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交地产(000736)
icon
搜索文档
*ST中地(000736) - 关于参加重庆辖区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活动的公告
2025-09-18 08:00
活动信息 - 公司将参加重庆辖区上市公司2025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活动[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9月25日下午15:00 - 17:00[2] - 投资者可登录“全景路演”平台参与活动[2] 沟通形式 - 公司相关高级管理人员将通过网络在线交流形式与投资者沟通[2]
地产央企接连换帅 招商蛇口蒋铁峰辞任
36氪· 2025-09-18 02:42
央企地产人事调整 - 招商蛇口董事长蒋铁峰因工作调动辞职 由原总经理朱文凯接任董事长 聂黎明出任总经理[2] - 华侨城集团原董事长张振高和总经理刘凤喜被免职 吴秉琪提名为总经理[2][16] - 中交地产完成总裁、副总裁、CFO等高层集体更替[2][16] 招商蛇口经营表现 - 2024年全口径销售金额2193亿元 行业排名第五[8] - 在西安、长沙、合肥等五城销售金额排名第一 在南京、上海等九城进入前五[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4.85亿元 同比增长0.41% 利润总额31.08亿元 同比增长5.05%[12] - 开发业务签约销售金额888.94亿元 市场排名第四[12] - 在手现金超过1000亿元 有息负债率控制在40%左右[8] 招商蛇口业务布局 - 形成集中商业、产业园区、公寓三大主力业务结构[12] - 2025年上半年资产运营收入36.6亿元 同比增长4.1% EBITDA 19.0亿元 同比增长0.4%[12] - 新入市13个项目 新增经营面积约72万平方米[12] - 联合以439.5亿元拿下上海徐汇地块 刷新全国涉宅用地出让总价纪录[13] - 拟发行优先股募集不超过82亿元 投入11个房地产开发项目[13] 华侨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3.17亿元 同比下降50.82% 亏损28.67亿元[18]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289.27亿元[18] - 吴秉琪接任总经理 曾带领华润置地在北京市场实现413亿元销售额[18] 中交地产战略转型 - 宣布剥离房地产业务 以一元价格将开发业务剥离至控股股东[20] - 完成对中交服务的并购重组 整合物业管理资源[20] - 新任管理团队来自中交服务或外部企业 重点通过业务转型实现"摘帽"[20] 行业环境变化 - 2025年6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6% 降幅连续3个月扩大[14] - 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走阔 土地市场降温 成交溢价率回落[14] - 一揽子增量政策边际效用递减 市场存在再度下行风险[14]
龙湖老将曾益明 以物业换血“中交地产”
36氪· 2025-09-18 02:07
核心管理层变动 - 董事长郭主龙辞去所有职务 包括董事长 董事 董事会战略与执行委员会成员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职务[1] - 总裁徐爱国 执行总裁汪剑平 副总裁王尧 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杨光泽 副总裁孙卫东 副总裁陈玲 财务总监梅瑰集体辞职[1] - 除王尧和陈玲保留董事职务外 徐爱国 汪剑平 杨光泽 孙卫东 梅瑰完全退出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所有职务[1] - 新任总裁由曾益明接任 李进军任副总裁 田玉利任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 首席合规官 何海洪任财务总监[2] 战略转型与业务调整 - 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交割 明确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 全面转向物业服务 资产管理等轻资产业务[2][9] - 经营宗旨修订为"坚持高质量发展 打造服务型新质生产力 走轻资产运营道路"[8] - 总部管理部门从18个精简为"10+3"模式 设立10个部门和3个事业部(物管 商管 建管)[11] - 下一步可能启动上市平台更名程序 彻底完成"退房"转型[7] 新任高管团队背景 - 总裁曾益明具有丰富物业经验 曾担任龙湖物业服务集团总经理 董事长 龙湖集团副总裁 龙湖智创生活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4] - 副总裁李进军来自绿城服务体系 2023年1月起任中交物业服务集团副总经理[6] - 副总裁田玉利为公司元老 2011年起历任董事会秘书 总法律顾问等职[7] - 财务总监何海洪自2019年起在中交体系担任财务金融职务 2022年12月起任中交物业服务集团总会计师[7] 公司治理制度完善 - 新增董事离职管理制度 明确对未履行完毕的公开承诺及其他未尽事宜的追责追偿保障措施[9][10] - 规定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造成损害需承担赔偿责任 特别强调故意或重大过失情况下的责任[10] - 要求高级管理人员忠实履行职务 维护公司和股东最大利益 违背诚信义务需依法赔偿[10]
中交地产剥离地产业务,完成战略重组“轻装上阵”
北京商报· 2025-09-17 10:05
战略转型 - 公司以象征性1元对价将房地产开发相关资产与负债整体剥离至控股股东 实现从重资产开发模式全面转向以运营和服务为核心的轻资产模式[1][2] - 战略调整符合国资委对央企聚焦主业要求 精准契合行业从增量开发向存量运营转型趋势[2] - 管理团队全面更换 新任总裁具有丰富轻资产运营经验 确保新战略有效执行[5][6] 财务结构优化 - 资产负债率从重组前89.75%大幅降至40.17% 脱离红档房企行列[3] - 38亿元债券本金规模随资产一并转移至控股股东 上市公司清偿义务解除[3] - 营业收入从183.02亿元调整至10.97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从亏损转为盈利 盈利质量显著提升[4] 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轻资产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25亿元 较去年同期4.92亿元显著增长[7] - 物业管理业务收入达4.85亿元 新拓管理面积313.89万平方米 总在管面积达5576.69万平方米[7] - 轻资产业务具有现金流稳定、利润率高等特点 摆脱对巨额资本投入的依赖[7][8] 行业意义 - 转型实践为房地产行业提供重要参照 印证房企未来出路在于从开发商转向运营服务商[7][8] - 财务优化是企业选择轻资产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战略聚焦是实现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8]
中交地产完成“保壳”第一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04:08
中交地产业务重组与转型 - 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交割 将房地产开发相关资产与负债全部置出至中交房地产集团[2] - 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同时置出5只债券 合计金额达38亿元[6] - 因资不抵债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中地"[4] 中交地产战略调整与人事变动 - 董事长郭主龙、总裁徐爱国等多位管理人员辞任[2] - 聘任具轻资产运营经验的曾益明为新总裁 组建全新管理团队[2][6] - 公司名称可能变更 轻资产业务管理规模有望依托母公司快速扩大[6] 中交地产历史经营表现 - 2021年实现权益销售金额398亿元 全口径销售规模560亿元[4] - 归母净利润自2019年开始下降 扩张期间牺牲利润导致盈利能力恶化[4] - 2021年下半年起拿地减少 销售额连年下滑[4] 基建央企地产业务对比 - 中国建筑2025年上半年地产业务销售额1745亿元 维持行业第一地位[2][8] - 中国建筑2024年地产业务销售额达4219亿元 首次成为行业第一[8] - 旗下中海地产占销售构成半数以上 "中建八子"财务保持在安全边界内[8] 行业利润率变化趋势 - 中国建筑地产业务毛利率从2020年26.2%降至2025年上半年16.0% 下滑10个百分点[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建筑计提减值准备76.1亿元 反映房地产调整对利润影响[8] - 地产业务毛利率仍高于基建业务10.2%和房建业务7.3%[9] 其他基建央企地产业务现状 - 2025年1-8月中铁建地产销售额449.6亿元 能建城发226亿元 中铁置业221亿元 电建地产185亿元[9] - 2025年上半年中铁建地产、中铁置业、电建地产均出现归母净亏损[9] - 部分企业启动业务调整 如中铁建地产聚焦重点一二线城市存量去化[9] 行业整体调整态势 - 基建央企正经历市场调整阵痛期 承受利润下滑影响[10] - 母公司背景提供支持 但债务负担大小决定调整时长[10] - 行业存在较强业务关联性 高利润率诱惑促使基建央企早期布局地产[2][9]
中交地产高管大震荡:郭主龙辞任董事长,徐爱国辞任总裁
财经网· 2025-09-10 08:23
核心管理层变动 - 董事长郭主龙辞去董事长 董事 董事会战略与执行委员会成员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职务 [1] - 总裁徐爱国辞去总裁 董事 董事会战略与执行委员会成员职务 [1] - 执行总裁汪剑平 副总裁王尧 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杨光泽 副总裁孙卫东 副总裁陈玲 财务总监梅瑰辞去相应高级管理职务 [1] - 董事薛四敏辞去董事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职务 董事杨光泽辞去董事 董事会战略与执行委员会成员职务 陈玲辞去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职务 [1] 职务继任安排 - 王尧 陈玲辞去副总裁职务后继续担任公司董事 [2] - 聘任曾益明为公司总裁 李进军为公司副总裁 田玉利为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 首席合规官 何海洪为财务总监 [2] - 新任高级管理人员任期与第十届董事会成员任期一致 [2] 过渡期安排 - 原董事及专门委员会成员在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新任董事前继续履行职责 [1]
中交地产剥离“旧壳” 转型轻资产驶入新航道
北京商报· 2025-09-08 16:04
重大资产重组完成 - 公司历时近半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交割 将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的资产与负债全部置出至中交房地产集团 [1][2] - 公司以1元对价整体剥离地产开发业务的相关资产及负债 接盘方为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 [2] - 债务同步剥离 涉及5只债券合计金额达38亿元 包括"21中交债"11亿元、"23中交06"3亿元、"25中交01"10亿元、"25中交02"7亿元和"25中交03"7亿元 [2] 管理团队调整 - 公司宣布高层人事调整 董事长郭主龙和总裁徐爱国因工作变动辞任 [1][3] - 聘任具有丰富轻资产运营经验的曾益明为新任总裁 李进军和田玉利为副总裁 何海洪为财务总监 [3] - 人事调整基于上市公司平台业务已全面转向轻资产运营 管理团队由具备轻资产专业背景的人才接任 [1][3] 财务状况改善 - 完成重组后公司资产负债率从89.75%大幅降至40.17% 彻底摆脱高负债运营的风险隐患 [4] - 归母净利润实现从巨额亏损到盈利的转变 营收规模从183.02亿元调整至10.97亿元但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132.46亿元 同比增长41.3% [4] 轻资产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业务营收126.2亿元 轻资产业务收入共计约6.25亿元 包括房产租赁0.61亿元、物业管理4.85亿元、代建项目管理费0.18亿元及其他营业收入0.61亿元 [4] - 去年同期轻资产业务收入总和仅为4.92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物业管理业务新拓物业面积313.89万平方米 在管面积5576.69万平方米 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5] 战略转型背景 - 公司转型为城市智慧服务与运营商 未来将聚焦物业服务、资产管理与运营等轻资产业务 [11] - 轻资产模式核心优势是摆脱对资本投入的过度依赖 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附加值创造可持续利润 [5] - 财务优化是企业选择轻资产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传统开发业务资金需求量大、负债规模高、周期性风险显著 [10] 行业趋势 - 房地产行业从规模扩张的"增量时代"全面进入质量效益的"存量时代" [9] - 多家房企选择"由重转轻" 包括华远地产、美的置业、格力地产、冠城大通、津投城开等 [10] - 轻资产业务具有现金流稳定、抗周期能力强、利润率高等特点 更能适应行业新发展阶段的要求 [10] 央企资源支撑 - 公司享有中交集团独特的全产业链优势 包括从规划、设计、建设到配套、运营的全流程支撑 [6] - 中交房地产集团旗下已培育中交服务等系列专业企业 覆盖房产代理、商业运营、资产管理、物业服务、代建等领域 [6] - 中交集团通过中交房地产集团实现对绿城中国的控股 2025年上半年绿城中国实现营业收入533.68亿元 累计取得总合同销售额约1222亿元位列行业第二 [7]
中交地产剥离“旧壳”,转型轻资产驶入新航道
北京商报· 2025-09-08 07:52
核心观点 - 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 将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与负债全部置出至控股股东 实现向轻资产运营的战略转型 [1][4] - 公司同步进行高层人事调整 新任管理团队具有丰富轻资产运营经验 体现业务转型与管理结构优化的高度协同 [1][5] - 重组后公司财务状况根本性改善 资产负债率从89.75%降至40.17% 归母净利润实现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 [7] - 公司轻资产业务快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2.46亿元同比增长41.3% 其中物业管理等轻资产收入6.25亿元 [7] - 公司依托中交集团全产业链优势 通过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 强化轻资产运营能力 [9][10] - 行业多家房企选择"由重转轻"发展模式 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 通过轻资产运营实现高质量发展 [12][13] 资产重组 - 公司以1元对价整体剥离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 接盘方为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 [4] - 同步剥离5只债券合计38亿元债务 包括"21中交债"11亿元、"23中交06"3亿元、"25中交01"10亿元、"25中交02"7亿元和"25中交03"7亿元 [4][5] - 重组历时近半年 2025年4月22日签署协议 6月16日披露草案 近期完成交割 [1][4] 管理团队调整 - 董事长郭主龙、总裁徐爱国等多位管理人员因工作变动辞任 [1][5] - 聘任曾益明为新任总裁 李进军和田玉利为副总裁 何海洪为财务总监 [5] - 人事调整基于主营业务已转为轻资产运营 新团队具有轻资产专业背景 [1][5] 财务表现 - 重组后营收规模从183.02亿元调整至10.97亿元 但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2.46亿元 同比增长41.3% [7] - 轻资产收入包括房产租赁0.61亿元、物业管理4.85亿元、代建项目管理费0.18亿元及其他收入0.61亿元 合计6.25亿元 [7] - 物业管理业务新拓面积313.89万平方米 在管面积5576.69万平方米 [7] 业务转型 - 未来将聚焦物业服务、资产管理与运营等轻资产业务 转型城市智慧服务与运营商 [14] - 轻资产模式摆脱对资本投入的过度依赖 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附加值创造可持续利润 [8] - 公司作为中交集团旗下企业 享有规划、设计、建设到配套、运营的全产业链支撑 [9] 行业趋势 - 房地产行业从规模扩张的"增量时代"进入质量效益的"存量时代" [12] - 轻资产业务具有现金流稳定、抗周期能力强、利润率高等特点 [13] - 自2024年起华远地产、美的置业、格力地产、冠城大通、津投城开等多家房企选择"由重转轻"发展模式 [13] 资源协同 - 中交房地产集团旗下已培育中交服务等专业企业 覆盖房产代理、商业运营、资产管理、物业服务、代建等领域 [9] - 公司作为绿城中国最大股东 2025年上半年绿城中国营业收入533.68亿元 总合同销售额1222亿元位列行业第二 [11] - 中交集团通过内部资源优化和业务重组 强化战略协同与专业化运营能力 [10][11]
*ST中地:9月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1:31
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25年9月5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第十届第八次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审议《关于选举第十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构成中房屋销售占比95.28% [1] - 物业管理收入占比3.66%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46% [1] - 租赁收入占比0.46% [1] - 代建项目管理费收入占比0.13% [1] 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收盘价为4.89元 [1]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37亿元 [1]
*ST中地: 第十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11:12
董事会及高管变动 - 选举叶朝锋和曾益明为第十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1] - 董事会以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聘任曾益明为公司总裁、李进军为公司副总裁、田玉利为公司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及首席合规官、何海洪为公司财务总监 [2] - 高级管理人员任期与第十届董事会成员任期一致 [2] 公司章程及治理结构改革 - 公司不再设置监事会,监事会的职权由董事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行使,相关监事会制度相应废止 [3] - 对《公司章程》进行修订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3] - 对20项基本制度进行适应性调整,包括《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管理办法》等 [3][4] 管理职能部门调整 - 公司总部管理职能部门调整为"10+3"模式,设置10个部门和3个事业部 [5] - 10个部门包括综合管理部、审计部、董事会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金融部等 [5] - 3个事业部分别为物管事业部、商管事业部、建管事业部 [5] 高管人员背景 - 叶朝锋先生现任中交集团房地产事业部副总经理,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和硕士研究生学历 [7][8][9] - 曾益明先生曾任龙湖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及龙湖集团副总裁,现任中交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工程师资格 [9][10] - 李进军先生曾任绿城服务集团北京公司总经理及北方区域副总经理,现任中交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具有本科学历 [12] - 田玉利先生现任公司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和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证书,具有法学学士和管理学硕士学位 [13] - 何海洪先生现任中交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临时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和硕士研究生学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