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石创新(688775)

搜索文档
Z Waves|刘靖康:影石创新创始人,科创板首位90后董事长,200亿身家,21岁破解周鸿祎电话
搜狐财经· 2025-06-25 11:50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刘靖康1991年出生于广东中山,从小展现出对计算机技术的浓厚兴趣,大学期间通过"标准脸"程序与腾讯合作,并因破译周鸿祎手机号引发关注[1][2][3] - 2014年8月创立影石Insta360,初期聚焦全景相机研发,首款产品Nano第一个月销售额达2000万元但后续销量下滑[17][19][20] - 2017-2018年推出Insta ONE和Insta X系列全景运动相机,击败三星、理光等传统厂商[27] - 2020年启动科创板IPO,2024年8月完成上市,市值达45亿元[16][32][3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首创手机配件型全景相机Nano,采用"软硬结合"方案解决实时拼接难题,但初期因续航和场景定位问题遭遇瓶颈[19][20] - 通过用户行为洞察转型运动相机领域,开发隐形自拍杆、AI剪辑等差异化功能,形成"硬件+APP"生态闭环[21][25][28] - 产品矩阵覆盖Insta360 ONE/X系列运动相机、Go系列拇指相机、Link会议相机等,全球市占率超60%[27][28] 融资与资本运作 - 2014年9月获IDG资本65万美元天使轮投资,累计完成8轮融资,总额超10亿元[15][16] - 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迅雷、苏宁、中信证券等机构,2024年IPO募资4.64亿元[16] 市场与营销策略 - 海外收入占比超70%,2018年进入苹果全球零售体系,与Adobe/Google/徕卡达成深度合作[29] - 采用"品牌大使+极限运动内容+社交平台运营"组合拳,在Instagram等平台日均更新内容[29][31] - 针对细分场景举办摄影大赛,覆盖科技/摄影/户外运动类KOL实现精准营销[29]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形成"影石向上,GoPro下滑"格局,但面临大疆、追觅等新进入者挑战[27][38] - 美国市场遭遇GoPro知识产权诉讼,需应对老牌厂商的专利壁垒[38] - 未来可能拓展微单/单反市场,探索全焦全景技术路线[38]
影石创新,相机新贵刚刚开跑
搜狐财经· 2025-06-25 00:37
公司上市与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于6月11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智能影像第一股",上市当天股价涨幅超274%,市值突破700亿元[1] - 2020年10月提交IPO申请,2021年9月过会,2022年11月因股东问题被证监会问询导致上市进程搁浅[2][3] - 2024年8月创始人公开喊话监管,强调敏感股东已清理且不存在利益输送,公司年出口创汇4亿美金[3] - 2024年底转战港股传闻后,最终于2025年2月成功获得A股批文[3] 财务与业务增长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0.4亿元、36.36亿元、55.74亿元,复合增速65.3%;归母净利润从4.07亿元增至9.95亿元[4] - 2017年营收仅1.59亿元,净利润621万元,7年内成长为年入50亿的细分赛道龙头[4] - 2022-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79.43%、80.83%、76.35%,主要依赖海外市场[6] - 2024年运动相机产品线(GO和ACE系列)营收占比达26.74%,成为第二增长曲线[7] 产品与技术优势 - 2016年推出全球最小360°全景相机Insta360 Nano,成为数码圈爆款[6] - 2023年全景相机产品被用于近地轨道卫星,太空环境下成像稳定[9]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4.8亿元,占营收比例13.16%[9] - Insta360 APP以用户体验著称,Flow Pro稳定器、X系列相机解决用户拍摄痛点[10] 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67.2%,连续6年第一,超越理光等老牌巨头[2] - 运动相机领域2024年市占率与GoPro仅差1.4个百分点[9] - 面临大疆即将发布全景相机Osmo 360的竞争威胁,无人机用户与相机受众高度重叠[8] - GoPro发起337调查指控专利侵权,反映市场竞争白热化[9]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全民Vlog和视频创作需求推动影像设备市场繁荣[1][4] - 海外贸易摩擦(如美国关税政策)对境外收入占比超76%的业务构成风险[6] - 产品结构单一问题仍存,ONE X系列贡献一半收入[7] - 计划进军无人机市场并拓展VR看房、AI视频会议等专业级应用[10]
消费Insights | 影石创新:700亿后的挑战
华尔街见闻· 2025-06-23 08:34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影石创新 专注于智能影像设备研发和销售 产品包括消费级和专业级智能影像设备[4]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2025年完成IPO上市 市值约700亿元[8] - 2024年利润约10亿元 海外收入占比超70% 中美欧日韩收入分布均衡[8][19] 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为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 2024年收入47.9亿元 占总营收86.59%[4][5] - 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突破60% 运动相机份额全球第二[4][8] - 产品采用FlowState防抖科技 支持5.7K全景拍摄和AI智能追踪功能[12] - 产品线包括ONE X系列(收入占比52.74%)、GO系列(16.30%)、Ace系列(10.44%)等[12]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55.3亿元 较2023年35.9亿元增长54%[5] - 消费级设备收入47.9亿元 同比增长53%[5] - 2019年收入达5.88亿元 同比增长130% 净利润5600万元 同比增长近200%[12] 市场布局 -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超70% 美国市场占23% 欧洲市场占23% 日韩市场占8%[19] - 通过亚马逊和自建独立站销售 2024年上半年独立站收入4.72亿元 超过亚马逊平台[16][19] - 独立站拥有1200万消费者 复购率达39%[19] 竞争优势 - 依托深圳供应链优势 具备快速产品迭代能力[14] - 内容营销能力突出 拥有专业营销团队负责KOL关系和社交媒体运营[26] - 产品技术获得市场认可 苹果创始人沃兹尼亚克曾表扬其NANO产品[10] 行业竞争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GoPro和大疆 大疆计划推出Osmo 360全景运动相机[30][32] - 竞争焦点集中在光学零部件、全景技术、防抖技术和AI视频处理能力[32] - 公司面临来自同样具备全球渠道优势的深圳友商的直接竞争[34] 发展前景 - 2025年有望在营收上超越GoPro[6] - 胜出者可能获得百亿市场收入和数十亿利润[35] - 跨越上市后磨合期后 市值有望达到千亿甚至数千亿[36]
影石创新(688775):智能影像设备龙头,技术为基品牌为翼
信达证券· 2025-06-23 02: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影石创新“增持”评级 [2][6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影石创新是全球智能影像设备龙头,业务高速增长,2019 - 2024年营收CAGR5约56.8%、归母净利润CAGR5约77.6%,以技术和品牌为优势,享受市场扩容红利,新系列有望带来增长 [7][11]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81.1/117.7/164.6亿元,同比增速45.4%/45.3%/3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16.9/24.3亿元,同比增速15.3%/47.1%/44.0% [66] 各部分总结 公司:智能影像技术先驱,产品创新驱动成长 - 影石创新2015年成立于深圳,创始人技术背景强,形成品牌和技术优势,业务高速增长,2019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5分别约56.8%、77.6% [7][11] - 产品创新驱动发展,以供给创造需求,推出多个产品系列,X系列收入占比高,还切入新场景 [13] - 产品分消费级、专业级和配件及其他,消费级是业绩支柱,配件连带销售作用明显 [16] - 业务结构聚焦消费级大单品,ONE X系列是重点,全渠道均衡布局,跨境电商增长快,境外收入占比高 [19][23][29] 行业:持续渗透目标群体,国产厂商后来居上 - 智能影像设备行业融合多技术,2023年规模364.7亿元,2027 - 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14.3%,需求增长由渗透率提升带动,预计2027年渗透率达15.9% [31][35] - 行业技术呈现微型化、个性化等趋势,应用场景向消费级和企业级拓展 [40][41] - 影石创新全景相机2023年市占率全球第一,运动相机市占率全球第二,国产厂商技术突围,份额提升 [42][44] 竞争力:产品技术领先为基,精准圈层营销为翼 - 公司核心团队技术背景突出,重视研发,研发费用率和人员占比高,有多维研发体系和多项核心技术 [46][48] - “Insta360影石”品牌口碑好、屡获殊荣,销售费用率稳定,通过绑定KOL、举办活动和布局社交媒体提升品牌势能 [52][54][56] - 销售体系全面,线上线下收入占比均衡,侧重海外市场,覆盖全球60 + 国家和地区 [58][59]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收入增速45.3%/44.9%/39.3%,专业级-19.5%/-3.4%/-0.9%,配件及其他产品50.3%/49.9%/44.3% [65] - 选择绿联科技、小米集团、安克创新为可比公司,影石创新兼具“科技 + 消费”属性,壁垒显著,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66]
影石创新刘靖康:上市就像“结婚” “1+6”新政将更精准服务科创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3:10
科创板深化改革政策 - 证监会推出"1+6"政策措施,其中"1"为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6"为围绕增强优质科技型企业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出的6项改革举措 [1] - 政策旨在精准服务有技术重大突破、持续研发投入和商业前景广阔的优质科创企业 [1] - 改革措施包括提升再融资便利度、优化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品类等 [3] 影石创新市场表现 - 公司总市值约为690亿元,产品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入驻全球10000多家零售门店及90余座海内外机场 [2] - 2023年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份额达67.2%,位居第一,领先日本理光(12.4%)和GoPro(9.2%)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41亿元、36.36亿元和55.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8.3亿元和9.95亿元 [3] 财务与研发数据 - 2022-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1.27%、55.90%和52.21%,境外销售收入占比均超70% [3] - 最近三年研发投入累计14.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3.16% [6] - IPO融资净额17.48亿元,用于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和深圳研发中心建设 [5] 公司发展战略 - 重点投入方向包括低功耗高算力技术研发和软件效率提升 [5] - 计划加大新技术应用,同时把控技术风险并优化产品市场匹配度(PMF) [5] - 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核心技术突破以回馈投资者 [7] 行业政策影响 - 政策强化了"耐心资本"培育,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参与私募股权投资 [3] - 改革将促进中长期资金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优化科技企业融资环境 [3] - 公司认为政策落地将为科技型上市公司提供更健康的长期发展环境 [3][7]
影石创新:滑滑梯搬进了办公区 ——对话科创板上市公司首位“90后”创始人刘靖康
深圳商报· 2025-06-19 16:48
公司概况 - 影石创新为科创板上市企业,创始人刘靖康为"90后",公司被称为"全景相机第一股"及"中国硬件新榜样" [2][3] - 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宝安中心区,上市后媒体关注度极高,交流会收到超过100个媒体提问 [3][5] - 创始人刘靖康在上市后表现平静,将上市比作"结婚",强调需长期符合投资者期望 [3]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最新款全景相机Insta360 X5在上市敲钟时展示,产品以耐用性为卖点("拿它敲水泥都没问题") [3] - 产品开发策略强调用户需求驱动,通过资深玩家参与需求共创,而非依赖少数产品经理"拍脑袋" [3][4] - 产品经理多为运动爱好者(如滑雪教练),公司报销装备费用以深入场景体验,解决用户痛点(如滑雪时单手操作相机的创新设计) [4] 企业文化与创新 - 公司以"出格"福利著称,包括24K金键帽奖励工程师、"减肥奖"(人均瘦10斤)、创意拖鞋大赛等 [5] - 办公区设计独特,设有两层楼高的滑滑梯,体现严谨代码与创意碰撞的文化 [5][6] 地域与产业链优势 - 创始人高度认可深圳的产业链价值,称若不在深圳"很可能做不成",强调深圳的硬件供应链效率(如原材料采购、人才基础) [5] - 宝安区制造业实力强劲,拥有5.45万家企业,产业链完备("一天找齐上下游,三天做出产品") [6] - 影石上市后,宝安区境内外上市企业达82家,拟上市后备库超800家,同期另一家宝安AI机器人企业卧安机器人递交港交所招股书 [6] 行业背景 - 媒体评价影石创新代表中国"新制造"的崛起,与深圳的产业升级形成共振 [6][7] - 行业涌现"90后"创业者群体,如影石与卧安机器人均由技术背景的"90后"创始人领导 [6][7]
202亿元,34岁刘靖康成90后新首富!中国最有钱的90后,还有哪些人?| 原创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12:01
90后新首富刘靖康的创富故事 - 刘靖康以202亿元身家成为90后新首富,超越喜茶聂云宸、霸王茶姬张俊杰等竞争对手 [1][4] - 影石创新上市首日股价暴涨274%,6天后市值突破818亿元,刘靖康持股24.67% [4][9][10] - 影石创新旗下Insta360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第一,每三台中有两台由其出品,运动相机销量全球第二 [8] 影石创新的全球市场布局 - 公司本土收入仅占23%,超七成收入来自全球市场,欧洲和美国各贡献23%,日韩占4% [8] - 创业团队为六名本土大学生,起步于南京简陋房间,十年后成为全球行业领导者 [8] 90后首富的三大流派 - 技术派:名校出身如刘靖康(南京大学)、杨植麟(清华+卡耐基梅隆博士) [5][16] - 消费派:草根出身如聂云宸(大专)、张俊杰(孤儿背景) [14][15] - 家族二代:如龙佰集团许冉、杉杉股份郑驹、龙光集团纪凯婷 [12][18][22] 消费赛道代表企业 - 喜茶估值350亿元,聂云宸持股估值140亿元,获IDG资本、腾讯等六轮融资 [14] - 霸王茶姬市值373亿元,张俊杰持股133亿元,中国市场销售额超星巴克 [15] 技术赛道代表企业 - 月之暗面估值240亿元,杨植麟持股95亿元,大模型产品Kimi用户达1800万 [16] - DEEL估值120亿美元(约864亿元),创始人王硕身家86亿元,服务特斯拉等企业 [16] - 哔哩哔哩市值616亿元,徐逸持股6.51%价值40亿元,为初始代码开发者 [17] 家族二代财富变动 - 龙光集团市值从700亿元跌至42亿元,纪凯婷家族财富缩水至32亿元 [21][22] - 杉杉股份市值从高点下跌至203亿元,郑驹家族持股比例降至15.87%,对应32亿元 [23] - 龙佰集团许冉家族持股财富保持稳定,仍达101亿元 [12][24]
影石创新今日涨停 二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1.40亿元

快讯· 2025-06-18 08:45
影石创新股票交易情况 - 公司今日涨停 成交额达19 97亿元 换手率为34 09% [1] - 盘后龙虎榜显示1家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4430 70万元 [1] - 二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净卖出1 40亿元 [1] 市场资金动向 - 暗盘资金正在流入相关股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