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OLED

搜索文档
TCL获得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2:03
公司荣誉与奖项 - TCL科技以"极致、领先、协同"质量管理模式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成为广东省与大湾区唯一获奖企业且首次申报即获奖[1] - 中国质量奖是中国质量领域最高奖项 每2年评选一次且每届获奖名额不超过10个组织或个人 此前四届仅28家组织和4名个人获奖[1][2] 质量管理模式内涵 - "极致、领先、协同"模式包含极致运营/创新/管理 效率/产品/生态领先 客户/产业链/环节协同三大维度[2] - 该模式由TCL科技在质量强国战略下提炼 旨在成为泛半导体领域高质量发展代名词[2] 产业领先地位 - 公司在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半导体材料三大产业领域实现全球领先[3] - TCL华星推动量产印刷OLED 成为首个由中国企业引领全球商用阶段的高端显示技术[3] - TCL中环通过G12大尺寸硅片量产引领光伏行业步入6.0、7.0及N型高效时代[3] 运营成效数据 - TCL华星苏州t10产线导入模式后月产能提升16% 良率从95%升至99% 成本下降超15% 年净利润率提高17%[3] - 截至2025年8月底累计申请专利近8万件 其中PCT专利15938件 量子点技术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二[3]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TCL华星星智X-Intelligence 3.0版本为显示领域首款强推理垂域模型 在2025年全球工业大模型排名中位列第11位 居显示领域榜首[4] - 通过智能算子协同联动 视觉检测漏检率下降85% 数据处理推动良率提升0.2% 修复环节智能算法稳定性超95%[4] 生态链推广 - 质量管理模式已推广至生态链内超2000家企业 覆盖超20个细分产业和50家大型科技制造企业[5] - 通过工业软件赋能实现跨行业、跨领域产业升级[5]
首申便摘下“最高荣誉” TCL科技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7:59
公司荣誉与奖项 - TCL科技以"极致、领先、协同"质量管理模式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该奖项是中国质量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性盛会奖项[1] - 公司是本届中国质量奖广东省与大湾区唯一获奖企业 且首次申报即获奖[3] - 中国质量奖是中国质量领域最高奖项 借鉴了日本戴明奖、美国波多里奇质量奖和欧洲EFQM全球奖的理念 世界上已有9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04个质量奖项[6] 质量管理模式 - "极致、领先、协同"模式具体内涵:极致指极致运营、极致创新、极致管理;领先指效率领先、产品领先、生态领先;协同包括客户协同、产业链协同、环节协同[8] - 该模式由公司在质量强国战略牵引下提炼而出 致力于成为泛半导体领域高质量发展代名词[8] - 通过极致运营、创新、管理实现效率、产品、生态的领先 在全产业链多层面协同驱动企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7] 业务成就与技术创新 - 公司在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半导体材料三个产业领域均已实现全球领先[8] - TCL华星推动量产的印刷OLED是首个由中国企业引领全球进入商用阶段的高端显示技术[8] - TCL中环通过率先实现G12大尺寸硅片量产 引领光伏行业步入6.0、7.0及N型高效时代[8] - 截至2025年8月底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近8万件 其中PCT专利15938件 量子点技术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第二[10] 运营效率提升 - TCL华星苏州t10产线导入质量管理模式后 月产能提升16% 良率从95%升至99% 成本下降超15% 年净利润率提高17%[10] - 通过智能算子协同联动 视觉检测环节漏检率下降85% 数据处理环节推动良率提升0.2% 修复环节稳定性超95%[12] - 星智X-Intelligence 3.0版本作为显示领域首款强推理垂域模型 在2025年全球工业大模型排名中位列第11位 稳居显示领域榜首[12] 产业生态影响 - 公司质量管理模式已推广到生态链内超2000家企业 通过工业软件赋能助力跨行业、跨领域产业升级[12] - 覆盖细分产业超过20个 大型科技制造企业超过50家[12] - 当前正加快部署"AI+产业"融合创新应用 进一步为企业质量管理提供支持[10]
295亿元!000100,放大招
中国基金报· 2025-09-14 01:16
项目投资概况 - TCL科技及子公司TCL华星拟联合广州市政府及广州经开区管委会共同投资295亿元建设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t8项目)[1] - 项目规划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 主要产品涵盖平板 笔记本电脑及显示器[4] - 各方共同出资147.5亿元作为注册资本金 其中TCL华星出资88.5亿元 国有股东出资59亿元 剩余资金通过银团贷款解决[4][5][6] 技术优势与基础 - 采用TCL华星自有印刷OLED技术 具备色彩表现优异 分辨率高 材料利用率高及能耗低等优势[8] - TCL华星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9700件 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过1200件 并已完成G5.5代印刷OLED生产线建设实现量产[9] - 公司通过器件技术开发 上游材料及核心装备的全方位布局 构建自主可控的新一代显示技术生态[9] 市场前景与战略意义 - 全球AMOLED面板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10.1亿片增长至2030年13.3亿片 出货占比从27%提升至35%[10] - 中大尺寸应用增长显著 2030年笔电 车载显示器及桌上型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3% 27%和19%[10] - 项目将助力TCL华星抓住高端显示市场机遇 提升高溢价产品份额 实现经营效益优化及战略跃进[10] 公司财务与运营能力 - TCL华星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4.3亿元同比增长14.4% 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74%[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TCL华星总资产2136亿元 净资产781亿元(未经审计)[12] - TCL华星主要股东为TCL科技(持股81.60%)及三星显示株式会社(持股10.16%)[11]
TCL华星豪赌印刷OLED,中韩“正面交锋”!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3 01:31
项目投资概况 - TCL科技联合TCL华星与广州政府共同投资295亿元建设全球首条8.6代印刷OLED产线(t8项目)[2] - 产线玻璃基板尺寸为2290mm×2620mm,月产能2.25万片,主要覆盖平板、笔记本及显示器领域[3] - 项目建设周期24个月,计划2025年11月开工,TCL华星负责技术团队组建与技术保障[3] 技术路线战略 - 采用印刷OLED技术(IJP)替代传统FMM蒸镀技术,材料利用率提升30%,设备投资成本更低且无需真空蒸镀工艺[5][13][8] - 双轨并行技术策略:传统蒸镀OLED主攻商用市场(0.1ms响应速度),印刷OLED聚焦中尺寸IT及车载市场[6][7][10] - 印刷OLED具备低蓝光(≤20%)、Real RGB像素排列及动态补偿特性,解决传统OLED彩边问题和烧屏缺陷[15] 市场定位与需求 - 瞄准中尺寸IT市场(13-32英寸),8.6代线基板切割效率显著高于5.5/6代线,降低单位成本[4] - 2025年OLED显示器出货量达264万台,年增86%,渗透率2.1%,预计2028年升至5%[12] - 与MSI微星合作开发电竞显示产品,计划2026年下半年推出,依托TCL华星全球电竞显示器三年市占第一地位[15]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8.6代OLED产线共4条:三星显示(韩国,1.5万片/月)、京东方(成都,3万片/月)、维信诺(合肥,3.2万片/月)及TCL华星(广州,2.25万片/月)[17][18] - 中国厂商总产能超越韩国,技术路线分化:京东方/三星沿用FMM蒸镀,TCL华星/维信诺布局无FMM技术(印刷/ViP)[18][19] - 量产时间集中2026年,中尺寸IT市场将面临激烈竞争,中国厂商从产能追赶转向技术引领[19] 产业影响与前景 - 印刷OLED规模化量产可能引发中尺寸面板"价格革命",加速替代高端LCD技术[16] - 催生新型供应链需求:高精度喷墨设备、OLED墨水及检测设备,重构产业链生态[16] - 全球显示技术形成三足鼎立:韩国FMM蒸镀、TCL华星印刷、维信诺ViP光刻技术,争夺未来十年标准定义权[20]
TCL科技:印刷OLED是公司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中的重要布局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2 11:13
印刷OLED技术布局 - 印刷OLED是公司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中的重要布局 [1] - 公司是全球唯一实现印刷OLED量产的厂商 [1] - 印刷OLED技术在投资成本、良率、材料利用率上具备明显优势 [1] 量产进展与产能扩张 - TCL华星武汉5.5代线(t12)2024年底实现21吋医疗产品小批量量产 [1] - 正推进将t12产能从每月3K扩至每月9K [1] - 与品牌客户联合开发笔电和显示器等中尺寸产品 [1] 技术优势与产业前景 - 产品轻薄化有利于IT产品中OLED渗透率提高 [1] - 公司在印刷领域专利布局完善且技术领先 [1] - 印刷OLED与传统技术路线存在较大工艺及材料体系差异 [1] 发展计划 - 公司积极推进印刷OLED产业化进程 [1] - 公司对取得重大突破抱有信心 [1] - 具体进展需以公司正式公告为准 [1]
面板业上半年温和复苏 国内龙头利润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8:2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面板产业整体回暖 呈现量稳价稳和结构升级特征 [1] - 大尺寸电视渗透率提升 车载与商显等新兴应用放量推动行业发展 [1] - 柔性OLED 印刷OLED MLED等前沿技术加快量产 [1] - 全球化产能布局和多元化业务扩展推动企业走出周期波动 [1] 企业财务表现 - TCL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 同比增长6.7% [2] - TCL科技归母净利润18.8亿元 同比增长89.3% [2] - TCL华星营业收入504.3亿元 同比增长14.4% 净利润43.2亿元 同比增长74% [2] - 京东方上半年营收1012.78亿元 同比增长8.45% 归母净利润32.47亿元 同比增长42.15% [3] - 京东方半导体显示业务营收843.32亿元 同比增长8.1% 占总营收比重超八成 [3] - 深天马上半年营收174.75亿元 同比增长9.93% 净利润2.06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3] 业务驱动因素 - 大尺寸LCD产线在成本与效率上有优势 [2] - 中小尺寸面板在显示器 笔电 车载和手机等多个应用场景保持增长 [2] - 非消费类显示业务中车载+专显合计营收同比增长超26% 营收占比超五成 [3] - 全球面板需求面积延续增长 电视零售需求保持平稳带动大尺寸化趋势 [3] - 车载显示 商用显示 电竞显示等新场景快速扩张 [3] - 大尺寸和高分辨率 高刷新率趋势推动结构性升级 [3] 技术发展进展 - TCL科技OLED业务产品销量同比提升8.7% 折叠产品增长 穿戴产品规模化量产 [4] - TCL科技完成G5.5印刷OLED生产线建设 产能从3k/月提升至9k/月 [4] - 京东方推出折叠屏 滑卷屏 全面屏等柔性显示解决方案 [4] - 京东方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提前4个月设备搬入 [4] - 京东方MLED背光器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4% 环比增长80% [4] - 深天马完成7英寸Micro-LED车载标准化产品点亮 实现标准化显示单元模块小批量出货 [4] 全球化布局 - TCL科技在越南和印度建设的模组厂相继投产 优化成本并提升全球客户交付响应速度 [5] - 京东方越南智慧终端工厂二期项目提前量产 系首个海外自主投建智慧工厂 [5] - 海外生产和服务网络弱化贸易摩擦和物流波动影响 增强获取国际大客户订单能力 [5] 市场供需状况 - 三季度面板供应伴随旺季备货需求同步恢复 [5] - 全球LCD TV面板市场在量价博弈中维持动态平衡 [5] - 三季度面板厂商稼动率预计提升至86% [5] - 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10.9亿片 同比增长1.6% [5]
万物皆有理丨搜狐张朝阳走进TCL华星,解构印刷OLED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29 08:01
文章核心观点 - 印刷OLED技术是中国显示产业从技术跟随到全球引领的重大突破 由TCL华星全球首次实现量产 并建立了全面的技术专利优势 [3][5][11] - 该技术通过创新生产工艺实现了多屏同质同色显示 低蓝光护眼和广色域等卓越性能 同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 [7][8][10] - TCL华星通过产线展示和技术解构 推动印刷OLED从行业术语向大众认知转化 加速OLED显示技术的全民化普及 [3][5][13] 技术研发突破 - 公司自2013年开始投入印刷OLED研发 2024年正式宣布进入量产阶段 研发周期逾10年 [3] - 在印刷OLED技术领域专利总数排名全球第一 是全球唯一实现该技术量产的厂商 [3] - 该技术是首个由中国企业定义技术路线并引领全球进入量产阶段的显示技术 [5][11] 产品性能优势 - 采用Real RGB排列方式彻底消除彩边现象 对比千元至万元级OLED产品具有显示优势 [8] - 在低亮度模式下仍能保持艳丽全彩的广色域显示 色域稳定性显著提升 [8] - 通过光谱移动技术结合新型蓝光材料 有效减少有害蓝光波段重合面积 实现低蓝光护眼效果 [8] 生产成本与效率 - 材料利用率达90% 大幅高于传统工艺 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10] - 生产工艺仅需低温干燥 年设备能耗可节约3-4亿度电 相当于50万人口城市30-60天用电量 [10] - 打印设备架构较真空设备更简洁 占地面积更小 减少建厂土地需求 [10] 产业化应用 - 产品覆盖6.5英寸至65英寸全尺寸系列 涵盖手机 IT显示及8K电视等多应用场景 [3] - 践行APEX臻图品牌理念 兼具绿色低碳生产与高端显示体验 开拓消费电子新增市场 [3] - 通过简化设备架构和降低能耗 推动OLED显示技术向"全民化"方向普及 [10] 行业影响 - 改写显示产业生产逻辑与价值主张 推动全球显示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10] - 实现中国显示产业从技术跟跑到领跑的突破 构建半导体显示产业核心竞争力 [3][5] - 技术成果惠及全球千行百业 提供具有质价比的先进显示解决方案 [11][13]
TCL科技:会考虑引入匹配的资金属性来发展
金融界· 2025-08-22 01:40
业务属性与资金需求 - 公司业务具有长周期、高科技、重资产属性 [1] - 公司考虑引入匹配资金属性支持业务发展 [1] 技术布局与战略意义 - 印刷OLED技术成功将助力中国在该领域超越韩国同行 [1] - 印刷OLED属于公司长远布局业务需耐心资本支持 [1] 资本策略方向 - 公司回应投资者提问时未排除引入耐心资本可能性 [1] - 资金引入计划与长远业务布局存在关联性 [1]
金融活水融通荆楚科创链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9
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 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2024年突破6000亿元 正加速建设"世界光谷"创新策源地 [1] - 该区作为我国首根光纤诞生地 已形成以"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创新体系 [1] 湖北省科技创新政策支持 - 湖北省推出《关于实施科创引领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创新策源力的行动方案》 目标2035年建成世界级原始创新策源地 [3] - 构建"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0家湖北实验室+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525家新型研发机构"的科技力量矩阵 [3] - 汉江国家实验室2024年启动建设 预计集聚高端科研人才超2000人 带动相关产业投资超百亿元 [3] 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 截至2025年3月末湖北省科技企业贷款增速超20% 持续高于贷款平均增速 [2] - 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实施科技企业"共赢计划"试点 推出"当期优惠贷款+远期权益共赢"的"共赢贷"产品 [4] - 兴业银行武汉分行为实验室提供3000万元研发专项贷款 支持技术研发及科研平台建设 [4] 重点产业集群建设 - 湖北省提出构建"51020"产业体系: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 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 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7] - 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引导金融机构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深化"产业链金融链长制" [7] - 截至2025年3月末金融机构对光电子信息 生命健康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放贷款余额分别为1506亿元 35亿元和166亿元 [8] 企业创新案例 - TCL华星国内首条印刷OLED产线2024年11月在武汉实现量产 标志技术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生产 [6] - 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为TCL华星提供固定资产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及贸易融资信用证等多元化融资服务 [6] - 岚图汽车作为央国企首个达成20万辆整车下线的高端新能源品牌 获得7亿元再贷款资金支持 [8] 科创企业融资创新 - 湖北省构建省级积分数据库 推出"科创企业创新积分信用贷款"模式 涵盖27项核心指标 [10] - 截至2025年3月末湖北金融机构运用创新积分发放贷款余额362.41亿元 同比增长59.6% [11] - 推出"科技人才贷"专项方案 截至2025年3月末贷款余额113.74亿元 支持人才和人才企业3997户 [11] 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 武汉农商行通过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为武汉中科通达提供1000万元授信额度 [12] - 截至2025年3月末湖北省专利质押融资金额31.7亿元 同比增长12.2% [13] - 湖北省建成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 构建"存证登记—评估—交易—金融"一站式服务体系 [13]
2025 ChinaJoy丨TCL华星发布电竞MNT显示技术,展示“屏宇宙3.0”沉浸式体验
环球网· 2025-08-05 03:44
公司动态 - TCL华星在2025 ChinaJoy期间发布电竞MNT显示技术,包括HVA Fast、HVA Black、HFS Shoot三大技术,分别针对竞速游戏、3A/FPS游戏等不同需求 [1][3] - HVA Fast技术实现1ms快响速度,支持34吋至57吋宽屏和1000R高曲率 [3] - HVA Black技术达到5000:1原生对比度,支持240Hz-500Hz超高刷方案 [3] - HFS Shoot技术实现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高画质"三高"优势,支持一键切换2D/3D显示 [3] - 公司印刷OLED技术具备低蓝光≤20%、色彩精准还原特性,采用动态补偿方案解决烧屏问题 [4] 技术突破 - 公司显示技术迭代路径:2019年HVA→2023年HFS→2025年印刷OLED [4] - APEX臻图技术品牌聚焦四大理念:显示体验、视觉健康、绿色低碳、未来想象 [6] - 技术路线覆盖LCD(HVA/HFS)和OLED(FMM/IJP)双领域 [7] 行业合作 - 为三星玄龙骑士系列四款新品显示器提供显示解决方案,包括27吋UHD 165Hz裸眼3D等型号 [6] - 联合联想/华硕/TCL/AOC/飞利浦/iQOO/Acer/MSI/LG/雷鸟等11个品牌进行联展 [1][6] - 行业需求从"性能驱动"转向"体验导向",涵盖画质/护眼/低碳等差异化需求 [6] 市场趋势 - 电竞显示器向多形态发展,包括曲面、3D等技术方向 [7] - 行业技术竞争焦点集中在画质提升、健康护眼及绿色低碳三大领域 [7] - 印刷OLED技术预计将显著改善使用寿命和烧屏现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