政处罚和核减下一年度指标,监管层级和范围全面升级 [5] 稀土价格走势 - 稀土价格指数整体上行,8月以来主要品种价格平均上涨超10万元/吨 [7] - 氧化镨报价65.75万元/吨,较月初上涨11万元/吨,年内涨幅58%;氧化钕报价65.75万元/吨,较月初上涨11.5万元/吨,年内涨幅62.95% [7] - 金属镨钕报价76.75万元/吨,较月初上涨12.5万元/吨,年内涨幅56.15% [7] 供需分析 - 供给端受政策收紧影响,国内产业链面临原料和指标双重紧缺 [5] - 需求端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增量需求稳步释放,新能源汽车、空调、消费电子等下游需求持续增长 [7] - 华泰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氧化镨钕需求11.97万吨,同比增10.7%,供需格局转为短缺 [8] 机构观点 - 财通证券认为稀土战略价值凸显,价格中枢有望持续抬升 [5] - 中信证券指出镨钕价格保持强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有望打开远期需求增长空间 [7] - 国泰海通证券称冶炼分离供给端约束显现,冶炼资产重估催化板块行情 [5]
稀土深度点评:供改正式落地叠加多点催化,板块迎戴维斯双击
国金证券· 2025-08-25 03: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买入 预期未来3-6个月内行业上涨幅度超过大盘15%以上 [6][50] 报告核心观点 - 稀土行业供改政策正式落地 国家管控力度显著加强 进口矿业务纳入监管体系 [1][12] - 重稀土加工费快速上涨 从1500元/吨升至15000元/吨 显示行业集中度提升 [2][14] - 出口管制后海外价格大幅溢价 氧化镝/氧化铽海外溢价率达292%/251% [3][22] - 缅甸矿供应扰动可能影响500+吨/月氧化镨钕供应 持续时间或超预期 [4][36] - 配额增长预期平缓 2024年配额增速仅6% 远低于2021-2023年20%+水平 [5][37][38] - 稀土板块迎来估值业绩双升 重点关注资源端和磁材环节龙头企业 [6][43][44][45][46][47] 政策监管变化 - 《暂行办法》将进口矿冶炼业务正式纳入管控 包括独居石精矿等各类稀土矿产品 [1][12] - 建立稀土产品追溯信息系统 每月10日前需上报流向信息 [12] - 实施主体认定权归工信部会同自然资源部 管控力度大幅提升 [1][12] 供需格局分析 - 重稀土加工费10倍涨幅反映供应收紧 进口离子矿买家减少 [2][14] - 2025年7月氧化铽出口同比-35% 钕铁硼出口同比+6% 出口持续修复 [3][20] - 缅甸矿2024年进口量折REO达3.5万吨 远超国内1.9万吨中重稀土配额 [30][31] - 2025年第一批配额未对外公布 今后可能不再公开配额信息 [5][40] 价格走势研判 - 海外氧化镝价格910美元/公斤 氧化铽3550美元/公斤 较内盘溢价251-292% [3][22] - 氧化镨钕价格触底回升 从历史低点显著回暖 [40][41][42] - 类比锑价走势 稀土有望出现"内外同涨"格局 [3][23][29] 投资标的推荐 - 中国稀土:中重稀土龙头 供改最大受益者 同业竞争解决期过半 [6][43] - 广晟有色:华南稀土龙头 稀土矿产量有望从2000吨增至5000吨 [6][44] - 北方稀土:全球最大稀土企业 具备低成本优势和业绩弹性 [6][46] - 包钢股份:稀土钢铁双轮供改受益 盈利弹性较大 [6][47] - 金力永磁:磁材龙头 机器人贡献增长空间 [6][47]
国金证券:供改正式落地叠加多点催化 稀土板块迎戴维斯双击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02:10
政策监管框架 - 《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正式落地 明确监管主体、管控范围、实施主体和产品追溯范围 将进口矿冶炼业务纳入管控并确立追溯管理系统 [1] - 稀土生产实施主体完全由工信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确定 国家对于稀土行业供应掌控力度显著提高 [1] 供应端动态 - 进口重稀土矿冶炼加工费从1500元/吨快速上涨至15000元/吨 涨幅达900% 反映合规冶炼厂话语权提升及矿商让利 [1] - 缅甸克钦地区要求2025年12月31日起全面停止稀土矿开采 若实施可能影响国内500+吨/月的氧化镨钕供应量 [3] - 2025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及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已下发至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 但未对外公布 业内预计未来配额或不再公开 [4] 价格与出口表现 - 2025年7月氧化铽出口量同比-35% 钕铁硼材料出口量同比+6% 出口量呈现修复趋势 [2] - 截至2025年8月下旬 海外氧化镝/氧化铽价格达910/3550美元/公斤 较内盘溢价率分别为292%/251% [2] - 高价差叠加供应扰动 重稀土品种存在内外同涨预期 [2] 行业影响与标的 - 稀土板块估值与业绩双升预期强化 资源端关注中国稀土、广晟有色、北方稀土及包钢股份 磁材环节关注金力永磁 [1] - 供应改革效果逐步兑现 进口离子矿买家减少推动加工费上涨 [1] - 缅甸矿供应扰动持续时间可能超预期 类比佤邦锡矿停产经验 [3]
想撼动中国稀土主导权?澳大利亚信心满满,给美出了个“馊主意”
搜狐财经· 2025-08-24 06:35
澳大利亚稀土资源与战略定位 - 澳大利亚稀土总储量达570万吨 位居全球第四 其中埃尼巴矿区重稀土储量全球领先 布朗斯山脉项目被视为唯一能替代中国重稀土的潜在来源[3] - 澳大利亚宣称拥有足够资源和技术能力支持美国军工需求 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需230公斤稀土 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4173公斤稀土[3] - 莱纳斯公司表示中重稀土分离技术复杂度被高估 生产能力迁移至澳大利亚后可开发军用级稀土项目[3]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与技术对比 - 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70%以上 澳大利亚占比仅5% 产量规模存在显著差距[5] - 中国采用串级萃取工艺 分离效率高且纯度达军用标准 澳大利亚沿用传统溶剂萃取法 效率低且纯度难以满足军用要求[5] - 澳大利亚稀土萃取设施规模与自动化控制技术落后于中国 关键设备如萃取塔存在巨大技术差距[5] 供应链替代挑战与时间成本 - 美国能源部评估需十年时间及300亿美元投入 才能建立维持军工生产的短期供应链[5] - 美国在《国防生产法》支持下投入超4亿美元研发稀土分离技术 澳大利亚被定位为供应链核心环节[5] - 中国出台《稀土管理条例》加强出口管控 使美国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中国稀土的供应渠道[5]
这才是中国稀土的顶级地位!美印急了稀土储备即将用完
搜狐财经· 2025-08-23 12:55
历史背景与行业转型 - 90年代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71.1% 产量占95%以上 但仅以每吨数千元低价出售原材料[3] - 西方国家将中国稀土原料加工成高价产品返销 价差达数十倍[3] - 2000年起中国整顿稀土行业 限制无序开采并发展深加工产业[5] 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 中国掌握稀土应用核心技术 控制全球88%稀土加工能力[7] - 稀土永磁材料全球90%以上由中国生产 支撑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7] - 从原料出口转型为高端材料出口 产品价值从数万元/吨提升至数十万元/吨[7] 地缘影响与市场地位 - 2010年中国通过对日稀土出口禁令 直接影响日本汽车和电子工厂生产[6] - 印度因稀土储备耗尽向中国申请合作 反映其制造业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1][9] - 美国成立稀土供应链工作组试图摆脱依赖 但本土加工能力近乎为零[11] 产业链控制与标准制定 - 中国主导稀土全产业链技术标准 涵盖分离提纯到应用加工环节[13] - 海外项目如美国Mountain Pass矿因缺乏完整产业链多次重启失败[11] - 技术专利壁垒使其他国家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产业链自主[13]
中国稀土集团董事长刘雷云会见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
证券时报网· 2025-08-23 11:18
公司战略合作 - 中国稀土集团与清华大学郑泉水院士团队围绕稀土产业科技创新和自超滑根技术开展交流 [1] - 双方探索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并共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1] 技术应用前景 - 自超滑根技术结合稀土特性可在微特电机领域应用 [1] - 该技术可延伸稀土产业链并推动稀土在高端无人装备和航空航天装备中的战略性赋能 [1]
价格坚挺!一图梳理稀土小金属概念
天天基金网· 2025-08-22 11:17
小金属价格表现 - 8月21日小金属概念活跃 钨和稀土领涨 章源钨业涨停 中国稀土和北方稀土涨幅靠前 [5] - 截至8月21日金属钴平均报价26.3万元/吨 较年初上涨超50% 钨精矿价格报21.8万元/吨 较年初上涨52% 镨钕氧化物平均价报65万元/吨 较年初上涨超50% [5] 行业驱动因素 - 小金属在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用途广泛且难以替代 被称为"工业维生素" [5] - 价格上涨核心驱动来自供应改变及新兴需求增长 供需失衡格局长期难改观 [5] - 需求持续扩张和政策导致的供给扰动是价格上行主因 供给弹性小使高价难以快速刺激供应增加 [6] 企业业绩表现 - 北方稀土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超2000% [5] - 盛和资源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超600% [5] 市场预期与估值 - 小金属板块估值水平未充分反映市场预期 估值分化显著 [5] - 钴和锑等品种价格中枢上移成为市场共识 新能源汽车双电机渗透率高企支撑钴价 [5] 细分品种展望 - 短期看好刚需补库和出口修复驱动的钨价弹性 中长期钨品供给矛盾难解 资源稀缺性将驱动钨价中枢抬升 [6] - 钨产业链利润分配呈"微笑曲线" 占据产业链两端的企业有望受益于钨价上行周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