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的集团(000333)
icon
搜索文档
工厂大脑调度、Agent指挥、机器人协同作业,美的建了全球首个智能体工厂
36氪· 2025-08-30 16:33
智能体工厂认证与能力 - 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获得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认证 [1] - 智能体工厂基于"美的工厂大脑" 由14个智能体覆盖38个核心生产业务场景协同作业 具备从感知、决策、执行、反馈到持续优化的端到端能力 [1] - 智能体以秒级响应完成传统人工小时级任务 平均提效80%以上 其中排产响应速度提升90% [1] 工厂大脑架构与功能 - 美的工厂大脑是智能体工厂的"神经中枢" 采用高可用、可扩展的分布式多智能体架构 通过Agent-to-Agent通信实现智能体自治协同 [3] - 集成工业领域大模型推理引擎增强智能决策能力 工厂大脑负责任务调度 智能体是面向特定任务的神经网络 智能终端负责实际任务执行 [3] - 在质检任务中 AI眼镜为工人提供易错点提醒 首检效率由15分钟减少到30秒 [3] - 在干衣机后盖自动锁附工站 通过实时上传图片自动解析机型特征并快速匹配多种产品型号 实现混流生产场景的柔性化作业 [3] 人形机器人应用 - 美的集团人形机器人已从实验室进入实际应用场景 在注塑车间完成阶段性调试并与工厂业务系统打通业务闭环 [5] - 自主研发"美罗"人形机器人作为工厂具身智能体的核心执行单元 在工厂大脑统一调度下与品质、DMS、TPM、EHS等智能体深度协同 [5] - "美罗"可以自主执行品质首检、DMS巡回会议、TPM巡检、EHS巡检等高频次任务 实现实时响应与全流程自主决策 [5] - 在执行首检送检任务时 通过高精度自研3D相机自主进行尺寸外观检测 质检数据实时同步至品质智能体生成首检工单闭环 [7] 产业发展与规划 - 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规模化应用的探索期 首要任务是解决场景问题以推动技术迭代和系统演进 [7] - 在工厂大脑统一调度下 多智能体协同作业持续加强机器人及各类具身智能终端的操作能力 有效提升作业效率 [7] - 除洗衣机荆州工厂外 美的集团将进一步扩大智能体覆盖的场景数量 快速复制到集团全球范围内的其他工厂 [9]
A股家电三巨头:美的领衔、海尔居中、格力掉队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16:32
核心业绩表现 - 美的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11.24亿元 同比增长15.58% 归母净利润260.14亿元 同比增长25.04% [1] - 海尔智家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64.94亿元 同比增长10.22% [4] - 格力电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73.25亿元 同比下降2.46%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 同比增长1.95% [1][2] 分红政策对比 - 格力电器宣布不派发现金红利 不送红股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2] - 美的集团计划中期分红37.98亿元 海尔智家计划分红25.07亿元 [2] 主营业务结构 - 美的集团智能家居业务收入1672.01亿元 同比增长13.31% 占总收入66.58% [6][8] - 格力电器消费电器业务收入762.79亿元 同比下降5.09% 占总收入78.38% [9][10] - 美的集团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收入645.39亿元 同比增长20.79% 占总收入25.70% [23][26] - 格力电器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收入95.91亿元 同比增长17.13% 智能装备收入31.43亿元 同比增长20.90% [10][23] 海外市场表现 - 美的集团海外收入1071.93亿元 同比增长17.70% 占总收入42.69% [13][14] - 海尔智家海外收入790.79亿元 同比增长11.70% 占总收入50.53% [16] - 格力电器海外收入163.35亿元 同比增长10.19% 占总收入16.78% [10][13] - 美的集团计划提升海外收入占比至50%以上 重点发展OBM自主品牌 [16]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空调零售额1263亿元 同比增长12.4% [11] - 美的集团全球白色家电市场份额约5% 存在提升空间 [18][19] - 2025年下半年家电行业竞争加剧 预计零售规模仅微增 [11] 技术创新与转型 - 美的集团人形机器人聚焦六大应用场景 包括搬运、焊接等 [27] - 格力电器产业覆盖家用消费品和工业装备领域 包括半导体、工业储能等 [22] - 美的集团B端业务包含新能源与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等板块 [26]
格力年中不分红,美的接班路径“浮出”,白电三巨头上半年成绩掰手腕
华夏时报· 2025-08-30 12:37
核心业绩表现 - 美的集团上半年营收2511亿元同比增长15.6% 归母净利润超260亿元同比增长25% 营收规模与利润均为三巨头最高 [3] - 海尔智家上半年营收1565亿元同比增长超10% 归母净利润120.3亿元同比增长15.6% [3] - 格力电器上半年营收973.2亿元同比下降2.5% 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2% 为三巨头中唯一下滑且增速最慢企业 [3] - 格力归母净利率14.7%仍为三巨头最高 较美的高4.35个百分点 较海尔高7个百分点 [3] 分红策略差异 - 格力电器宣布2024年中期不分红 [3] - 美的集团实施每10股派现5元 合计现金分红总额近38亿元 [3] - 海尔智家实施每10股派现2.69元 拟派发分红金额25亿元 [3] 管理层接班布局 - 美的聘任48岁王建国担任执行总裁 为首次设立该职位 被视为方洪波60岁退休计划关键步骤 [4] - 海尔周云杰59岁 2021年11月才正式接任董事局主席 [5] - 格力71岁董明珠接班问题受关注 5月聘任49岁张伟担任总裁 [5] - 方洪波持有美的1.53%股权位列第五大股东 董明珠持有格力1.8%股权位列第六大股东 [4][5] 空调市场竞争态势 - 美的智能家居收入1672亿元同比增长13.31% 海尔空气能源解决方案收入329.78亿元同比增长12.8% 其中家用空调收入增超10% [6] - 格力消费电器收入763亿元同比下降超5% 主因二季度低价竞争蚕食中高端市场份额 [6] -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二季度家用空调线上2100元以下低端机销量占比首次超50% [6] - 第34周线上渠道格力份额23.13%居首 美的21.63%第二 小米13.31%第三 较2023年同期格力份额下降5.43个百分点 小米份额提升6.81个百分点 [7] B端转型进展 - 美的B端业务收入645.4亿元同比增长近21% 占总收入25.7% 旗下安得智联已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8] - 海尔装备部品及渠道综合服务收入187.2亿元同比增长近35% 占总收入12% [9] - 格力B端收入占比最低 工业制品/绿色能源/智能装备合计收入112.15亿元仅占总收入11.52% 其中工业制品与绿色能源占比约10%同比增长17% 智能装备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21% [10] - 美的通过收购科陆电子、万东医疗等公司加速B端布局 去年B端总收入超千亿元 [8] 股价市场表现 - 8月29日格力股价收42.6元跌5.88% 总市值2386.2亿元 [10] - 海尔股价收26.26元涨1% 总市值2464亿元 [10] - 美的股价收73.71元涨0.29% 总市值5658亿元 [10]
家电周报:三大白电2025年9月排产数据发布 海尔智家推出首次中期分红
新浪财经· 2025-08-30 12:31
板块表现 - 家电板块指数下跌0.9%,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7%,板块跑输大盘 [1] - 重点公司中光峰科技、科沃斯、极米科技涨幅领先,分别上涨6.5%、6.5%、5.6% [1] - 倍轻松、格力电器、莱克电气跌幅居前,分别下跌6.2%、5.6%、5.4% [1] 白电排产数据 - 2025年9月空冰洗排产总量2707万台,较去年同期生产实绩下降7.2% [1] - 家用空调排产1075万台,同比下降12.0% [1] - 冰箱排产821万台,同比下降6.3% [1] - 洗衣机排产811万台,同比下降1.1% [1] 公司动态 - 海尔智家推出首次中期分红,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9元,分红金额超25亿元 [1] 清洁电器数据 - 2025年7月电吹风线上销量93.22万台,同比下降6.44% [2][3] - 电吹风线上销额2.09亿元,同比上升11.46%,均价同比上升19.16%至223.9元/台 [2][3] - 电动剃须刀线上销量92.77万台,同比上升21.32% [2][3] - 电动剃须刀线上销额1.64亿元,同比上升23.61%,均价同比上升1.90%至177.0元/台 [2][3] 投资主线 - 白电板块兼具低估值、高分红、稳增长属性,地产政策反转和以旧换新政策形成催化 [4] - 铜价上涨引发渠道看涨情绪,看好白电产业链量价齐升,推荐海信家电及头部企业美的、海尔、格力 [4] - 出口主线推荐欧圣电气(大客户订单突破)、德昌股份(汽零业务放量)、石头科技(海外需求回暖) [4] - 核心零部件主线推荐华翔股份(低电价优势)、盾安环境(电子膨胀阀技术)、三花智控(储能温控和机器人业务) [4]
大比拼!A股家电三巨头,美的领衔、海尔居中、格力掉队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10:40
业绩表现 - 美的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11.24亿元同比增长15.58% 归母净利润260.14亿元同比增长25.04% [1] - 海尔智家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64.94亿元同比增长10.22% [7] - 格力电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73.25亿元同比下降2.46%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2] 分红策略 - 格力电器宣布不实施中期分红 不派发现金红利 不送红股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3] - 美的集团计划中期分红总额37.98亿元 海尔智家计划中期分红总额25.07亿元 [4] 家电主业表现 - 美的集团智能家居业务收入1672.01亿元同比增长13.31% 占总收入66.58% [8] - 海尔智家智能家居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长 [11] - 格力电器消费电器业务收入762.79亿元同比下降5.09% 占总收入78.38% [9][10]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空调市场零售额1263亿元同比增长12.4% [12] 海外市场拓展 - 美的集团海外收入1071.93亿元同比增长17.70% 占总收入42.69% [14][16] - 海尔智家海外收入790.79亿元同比增长11.70% 占总收入50.53% [14][17] - 格力电器海外收入163.35亿元同比增长10.19% 占总收入16.78% [14][17] - 美的集团目标海外收入占比超50% 海尔智家聚焦高端品牌战略 [18] B端业务发展 - 美的集团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收入645.39亿元同比增长20.79% 占总收入25.70% [24] - 格力电器其他业务收入98.30亿元占总收入10.10% 智能装备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0.90% [22][24] - 美的集团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聚焦六大具体应用场景 [25][26] - 美的集团B端业务目标占比达50% 包含新能源与工业技术等板块 [25]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白色家电市场包括西门子 惠而浦 LG 三星等企业 美的集团当前全球份额约5% [19][20] - 2025年下半年家电行业竞争加剧 预计零售规模仅微增 [12]
大比拼!A股家电三巨头 美的领衔、海尔居中、格力掉队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10:18
核心业绩表现 - 美的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11.24亿元,同比增长15.58%,归母净利润260.14亿元,同比增长25.04% [2] - 海尔智家营业收入1564.94亿元,同比增长10.22% [5][6] - 格力电器营业收入973.25亿元,同比下降2.46%,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2][3] 分红政策差异 - 格力电器宣布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3] - 美的集团计划中期分红37.98亿元,海尔智家计划分红25.07亿元 [3] 家电主业表现 - 美的集团智能家居业务收入1672.01亿元,同比增长13.31%,占总收入66.58% [6][7] - 海尔智家未单独披露家电业务占比,但整体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 [5][6] - 格力电器消费电器业务收入762.79亿元,同比下降5.09%,占总收入78.38% [7][8] 海外市场拓展 - 美的集团海外收入1071.93亿元,同比增长17.70%,占总收入42.69% [12][13] - 海尔智家海外收入790.79亿元,同比增长11.70%,占总收入50.53% [13] - 格力电器海外收入163.35亿元,同比增长10.19%,占总收入16.78% [8][13] - 三巨头均通过自主品牌战略布局海外市场,美的集团目标海外收入占比超50% [14] B端业务转型 - 美的集团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收入645.39亿元,同比增长20.79%,占总收入25.70% [23][25] - 格力电器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收入同比增长17.13%,智能装备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0.90% [21] - 美的集团B端业务包含新能源与工业技术(增28.61%)、智能建筑科技(增24.18%)、机器人与自动化(增8.33%)[25][26] 行业趋势与竞争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空调零售额同比增长12.4%至1263亿元 [9] - 2025年下半年家电行业竞争加剧,预计零售规模仅微增 [9] - 全球白色家电市场中,美的集团份额约5%,存在提升空间 [17] 技术创新与布局 - 美的集团聚焦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涉及搬运、装配等六大场景 [26] - 格力电器产业覆盖家用消费品与工业装备,包括高端装备、半导体、储能等领域 [21]
大比拼!A股家电三巨头,美的领衔、海尔居中、格力掉队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10:09
核心业绩表现 - 美的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11.24亿元,同比增长15.58%,归母净利润260.14亿元,同比增长25.04%,扣非净利润262.35亿元,增长30.00% [2][3] - 海尔智家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64.94亿元,同比增长10.22%,归母净利润120.33亿元,同比增长15.59% [10][13] - 格力电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73.25亿元,同比下降2.46%,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扣非净利润139.46亿元,仅增长0.59% [6][7] 业务结构分析 - 美的集团智能家居业务收入1672.01亿元,同比增长13.31%,占总营收66.58%,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收入645.39亿元,同比增长20.79%,占总营收25.70% [13][32][33] - 格力电器消费电器收入762.79亿元,同比下降5.09%,占总营收78.38%,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收入95.91亿元,同比增长17.13%,智能装备收入31.43亿元,同比增长20.90% [17][30] - 海尔智家未披露具体业务分部数据,但强调海外高端品牌战略和供应链协同优化 [24] 海外市场表现 - 美的集团海外收入1071.93亿元,同比增长17.70%,占总营收42.69% [22][23] - 海尔智家海外收入790.79亿元,同比增长11.70%,占总营收50.53% [22][23] - 格力电器海外收入163.35亿元,同比增长10.19%,占总营收16.78% [17][22] - 三巨头均通过自主品牌战略布局海外市场,美的集团目标海外收入占比超50% [24] 分红政策对比 - 美的集团拟中期分红37.98亿元,海尔智家拟分红25.07亿元 [3][8] - 格力电器宣布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8] B端业务转型 - 美的集团B端业务(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收入645.39亿元,同比增长20.79%,计划未来占比达50% [32][35] - 格力电器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收入95.91亿元,同比增长17.13%,智能装备收入31.43亿元,同比增长20.90% [17][30] - 美的集团披露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聚焦六大具体应用场景,并研发下一代超人形机器人 [35][38] 行业环境与竞争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空调零售额同比增长12.4%至1263亿元,受政策、价格战和高温因素驱动 [20] - 2025年下半年家电行业竞争加剧,预计零售规模仅微增,因2024年政策透支部分需求 [20] - 全球白色家电市场由西门子、惠而浦、LG、三星等主导,美的集团当前份额约5% [24]
国金证券:给予美的集团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30 07:13
核心观点 - 国金证券给予美的集团买入评级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239.0亿元(同比+11.0%) 归母净利润135.9亿元(同比+15.1%) 业绩稳健兑现且B端业务高速增长 [1][2][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26.2%(同比-0.4%) 主要受业务结构及国内价格策略影响 [4] - 期间费用率显著优化: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02%/3.0%/3.6%/-2.54% 同比分别下降0.06/0.03/0.07/1.5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优化主因汇兑收益增加 [4] - 归母净利率达11.0%(同比+0.4个百分点) [4] - 经营性净现金流229.6亿元(同比+17%) 合同负债386.5亿元 其他流动负债1070.9亿元(环比+7.2%) 显示现金流充沛 [5] C端业务 - 智能家居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1672.0亿元(同比+13.31%) [3] - 内销高端化显著:Colmo+东芝零售额同比增长超60% 已建立近1700家COLMO品牌店覆盖全国280多座城市 [3] - 海外OBM占比提升至45%以上 [3] B端业务 - 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营收645.4亿元(同比+20.8%) 占总营收比例达25.7%(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 [4] - 新能源与工业技术营收增长28.6%:空调压缩机全球份额第一 新能源车部件获北美知名车企项目定点(预计2025年供货) [4] - 智能建筑科技营收增长24.2%:大幅优于国内央空行业整体表现(行业同期下滑5.5%) 多联机/离心机市占率分别超28%/15% [4] - 机器人与自动化营收增长8.3%:KUKA中国国内市场销量份额稳步提升至9.4%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0.0/478.6/527.3亿元 同比增长11.6%/11.3%/10.2% [6] - 当前股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13.2/11.8/10.7倍 [6] - 90天内14家机构均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均价87.43元 [9]
美的集团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0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5%
证券日报网· 2025-08-30 03:1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523亿元 同比增长15.7% [1] - 归母净利润260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5% [1] - 新能源及工业技术业务收入220亿元 同比增长28.6% [1] - 智能建筑科技业务收入195亿元 同比增长24.2% [1] - 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收入151亿元 同比增长8.3% [1] 股东回报 - 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超44亿元 [1] - 3月实施每10股派现35元 现金分红总额267亿元 [1] - 8月追加中期分红每10股派5元 [1] - 2013年整体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380亿元 [1] 业务板块进展 - 新能源业务发布"储能+热泵+AI"三维驱动战略 提供全价值链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2] - 医疗业务应用AI深度学习技术 构建影像诊疗信息化生态闭环 [2] - 医疗业务服务覆盖医院五大核心场景 [2] - GMCC美芝冰压合肥智能制造基地投产 生产效率提升35% [2] - 库卡工业机器人中国市场占有率提升至9.4% [3] - 库卡中国收入占全球比例接近30% [3] - 推出KMRiisyCR自主移动机器人并通过欧洲认证 [3] 品牌与市场 - 高端品牌COLMO及东芝零售额同比增长超60% [3] - 自有品牌业务占比达45%以上 [3] - 多个细分品类在海外区域市场建立领先优势 [3] 技术创新投入 - 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聚焦核心零部件与整机开发 [3] - 构建类人形/全人形/超人形三大技术平台 [3] - 未来三年拟投入超500亿元发展AI大模型与具身智能 [3] - 重点布局工业/商业/家庭三大应用场景 [3]
长江CEO校友企业美的旗下上市公司或再增容,安得智联冲刺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8-30 02:25
公司上市与募资计划 - 公司于8月27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上市募资将用于拓展国内物流服务深度和广度、开展供应链国际化业务、推进端到端数字化技术 [1][9] - 最高发行价为每股H股[编纂]港元 面值为每股H股人民币1.00元 [2] 业务定位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2022-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居行业前五名之首 [3]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是中国综合型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生产物流解决方案收入排名第一的企业 [3] - 公司是家电行业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 [3] 商业模式与核心能力 - 公司首创"1+3"供应链模型 整合端到端物流能力与三大核心解决方案(生产物流、一盘货统仓统配、最后一公里送装一体) [3] - 截至2025年6月管理仓储超1100万平方米 可调度运力58.6万辆 末端配送网络覆盖全国全部乡镇 [1][7] - 拥有超过630,000条运输路线 包括365,000条跨省干线和265,000条省内配送路线 覆盖全国2800个区县和38,000个乡镇 [7]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141.73亿元 2023年162.24亿元 2024年186.63亿元 2025年上半年108.85亿元 [8] - 2022年毛利9.69亿元 2023年11.85亿元 2024年13.55亿元 2025年上半年8.05亿元 [8] - 2022年净利润2.15亿元 2023年2.88亿元 2024年3.8亿元 2025年上半年2.48亿元 [8] 基础设施网络 - 仓库网络包括47个自有设施、436个租赁设施和17个代管设施 总占地面积超1100万平方米 [7] - 依托3500多个服务网点和77,000名司机及工程师团队 实现100%乡镇覆盖 [7] - 供应链数据涵盖21个行业子领域 自主研发ALT智慧供应链平台实现全链路数字化 [8] 行业增长机遇 - 中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31,007亿元增长至2029年46,708亿元 复合增长率8.5% [3] - 快消品行业细分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5,202亿元增长至2029年8,186亿元 复合增长率9.5% [4] - 汽车及汽配行业作为最大细分市场 规模预计从2024年5,847亿元增长至2029年9,469亿元 复合增长率10.1% [4] 细分市场前景 - 家电行业供应链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415亿元增长至2029年570亿元 [4] - 家居行业供应链市场规模从2019年396亿元增至2024年651亿元 预计2029年达926亿元 复合增长率7.3% [4] - 中国企业海外供应链物流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6] 技术优势与国际化布局 - ALT智慧供应链平台采用经验模型、元启发式和数学规划等先进算法技术 [8] - 公司将协同美的集团全球业务布局 开展国际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 [9] - 计划通过AI和算法推进供应链全链路数字化应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