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北证券:磁约束主导多路线并行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东北证券东北证券(SZ:000686) 智通财经网·2025-08-07 08:27

行业技术路径 - 可控核聚变产业正从实验验证阶段向商业示范堆迈进 预计21世纪中叶实现示范发电 [1] - 磁约束技术因可持续运行能力强和成熟度高 被视为最可能实现商用发电的方式 其中托卡马克装置发展最为成熟 [1][2] - 实现商业化需满足Q值大于10 D-T反应因可实现性高成为研究主流 [2] - 全球168台聚变装置中磁约束类占主导 托卡马克类型占比达47% [3] - 场反位形 仿星器 Z箍聚变-裂变混合反应堆等技术路线并行发展 [2][3] 国际项目进展 - ITER计划2025年完成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建造 2034年首次等离子体放电 [2] - 日本JT-60SA已投入运行为ITER提供技术支撑 [2] - Helion Energy与微软签署全球首个聚变电力购买协议 承诺2028年前建成50兆瓦发电厂 [2] - CFS与谷歌签署购电协议 占该电厂预期发电量的50% [2] 国内项目突破 - 中国EAST装置创造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世界纪录 [2] - 中国环流三号项目挺进燃烧实验阶段 [2] - BEST计划2035年建成聚变工程示范堆 我国有望2050年前实现商业化发电 [2] - 江西星火项目计划2030年建成全球首座混合发电厂 [2] - 民营企业新奥集团 瀚海聚能在氢硼聚变 直线型场反位形等技术路线取得突破 [2] 产业链与投资规模 - 全球可控核聚变项目总投资超数百亿欧元 [1][2] - ITER成本结构中磁体系统占比28% 堆内构件占17% 土建厂房占14% 真空室占8% 加热系统和电流驱动占7% [3] - 中国参与ITER超导磁体 脉冲电源等核心组件制造 [3] - 商业化后将带动万亿级产业链 推动能源格局变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