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科技(000100)

搜索文档
群智咨询: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10.9亿片 a-Si LCD凭成本优势稳增14.2%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0:27
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市场整体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10.9亿片 同比增长1.6% 呈现政策驱动型增长与技术分化并存特征 [1] 技术结构分化趋势 - a-Si LCD面板凭借成本优势实现稳健增长 上半年出货量约6.4亿片 同比增长14.2% [2] - LTPS LCD面板市场持续萎缩 上半年出货量仅4800万片 同比大幅下滑56.1% 厂商加速向车载及中尺寸产品转移产能 [2] - 刚性OLED面板出货量约1亿片 同比下降12.8% 受柔性OLED向下渗透影响占比持续走低 [2] - 柔性OLED面板受益成本优化和中端机型渗透 上半年出货量接近3亿片 同比增长5.2% 增长趋势具可持续性 [3] 市场竞争格局 - 京东方以2.6亿片总出货量稳居市场首位 市场份额24.2% 其中a-Si LCD出货1.8亿片 柔性OLED出货7100万片 [6] - 三星显示以超1.7亿片出货量位居第二 市场份额15.7% 但同比下滑1.4% 其中刚性OLED出货8440万片 柔性OLED出货8660万片 [6] - 华星光电凭借a-Si LCD成本与产能优势 总出货量1.4亿片同比激增50.5% 其中a-Si LCD出货8600万片同比增长180% 稳居全球第三 [6] OLED细分市场表现 - 全球OLED智能手机面板上半年出货超4亿片 其中柔性OLED占比3亿片 [7] - 韩厂仍主导高端市场 OLED总出货量近2亿片 市场份额49.1% 但同比下滑1.5% 柔性OLED出货1.1亿片占比37.7% [8] - 中国大陆OLED面板总出货量约2亿片 同比增长3.4% 全球市场份额达50.9% 其中柔性OLED出货1.9亿片 全球占比62.3% 同比增长7.7% [8] - 京东方柔性OLED出货7100万片全球第二 同比增长10.3% 市场份额23.8% [8] - 天马OLED出货4320万片同比增长15.6% 全球排名第三 [8] - 华星光电OLED出货4100万片同比增长8.6% 市场份额10.3% 在折叠屏及LTPO领域份额持续攀升 [9] - 维信诺OLED出货3700万片 二季度出货2100万片环比增长33.7% 位居国内第三 [9] 未来发展趋势 - 柔性OLED成本下探与高世代线布局将推动需求持续增长 中尺寸OLED市场有望成为新增长引擎 [10]
DIC 2025:车载显示需求增长,上游企业如何应对?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13 07:53
展会概况 - 2025国际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DIC 2025)于8月7日~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会规模创历史新高,超300家国内外知名显示产业链企业参展 [1] - 展会覆盖显示面板、上游材料、核心设备、终端应用等环节 [1] 车载显示成为焦点 - 车载显示是本次展会最亮眼的展品,京东方、TCL华星、惠科、天马、维信诺、龙腾光电、和辉光电等面板厂商纷纷展出丰富车载显示应用 [2] - 展示产品覆盖中控屏、抬头显示、仪表显示屏、娱乐显示屏、电子后视镜等 [2] - 涉及LCD、OLED、Mini LED、Micro LED等显示技术 [2] 车载显示市场前景 - 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共享化发展,车载显示需求持续提升,应用形态从单一中控屏向多屏交互、全场景融合发展 [10] - 2024年车用面板出货量预计达1.967亿片,同比增长近10%,2025年有望突破2亿片达2.089亿片 [10] 面板企业布局 - 车载显示正成为显示面板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 [10] - 大市场需求刺激面板企业将更多资源注入车载显示业务 [10] 上游企业动态 拓米集团 - 展示高精度折叠铰链产品,包括内折/外折/三折/电动等多形态铰链 [11] - 创新使用碳纤维、钛合金及液态金属等材料,强度更高、重量更轻 [13] - 已推出车载折叠铰链,可实现翻折、升降、滑移等多种形态 [13] 成都拓米双都光电 - 在超薄柔性玻璃(UTG)领域取得突破,拥有三项核心工艺优势 [13] - 创新工艺解决了传统物理加工导致的边缘缺陷问题,大幅提升UTG弯折性能 [13] - 正与康宁及各大车载面板厂共同开发满足防爆、耐高温高湿等严苛标准的解决方案 [13] 四川虹科创新科技 - 展示多款车载显示玻璃产品,包括Panda-MN228环保型高铝硅酸盐超薄盖板玻璃 [14] - 产品已应用于比亚迪仰望U8、理想汽车、捷尼赛思、保时捷卡宴、AITO问界M9等车型 [14] - 高铝硅酸盐盖板玻璃已实现对国际巨头的技术追赶,深度二强产品对标行业顶尖水平 [16] 恒美光电 - 车载偏光片应用于汽车中控屏、仪表盘及车载娱乐系统,具有高耐候性、高可靠性 [16] - 市场占比接近20%,预计完成对韩国SDI偏光片业务收购后达35% [18] - 拥有全球第一条三米幅宽偏光片产线,可制作130英寸巨大屏幕并节约成本 [18] 广州鹿山兴邦光学材料 - 开发适用车载显示的OCA光学材料,耐温范围广(-40℃至95℃) [18] - 为柔性折叠屏、固定曲面屏、车载显示等全场景提供光学粘接解决方案 [20] - 构建了从原料研发到量产管控的全链条自主可控体系 [20] 行业展望 - 车载显示应用市场将迎来进一步发展,未来可能出现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20] - 更多显示上下游企业的投入将助力汽车行业向新四化方向迈进 [20]
CINNO Research:上半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4.2亿片 同比微增0.2%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23:45
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4.2亿片,同比微增0.2%,增幅不及预期但凸显技术替代趋势[1] - AMOLED技术凭借高对比度、低功耗、轻薄化等优势成为市场发展核心动力[1] - 中国厂商出货量份额占比51.7%,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韩国地区份额占比48.3%,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1] 厂商竞争格局 - 三星显示(SDC)出货量同比下滑6.3%,市场份额由43.8%降至40.9%,主力刚性AMOLED面板需求萎缩[3] - 京东方(BOE)出货量同比增长6.7%,市场份额17.1%,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采取"高端突破+中端放量"策略[3] - 天马(Tianma)出货量同比增长16.6%,市场份额10.8%,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增速国内厂商最快[3] - 华星(CSOT)出货量同比增长4.9%,市场份额10.2%,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3] 季度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2.1亿片,同比下滑6.3%,环比下滑1.4%[5] - 出货量双降主要源于终端品牌采购节奏调整和国补政策提前释放需求[5] - 韩国地区份额占比47.4%,同比下滑4.3个百分点,环比下滑1.9个百分点[6] - 中国厂商出货份额占比52.6%,份额持续上扬[6] 厂商季度表现 - 三星显示(SDC)出货量同比下滑17.4%,环比下滑2.3%,市场份额40.8%,同比下滑5.4个百分点[6] - 京东方(BOE)逆势同比增长9.6%,环比增长1.0%,市场份额17.3%,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6] - 维信诺(Visionox)同比下滑4.9%但环比增长28.9%,市场份额11.2%,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6] - 天马(Tianma)出货量同比增长13.3%,环比增长4.5%,市场份额11.1%,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6]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评估与改进方向
中国银行· 2025-08-12 11:41
政策效果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达1.1万亿元[6] - 家电消费累计增长30.7%,对整体消费贡献度为25.1%[6] - 通讯器材消费累计增长24.1%,对整体消费贡献度为16.6%[6] - 家电和通讯器材合力拉动整体消费增长约2.5个百分点[6] - 家电行业上市企业净利润增长率达27.36%,营业利润增长率达29.42%[20] 存在问题 - 部分地区出现补贴资金断档现象,国补资金已消耗1550-1650亿元[32] - 政策加剧税收向制造业强省集聚的"马太效应"[35] - 政策持续1年多后面临效果减弱和"政策悬崖"问题[41] - 补贴政策向大型企业倾斜,中小企业难获支持[51] 改进建议 - 加快补贴资金拨付与调配,建立资金动态调节机制[54] - 扩大补贴商品范围至升级类家电、适老化产品等[54] - 谋划旧房装修补贴政策作为接续储备政策[56] - 优化增值税分配机制,推动消费税改革[57]
TCL科技:构建责任供应链,筑牢劳工权益防线
环球网· 2025-08-12 11:21
供应链责任管理 - 公司将供应链视为企业责任延伸的重要载体,积极引导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建安全、公平、尊重的工作环境,并将提升供应链透明度和保障劳工权益作为可持续竞争力的根基 [1] - 公司构建了一套涵盖供应商协议签署、认证、评估、辅导与追踪管理的系统机制,2024年推动46家重要供应商获得责任商业联盟(RBA)认证 [1] - 旗下TCL华星2024年签署企业社会责任声明的供应商占原材料供应商数量的83.3% [1] 供应商社会责任行为准则 - 2025年TCL华星发布《供应商社会责任行为准则》,明确要求供应商尊重国际人权标准、禁止童工和强迫劳动 [2] - 准则进一步要求供应商遵守法定工作时间、最低工资标准、加班报酬规定,并保障员工结社自由与平等协商权利 [2] - 准则要求供应商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覆盖供应链劳工管理的关键领域 [2] 供应链透明度与ESG管理 - TCL华星通过《信息需求问卷(RFI)》系统调查供应商ESG体系认证和法规遵守情况,2024年重点供应商ESG尽职调查率达100% [3] - 公司对量产供应商实施CSR分级管理体系,2024年74.4%供应商接受风险评估,54.4%完成CSR审核,覆盖52家二级供应商 [3] 稽核与整改机制 - TCL华星要求供应商自评后实施书面或现场稽核,2024年对19家CSR初审得分低于85分的供应商进行整改辅导,整改率达100% [4] - 公司通过高标准供应链责任管理体系推动行业劳工权益保护共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层驱动力 [4]
首个大模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发布 机构扎堆关注35股
新华网· 2025-08-12 05:48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 -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推出全国首个拥有大模型能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羚羊3.0" 发布工业大模型和"数字工匠"应用场景 [1] - 工业互联网利用5G技术构建新型基础设施 通过全面连接构建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全新制造服务体系 [2] - 2022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4% 关键技术如数字孪生、云边协同持续突破但仍面临数据采集、产业协同和网络安全制约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超1.2万亿元 服务企业超过26万家 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240家 [2] - IDC预计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应用解决方案市场达56.1亿美元(约361.6亿元人民币) 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29.6% [2] 企业布局与技术创新 - 鼎捷软件与工业富联通过IT与OT融合完善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业务布局 [2] - 国泰集团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2023年"双跨"平台名单 成为江西省首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 [2] - 长虹美菱平台具备开放性和拓展性 利用AI+大数据技术促进家电产业转型升级 [3] - 东土科技自主研发工业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 推动软件定义控制技术打造新型工业生态链 [3]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工业互联网概念股超160只 9月以来北上资金增持超亿元个股包括格力电器、科大讯飞、工业富联等8只 [4] - 融资净买入超亿元个股12只包括软通动力、中联重科等 北上资金和融资双超亿元个股为TCL科技、中联重科、江淮汽车 [4] - 机构一致预测35股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均超30% 其中13股增速均值翻倍包括TCL科技、绿盟科技等 [4] - 13股上涨空间超50%包括南都电源(93.71%)、国联股份、苏文电能等 [4][5] 产能建设与交付能力 - 南都电源现有储能锂电电芯年产能10GWh、系统集成产能10GWh 在建项目包括4GWh电芯产能和10GWh智慧储能系统建设项目 [5]
关税冲击几何?——美墨加协定下家电企业的风险评估和应对
华创证券· 2025-08-11 14:5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家电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2] 核心观点 - 美墨加协定(USMCA)框架下中国家电企业已通过墨西哥产能布局有效规避关税风险 [5][6] - 特朗普政府2025年关税政策主要针对非USMCA合规商品,对已合规企业冲击有限 [5][40] - 2026年协定审查若未达成共识,原条款仍有效至2036年,短期经营风险可控 [5][26] 情景分析 情景1:现有USMCA框架延续 - 海信视像墨西哥工厂1000万台电视产能完全符合USMCA原产地规则 [5][56] - TCL科技/电子通过MASA与MOKA工厂实现500万台年产能 [5][56] - 海尔智家通过联营公司Mabe实现900万台白电年产能,其中洗衣机超250万台 [5][56] 情景2:原产地规则收紧 - 白电企业:海尔智家北美本土化产能达70%,较行业平均25%更具优势 [7][62] - 黑电企业:液晶面板供应链65%集中在中国,但TCL/海信通过大屏化(平均尺寸达53.4英寸)和Mini LED技术(全球50%份额)提升产品力 [7][67][69] 企业竞争力 - 美的集团全球化布局:泰国空调工厂规划产能600万台,巴西工厂100万台/年 [62] - 海信家电墨西哥工厂对美国出口占比从20%提升至50%,展现供应链灵活性 [62] - TCL电子2025H1全球电视出货平均尺寸同比增长1.5英寸,75寸产品市场份额达19.8% [7][69] 协定实施效果 - USMCA实施后美国对墨/加出口增长46%,支撑北美1600万个就业岗位 [28] - 2025年加拿大USMCA出口占比从34%跃升至58%,墨西哥从45%升至48% [52] 原产地规则 - 家电产品需满足HS编码改变或区域价值含量(RVC)要求(交易价值≥60%或净成本≥50%) [13][15] - 空调/冰箱可选择HS编码或RVC认证,洗衣机仅能通过HS编码变更认证 [15]
赢家在上游:谁在定义一块“电竞好屏”?
经济观察报· 2025-08-11 11:57
行业地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在电竞显示器面板领域连续三年全球出货量与市占率第一,全球每三台电竞显示器中有一台使用其屏幕[2] - 在高端电竞硬件市场,公司已成为终端品牌普遍选择的核心供应商,其技术解决方案被三星、联想、华硕等顶级品牌旗舰产品采用[6][7][8][9] 技术解决方案与产品优势 - 针对不同电竞场景开发精细切分的显示技术:HVA Black技术实现5000:1原生对比度提升暗部细节,HFS Shoot技术支持500Hz刷新率满足FPS游戏需求,HVA Fast技术实现1ms响应解决动态模糊[10] - 技术布局顺应玩家需求从"性能驱动"转向"体验导向",覆盖画质逼真度、视觉流畅度、眼部舒适度等多维度体验[12][13] - 通过印刷OLED等下一代技术建立"护眼"和"低功耗"等新体验维度优势[13] 战略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 - 2019年从被动"接订单"转向主动"定义市场",通过联合实验室与下游客户共创产品定义,输出"电竞好屏"完整认知[16][17] - 收购三星苏州8.5代液晶面板产线,快速获得高品质量产能力、时间窗口和成熟工程团队,加速技术标准化进程[22][23][24][25][26] - 在产业链中角色从供应商升级为战略伙伴,技术品牌被终端玩家直接感知[13][18][27] AI时代的战略布局 - AI for Display:自研"星智大模型"3.0版本提升产品问题解析效率20%、材料开发效率30%,位列半导体显示领域工业大模型第一[32][34] - Display for AI:聚焦低功耗技术(LTPO、印刷OLED)以解决AI终端能源预算挑战,成为生态关键赋能者[36][37] - 探索AI与显示结合的第三方向,延续"立标准"战略[38][39]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电竞显示需求演变反映行业从参数竞争转向综合体验竞争,公司技术组合满足"六边形战士"需求[12][13] - 公司通过技术嵌入头部品牌产品,将"好屏"概念转化为行业标准,持续探索新战略边界[1][39]
AI终端爆发?低功耗显示是关键
观察者网· 2025-08-11 07:21
AI与显示技术融合趋势 - 2025年全球AI PC出货量预计突破8000万台 AI手机渗透率超60% AI眼镜加速向具备显示功能的AR形态进化 [1] - 显示技术成为决定AI体验上限的关键变量 需在保障算力的同时突破功耗瓶颈 [1] - AI与显示技术是相互定义、彼此成就的关系 非简单叠加 [2] Display for AI技术突破 - 在可穿戴智能终端设备中 显示面板耗电量占20%-40% 部分轻薄本和AR眼镜中超过50% [4] - AI终端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 显示功耗下降成为消费电子产品AI化的重要课题 [4][5] - 公司将低功耗技术作为核心战略 在全品类产品中持续突破 [5] AI for Display应用成果 - 公司发布国内显示领域首个大模型"星智大模型" 目前已升级至3.0版本 [6] - 大模型使产品机理问题解析效率提升20% 新材料开发周期提升30% [6] - AI智能检测系统将面板良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获IDC"行业模型领军者"称号 [6] - 2025年全球工业大模型排名中位列第11位 稳居显示领域第一 [6] 未来技术探索方向 - 探索AI在显示领域的全新应用场景 如让显示面板成为AI的感知器官 [7] - 通过集成传感器与AI算法 使屏幕能理解用户行为和环境光变化 甚至预判需求 [7] - 显示技术可能从输出窗口升级为终端设备的智能交互中枢 [7]
TCL华星赵军:AI终端爆发?低功耗显示是关键
观察者网· 2025-08-11 07:18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AI PC出货量预计突破8000万台 AI手机渗透率超60% [1] - AI眼镜加速向具备显示功能的AR形态进化 显示技术成为决定AI体验上限的关键变量 [1] - 消费电子与AI深度融合重塑产业生态 终端设备共性诉求包括更强本地算力、更长续航能力和更沉浸视觉交互 [1] 技术挑战与核心战略 - 显示面板耗电量在可穿戴设备中占20%-40% 在轻薄本和AR眼镜中超过50% [6] - AI终端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导致功耗问题突出 低功耗技术成为应对AI时代核心战略 [6] - TCL华星提出"双向融合"策略:AI for Display与Display for AI 强调显示与AI相互定义关系 [2] Display for AI技术突破 - 聚焦显示技术支撑AI终端需求 解决续航困局 [5] - AI眼镜需进化至AR形态实现虚实结合 显示功耗降低是消费电子AI化重要课题 [6] - 公司持续在手机、平板、笔电、显示器等全品类产品中突破低功耗技术 [6] AI for Display应用成果 - 星智大模型历经两年迭代升级至3.0版本 深度渗透研发、制造、供应链全链条 [7] - 研发端大模型解析产品机理问题效率提升20% 新材料开发周期提升30% [7] - 制造端AI智能检测系统提升面板良率至行业领先水平 获IDC行业模型领军者称号 [7] - 全球工业大模型排名位列第11位 稳居显示领域第一 [7] 未来发展方向 - 探索AI在显示领域全新应用场景 包括让显示面板成为AI感知器官 [8] - 显示技术可能从输出窗口升级为智能交互中枢 实现虚拟与现实无缝融合 [8] - 重点布局AI眼镜AR形态和汽车智能座舱等终端融合场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