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能科技(688567)

搜索文档
每日速递 | 中国电气装备超736万支电芯集采启动
高工锂电· 2025-06-06 09:45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利元亨 [2] 电池行业动态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发布储能电芯集采公告 涵盖4个标段 涉及50Ah至314Ah磷酸铁锂电池芯 标段一至三预计采购736.5604万支电芯 总容量达7248MWh [3] - 长安民生物流、重庆市璧山区政府与弗迪电池签署合作协议 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集散中心 合作领域包括物流园区规划、新能源商用车推广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4][5] - 孚能科技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30-350Wh/kg 可满足1000km以上单次续航 采用新型固态电解质技术降低界面阻抗 [6][7] - 长盈精密宣布延期两个项目 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零组件项目延期至2027年6月30日 智能可穿戴设备AR/VR零组件项目延期至2027年12月31日 受市场环境变化及客户需求进度影响 [8][9] - 优优绿能于6月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收盘股价报151.06元 涨幅68.64% 公司专注于15KW至40KW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设备核心部件 [10] 材料行业动态 - 盛新锂能印尼6万吨锂盐项目预计第三季度批量供货 已建成500吨金属锂产能 并推动2500吨金属锂产能项目及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 [12][13][14] - 湖南蒙星纳米磷酸锰铁锂项目预计6月底投产 总投资约3.5亿元 年产4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 年产值约20亿元 产品能量密度较传统磷酸铁锂提升10%至20% 成本降低5%至10% [15][16][17] 海外动态 - 美国电动汽车公司Lucid与Graphite One签订多年期天然石墨供应协议 将于2028年开始从阿拉斯加Graphite Creek矿床采购天然石墨 [18][19]
特稿!锂电厂商角逐低空经济,航空动力电池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华夏时报· 2025-06-05 11:21
行业动态 - 国内锂电厂商如宁德时代、欣旺达、亿纬锂能等纷纷布局航空动力电池领域,争夺低空经济市场[1] - 航空动力电池被视为锂电厂商的"第二增长曲线",研发投入持续加码,行业整体处于"技术验证-小批 量试产"阶段[7] - 国金证券预测到2030年国内eVTOL电池市场规模可达1126亿元,包括98亿元前装市场和1028亿元后装市场[12] 技术发展 - eVTOL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极高,需达到≥400wh/kg,远超车用电池的200-300Wh/kg[8] - 欣旺达推出能量密度360Wh/kg的"欣·云霄2.0"电池,并计划2027年实现500Wh/kg全固态电池[5] - 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已达500Wh/kg,并成功试飞4吨级电动飞机[5] - 孚能科技第三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亿纬锂能硅基软包电池达380Wh/kg[6] 市场前景 - 短期(2025-2027年)航空动力电池市场规模预计50-80亿元,中期(2028-2030年)突破300亿元,长期有望超千亿元[11] - eVTOL电池成本占整机成本25%-33%,且全部需要定制,价格昂贵[11] - 预计eVTOL电池市场将在3年后开始起量,5年后可能再上一个数量级[12] 竞争格局 - 国际航空动力电池领域呈现"三国杀"态势:国际巨头、国内头部企业和跨界车企[7] - 国内企业在无人机等中低功率领域占主导,但高端载人eVTOL市场仍需突破适航认证壁垒[7] - 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等前沿技术成为厂商突破"不可达三角"的关键路径[8] 技术挑战 - 航空动力电池面临高能量密度、高充放电倍率、高安全性的"不可达三角"挑战[8] - 当前技术瓶颈包括能量密度提升受限、功率与能量密度难以平衡、极端环境适应性不足等[9] - 固态电池虽有望突破400-500Wh/kg,但短期内难以商业化[9]
多家企业公布固态电池量产时间
鑫椤锂电· 2025-06-03 07:36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 固态电池被视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具有高能量密度 高安全性和快速充电能力等优势 [1] - 随着技术不断突破 多家企业公布量产时间表 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1] 电池企业量产计划 - 国轩高科计划2027年量产金石电池 质量能量密度350Wh/kg 体积能量密度800Wh/L 电芯循环寿命3000次 [2] - 孚能科技计划2025年底量产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400-500Wh/kg 将向战略合作伙伴小批量交付 [2] - 亿纬锂能采用硫化物和卤化物复合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 2026年推出高功率高环境耐受性全固态电池 2028年推出400Wh/kg高比能量电池 [2] - 欣旺达2025年完成第三代聚合物复合全固态电池开发 2027年完成第四代实验室样品 2026年具备1GWh量产能力 [2] - 蜂巢能源计划2030年后量产能量密度400Wh/kg以上全固态电池 覆盖800公里和1000公里以上高端车型 [2] - 太蓝新能源计划2027年量产无隔膜全固态电池 2026年开始装车测试 [3] - 鹏辉能源2025年启动中试研发 2026年批量生产 第一代能量密度280Wh/kg 2025年搭配高比例硅基负极后可达300Wh/kg以上 [4] - 宁德时代采用硫化物和凝聚态聚合物双重材料体系 目标能量密度500Wh/kg 计划2027年量产 [4] 车企量产计划 - 上汽集团基于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电解质技术路线 计划2026年量产全固态电池 [6] - 长安汽车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 2027年逐步量产 能量密度目标400Wh/kg [6] - 宝马集团全球首辆搭载全固态电池的BMW i7测试车型启动道路实测 采用Solid Power提供的硫化物基电解质电芯 [6] - 广汽集团初步打通全流程制造工艺 计划2026年搭载于昊铂车型 [7] - 比亚迪2027年左右启动批量示范装车应用 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 [8] - 奇瑞汽车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上车 2027年规模化量产 [9]
孚能科技与同方股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起点锂电· 2025-05-31 06:39
孚能科技与同方股份战略合作 - 双方于5月28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高安全动力及储能电池技术研发、新型智慧储能产品及系统开发[3] - 合作领域包括新能源投资、储能系统集成、电池无损检测及综合智慧能源服务[3] - 同方威视副总裁彭华与孚能科技总裁董立刚共同出席签约仪式[3] 孚能科技核心竞争力 - 连续八年保持国内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技术优势包括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及快速充电[5] - 客户覆盖梅赛德斯奔驰、广汽、吉利等国际知名车企,并成为全球首家向eVTOL终端客户交付电池的企业[5] 同方股份技术背景 - 依托中核集团与清华大学资源,在核技术应用、智慧能源、数字信息及成果转化领域具备深厚积累[5] - 构建"产学研用"平台,技术产品覆盖全球百余国,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5] 合作战略意义 - 整合电池技术创新与数字信息赋能,推动传统能源产业低碳化、智能化转型[5] - 形成"技术+产业"协同效应,助力多领域绿色升级,响应"双碳"目标[5] 行业动态(非孚能科技相关内容) - 瑞浦兰钧拓展韩国市场[6] - 珠海冠宇获得新定点项目[6] - 宁德时代与甘肃兰州签署零碳城市战略合作[6] - 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1日举办[6]
首批建筑机器人固态电池成功量产交付
DT新材料· 2025-05-27 16:07
合源锂创固态电池交付 - 合源锂创向金皇冠智能科技交付首批建筑机器人固态动力电池包 建筑行业用工短缺和安全风险推动混凝土整平机器人、抹光机器人等需求增长[1] - 传统4KWh液态电池包重22kg 存在能量密度不足和安全隐患 建筑工地高温、碰撞、震动等环境对电池安全性要求更高[1] - 公司开发350Wh/kg固态电池解决方案 较传统锂电池减重40% 通过针刺、挤压等12项极限测试 已应用于全国十余个工地[1] 行业固态电池布局动态 - 广汽集团GoMate人形机器人搭载欣旺达固态电池 续航6小时且能耗降低80%以上 欣旺达半固态电芯能量密度达500Wh/kg 已用于扫地机器人[2] - 南孚电池联合高能时代等设立中试平台 专注全固态电池研发 目标2028年前完成机器人及新能源汽车电池送样[2] - 国轩高科加快拓展机器人市场 基于半固态与全固态技术布局产能 孚能科技对接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需求 预计年内完成样品送交[2] 固态电池技术论坛议程 - 7月5日固态电池专场将讨论产业化现状、固态钠电池/锂金属电池进展、先进制造技术及关键材料开发[4] - 同期举办硅基负极专场 涵盖产业化现状、高性能工艺装备及低成本多孔炭制备方案[4] - 特色活动包括AI赋能固态电池制造、终端应用闭门对接及科技成果展示[4][5]
【新能源周报】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周报(2025年5月19日-5月25日)
乘联分会· 2025-05-27 08:36
行业信息 - 宁德时代发布75标准化换电块,计划2030年建成覆盖全国80%干线运力的"八横十纵"换电绿网,目标三年内推动重卡电动化渗透率超50% [8][9] - 国轩高科发布六项新技术,包括续航1000公里的G垣准固态电池和进入预量产阶段的金石全固态电池,设计产能0.2GWh,良品率90% [13] -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3000万辆,其中纯电动车超2000万辆,2019-2025年新注册量增长超8倍 [15][12] - 2025年Q1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突破400万辆,同比增长39%,其中BEV销量267万辆,比亚迪市占率15.4%排名第一 [19][20] - 宁波口岸1-4月出口新能源汽车超7万辆,同比增长366.8%,占汽车出口总量的61.9% [12] 政策信息 - 贵州拟调整峰谷分时电价,峰段电价上浮60%,谷段下浮60%,覆盖工商业用户和充换电设施 [29][30] - 浙江下达1.188亿元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支持4个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建设 [11] - 北京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2025年总配额16万个,其中增发指标6万个面向无车家庭 [11][12] - 上海对V2G调节能力给予最高240元/千瓦·年奖励,个人自用充电桩完成智能化改造可获补贴 [35][36][37][38] - 合肥对公共充电设施给予0.1-0.2元/kWh补贴,单个企业年度补贴上限7000万元 [39][40][41] 企业动态 - 宁德时代登陆港交所,发行价263港元/股,开盘上涨12.55%,加速全球化布局 [14][15] - 国轩高科G垣准固态电池获主流车企认可,应用于多款B级及以上BEV车型,能量密度达350Wh/kg [15] - 理想汽车超充站突破2300座,覆盖全国31个省份,城市超充站达1400座 [49] -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进入收尾阶段,计划6月中旬竣工,YU7车型将于5月22日发布 [47] - 长城汽车发布全动力智能平台,兼容五大动力形式,支持800V架构和6C快充,纯电续航超400km [50] 技术进展 - 全固态电池新标准出台,明确液态物质含量低于1%为判定标准,解决行业定义模糊问题 [42] - 巨湾技研完成充电新国标测试,XFC电池5分钟充入54.54kWh,平均充电倍率8.8C [18] - 赣锋锂业开发能量密度500Wh/kg固态电池样品,通过200℃热箱和针刺测试 [22] - 孚能科技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计划2025年底小批量交付,能量密度400-500Wh/kg [23] - 国家电网推进"充电桩进村",在浙江衢州新建6个光储充一体充电桩 [25] 新产品 - 魏牌蓝山焕新版上市,售价29.98万起,WLTC纯电续航185-220km,综合续航超1300km [60] - 神龙汽车示界06上市,售价10.88万起,CLTC续航520km,电池容量62.3kWh [61] - 东风奕派eπ007 2025款上市,售价11.59万起,增程版CLTC综合续航1230km [63][64] - 深蓝S09上市,补贴后售价20.49万起,四驱版0-100km/h加速5.9秒,纯电续航210-220km [66] - 长安深蓝S07 215Plus AD PRO版上市,售价15.99万,纯电续航215km,支持3C超充 [68]
孚能科技SPS电池包通过测试;宁德时代再发换电产品;小米再投电池产业链企业;大连中比40型锂电池项目封顶;宁德时代携手本田
起点锂电· 2025-05-25 06:54
电池技术与安全 - 孚能科技SPS电池包通过中汽测评2024版C-NCAP整车级刮底安全测试,成为全球首个引入该项目的NCAP体系 [2] - 大连中比动力电池40型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厂房封顶,新产品容量提升5倍,能量密度提高15%,成本降低10% [8] - 瑞智新能源推出第一代主动功能隔膜和第二代准/全固态电解质膜两大革新系列产品,覆盖从液态到固态电池全场景技术布局 [12] - 恩捷股份发布高安全基膜X系列和高浸润基膜I系列,提升锂电池隔膜整体性能 [13] 电池产能与项目 - 佳航新能源产业园A区项目在广东江门动工,正式落户并进入建设阶段 [5] - 松下控股推迟在美国建立第三家电池厂计划,专注于堪萨斯州第二家工厂投产 [3] - 湖南裕能推进西班牙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与国内外客户保持积极沟通 [11] - 先导科技集团投资50亿元在上海临港建设集成电路核心零部件基地,用地108亩 [19] 电池材料与研发 - 天铁科技与欣界能源合作研发固态锂金属负极材料,提供2款电池级锂金属产品供检测 [14] - 宁德时代与本田深化合作,在磷酸铁锂电池、CTB集成技术等领域展开研发 [15] - 楚能新能源与江苏瑞德丰签订30亿元采购协议,未来五年采购约2.5亿套结构件 [17] - 海目星与某固态电池技术领军企业达成5年期战略合作,签订4亿元2GWh固态电池设备订单 [18] 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 - 天奇股份子公司江西天奇金泰阁引入投资者,专注三元和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拥有20年经验 [21] - 连云港赣榆区签约锂电池静脉产业园项目,预计年处理10万吨退役电池 [22] - 百思凯32亿元动力电池回收项目落地江苏淮安,建成后年处理30万吨退役电池 [23] 新能源汽车与市场动态 - 比亚迪计划在匈牙利工厂生产海鸥车型,成为首批在欧洲本土造车的中国车企之一 [25] - 小鹏汽车2025Q1营收158.1亿元,同比增长141.5%,净亏损收窄至6.6亿元 [29] - 小米YU7正式发布,定位豪华高性能SUV,预计7月上市 [30] -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将继续担任CEO至少5年,公司股价应声上涨 [28] 储能与换电 - 宁德时代发布75标准化换电块和全场景底盘换电解决方案,目标2030年建成"八横十纵"换电绿网 [4] - 比亚迪储能与西班牙Grenergy签署3.5GWh储能订单,为全球最大电化学储能项目之一 [7]
孚能科技: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3 11:25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东吴证券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制度,针对公司具体情况制定相应工作计划 [1] - 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完成备案 [2] - 通过定期/不定期回访、现场办公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3] - 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事项 [5] 公司治理与内控 - 公司治理制度符合法规要求,有效执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 [7] - 内控制度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募集资金使用等重大方面得到有效执行 [7] - 信息披露制度严格执行,已披露文件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7][8] 财务数据变动 - 2024年营业收入116.80亿元,同比下滑28.94% [20] - 归母净利润-3.32亿元,亏损同比缩窄82.22% [20] - 扣非净利润-3.6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 [20] - 总资产266.27亿元,较期初减少11.67% [20] 重大风险因素 经营风险 - 2024年扣非亏损3.66亿元,新能源汽车需求放缓导致行业增长减速 [10] - 原材料成本占比高,碳酸锂价格波动影响盈利能力 [11] - 奔驰客户合作存在技术指标不达标、合作终止风险 [11][12] - 土耳其合资企业Siro仍处亏损阶段,欧洲电动车市场放缓加剧风险 [16] 财务风险 - 经营性应收款项28.26亿元占营收24.19%,存在回款风险 [17] - 存货跌价准备余额5.24亿元,技术迭代可能加剧存货减值 [17][18] - 海外业务受汇率波动及关税政策影响,美国加征关税已压降利润 [18] 行业与技术风险 - 行业集中度提升加剧竞争,外资企业加速进入中国市场 [19] - 固态电池技术迭代可能冲击现有三元软包产品竞争力 [14] -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或技术泄密将影响研发优势 [14][15] 核心竞争力 - 国际化布局领先,软包路线获海外客户认可,跻身国内动力电池出口前三 [21] - 技术储备覆盖半固态/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前沿领域 [21][22] - SPS电池系统实现量产,兼容多材料路线和未来技术迭代 [22] 研发进展 - 2024年研发投入5.82亿元占营收4.98%,聚焦快充LFP电池等产业化技术 [22][23] - 拥有433项有效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13项 [23] - 16个在研项目涵盖高能量密度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领域 [23]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募资32.25亿元,累计投入25.70亿元 [24][25] - 2021年定增募资32.56亿元,累计投入12.04亿元 [30][31] - 两个30GWh产能项目部分产线已试投产,建设进度延期至2025年底 [34]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香港孚能持股19.87%,未发生质押或冻结 [35] - 实控人YU WANG及Keith保持稳定,董事监事持股无变动 [35][36]
孚能科技(688567) -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5-23 11:03
业绩数据 - 2024年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 -33205.94万元,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36613.77万元[9] - 2024年末经营性应收款项合计净额282,599.4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4.19%[25] - 2024年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52,417.18万元[26] - 2024年度营业收入11,680,468,636.74元,较2023年度下降28.94%[35]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332,059,388.86元,亏损较2023年缩窄[35] - 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8,771,562.61元,较2023年度增长36.86%[35]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911,617,460.08元,较2023年末下降4.55%[35] - 2024年末总资产为26,627,192,608.24元,较2023年末下降11.67%[35] - 2024年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98%,较2023年度增加0.42个百分点[35] - 2024年度研发投入总额58,186.4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98%[45] 项目进展 - “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和“广州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预计2025年结项,部分产线2024年试投产,结项时间由2025年2月延至12月[9][22][68] - 2023年度,“年产8GWh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孚能镇江三期工程)”结项,节余募集资金47,792.83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53] 技术研发 - 截至2024年,公司拥有16个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在研项目[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及软件著作权433项,其中发明专利113项[46] - 2024年“大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实现大规模量产,成功适配国内多个客户[45] - 2022年完成全新架构的SPS电池系统基础研发,现已布局广州和赣州新能源两个基地[43] - 核心技术“超级快充LFP电池技术”等已进入产业化阶段[44] 募集资金 - 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14,133,937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5.90元,募集资金总额340,472.96万元,净额为322,450.73万元[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余额为26,723.24万元[50]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1.4亿股A股,发行价每股23.7元,募资总额33.18亿元,净额32.5648025305亿元[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净额32.564803亿元,累计投入12.042288亿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7亿元,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3.586455亿元,余额10.082163亿元[57] - 2023年8月7日,公司同意使用不超13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24年5月6日全部归还;2024年5月8日,同意使用不超7亿元[62][63] - 2023年8月7日,公司终止“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项目”,将剩余26.52629亿元用于新项目[65] 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香港孚能直接持有公司19.87%股份,为控股股东,2024年度持股无增减、质押或冻结[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YU WANG(王瑀)及Keith是公司实际控制人,2024年度实际控制人持股数量无增减、质押或冻结情况[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等持有的公司股份无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形[71] - 董事、副总经理王志刚期初与期末持股数均为400,000股[73] - 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离任)张峰期初与期末持股数均为200,000股[73] 风险提示 - 在建项目2025年存在亏损风险[9] - 与奔驰合作若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前期投入损失和生产线闲置[13] - Siro处于投产亏损阶段,存在持续亏损风险[21] - 产能爬坡不及预期风险[22] - 推进产能建设面临流动资金压力较大风险[23] - 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供应链保障问题会影响经营业绩[11] - 产品质量问题可能影响经营业绩和品牌[14] - 主要客户或主要车型生产计划波动会影响经营业绩[15] - 若不能领先完成低成本全固态电池量产,存在核心竞争力下降风险[16] 合规情况 - 2024年东吴证券负责公司持续督导工作,公司未发生需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事项,治理和内控制度合规,信息披露有效[1][3][4] - 2024年公司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符合法规,无损害股东利益情况[69]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5月23日)
乘联分会· 2025-05-23 08:32
国内新闻 - 天津将在2025年6月起每年增投8万个摇号指标,包括3万个按月配置的个人普通车指标和5万个阶梯摇号指标[6]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团体标准,规定全固态电池需满足失重率低于1%且目视无液体的技术要求[7] - 深蓝汽车发布"智领2030"战略,计划2030年实现全球销量200万辆(海外占比35%)并累计推出30款新车,技术路径包括2026年L3商用和2028年固态电池商业化[8] - 长安汽车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其中长安启源10款、深蓝10款、阿维塔7款,并规划2026年固态电池装车验证[9] - 小米预发布中大型SUV YU7,搭载高通第三代骁龙8芯片和英伟达DRIVE AGX Thor计算平台,支持15分钟整包升级[10] - 星驱科技全球首款量产镁铝合金壳体双电机总成搭载于领克900 2.0T探索版,主打轻量化与高能效[11] - 均胜电子子公司量产国内首批通过C-NCAP标准的UWB儿童遗留监测产品[12] - 孚能科技400-500Wh/kg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顺利,60Ah产品计划2025年底小批量交付[13] 国外新闻 - 印度政府拨款2亿欧元建设7.2万个公共充电站,重点布局50条国家级高速公路[15] - 梅赛德斯-奔驰将在亚特兰大建立北美总部,转移500个岗位并投资建设研发设施[16] - 现代汽车与沙特PIF合作建设中东首座工厂,深化非洲市场布局[17] - 斯巴鲁因销量下滑重新评估电气化投资节奏,但转型方向不变[18][19] 商用车 - 庆铃集团发布全球首款兆瓦级超充重卡"铃界",整合华为数字能源技术[19] - 苇渡科技投资1.75亿欧元在法国建厂,年产能1.2万辆电动卡车,已获欧洲35%订单[20] -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自研玄武电池通过GB38031-2025全项安全认证[21] - 宁德时代与中石化合作的首个重卡换电站在福清落地,年内目标500座,远期规划1万座[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