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利天恒(688506)
icon
搜索文档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上涨2.55%,前十大权重包含百利天恒等
金融界· 2025-08-25 07:57
指数表现 -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当日上涨2.55%至1578.92点 成交额达3473.37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20.28% 近三个月上涨31.83%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7.62% [1] - 指数基日为2019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采用分红再投资收益计算方式 [1] 成分股权重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3.14% 寒武纪(6.08%)和海光信息(5.07%)为最大权重 [1] - 中芯国际权重2.42% 金山办公1.79% 中微公司1.58% 百利天恒1.56% [1] - 澜起科技(1.33%) 联影医疗(1.31%) 传音控股(1.12%) 芯原股份(0.88%)位列前十 [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行业占比52.13% 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 - 工业占比22.91% 医药卫生占比16.53% 构成次要板块 [2] - 原材料(3.44%) 可选消费(2.30%) 通信服务(2.09%)占比较小 [2] 市场与规则 - 成分股全部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 [1] - 市值前十证券上市满三个月后纳入 其他证券需上市满一年 [2] - 被实施风险警示证券将于次月第二个星期五下一交易日剔除指数 [2]
科创综指ETF(589680)盘中涨超2.5%,科技板块持续高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25 03:23
科创板指数表现 - 科创综指ETF鹏华(589680)上涨2 95% [1] - 成分股开普云(688228)上涨20 00% 航天宏图(688066)上涨20 00% 德科立(688205)上涨14 57% [1] - 海光信息(688041)等个股跟涨 [1] 科创板行情阶段分析 - 2024年9月24日以来AI主线引领牛市 科创板为引领板块 类比2013-2015年创业板互联网牛市 [1] - 牛市划分为三阶段:预期反转驱动 产业景气驱动 资金情绪驱动 产业基本面驱动为主升段 [1] - 科创板自2025年6月进入主升段 核心驱动为AI和创新药产业景气 处于主升段初级阶段类似2013年Q3 [1] 指数构成与权重 - 科创综指ETF(589680)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 包含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并计入分红收益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0 97% 包括海光信息 寒武纪 中芯国际 金山办公 中微公司等 [2] - 权重股涵盖半导体(海光信息12 8% 中芯国际) 人工智能(寒武纪) 医疗(联影医疗)等领域 [2] 产品信息 - 科创综指ETF设场外联接A(023757) 联接C(023758) 联接I(024141)份额 [3]
创新药打开支付新路径 药企还有哪些考量?
新浪财经· 2025-08-24 09:07
行业支付格局变革 - 2025年成为创新药支付新纪元关键节点 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名单公布121款药品 标志"双目录"时代来临 [1][2] - 国家医保局首次将商业健康险纳入目录体系 形成"基本医保保基本 商业健康险保创新"协同模式 打破支付端单一格局 [2] - 商保目录为高价创新药提供新支付路径 缓解患者支付压力 使突破性疗法更易触达需求群体 同时给药企定价策略与市场覆盖提供灵活支点 [2] 企业战略选择与挑战 - 创新药企面临基本医保与商保目录的选择困境 需在临床价值与商业回报间寻求平衡 并通过支付端改革实现市场放量 [2] - 复星医药120万元/针CAR-T疗法阿基仑赛注射液连续四年未通过医保谈判 此次仅申报商保目录 与另外四款CAR-T疗法共同进入初审名单 [3][4] - 百利天恒尚无商业化创新药产品 其全球首创双抗ADC药物BL-B01D1处于III期临床 公司对上市后选择医保或商保路径持谨慎态度 需明确商保保障范围与覆盖人群 [5][6] 商保目录实施不确定性 - 商保目录在公平性考量 参照药选择 价格协商底价形成等核心环节缺乏成熟经验 当前仅具指导性意义 地方落地执行存在差异 [4] - 量价关联机制未清晰界定 商业保险支付规模与药品实际销量未明确挂钩 企业难以预测产品纳入商保后的市场收益 [4] - 商保发展需解决与公立医院履约效率 基本医保协同联动 销售渠道拓展以及精准对接患者需求等问题 [5] 药物经济学评价应用 - 药物经济学评价成为医保准入与支付决策重要工具 围绕药品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及患者获益程度等维度展开 [6][7] - 复星医药推出中国首款淋巴瘤按疗效价值支付计划 患者使用CAR-T疗法后若未达完全缓解可获最高60万元返还 [7] - 百利天恒设立专门药物经济学评价团队 通过外购技术服务完成测算 为医保谈判提供支持 [8] 政策与行业协同发展 - 创新药可形成"先商保后医保"梯度准入闭环 新药上市先纳入商保积累真实世界数据 待临床价值证据充分后再考虑纳入医保 [2] -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确定医保支付标准 综合考虑医保基金承受能力 临床需求 患者获益等因素 [8] - 政策导向有利于医保部门与企业精准权衡诉求 保障医保基金可持续性 同时认可创新药研发价值与临床贡献 [8]
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近一周下跌0.94%
搜狐财经· 2025-08-24 03:41
基金表现 - 最新净值4.7380元 [1] - 近一周收益率-0.94% [1] - 近3个月收益率31.94% [1] - 今年来收益率55.55% [1] 基金概况 - 成立于2011年1月28日 [1] - 基金经理杨桢霄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规模39.44亿元 [1] 持仓结构 - 股票持仓前十合计占比58.14% [1] - 前十大持仓股:恒瑞医药、热景生物、信立泰、百济神州-U、海思科、诺诚健华-U、一品红、科伦药业、舒泰神、百利天恒 [1] 数据来源 - 金融界 [2]
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C近一周上涨0.66%
搜狐财经· 2025-08-24 03:17
基金表现 - 最新净值1.9690元 [1] - 近一周收益率0.66% [1] - 近3个月收益率24.86% [1] - 今年来收益率66.44% [1] 基金概况 - 成立于2022年2月14日 [1] - 基金经理张韡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规模10.69亿元 [1] 投资组合 - 股票持仓前十合计占比68.66% [1] - 前十大持仓为恒瑞医药、科伦药业、海思科、百利天恒、新诺威、泽璟制药-U、信立泰、热景生物、益方生物-U、诺诚健华-U [1]
葛兰大幅增持300765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14:47
基金经理调仓动向 - 中欧医疗健康基金新进入丽珠集团和贝达药业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持股数量分别为593.9万股和435.13万股 [1][3] - 该基金在二季度大幅增持新诺威1391.77万股至2018.39万股,增幅达222.11% [1][3][6] - 对信立泰增持1209.72万股至2616.3万股,增幅86%,成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3][4][6] - 对诺诚健华增持398.07万股至1304.78万股,增幅43.9% [3][4][6] - 对华东医药和百利天恒分别加仓362.01万股和25.86万股 [3][4][6] - 减持仓位包括药明康德减持7.54万股和九洲药业减持438.84万股 [6] 基金公司投研体系改革 - 中欧基金增聘赵磊与葛兰共同管理中欧医疗健康基金,近一年约30只基金实行"共管式增聘" [8] - 公司致力于打造"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投研体系,核心理念为"中欧制造" [8][9] - 专业化通过精细化分工提升研究深度,工业化解决组织协作问题,数智化将经验固化为数据资产 [8] - 目标是从"个体"向"体系"转型,构建长期可持续产生阿尔法的组织 [9]
化学制药板块8月21日涨0.09%,*ST苏吴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8.7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08:30
板块整体表现 - 化学制药板块当日上涨0.09%,跑赢上证指数(涨0.13%)但弱于深证成指(跌0.06%)[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ST苏吴以5.49%涨幅领涨,联环药业以10%跌幅领跌[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8.74亿元,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3.35亿元和15.39亿元[2] 涨幅居前个股 - *ST苏吴收盘价0.96元,涨幅5.49%,成交量43.67万手,成交额4141.60万元[1] - 九典制药收盘价19.87元,涨幅4.97%,成交量52.35万手,成交额10.35亿元[1] - 兴齐眼药收盘价67.48元,涨幅4.69%,成交量22.77万手,成交额15.19亿元[1] - 百利天恒收盘价324.96元,涨幅4.21%,成交量1.62万手,成交额5.23亿元[1] 跌幅居前个股 - 联环药业收盘价25.91元,跌幅10%,成交量60.71万手,成交额16.44亿元[2] - 易明医药收盘价23.17元,跌幅9.98%,成交量28.54万手,成交额6.75亿元[2] - 广生堂收盘价135.90元,跌幅7.49%,成交量20.86万手,成交额29.47亿元[2] 资金流向特征 - 兴齐眼药主力净流入1.34亿元,占比8.79%,但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3909.22万元和9448.99万元[3] - 九典制药主力净流入1.16亿元,占比11.22%,游资净流出247.72万元,散户净流出1.14亿元[3] - 恒瑞医药主力净流入1.16亿元,占比2.11%,游资净流出7759.95万元,散户净流出3850.25万元[3] - 翰宇药业主力净流入7618.05万元,游资净流入6364.70万元,但散户净流出1.40亿元[3]
开源证券给予百利天恒买入评级,公司信息更新报告:Iza-bren获FDA授予BTD,加速布局全球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7:23
核心观点 - 开源证券给予百利天恒买入评级 主要基于其核心产品Iza-bren(BL-B01D1)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国内新药上市申请即将提交 以及差异化ADC平台与多抗平台的技术优势 [2] 产品研发进展 - Iza-bren(BL-B01D1)获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BTD) 针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适应症 [2] - BL-B01D1国内新药上市申请(NDA)即将提交 2025年已开展三项全球注册临床研究 [2] 技术平台与管线优势 - 公司拥有差异化ADC技术平台与全球领先的多特异性抗体平台(多抗平台) [2] - 管线包含多个具有First-in-class(FIC)及Best-in-class(BIC)潜力的创新药物 [2]
研发太烧钱,半年亏11亿!千亿市值百利天恒遭基金集体减持|看财报
搜狐财经· 2025-08-21 05:4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1.71亿元 同比减少96.92% 归母净利润-11.18亿元 同比下降123.96% [2] - 2024年全年营收58.23亿元 同比暴增936.31% 归母净利润37.08亿元 同比增长575.02% [6] - 2021-2023年营收持续萎缩 分别为7.97亿元/7.03亿元/5.62亿元 同期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 录得-9999.13万元/-2.82亿元/-7.80亿元 [4] 业务结构 - 传统化药制剂收入持续萎缩 2024年收入3.22亿元 中成药制剂收入1.64亿元 [6] - 创新药研发管线共15款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2款处于IND受理阶段 其中3款进入III期注册临床试验 [8] - 正在开展近90项临床试验 中国近80项 美国10项临床试验 [8]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费用10.39亿元 同比增长90.74% [6] - 2021-2023年研发费用逐年递增 分别为1.96亿元/2.79亿元/3.75亿元 2024年增至14.43亿元 [4][6] - 研发人员数量达1360人 同比增加481人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22亿元 平均薪酬17万元 [7] - 15个在研项目上半年投入9.07亿元 累计投入33.96亿元 预计总投资规模43.53亿元 [10] 资金状况 - 与BMS达成84亿美元交易 2024年收到8亿美元首付款 [6] - 未来三年资金缺口达48.19亿元 [11] - 货币资金31.50亿元 但存在短期借款2.50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2.50亿元 长期借款25.72亿元 [11] - 科创板IPO募资9.9亿元 截至6月末已使用92.46% [10] 资本市场表现 - 港股IPO两次递表后暂缓 转向推进不超37.64亿元的A股定增募资 [2][11] - 市值超过1257亿元 位列科创板市值第六 [12] - 基金持股比例从2024年末50.50%降至2025年6月末30.43% 持股数量从4568.09万股减至3131.05万股 [13]
百利天恒(688506):公司信息更新报告:Iza-bren获FDA授予BTD,加速布局全球市场
开源证券· 2025-08-21 05:2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311 82元 一年最高最低分别为341 99元/134 55元 总市值1,250 40亿元 流通市值320 84亿元 [1] 核心产品进展 - Iza-bren(BL-B01D1)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BTD) 用于EGFR突变NSCLC三线治疗 基于中美欧三项临床研究数据 [6] - BL-B01D1为全球首个EGFRxHER3 ADC药物 中国已开展超十项III期临床 其中鼻咽癌和食管鳞癌适应症计划2025年申报NDA NSCLC及乳腺癌适应症计划2026年申报 [7] - 与BMS合作开展三项全球注册II/III期临床 覆盖TNBC、NSCLC和UC适应症 [7] 技术平台优势 - 构建四大创新平台:HIRE-ADC(差异化ADC)、GNC(多抗)、SEBA(增强型双抗)、HIRE-ARC(核药) [8] - BL-B01D1验证HIRE-ADC平台实力 多抗领域布局全球领先 多款双/多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进入临床 [8]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22 05/22 90/9 60亿元 对应PS为42 2/40 7/97 1倍 [6] - 毛利率维持高位:2025E-2027E分别为87 0%/86 5%/59 8% 但净利润持续亏损 预计2027年净亏损26 91亿元 [10][14]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5E研发费用达25 98亿元 占营收比重117 8% [10] 市场表现 - 近3个月换手率65 09% 股价较2024年8月低点上涨超120% 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 [1][3] - 流通股本占比25 7%(1 03亿股/4 01亿股) 流动性相对充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