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证券(000686)

搜索文档
上市券商2021年实力“拼子” 5家券商系公募基金净利贡献均超10%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券商全资子公司业绩表现 - 至少46家券商全资子公司2021年净利润均超1亿元 其中8家净利润超10亿元 [1][2] - 海通开元投资以25.53亿元净利润位列第一 中信证券投资以24.12亿元位列第二 海通创新以16.83亿元位列第三 [2] - 华泰国际净利润11.76亿元 同比增长441.92% 中金香港净利润51.12亿港元 同比增长108.5% [3] 券商系公募基金业绩贡献 - 23家券商系公募基金披露2021年业绩 16家净利润超1亿元 其中10家超10亿元 [4] - 易方达基金净利润45.35亿元(同比+64.92%) 汇添富基金净利润32.63亿元(同比+27.13%) 广发基金净利润26.07亿元(同比+42.95%) [4] - 5家券商系公募基金对母公司净利润贡献超10% 其中银华基金对第一创业净利润贡献达32.3% [6] 业务发展特点 - 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表现突出 8家净利润超10亿元的全资子公司中4家为另类投资子公司 [3] - 国际业务子公司业绩分化显著 部分实现三位数增长 部分出现净利润下滑或亏损 [3] - 公募基金业务成为券商资管转型重要发力点 6家券商系基金净利润同比增幅超50% [5]
东北证券:联储鸽派化推动金价上行 铜市预期修复估值待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07:25
黄金市场 - 美联储官员普遍转向鸽派 多数官员因非农数据下修倾向于提早降息 其中FOMC票委丽莎库克认为7月非农报告标志重要拐点 鲍曼支持降息3次 非票委中戴利支持2次以上降息 卡什卡利中性偏鸽 博斯蒂克维持鹰派仅支持1次降息 [1] - 黄金关税传闻推动COMEX金价短期波动 8/8传闻美国将对1公斤及100盎司金条征收39%关税导致COMEX与伦敦金溢价扩大 8/9白宫澄清后溢价迅速抹去 预计后续影响有限 [2] - 就业走弱-联储鸽派化-通胀预期走强的组合推动金价上行趋势 中长期美国赤字及债务问题、联储独立性削弱等因素有望继续打开金价向上空间 [2] 铜市场 - 市场此前对铜的三大担忧:232关税后搬货逻辑逆转、光伏抢装及抢出口结束导致需求边际走弱、美国经济数据压制降息预期 [3] - 悲观预期逐渐证伪:美国溢价持续存在且境内有LME仓库 7月社会库存未大幅累积 电解铜产量超预期显示供需韧性 铜矿端产量预期下修 9月精铜集中检修将导致产量下行 [3] - LME投资基金净多头持仓仍处低位 铜权益资产估值未充分反映乐观预期 随着降息推进和基本面优化 铜矿股EPS和PE均有上修空间 [3]
多家券商高管"换新"市场化招聘成标配
证券日报· 2025-08-11 02:40
高管变动趋势 - 证券行业高管密集变动 多家券商包括信达证券 第一创业 长城证券 西南证券等近期出现总经理 董事长 副总裁级别高管离任 [1] - 部分高管因到龄退休离任 涉及方正证券副总裁 兴业证券董事长 中信建投 招商证券 国联民生 东北证券等多家券商 [1] 新任高管背景 - 多家券商迎来新任高管 包括财通证券新任总经理应朝晖 国投证券原总经理王苏望升任董事长 招商证券新任总裁朱江涛 [2] - 新任高管多具备跨行业复合背景 例如财通证券新任总经理拥有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副行长 浙江省担保集团董事长等国资企业管理经验 国投证券新任董事长拥有建设银行 中信证券 招商证券等多机构跨领域从业经历 [2] 行业转型需求 - 证券行业处于关键转型期 传统经纪业务利润空间缩小 财富管理 金融科技建设成为新增长点 [3] - 具备复合业务背景的高管能通过打破行业壁垒 推进业务协同 整合资源加速业务模式变革与升级 助力业务多元化发展 [3] 人才选拔机制 - 市场化公开选聘高管成为行业趋势 诚通证券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国盛金控为子公司国盛证券市场化招聘总经理 粤开证券 东兴证券等多家券商曾开展高管市场化选拔 [3] - 市场化选拔机制有助于引入具有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的高管人才 吸引跨行业复合型人才 助力业务模式 产品设计和服务体系等多层面创新突破 [4] 其他企业人事变动 - 中山公用由董事会秘书周飞媚兼任财务负责人 [5] - 东湖高新公司董事 财务负责人赵光锐离任 [5]
宝通科技:8月7日接受机构调研,东北证券、上海通晟资产管理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8-07 15:07
机器人业务进展 - 与宇树科技进行技术沟通并在多个场景完成改装与调试 取得突破性进展 [2] - 海外大客户必和必拓(BHP)已订购四足及二足机器人 订单具有重大意义 证明工业场景成功应用 [2] - 正与智利国家铜业(CODELCO)等客户开展沟通与场景适配 未来将批量开展落地 [5] 必和必拓订单应用场景 - 机器人将应用于智利最大单体铜矿 解决典型危险场景巡检问题 [2] - 集成360度全景云台摄像头双光云台(可见光+红外热成像)实时监测温度及异常磨损 [2] - 搭载气体/声音/温湿度传感器传输环境参数 通过网络通信传送高清视频和传感数据至中控室 [2] - 替代人工巡检降低安全风险 并与BHP共同研发野外长距离输送无人化巡检新路径 [2] 核心竞争力分析 - 通过"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双轮驱动战略形成竞争优势 客户遍布全球 [3] - 业务覆盖矿业/钢铁/建材/电力/港口等领域 客户包括力拓/淡水河谷/山东能源集团等海内外巨头 [3] - 提供数字化输送带/智能硬件监测/数字孪生技术/智能巡检等智能化全栈式解决方案 [3] - 2022年起开展行业智能机器人研发 在视觉和导航技术方面投资踏歌智行 具备环境感知与定位技术 [4] 市场空间展望 - 海外客户人工成本较高 可替代空间巨大 [6] - 拥有国内外客户1600多家 存量客户市场空间巨大 [6] - 矿山/港口/钢厂等可应用机器人场景极多 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6] 产业链布局 - 成立无锡泰利斯电力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布局机器人核心控制及驱动部件微电机 [7] - 微电机可应用于灵巧手/关节模组等关键环节 性价比可替代现有产品且性能升级 [7] - 引入国内顶尖微电机研发团队 具备服务头部机器人和半导体公司的经验与量产能力 [7] - 构建"上游核心零部件+下游应用场景"的机器人产业生态 [7]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7.59亿元同比下降9.62% 归母净利润5454.63万元同比下降36.47% [8] - 扣非净利润5889.83万元同比下降40.59% 毛利率38.55% 负债率32.41% [8]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48亿元 融券净流出20.54万元 [9] 机构预测 - 东北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3.39亿元 2026年4.03亿元 2027年4.45亿元 [9] - 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3.08亿元 2026年3.91亿元 2027年4.70亿元 [9] - 华泰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3.66亿元 目标价26.22元 [9]
东北证券(000686) -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2025年付息公告
2025-08-07 08:40
债券信息 - 债券“24 东北 03”余额 8 亿元,期限 3 年,票面利率 2.05%[1] - 每 10 张面值 1000 元债券派息 20.50 元(含税)[4] 时间安排 - 债权登记日 2025 年 8 月 8 日,付息日 2025 年 8 月 11 日[1][5] - 计息期 2024 年 8 月 9 日至 2025 年 8 月 8 日[1] 其他 - 发行人主体和债券信用等级均为 AAA,评级展望稳定[3] - 公司委托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付息,付息日前 2 个交易日划付[6]
东北证券:磁约束主导多路线并行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08:27
行业技术路径 - 可控核聚变产业正从实验验证阶段向商业示范堆迈进 预计21世纪中叶实现示范发电 [1] - 磁约束技术因可持续运行能力强和成熟度高 被视为最可能实现商用发电的方式 其中托卡马克装置发展最为成熟 [1][2] - 实现商业化需满足Q值大于10 D-T反应因可实现性高成为研究主流 [2] - 全球168台聚变装置中磁约束类占主导 托卡马克类型占比达47% [3] - 场反位形 仿星器 Z箍聚变-裂变混合反应堆等技术路线并行发展 [2][3] 国际项目进展 - ITER计划2025年完成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建造 2034年首次等离子体放电 [2] - 日本JT-60SA已投入运行为ITER提供技术支撑 [2] - Helion Energy与微软签署全球首个聚变电力购买协议 承诺2028年前建成50兆瓦发电厂 [2] - CFS与谷歌签署购电协议 占该电厂预期发电量的50% [2] 国内项目突破 - 中国EAST装置创造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世界纪录 [2] - 中国环流三号项目挺进燃烧实验阶段 [2] - BEST计划2035年建成聚变工程示范堆 我国有望2050年前实现商业化发电 [2] - 江西星火项目计划2030年建成全球首座混合发电厂 [2] - 民营企业新奥集团 瀚海聚能在氢硼聚变 直线型场反位形等技术路线取得突破 [2] 产业链与投资规模 - 全球可控核聚变项目总投资超数百亿欧元 [1][2] - ITER成本结构中磁体系统占比28% 堆内构件占17% 土建厂房占14% 真空室占8% 加热系统和电流驱动占7% [3] - 中国参与ITER超导磁体 脉冲电源等核心组件制造 [3] - 商业化后将带动万亿级产业链 推动能源格局变革 [1][2]
量化资产配置系列之三:宏观因子组合及股债相关性再探索
东北证券· 2025-08-06 07:45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宏观因子风险平价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参考Fama-MacBeth方法,通过单变量时序回归计算资产对宏观风险因子的风险载荷,结合半衰期加权平滑载荷波动,最终通过风险平价优化配置底层资产[12][22][2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数据选择**:宏观因子包括经济增长(工业增加值/消费预测)、利率(国债指数)、通胀(CPI/PPI预测)、信用(企业债指数)等;资产覆盖中证全指、恒生指数、国债、商品等[20] 2. **风险载荷计算**:滚动36个月数据回归资产收益与宏观因子,公式为: $$r_{t}=\alpha_{t}+B\cdot f_{t}+\varepsilon_{t}$$ 其中B为风险载荷矩阵,f为因子收益[23] 3. **风险贡献优化**:基于风险平价目标,要求各宏观因子风险贡献相等,权重计算通过: $$\%\text{RC}\ =(w^{T}\cdot B)_{i}\cdot\frac{\partial\sigma_{P}}{\partial(w^{T}\cdot B)_{i}}/\sigma_{P}$$ 并采用12个月半衰期加权历史载荷[24] - **模型评价**:相比资产风险平价,模型提高了收益和波动弹性,但受资产价格波动滞后影响可能产生误差[37] 2. **模型名称**:股债相关性预测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借鉴AQR方法,将股债相关性拆解为经济增长波动、通胀波动、两者相关性三变量,并加入通胀水平因子提升解释度[42][4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变量定义**:经济增长波动(工业增加值/消费同比)、通胀波动(CPI/PPI同比)、相关性(3年滚动窗口计算)[48] 2. **回归模型**: $$r_{t}^{s}-E_{t-1}r_{t}^{s}=b_{\bar{\varepsilon}}^{s}e_{t}^{\bar{\varepsilon}}+b_{\bar{\varepsilon}}^{s}e_{t}^{\bar{\varepsilon}}$$ $$r_{t}^{b}-E_{t-1}r_{t}^{b}=b_{g}^{b}e_{t}^{g}+b_{n}^{b}e_{t}^{n}$$ 滞后1个月宏观数据后,解释度仍保持较高水平[53] 3. **预测应用**:滚动3年窗口计算系数,结合一致预测数据生成未来股债相关性方向[54]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宏观因子风险平价模型** - 年化收益:9.86%(有半衰期) vs 5.93%(资产风险平价)[29] - 年化波动:9.55% vs 2.53%[29] - 最大回撤:-14.30% vs -3.45%[29] - 分年度表现:2016年收益37.24%,2021年14.63%[32] 2. **股债相关性预测模型** - 三变量模型R²:0.610,四变量模型提升至0.767[51] - 经济增长波动系数:-0.0307(显著负贡献)[51] - 通胀波动系数:0.0836(显著正贡献)[51]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经济增长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工业增加值/消费预测等权合成,反映经济周期变化[20] - **具体构建**:月度环比预测值标准化后等权加权[20] 2. **因子名称**:通胀因子 - **构建思路**:结合CPI/PPI预测捕捉价格变动风险[20] - **具体构建**:环比预测值正交化后等权合成[21] 3. **因子名称**:信用因子 - **构建思路**:以企业债指数收益代表信用利差变化[20] - **具体构建**:正交化处理经济增长和利率因子后保留特异性风险[25]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经济增长因子**:在股债相关性模型中贡献显著负向风险(t=-12.092)[51] 2. **通胀因子**:四变量模型中系数0.0836(t=5.375),且通胀水平因子额外贡献0.0269(t=8.759)[51] 3. **信用因子**:与权益多空因子相关性矩阵显示低相关性(Carry相关性0.2)[41]
券商CFO盘点:长江证券财务总监陈水元56岁硕士学历年薪109万,比本科学历的东北证券CFO王天文薪酬低30万
新浪证券· 2025-08-04 07:51
行业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券商行业财务总监薪酬均值为132万元 [1] 头部券商CFO薪酬表现 - 东方财富CFO黄建海以332.24万元年薪位居榜首,较上年增长40.39万元 [3] - 华创云信CFO张小艾年薪260万元,同比下降7万元 [3] - 广发证券CFO孙晓菲年薪225.75万元,同比增长12.52万元 [3] 薪酬变动显著案例 - 国金证券CFO姜文國年薪197.6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79.37万元 [3] - 中信证券CFO张皓年薪146.25万元,同比减少332.74万元 [3] - 华泰证券CFO焦晓宁年薪145.2万元,同比下降151.13万元 [3] 学历与薪酬关联性 - 硕士学历CFO在榜单中占比超70%,最高薪前四名均为硕士学历 [3] - 本科学历的东北证券CFO王天文年薪140.81万元,高于硕士学历的长江证券CFO陈水元31.51万元 [1][3] 年龄分布特征 - 券商CFO年龄多集中于50-58岁区间,最高龄为58岁 [1][3] - 56岁长江证券CFO陈水元薪酬109.3万元,低于行业均值22万元,在35人中排名后42% [1]
券商CFO盘点:东北证券CFO王天文年薪140.8万,本科文凭在学历梯队中处于尾部
新浪证券· 2025-08-04 06:36
行业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1] - CFO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1] - 券商行业CFO薪酬呈现显著分化 最高薪与最低薪差距达277.36万元[2][3] 高管薪酬数据 - 东方财富CFO黄建海以332.24万元年薪位居券商榜首 较上年增长40.39万元[2] - 华创云信张小艾年薪260万元 同比减少7万元[2] - 广发证券孙晓燕年薪225.75万元 同比增长12.52万元[2] - 国信证券周中国年薪219.06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73.94万元[2] - 太平洋许弟伟为唯一博士学历CFO 年薪159.87万元[2] - 东北证券王天文年薪140.81万元 微降0.27万元 在券商中排名第14[1][2] 高管背景特征 - 券商CFO学历以硕士为主 本科占比约17%[1][2][3] - 年龄分布集中在50-60岁区间 最年轻为太平洋许弟伟(21岁)[2] - 东北证券王天文56岁 年龄排名第5 兼任吉林省金融学会副会长等职务[1]
东北证券:7月31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05:53
公司治理动态 - 公司于2025年7月31日以现场和视频结合方式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临时会议[1]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选举陈铁志为第十一届董事会战略与ESG管理委员会委员的议案[1] 业务结构分析 - 2024年度期货经纪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35.68%[1] -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占比29.63%位列第二[1] - 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占比22.65%位居第三[1] - 基金业务与资产管理业务分别占比10.34%和8.78%[1] 行业环境观察 - 德资巨头中国区高管指出行业深陷残酷价格战[1] - 智能驾驶领域存在价格压力 高管警告智驾服务不能免费否则将给全行业带来灾难性影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