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科股份(000656)
icon
搜索文档
A股平均股价13.44元 36股股价不足2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2:57
A股市场低价股概况 - A股平均股价为13.44元,低于2元的个股共36只,最低为*ST高鸿1.03元 [1] - 低价股中ST股占比36.11%(13只),当日上涨个股仅8只,下跌26只 [1] - *ST京蓝单日涨幅最高达5.11%,*ST苏吴跌幅最大为5.22% [1] 低价股行业分布特征 - 房地产行业占比最高,出现荣盛发展(1.43元)、*ST金科(1.32元)等9只个股 [1][2] - 基础化工行业含*ST辉丰(1.59元)、和邦生物(1.91元)等4只个股 [1][2] - 钢铁行业集中山东钢铁(1.51元)、重庆钢铁(1.45元)等3只个股 [1] 个股估值表现 - 市净率呈现两极分化:海航控股达27.45倍,而*ST苏吴仅0.44倍 [1][2] - 4只个股市净率低于0.5倍,包括*ST苏吴(0.44)、金隅集团(0.43)等 [1][2] - 建筑装饰行业个股广田集团市净率13.17倍,雅博股份达10.01倍 [1] 交易活跃度分析 - *ST苏吴换手率6.57%居首,ST岭南换手率5.19%次之 [1][2] - 永泰能源、山东钢铁等周期股换手率均低于2% [1] - ST易购虽股价1.99元接近2元,但换手率仅0.61% [2]
A股平均股价13.21元 33股股价不足2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9:05
A股整体市场概况 - 截至8月27日收盘,沪指报收3800.35点,A股平均股价为13.21元 [2] - 高价股及低价股数量在A股市场总体占比相对较少 [2] 低价股总体特征 - 股价低于2元的个股共有33只,最低的是*ST高鸿,最新收盘价为1.14元 [2] - 股价低于2元个股中,共有13只ST股上榜,占比为39.39% [2] - 市场表现方面,33只低价股中当日上涨的有2只,下跌的有30只 [2] 低价股具体表现 - 涨幅居前的有*ST苏吴上涨5.41%、ST中珠上涨1.06% [2] - 跌幅居前的有*ST高鸿下跌5.00%、*ST阳光下跌4.62%、盈新发展下跌4.14% [2] 行业分布特征 - 房地产行业低价股出现频率最高,包括*ST金科、荣盛发展、盈新发展、香江控股、北辰实业、*ST阳光、绿地控股、ST明诚、荣安地产等9家公司 [2][3] - 钢铁行业有3家低价股:重庆钢铁、山东钢铁、酒钢宏兴 [2][3] - 建筑装饰行业有4家低价股:ST岭南、雅博股份、广田集团、普邦股份 [3] - 基础化工行业有3家低价股:*ST辉丰、金正大、和邦生物 [2][3] - 交通运输行业有2家低价股:海航控股、辽港股份 [2] 个股估值特征 - 市净率最低的为*ST天茂0.36倍,其次为金隅集团0.42倍、*ST苏吴0.47倍 [2][3] - 市净率最高的为广田集团13.47倍,其次为ST明诚15.79倍、美邦服饰16.81倍 [3] - 海航控股市净率达27.10倍,显著高于其他低价股 [2] 交易活跃度 - *ST苏吴日换手率最高达20.93%,显示交易异常活跃 [2] - ST易购日换手率最低仅为0.30%,交易相对清淡 [3] - 多数低价股日换手率集中在1%-6%之间 [2][3]
低价股一览 30股股价不足2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09:17
A股市场整体情况 - 截至8月25日收盘,沪指报收3883.56点,A股平均股价为13.48元 [1] - 高价股及低价股数量在A股市场总体占比相对较少 [1] 低价股特征 - 股价低于2元的个股共有30只,最低的是*ST苏吴,最新收盘价为1.06元 [1] - 股价低于2元个股中,共有13只ST股上榜,占比为43.33% [1] 低价股市场表现 - 今日上涨的有23只,涨幅居前的有荣盛发展、*ST苏吴、ST岭南,分别上涨6.94%、4.95%、4.85% [1] - 下跌的有3只,跌幅居前的有*ST高鸿、*ST京蓝、*ST星光,跌幅分别为5.26%、1.09%、0.51% [1] 行业分布 - 房地产行业低价股包括*ST金科、荣盛发展、盈新发展、香江控股、ST明诚、*ST阳光等6只 [1][2] - 建筑装饰行业低价股包括ST岭南、雅博股份、广田集团、普邦股份等4只 [1][2] - 钢铁行业低价股包括重庆钢铁、山东钢铁、酒钢宏兴等3只 [1] - 基础化工行业低价股包括*ST辉丰、金正大、和邦生物等3只 [1][2] - 交通运输行业低价股包括海航控股、辽港股份等2只 [1] - 医药生物行业低价股包括*ST苏吴、ST中珠等2只 [1] - 通信、煤炭、非银金融、建筑材料、环保、商贸零售、轻工制造、家用电器、社会服务等行业各有1只低价股 [1][2] 个股特征 - *ST苏吴为股价最低个股(1.06元),属于医药生物行业,日涨跌幅4.95%,市净率0.43倍 [1] - *ST高鸿股价1.26元,属于通信行业,日涨跌幅-5.26%,市净率2.46倍 [1] - 荣盛发展日涨幅最高达6.94%,属于房地产行业,市净率0.48倍 [1] - 海航控股市净率最高达27.45倍,属于交通运输行业 [1] - 广田集团市净率13.76倍,属于建筑装饰行业 [1] - ST明诚市净率15.79倍,属于房地产行业 [2]
很多房企,正在涌入万亿新赛道
36氪· 2025-08-25 02:28
行业趋势与市场空间 - 代建行业新签约面积以每年约20%增速急剧增长[3] - 中国代建30强新增签约建筑面积从2020年不到1亿平方米增至2024年超过2亿平方米,实现翻倍[3] - 代建行业被视为万亿级别市场,渗透率约10%,较发达国家20-25%的渗透率仍有较大增长空间[5] - 代建行业为轻资产运营,净利润率普遍高于20%,而传统地产开发仅10%左右[5] - 纾困类代建项目近几年出现爆发性增长,与地产行业周期及房企流动性危机相关[7] 政策驱动与机构参与 - 国家2022年启动大规模地产纾困金融政策,AMC机构作为不良资产处置"国家队"手握大量地产存量[7] - 住建部数据显示保交楼体量达338万套,AMC机构与代建公司成为关键执行方[7] - AMC机构2023-2025年新签代建规模预计平均2779万平方米/年,占比17%[7] - 2024年上半年AMC机构投入地产不良盘活资金规模至少1316亿元[8] - AMC通过债务重组、司法拍卖等方式解决不良资产法务和债务问题,代建公司负责专业开发管理[9] 企业战略与业务布局 - 绿城管理为代建行业领头羊,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超过20%[7] - 融创成立"而今资本"和"而今管理"平台,通过"不良资产+代建"模式切入市场[12] - 旭辉启动二次创业,全面进入房地产代建业务,并已接手天津、沈阳等地多个不良资产代建项目[12][13] - 远洋集团在昆明、成都、西安等地承接多个出险项目,代建业务成为重要发力方向[16] - 金科股份将"特殊资产"作为未来四大核心业务之一,与长城资产合作通过"房企+AMC"模式盘活项目[16] 项目案例与操作模式 - 融创外滩壹号院通过股权变更和AMC介入,2024年热销超200亿元,位居上海单盘第二[1] - 八埭头滨江园由长城资产与中海地产接手,项目有34.8亿可售货值,包含164套未售房屋和699个车位[19] - 武汉当代天誉项目通过炸楼重建,由绿城管理优化产品后以绿城桂湖云翠名称重新入市[22] - 不良资产代建项目存在较大利差空间,允许代建方在产品上加配提升,例如精装、园林和公区[18][20] - 代建方选择逻辑包括优先平台地产子公司、头部房企、原出险房企或第三方代建企业[11] 产品优劣势分析 - 优势包括土地成本较低、房价溢价空间大、成本投入允许高于其他项目[18] - 劣势包括规划方案可能落伍、产品设计不适应时代需求、社区呈现老旧感[21][22] - 代建方可通过产品加配提升价值,但需介入时机较早才有全面优化空间[23][24] - 现房销售和价格优势是部分重启项目的核心卖点,例如八埭头滨江园可能以现房形式入市[19][20]
金科服务(09666):东方雨虹仅于2843.12万股公司股份中拥有权益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3:15
股权变动情况 - 金科地产持有的3500万股股份于2023年12月26日司法判决转让予第三方[1] - 金科地产额外3268万股(占已发行股本5.47%)和2200万股(占3.68%)在法院监督下公开拍卖[1] - 上述拍卖股份转让于2025年6月25日完成交割,受让方为东方雨虹和重庆中讯金通[1] 股东权益结构 - 东方雨虹截至2025年8月13日实际持有2843.12万股,持股比例降至4.76%[1] - 东方雨虹与重庆中讯金通均独立于要约人且不存在一致行动关系[1] 司法执行进展 - 股份处置系执行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对金科地产的司法判决[1] - 拍卖活动由金科地产管理人在法院监督下组织实施[1]
低价股一览 33股股价不足2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08:33
A股整体股价水平 - A股平均股价为13.27元[1] - 沪指报收3825.76点[1] - 高价股及低价股在市场中总体占比较少[1] 低价股整体情况 - 股价低于2元的个股共有33只[1] - 最低价股为*ST苏吴,收盘价1.01元[1] - 13只ST股位列低价股,占比39.39%[1] 低价股市场表现 - 当日7只低价股上涨,涨幅最高为*ST苏吴5.21%[1] - 13只低价股下跌,跌幅最高为*ST高鸿5.00%[1] - *ST星光上涨1.55%,金隅集团上涨1.82%[1] 行业分布特征 - 房地产行业出现频次最高,包括*ST金科、荣盛发展、盈新发展等[1][2] - 钢铁行业有重庆钢铁、山东钢铁、酒钢宏兴三只个股[1] - 基础化工行业包含*ST辉丰、金正大、和邦生物等多家公司[1][2] 个股估值指标 - *ST苏吴市净率仅0.41倍,为表中最低[1] - 海航控股市净率达26.93倍,为表中最高[1] - ST明诚市净率为15.71倍,广田集团市净率为13.54倍[1][2] 交易活跃度 - *ST星光日换手率5.35%,为表中最高[2] - ST易购日换手率仅0.20%,为表中最低[2] - 雅博股份日换手率达5.08%,显示较高交易活跃度[1]
多家房企完成债务重组
深圳商报· 2025-08-21 17:45
房企债务重组进展 - 截至8月20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及重整获批 化债总规模超12000亿元人民币 [1] - 融创、富力、奥园、远洋、时代中国、龙光完成境内及境外债重组 中梁完成境外债重组 [1] - 旭辉、佳兆业、金轮天地、禹洲地产、世茂、绿地、碧桂园境外债重组获批 [1] 企业重整执行情况 - 6月新华联完成重整 霍煤龙兴房地产公司重整获批 [1] - 金科股份、协信远创重整获法院批准 目前处于执行阶段 [1] 上市企业业务调整 - 多家上市企业主动转型或被动保壳 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 [1] - 鲁商发展、珠免集团、冠城新材退出房地产业务或转型轻资产 [1]
A股平均股价13.08元 33股股价不足2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0:19
A股市场整体概况 - 截至8月20日收盘,沪指报收3766.21点,A股平均股价为13.08元 [1] - 高价股及低价股数量在A股市场总体占比较低 [1] 低价股分布特征 - 股价低于2元的个股共有33只,最低为*ST苏吴0.91元 [1] - 低价股中ST股占比达39.39%(13只) [1] - 行业分布集中于房地产(7只)、基础化工(4只)、建筑装饰(4只)及钢铁(3只) [1][2] 个股价格表现 - 当日20只低价股上涨,涨幅最高为*ST云网4.79% [1] - 5只低价股下跌,跌幅最大为*ST高鸿5.16% [1] - *ST苏吴同时出现股价最低(0.91元)和跌幅居前(-2.15%) [1] 重点个股数据 - *ST金科收盘价1.36元(房地产) [1] - 永泰能源收盘价1.44元(煤炭) [1] - 海航控股市净率26.41倍(交通运输) [1] - ST岭南日换手率6.61%(建筑装饰) [1] - 雅博股份日换手率9.20%(建筑装饰) [1]
A股平均股价12.96元 36股股价不足2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8:37
A股市场低价股概况 - 截至8月19日收盘A股平均股价为12.96元 股价低于2元的个股共有36只 最低价为*ST苏吴0.93元 [1] - 低价股中ST类公司占比显著 36只低价股中包含13只ST股 占比达36.11% [1] - 市场表现分化明显 当日22只上涨 7只下跌 山东钢铁以2.63%涨幅居首 *ST苏吴以5.10%跌幅领跌 [1] 低价股行业分布特征 - 房地产行业集中度最高 涵盖*ST金科 荣盛发展 盈新发展等8家公司 [1][2] - 基础化工行业分布较多 包括*ST辉丰 金正大 和邦生物等4家企业 [1][2] - 建筑装饰行业表现活跃 ST岭南 广田集团 雅博股份等3家公司上榜 [1] 重点个股估值指标 - *ST苏吴市净率仅0.38倍 为全市场最低 当日换手率达7.60% [1] - 海航控股市净率26.41倍 显著高于其他低价股 行业估值分化明显 [1] - 美邦服饰市净率17.20倍 ST明诚市净率15.71倍 显示部分公司估值与股价表现背离 [2]
房企债务重组加速破局 年内8家方案落地、削债成主流
新浪财经· 2025-08-18 03:58
债务重组进展 - 截至8月初60家出险房企中已有42家披露债务重组进展 其中16家完成全部或部分债务重组 年内获批方案房企数量达8家 较此前明显提速 [1] - 重组模式从展期转向削债 融创中国境内154亿元债务重组削债比例超50% 龙光集团219亿元境内债重组方案通过资产抵债与现金回购等组合工具 20天内高效获债权人通过 [1] - 旭辉和远洋等企业优化方案聚焦债转股和现金回购 削债比例普遍达30%-70% 显著减轻长期负债压力 [1] 司法重整突破 - 金科股份成为首家完成司法重整的全国性上市房企 涉及债务1470亿元 债权人超8400家 [1] - 司法重整+战投赋能模式引入上海品器与中国长城资产等战略资本 推动业务转型为不动产综合运营商 为行业提供可复制路径 [1] 重组后续挑战 - 富力地产与当代置业此前展期后仍陷二次危机 凸显销售回款与经营能力的重要性 [2] - 2025年房企到期债务达5257亿元 其中三季度单季偿债高峰1574亿元 市场修复程度将决定重组实效 [2] - 行业正从有效化解迈向系统修复 房企需内外兼修方能真正重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