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海科技(688595)
icon
搜索文档
9月30日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8.18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08:52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323.03亿元,其中,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8.1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的 有280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的有307只股。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今日科创板个股上涨的有426只,涨停的有当虹科技、派能科技等2只,下 跌的有155只。 资金流向方面,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的科创板股共有280只,其中,12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德科立主力资金净流入2.71亿元,净流入资金居首;中芯国际、恒玄科技紧随其后,全天净流入资金分 别为1.62亿元、1.4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的有307只,净流出资金最多的是海光信息,该股今日下跌 1.27%,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7.52亿元,其次是芯原股份、中微公司,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为2.71亿 元、2.35亿元。 从主力资金连续性进行观察,共有48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3个交易日以上持续净流入,连续流入天数最 多的是寒武纪,该股已连续30个交易日净流入;连续净流入天数较多的还有燕东微、中自科技等,主力 资金分别连续流入7天、5天。主力资金连续流出的个股有154只,连续流出天数最多的是菱电电控,该 股已连续14个交易日净流出;连续净流出天数较多的还有博睿数据、 ...
芯海科技(688595):25H1利润同比改善,加码布局AI端侧业务
长城证券· 2025-09-17 12:5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10] 核心观点 - 25H1利润同比改善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39亿元 同比亏损减少 扣非净利润-0.40亿元 同比亏损减少[1] - 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35.59% 同比+2.22pct 净利率-10.05% 同比+6.08pct[2] - 新品持续放量 单节BMS产品大规模量产 2-5节BMS产品在头部客户端批量出货 车规级高精度ADC在头部客户端量产[3] - 鸿蒙生态领先优势巩固 通过电鸿模组认证 BLE低功耗蓝牙模组入选鸿蒙智联推荐模组 成功导入300余个鸿蒙智联项目商机 完成125个SKU产品接入 终端产品累计出货量超4,000万台[3][8] - 加码布局AI端侧业务 推出首颗具备AI处理能力的高性能MCU芯片 计划推出一系列适用于不同AI场景的高性能MCU芯片[9] - 业绩增长预期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0亿元 0.30亿元 0.91亿元 EPS分别为-0.07元 0.21元 0.63元[10] 财务表现 - 营收增长显著 2024年营业收入702百万元 同比增长62.2%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952百万元 1,204百万元 1,513百万元 增长率分别为35.5% 26.5% 25.7%[1][12] - 利润改善明显 2024年归母净利润-173百万元 预计2025年收窄至-10百万元 2026年转正为30百万元 2027年增长至91百万元[1][12] - 盈利能力提升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34.2%提升至2027年42.0% 净利率从2024年-24.5%改善至2027年6.0%[12] - ROE持续改善 从2024年-22.8%预计提升至2027年10.6%[1][12] 业务进展 - 模拟信号链产品拓展 在BMS锂电池管理领域实现多节产品批量出货 在动力电池领域车规级ADC量产[3] - 人机交互产品突破 触觉反馈产品在头部客户旗舰手机量产 Hapticpad解决方案在客户端出货[3] - AIoT解决方案完善 凭借高精度ADC 高可靠性MCU和无线连接产品 结合鸿蒙生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3] - AI端侧布局加速 构建"云边端"协同架构 打造"芯片+算法+场景+App+AI"全栈式解决方案[9]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39.23元 总市值5,652.77百万元 流通市值5,652.77百万元[4] - 估值水平 预计2026年PE 187倍 2027年PE 62倍 当前PB 8.2倍[1][10][12]
反倾销或缓解价格战压力,国产模拟芯片承接空间广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1:49
行业背景与事件驱动 - 中国商务部于9月13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1] - 美国是全球模拟芯片最大生产国 其相关产能占比超过50% [1][6] - 美国生产商包括德州仪器 ADI 博通 安森美 对华出口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41% [6] - 反倾销调查产品主要涉及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 [6] 市场影响与规模变化 - 2022年至2024年申请调查产品进口数量持续上升 分别为11.59亿颗 12.99亿颗和15.90亿颗 [7] - 中性测算下反倾销将使中国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市场分别扩张至3.3倍和1.6倍 [7] - 乐观测算下反倾销将使中国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市场分别扩张至13.4倍和8.8倍 [7] - 反倾销调查有望解放模拟厂商竞争压力 在2025/2026年走出价格战压制 [7] 行业周期与财务表现 - 模拟芯片行业自2022年第四季度进入下行周期 2023年至2024年面临库存高企和需求疲软问题 [2] - 行业自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进入上行周期 [2] - 2025年上半年A股模拟芯片设计板块实现营收244.05亿元 同比增长13.12% [2] - 归母净利润达5.02亿元 同比增长280.49% [2] - 毛利率为35.34% 同比小幅下滑0.51个百分点 净利率达1.91% 同比提升1.34个百分点 [3] 企业动态与战略调整 - 海外模拟芯片大厂TI等通过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 导致国内外厂商盈利承压 [2][4] - 2023年纳芯微净亏损3.05亿元 2024年净亏损4.03亿元 [2] - 2025年年中TI宣布新一轮涨价 意味着其前期竞争策略发生调整 [5] - 国产厂商产品力显著增强 有力承接出让份额 [7] 国产替代与机遇 - 反倾销调查有望直接缓解价格战压力 推动国产模拟芯片厂商盈利修复 [1] - 海外厂商产品涨价促使下游客户寻求替代 为国内模拟芯片公司创造新导入机会和订单需求 [5] - 国产芯片份额有望提升 利好具备核心技术和客户基础的企业 [5] - 工业领域需求复苏信号逐步明确 国内晶圆厂对成熟制程稼动率持乐观预期 [1]
反倾销落地,国产模拟芯片迎转机
钛媒体APP· 2025-09-15 11:21
商务部反倾销及反歧视调查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1][2][17] - 申请调查产品自美进口量2022至2024年累计增长37% 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 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 [2][17] - 涉及美国生产商包括德州仪器、ADI、博通、安森美 申请调查产品对华出口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17] - 商务部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相关规定 [1][4] 全球及中国半导体市场表现 - 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 同比增长18.9% 其中模拟芯片增长4% [4] - A股半导体行业上半年营业收入3212亿元 归母净利润245亿元 同比增长约30% [4] - 模拟芯片行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约4倍 34家企业中6成第二季度盈利同比上涨 [4] 国内模拟芯片企业财务表现 - 多家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超30% 包括希荻微(102.73%)、思瑞浦(87.33%)、纳芯微(79.49%)、杰华特(58.2%)、芯朋微(40.32%)、美芯晟(36.83%)、赛微微电(31%) [6] - 部分企业净利润大幅增长 美芯晟同比增长131.25% 芯朋微同比增长106.02% 艾为电子同比增长71.09% [6] - 思瑞浦归母净利润6569万元同比扭亏 电源管理产品销售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246.11% [8] - 晶丰明源归母净利润1576万元同比扭亏 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业务收入同比上升约40% [8][12] 企业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希荻微营收增长主因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带动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需求上升 [7] - 纳芯微营收增长受汽车电子需求稳健增长及泛能源领域复苏推动 [7] - 杰华特营收增长动力来自电源芯片(同比增长49.8%)和信号链芯片(同比增长651.97%) [7] - 芯朋微营收增长得益于新产品门类增长和新市场拓展 非AC-DC品类营收提升73% 工业市场营收提升57% [7] 行业盈利能力提升 - 模拟芯片行业销售毛利率中位数从一季度34.72%提升至二季度35.05% [11] - 头部企业毛利率超50% 包括赛微微电和圣邦股份 [11] - 多家企业毛利率同比提升 美芯晟毛利率同比增长11.91% 芯海科技从33.37%升至35.59% 艾为电子上升8.03个百分点至36.12% [11][12] - 纳芯微毛利率连续两个季度回升 从2024年Q4的31.53%提升至2025年Q2的35.97% [13] 库存管理效率改善 - 2025年第二季度存货周转天数中位数177天 超过2022年同期水平 [16] - 多家企业库存周转天数大幅缩减 杰华特缩减101.5天 希荻微缩减128.11天 思瑞浦缩减137.8天 赛微微电缩减356天 [16] 行业并购整合动态 - 必易微拟以2.95亿元收购上海兴感半导体100%股权 拓展传感器芯片业务 [18] - 晶丰明源拟以32.83亿元收购易冲科技100%股权 加强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能力 [18] - 杰华特联合斥资4.18亿元购买新港海岸66.25%股权 布局时钟芯片和高速接口芯片 [19]
研判2025!中国低空经济+巡检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市场规模、代表企业及前景展望:低空经济赋能巡检智能化多元化,有望推动行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1:20
低空经济行业概况 - 低空经济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融合无人机和通用航空技术,涵盖载人、载货及作业等多场景,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发展空间广阔[4]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总体规模突破5000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达6702.5亿元,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1][4] - 行业覆盖空域通常为距地面1000米以内,可根据需要延伸至3000米,最大限度达6000米,形成"低空经济+农业""低空经济+巡检"等多元化应用场景[3][4] 低空经济+巡检行业定义与构成 - 低空经济+巡检依托无人机、直升机等飞行器在低空域执行巡检任务,具有高效灵活、应用广泛的优势,可降低人工成本和风险[1][3] - 调度中心作为核心指挥枢纽,统一调度航空器执行任务,无人机应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及VR/AR技术实现实时监测,直升机应用人工智能、遥感探测与激光雷达技术承担电力设施巡检[3] - 飞行器基于GPS定位与报警信息技术开展高速公路超速检测与疲劳提醒,数据回传至调度中心形成闭环指挥流程[3] 政策支持 - 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纳入战略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列为新质生产力[5] - 2024年3月四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重点推动电动垂直起降机适航取证和应用示范[5] - 2024年5月四川省出台政策措施,按项目投入30%给予财政支持,对破解"卡脖子"技术的项目支持比例提高至50%,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5]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金属材料、主控芯片、发动机等硬件,以及区块链、人工智能、VR/AR、遥感、激光雷达等软件与技术[6] - 产业链中游涵盖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无人机制造商和航空器制造企业是重要组成部分[6][7] - 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安防、环保、电力、交通、化工等[7] 核心硬件芯片 - 芯片是飞行控制、数据处理、任务执行与通信传输的核心硬件,承担飞行姿态调控、AI算法运算、图像处理等功能[9] - 中国芯片产量从2017年1564.58亿块增长至2024年4514.2亿块,年复合增长率16.34%,2025年1-7月产量2945.5亿块,同比增长20.49%[9] 下游安防应用 - 安防产业通过无人机、直升机搭载高清摄像、热成像、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实现全天候监控与智能识别[10] - 中国安防行业产值规模从2017年6200亿元增长至2024年107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12%[1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巡检行业市场规模约536.2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1200亿元[1][11] - 飞行器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电力线路、油气管道、农林、城市治理等领域巡检任务[1][11] 企业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以头部企业为引领、专业化企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头部企业在品牌影响力、技术研发及市场份额占优势[12] - 代表企业包括大疆创新、纵横股份、蜂巢航宇、科比特创新、中飞艾维航空等[2][12] 重点企业分析 - 纵横股份专注于工业无人机研发生产,2025年上半年无人机业务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61.72%,主要产品包括CW-15、CW-25E等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12] - 大疆创新成立于2006年,主营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解决方案,应用领域覆盖公共安全、测绘、电力、石油与天然气等[13] 技术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与边缘计算技术深度集成,实现数据实时处理与自主决策,提升复杂环境感知与多机协同能力[14] - 新型传感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推动行业向高效化、智能化发展[1][11] 应用场景拓展 - 应用场景从传统电力、能源管道巡查延伸至智慧城市管理、生态环保监测、交通设施巡检、农林状态评估及应急救援等新兴领域[15] - 定制化解决方案持续涌现,满足高空、地下、水域等复杂环境的专业化巡检需求[15] 系统集成发展 - 巡检设备、传感终端与数据分析平台加速整合,形成任务调度、实时监控、智能诊断和决策反馈于一体的操作系统[16] - 多源数据融合、数字孪生建模与云端协同成为标准配置,提供从数据采集到智能分析的全链路服务[16]
芯海科技涨2.01%,成交额1.4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43.2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6:2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5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37.47元/股 成交额1.40亿元 换手率2.63% 总市值53.9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43.26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0.82% 大单买卖占比22.29%和18.3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4.24% 近5日下跌8.83% 近20日下跌0.58% 近60日上涨8.77%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芯片研发设计与销售 MCU芯片占比46.45% AIoT芯片25.92% 模拟信号链芯片25.81%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星闪/MCU/华为鸿蒙/模拟芯片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15万户 较上期增长9.46% 人均流通股12350股 减少8.65% [2] - 信澳先进智造持股150.15万股(增持2.32万股) 信澳领先增长持股113.54万股(减持6.28万股) [3] - 博时人工智能ETF新进持股83.94万股 信澳新能源产业持股83.08万股(减持19.99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4亿元 同比增长6.80% [2] - 归母净利润-3882.81万元 同比亏损收窄31.67% [2] 分红与资本运作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992.32万元 近三年未实施分红 [3]
芯海科技: 关于公司董事辞职暨选举职工董事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2 16:26
核心管理层变动 - 公司董事杨丽宁因内部工作调整辞去董事职务 但仍继续担任副总经理职务[1] - 杨丽宁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26,000股 不存在未履行承诺事项[2] - 辞职不会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 不影响董事会规范运作和公司正常经营[2] 公司治理结构调整 - 公司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 设立职工董事1名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2] - 2025年9月2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 全体代表表决通过选举谢韶波为第四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1][3] - 谢韶波任期自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之日起至第四届董事会任期届满[3] 新任董事背景 - 谢韶波出生于1984年 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 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6] - 自2008年7月起在公司任职 历任数字IC设计工程师、项目经理、产品线总监、BU COO等职务[6] - 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董监高无关联关系 符合董事任职资格[6]
芯海科技: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2 16:26
股东大会召开情况 - 股东大会于2025年9月2日在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科苑南路3156号深圳湾创新科技中心T1栋3楼召开 [1] - 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人数为57人 所持有表决权数量为61,008,564股 占公司表决权数量的比例为43.0236% [1]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 由董事长卢国建主持 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议案审议结果 - 所有非累积投票议案均获得通过 无被否决议案 [1][2][3][4][5][6] - 普通股股东对各项议案的同意票数比例均超过99.6% 最高达到99.8192% [2][3][4] - 涉及重大事项的5%以下股东表决中 各项议案同意票数比例均超过86% [6] 重大事项审议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相关议案 [4][6] - 审议通过H股股票发行并上市有关事项的议案 [4][6] - 审议通过上市募集资金使用计划及滚存利润分配方案 [6] 公司治理事项 - 审议通过修订公司章程及相关议事规则的议案 [4][6] - 审议通过关于董事会独立董事的议案 [6] - 审议通过关于审计机构及招股说明书责任保险的议案 [6] 表决特殊情况 - 部分股东回避表决 回避表决的股份数量为60,187,553股 [7] - 律师刘珂豪和刘雪莹见证本次股东大会 确认会议程序合法有效 [7]
芯海科技(688595) - 关于公司董事辞职暨选举职工董事的公告
2025-09-02 14:30
人事变动 - 杨丽宁2025年9月2日因内部工作调整辞任董事,仍任副总经理[2][3] - 2025年9月2日公司选举谢韶波为第四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2][6] 股份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杨丽宁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26,000股[5] - 截至公告披露日,谢韶波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9]
芯海科技(688595) - 浙江天册(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芯海科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
2025-09-02 14:30
股东大会信息 - 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知于8月15日公告,现场会议9月2日15:00召开,网络投票9月2日9:15 - 15:00进行[5][6] - 股东大会审议议案包括取消监事会、修订治理制度、发行H股等15项[6][7] 参会股东情况 - 出席现场会议股东及股东代理人3名,代表有表决权股份60,187,753股,占比42.4448%[10] - 参加网络投票股东54名,代表有表决权股份820,811股,占比0.5788%[10] - 现场和网络参会股东及股东代理人共57名,代表有表决权股份61,008,564股,占比43.0236%[10] 议案表决结果 - 《关于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同意股数60,779,588股,占比99.6246%[14] - 《股东会议事规则》同意股数60,772,688股,占比99.6133%[15] - 《董事会议事规则》同意股数60,773,688股,占比99.6150%[16] - 《投资管理制度》同意股数60,773,688股,占比99.6150%[17] - 《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同意股数60,773,688股,占比99.6150%[18] - 《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同意股数60773688股,占比99.6150%[21] - 《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同意股数60772688股,占比99.6133%[22] -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同意股数60896659股,占比99.8165%[24] - 《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议案》同意股数60898321股,占比99.8192%[25] - 《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计划的议案》同意股数60897659股,占比99.8182%[36] - 《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上市决议有效期的议案》同意股数60897659股,占比99.8182%[37] - 《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全权处理与本次H股股票发行并上市有关事项的议案》同意股数60897659股,占比99.8182%[38] - 《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前滚存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同意股数60897659股,占比99.8182%[39] - 《关于投保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招股说明书责任保险的议案》同意股数709706股,占比86.4429%[49] - 《关于聘请H股发行并上市审计机构的议案》同意股数60897921股,占比99.818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