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000661)

搜索文档
长春高新涨2.08%,成交额8.0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827.1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4 06:3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盘中上涨2.08%至121.07元/股 成交额8.08亿元 换手率1.69% 总市值493.8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827.18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369.34万元(买入6311.26万元占比7.82% 卖出5941.92万元占比7.36%) 大单净买入1500万元(买入1.94亿元占比24.03% 卖出1.79亿元占比22.23%) [1] - 年内累计涨幅24.97% 近5日跌2.27% 近20日涨18.34% 近60日涨25.79% [1] - 年内2次登龙虎榜 最近9月2日净买入2.75亿元 买入总额5.38亿元占比19.67% 卖出总额2.63亿元占比9.62%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03亿元 同比微降0.54% [2] - 归母净利润9.83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42.85%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0.91万户 较上期减少12.78% 人均流通股3662股 较上期增加14.66%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843.81万股(第三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345.02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576.21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73.16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持股536.67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32.69万股 [3] - 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A持股504.04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42.94万股 [3] - 兴全合润混合A持股415.41万股(第八大股东) 为新进股东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413.26万股(第九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45.34万股 [3] - 创新药ETF持股309.01万股(第十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93.82万股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构成:制药业占比92.83% 房地产业务占比6.81% 服务业占比0.36%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7.9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2.59亿元 [3]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 [2] - 概念板块涵盖:东北振兴 茅概念 高派息 百元股 基金重仓等 [2]
创新药冲锋,中药助攻,全市场唯一药ETF(562050)冲上2%!
新浪基金· 2025-09-24 06:12
制药板块市场表现 - 9月24日午后制药板块持续上攻,全市场唯一药ETF(562050)冲高逾2% [1] - 创新药概念领涨,信立泰和甘李药业双双涨停封板 [1] - 权重股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均上涨,中药股太极集团、东阿阿胶、达仁堂集体涨超2% [1] 药ETF交易数据 - 药ETF(562050)14:06报价1.127元,涨幅2.18%,均价1.117元 [2] - 成交金额10.75万元,换手率10.91%,外盘6.79万手,内盘3.96万手 [2] - 实时净值1.1246元,折溢价率0.21%,T-1日基金规模1104148.54元 [2] 成分股表现 - 明可有(002294)涨幅10.01%,权重占比2.48% [2] - 日本预报(603087)涨幅10.000%,权重占比1.96% [2] - 海南科(002653)涨幅5.71%,权重占比1.43% [2] 行业研发进展 - 恒瑞医药三项研发进展:药物纳入拟突破性治疗品种公示、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2] - 长春高新子公司与丹麦ALK-Abelló A/S公司达成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产品合作 [2] 行业分析观点 - 创新药维持高景气,持续推荐创新药械及产业链 [3] - 集采规则优化,医保局推动"反内卷",内需市场有望改善 [3] - CXO及制药上游景气度修复,医疗器械龙头或迎复苏 [3] 指数产品特征 - 药ETF(562050)被动跟踪中证制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恒瑞医药、片仔癀、云南白药等 [3] - 药ETF为全市场唯一跟踪制药指数的ETF,重仓创新药兼顾中药,无CXO成分 [4] - 对比医疗ETF(512170)专注创新药研发,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具港股高弹性特性 [4]
生物制品板块9月22日跌0.15%,康乐卫士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7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2 08:47
板块整体表现 - 生物制品板块整体下跌0.15%,表现弱于大盘,上证指数上涨0.22%至3828.58点,深证成指上涨0.67%至13157.97点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涨幅最高为奥浦迈(9.90%),跌幅最大为康乐卫士(-6.90%) [1][2] - 板块资金呈现净流出态势,主力资金净流出4.73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1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5499.54万元 [2] 个股涨跌表现 - 涨幅前列个股包括奥浦迈(688293)涨9.90%至58.70元,百普赛斯(301080)涨5.05%至61.75元,甘李药业(603087)涨3.76%至73.60元 [1] - 跌幅较大个股包括康乐卫士(833575)跌6.90%至14.71元,科兴制药(688136)跌3.20%至40.54元,赛升药业(300485)跌2.81%至11.74元 [2] - 成交额居前个股为长春高新(000661)成交12.65亿元,荣昌生物(688331)成交6.53亿元,甘李药业(603087)成交13.42亿元 [1][2] 资金流向分析 - 甘李药业(603087)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5815.62万元,占比4.33%,但游资资金净流出5636.67万元 [3] - 荣昌生物(688331)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4373.26万元,占比6.70%,游资资金净流出3564.49万元 [3] - 智翔金泰(688443)主力资金净流入653.44万元,占比5.08%,游资资金净流出902.25万元 [3]
长春高新跌2.10%,成交额4.7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27.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2:4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10%至122.59元/股 成交额4.70亿元 换手率0.95% 总市值500.0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27.42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66%和3.65%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1.81%和24.21%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6.5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3.33%/17.06%/26.88%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03亿元 同比微降0.54%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9.83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42.85%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12.78%至10.91万户 人均流通股增加14.66%至3662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345.02万股至843.81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73.16万股至576.21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减持32.69万股 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A减持42.94万股 [3] - 兴全合润混合A新进持股415.41万股 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45.34万股 [3] 业务构成与分红记录 - 制药业务占比92.83% 房地产业务占比6.81% 服务业占比0.36%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7.91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2.59亿元 [3] 市场属性与行业分类 - 属于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行业 [2] - 概念板块涵盖东北振兴、茅概念、高派息、阿尔茨海默、百元股等 [2]
市值5年缩水1600亿元!长春高新净利润暴跌42%,还能靠什么翻身
华夏时报· 2025-09-20 01:1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中报净利润同比暴跌42.85% 市值较2021年峰值缩水超过1600亿元 核心产品集采降价及新业务青黄不接导致业绩恶化 [1][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滑0.54% 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 近20年首次营收净利双下滑 [2] - 第二季度营收36.05亿元同比微增4.16% 但净利润4.63亿元同比下滑48.83% 呈现增收不增利特征 [2] - 近5年营收增速从2021年26.71%持续回落至2025年-0.54% 净利润增速从46.85%骤降至-42.85% 利润端恶化速度远超收入端 [2] 业务结构风险 - 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净利润下滑 百克生物出现亏损 公司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生长激素(占营收70%以上) [3] - 生长激素产品面临广东联盟集采价格降幅超50% 医保控费趋严直接压缩利润空间 [3] - 行业面临从仿制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阵痛 PD-1/PD-L1抑制剂市场规模2024年同比萎缩23% [4] 费用结构问题 - 销售费用23.86亿元同比增长23.43% 研发费用11.55亿元同比增长30.22% 合计占营收比例达53.6% [5] - 销售费用高增长源于新产品伏欣奇拜单抗推广及向肿瘤科等新科室渠道拓展 [6] - 研发费用激增因推进ADC及小核酸技术平台 研发投入占比升至20.21%为近五年最高 [6] - 三费占比46.97%显著高于行业均值35% 存在销售费用边际效益递减及管理冗余问题 [7] 行业环境 - 生物医药行业普遍面临研发投入高、商业化周期长、现金流承压困境 [4]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企业加大市场投入 销售团队扩展及渠道拓展推高费用 [6]
市值5年缩水1600亿元!长春高新净利润暴跌42% 还能靠什么翻身
华夏时报· 2025-09-20 00:5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滑0.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 [3]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6.05亿元同比增长4.16% 但净利润4.63亿元同比下滑48.83% 呈现增收不增利特征 [3] - 近五年中报营收增速从2021年26.71%持续回落至2025年-0.54% 归母净利润增速从2021年46.85%骤降至2025年-42.85% [3] 市值变动 - 公司市值从2021年5月巅峰时期超2100亿元缩水至当前500亿元 累计蒸发超1600亿元 [2] 业务结构风险 - 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净利润下滑 百克生物出现亏损 暴露出业务结构依赖单一产品风险 [4] - 生长激素产品占营收70%以上 广东联盟集采价格降幅超50%直接压缩利润空间 [5] - 公司面临行业共性困境 国内创新药企普遍存在研发投入高、商业化周期长、现金流承压问题 [5] 费用结构 - 2025年中报销售费用23.86亿元同比增长23.43% 研发费用11.55亿元同比增长30.22% 合计占营收比例达53.6% [7] - 销售费用增长源于新产品市场推广及销售团队向肿瘤科等新科室拓展 [7] - 研发费用激增因重点推进ADC、小核酸等技术平台及临床试验 研发投入占比升至20.21%为近五年最高 [7] 运营效率 - 三费占营收比达46.97%显著高于行业平均35% 存在结构性矛盾 [8][9] - 销售费用畸高源于生长激素需长期用药的学术推广+渠道下沉模式 但集采后边际效益递减 [8] - 管理费用中存在18%股权激励成本 反映内部激励与业绩增长脱节 子公司独立运营导致行政重叠 [8][9]
9月19日医疗健康(980016)指数跌1.08%,成份股长春高新(000661)领跌
搜狐财经· 2025-09-19 10:34
指数表现 - 医疗健康指数收于7021.34点,单日下跌1.08%,成交额339.06亿元,换手率1.07% [1] - 指数成份股中仅5家上涨,45家下跌,奕瑞科技领涨1.82%,长春高新领跌3.91% [1] 头部成份股详情 - 药明康德权重13.58%居首,股价108.75元上涨1.23%,总市值3209.76亿元 [1] - 恒瑞医药权重10.87%位列第二,股价69.65元下跌2.03%,总市值4622.81亿元 [1] - 迈瑞医疗权重8.17%排名第三,股价235元下跌1.18%,总市值2849.24亿元 [1] - 联影医疗权重4.14%股价147.9元下跌1.4%,片仔癀权重3.91%股价199.23元下跌0.39% [1] 资金流向 - 指数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22.9亿元,游资净流入2.78亿元,散户净流入20.13亿元 [3] - 迈瑞医疗获主力净流入9878.89万元(占比5.5%),长春高新获主力净流入6798.6万元(占比4.06%) [3] - 科伦药业遭游资净流出6663.7万元(占比12.38%),奕瑞科技遭游资净流出4333.12万元(占比12.86%) [3]
市值5年缩水1600亿元!长春高新净利润暴跌42%,“生长激素神话”还能靠什么翻身|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9-19 09:0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滑0.54% 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 [3] - 第二季度营收36.05亿元同比增长4.16% 但净利润4.63亿元同比下滑48.83% [3] - 近五年中报营收增速从2021年26.71%持续回落至2025年-0.54% 归母净利润增速从46.85%骤降至-42.85% [3] 市值变动 - 公司市值从2021年5月超2100亿元峰值缩水至当前500亿元 累计减少超1600亿元 [2] 业务结构风险 - 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净利润下滑 百克生物出现亏损 [4] - 生长激素产品占营收70%以上 广东联盟集采价格降幅超50%直接压缩利润空间 [4] - 国内PD-1/PD-L1抑制剂市场规模2024年同比萎缩23% 反映同类赛道竞争加剧 [5] 费用结构分析 - 2025年中报销售费用23.86亿元同比增长23.43% 研发费用11.55亿元同比增长30.22% 合计占营收53.6% [6] - 销售费用增长源于新药推广及销售团队向肿瘤科等新科室拓展 [6] - 研发费用激增因重点推进ADC及小核酸技术平台 研发投入占比升至20.21%为近五年最高 [6] - 三费占比达46.97%显著高于行业平均35%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1%但集采后边际效益递减 [7][8] 行业转型挑战 - 生物医药行业面临从仿制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阵痛 普遍存在研发投入高、商业化周期长、现金流承压困境 [5] - 企业需加强产品多元化布局 通过严格评估研发项目确保资源向有市场潜力领域倾斜 [4]
生物制品板块9月19日跌1.9%,康弘药业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9.9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9 08:47
板块整体表现 - 生物制品板块整体下跌1.9%,领跌个股为康弘药业(跌幅6.09%)[1] - 上证指数下跌0.3%至3820.09点,深证成指下跌0.04%至13070.86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呈现分化态势[1][2]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列:奧浦迈涨1.71%至53.41元,科兴制药涨1.70%至41.88元,康华生物涨0.59%至76.33元[1] - 跌幅显著:康弘药业跌6.09%至37元,ST未名跌4.95%至8.44元,艾迪药业跌4.90%至14.76元[2] - 成交活跃:智飞生物成交47.46万手金额10.48亿元,安科生物成交46.50万手金额4.87亿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9.97亿元,游资净流入8294.01万元,散户净流入9.14亿元[2] - 长春高新获主力净流入6798.60万元(占比4.06%),但遭游资净流出7524.18万元[3] - 康华生物主力净流入1182.50万元(占比6.02%),散户净流出1360.28万元[3] - 特宝生物游资净流出2471.08万元(占比-16.59%),散户净流入2312.02万元[3]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9、5-2025、9、18)-20250919
东莞证券· 2025-09-19 07:40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标配(维持)[1] 核心观点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规则二次征求意见座谈会已召开 预计不久后将发布正式集采文件 一旦发布后续工作进展将较快[6][27] - 医药生物板块持续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 受美国降息及中美关系缓和利好 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持续走强[6][29] - 目前处于业绩真空期 建议关注创新药等有BD预期催化的板块投资机会[6][29] 行情回顾 - SW医药生物行业上涨1.36% 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1.66个百分点[5][13] - 三级细分板块中多数录得正收益 医疗研发外包和医疗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8.17%和5.83% 化学制剂板块下跌0.96%[5][14] - 行业内约48%个股录得正收益 振德医疗涨幅最大达62.30% 赛诺医疗跌幅最大为20.49%[15][18] - 行业整体PE(TTM)约56.10倍 相对沪深300PE倍数为4.26倍 估值变化不大[19][29] 行业重要新闻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药事管理等3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5年版)[23][26] - 第十一批国采规则二次征求意见结束 预计很快发布正式文件 参考第十批集采 从发布文件到开标约20天 开标到公布结果约18天[6][27] 上市公司动态 - 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与丹麦ALK公司达成合作 在中国联合开发并商业化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产品[28] 投资关注方向 - 医疗设备板块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键凯科技、欧普康视[6][29] - 医药商业板块关注:益丰药房、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6][29] - 医美板块关注:爱美客、华东医药[6][29] - 科学服务板块关注:诺唯赞、百普赛斯、优宁维[6][29] - 医院及诊断服务关注:爱尔眼科、通策医疗、金域医学[6][29] - 中药板块关注:华润三九、同仁堂、以岭药业[6][29] - 创新药板块关注:恒瑞医药、贝达药业、华东医药[6][29][30] - 生物制品板块关注: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华兰疫苗[6][30] - CXO板块关注: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昭衍新药[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