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影医疗(688271)
icon
搜索文档
联影医疗(688271):高端化+全球化+智能化三擎驱动 打造医疗影像领军者
新浪财经· 2025-08-14 10:32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国内医疗影像设备龙头企业 在产品高端化 市场全球化 技术智能化三大维度取得显著突破 业务未来有望保持快速发展 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1] 产品布局与高端突破 - 公司构建覆盖MR CT XR MI RT等领域的完善产品线 截至2024年底累计推出超140款产品 多项产品实现国内或行业首款突破 [1] - 公司以uCT Atlas Pro uMIPanorama GS等系列产品成功突破高端市场 在高端CT MR PET/CT等技术密集型赛道建立显著壁垒 [1] - 产品优势驱动公司营收从2018年20.35亿元跃升至2024年103.00亿元 年复合增速高达31% [1] - 存量设备装机量持续增长 高毛利的维保服务与软件解决方案业务逐步放量 与设备销售形成良性互动 优化收入结构 [1] 海内外市场拓展 - 2024年国内市场全产品线市占率呈梯度突破 在中国影像新增市场排名第一(不含超声和DSA) [2] - 超高端CT(256排+)市占率突破20% 3.0TMR市占率提升4个百分点 1.5T及以下MR重回第一 [2] - 欧美市场设备覆盖美国超70%州级行政区 PET/CT累计装机破百台 欧洲完成英法德意西五大经济体布局 覆盖超15个欧盟国家 [2] - 新兴市场成功开辟巴西墨西哥土耳其等战略市场 在印度MR CT PET/CT三大产品线新增市占率均跻身前三 数字化PET/CT与1.5T MR分列新增市场第一 [2] AI技术应用与生态构建 - 公司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将AI算法嵌入医学影像设备全生命周期 打造跨产品线的完整数智化超级平台 [2] - 2024年推出的智能CT——uCT Orion(天启CT) 上市至2025年2月下旬累计订单已超百台 [2] - 投资联影智能(已推出100多款医疗AI产品)进一步夯实竞争实力 [2] - AI与CT MR PET/CT等核心设备的深度集成显著提升系统级智能化能力与产品性能 AI技术成为支撑产品升级 服务变现与平台扩展的关键引擎 [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0.62亿元 141.56亿元 166.57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7.1% 17.4% 17.7% [3]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7.48亿元 21.97亿元 27.49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8.5% 25.7% 25.1% [3] - 对应2025年8月13日的股价 PE分别为62倍 49倍 39倍 [3]
不到两个月涨超17%,医疗器械上演“每调买机”?资金低吸信号已现!
搜狐财经· 2025-08-14 05:15
医疗器械指数ETF表现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在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后于当日午盘出现短暂调整,下跌1.34% [1] - 该ETF自6月20日阶段低点以来大幅上涨超过17%,且多维度均线保持上行趋势,技术面显示反转动力充足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资金近6000万份,近20个交易日净流入超过1.12亿份,资金青睐度显著 [3] 资金流动与投资行为 - 当日午盘调整期间ETF获得1700万份净申购,显示资金逢低布局态势 [2] - 资金大幅流入或因该ETF是同类标的中年内涨幅最突出的产品,且100%聚焦A股医疗器械板块,β属性纯粹 [3] 行业短期业绩表现 - 截至8月13日,A股8家医疗器械公司披露2025年中报,业绩呈现显著分化 [5] - 艾德生物净利润同比增长31.41%至1.89亿元,南微医学净利润增长17.04%至3.63亿元,维力医疗净利润增长14.17%至1.21亿元 [5][7] - 硕世生物净利润同比下降86.35%,迈克生物净利润下降83.12%,正海生物净利润下滑45.97%,主因集采、税率调整及需求波动 [5][7] 长期发展驱动因素 - 国内集采政策趋于平稳透明,部分品种续标价格回升,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8] - 七部门联合发布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为神经调控、生物传感等领域注入新增长动能 [8] - 头部企业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加速海外市场布局,通过产业链优势及研发创新分散风险并开拓全球增长空间 [10] 成分股与行业代表性 - 医疗器械指数ETF前十大成分股涵盖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爱美客等行业龙头,有效表征板块走势 [10] - 成分股包括惠泰医疗、新产业、鱼跃医疗等细分领域领导者,具备技术优势及市场竞争力 [10]
中国医疗保健:7 月医院设备中标同比增速仍为正,国内品牌表现好于外国品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5:15
医院设备市场趋势 - 7月份医院设备中标金额环比下降11%,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降,但同比仍增长23% [1] - 剔除政策影响后,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同比增速预计维持在20-25%区间 [1] - 8月份同比增速预计保持正值,9月或10月可能出现环比改善 [1] - 2025年设备更新刺激政策效果可能不如2024年显著 [1] 国产替代趋势 - 7月份四家中国公司均实现同比增长,五家外国公司均同比下降 [3] - 国产替代趋势明显,可能受全球贸易摩擦和低端设备需求集中驱动 [3] 集采影响 - 超声设备价格因集采大幅下降,CT扫描仪价格在政策刺激减弱后回升 [7] - 7月份无CT扫描仪集采,但超声设备在河北、山西、福建等多省持续集采 [7] - 截至7月底,10个省级行政区完成超声设备集采,占全国总量30% [10] - 集采覆盖约9%的超声设备采购量,终端市场平均降价50%-60%,出厂价下降10%-20% [10] 联影医疗 - 管理层对2025年设备更新政策规模和进度持乐观态度 [11] - 收入确认周期延长,2024年四季度中标数据可能延迟至2025年二季度体现 [11] - 预计2025年二/三/四季度中国区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0%/+45%/+26.8% [11] - DSA产品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经常性收入(维护和软件)将保持增长 [11] - 当前市盈率接近上市中值水平,长期增长潜力显著 [21] 迈瑞医疗 - 7月份监护仪同比增长21%(6月为50%),超声设备同比增长24%(6月为48%) [14] - 超声设备均价受集采压力,预计其余省份将进一步开展集采 [14] - 预计2025年二季度库存周转率恢复正常,三季度中国业务恢复同比正增长 [14] - 国内医疗新基建和国产替代势头强劲,海外收入预计上升 [20] - 当前股价隐含预期市盈率低于五年均值,主要受政策风险影响 [20] 投资观点 - 迈瑞医疗受益于采购活动复苏、设备更新政策进展及新产品上市,评级为买入 [20] - 联影医疗受益于国内采购数据回暖及超声产品线推出,评级为买入 [21]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上涨0.76%,前十大权重包含爱尔眼科等
搜狐财经· 2025-08-12 15:20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高走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上涨0 76% 报15136 64点 成交额388 3亿元 [1] -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近一个月上涨9 79% 近三个月上涨13 13% 年至今上涨9 74% [1] 指数构成 -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从中证全指指数中选取医疗保健主题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反映该主题整体表现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 十大权重股包括迈瑞医疗(9 04%) 联影医疗(7 59%) 爱尔眼科(7 05%) 爱美客(3 3%) 惠泰医疗(2 95%) 乐普医疗(2 79%) 新产业(2 64%) 鱼跃医疗(2 52%) 美年健康(1 93%) 英科医疗(1 92%) [1] 市场分布 - 指数持仓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9 62%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0 38% [1] - 样本行业分布为医药卫生占比100 00% [1]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 合并 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跟踪基金 - 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包括南方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联接A/C/I 天弘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 建信/大成/华泰柏瑞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等 [2]
联影医疗(688271):中标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1750.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2 11:21
中标信息 - 公司中标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采购项目 中标金额1750万元[1] - 项目编号为XCSD-2025-A-474 中标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12日[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03亿元 同比下降9.73%[1] - 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62亿元 同比下降36.09%[1]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6.53%[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4.78亿元 同比增长5.42%[1] - 2025年一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70亿元 同比增长1.87%[1] 业务构成 -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销售占比81.99%[1] - 维修收入占比13.16%[1] - 其他业务占比4.04%[1] - 软件收入占比0.81%[1] 行业分类 - 公司属于医疗保健行业[1] - 主要产品类型为诊断治疗设备[1]
强势股追踪 主力资金连续5日净流入4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09:23
主力资金净流入天数排名 - 恒尚节能连续1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排名第一 [1] - 农业银行连续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位列第二 [1] - 博瑞医药连续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1] 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规模排名 - 农业银行连续10天累计净流入19.17亿元 规模最大 [1] - 博瑞医药8天累计净流入8.68亿元 位列第二 [1] - 惠城环保与鑫科材料均连续7日净流入 累计金额均为6.06亿元 [2] 主力资金净流入占成交额比例排名 - 新疆交建主力资金净流入占比24.39% 排名居首 [1] - 惠城环保净流入占比11.66% [2] - 恒尚节能净流入占比11.78% [2] 累计涨幅显著个股表现 - 华光环能近6日上涨55.15% [1] - 麦澜德近6日上涨54.34% [2] - 海泰科近6日上涨37.58% [2] - 新疆交建近6日上涨38.33% [1] - 涪陵电力近9日上涨31.03% [1]
精准医疗板块8月12日涨0.09%,复星医药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9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2 08:43
精准医疗板块整体表现 - 精准医疗板块当日上涨0.09%,表现略强于大盘,上证指数上涨0.5%,深证成指上涨0.53%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复星医药以3.36%涨幅领涨 [1][2] - 板块整体资金呈现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6.94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13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82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复星医药(600196)收盘价27.70元,涨幅3.36%,成交量81.48万手,成交额22.66亿元,为板块成交额最大个股 [1] - 国脉科技(002093)收盘价12.65元,涨幅2.93%,成交量67.86万手,成交额8.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921.58万元,占比4.6% [1][3] - 睿昂基因(688217)收盘价31.57元,涨幅2.20%,成交量2.30万手,成交额7188.23万元 [1] 资金流向特征 - 联影医疗(688271)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222.21万元,占比4.34%,尽管股价仅上涨0.37% [1][3] - 阳普医疗(300030)主力资金净流入1932.05万元,占比5.42%,股价上涨1.90% [1][3] - 华大智造(688114)虽然股价下跌1.91%,但仍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549.05万元,占比5.65% [2][3] 下跌个股表现 - 贝达药业(300558)跌幅最大达2.80%,收盘价65.70元,成交量8.11万手,成交额5.36亿元 [2] - 仁度生物(688193)下跌2.68%,收盘价51.64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92.65万元,占比6.82% [2][3] - 千红制药(002550)下跌2.65%,收盘价9.93元,成交量77.98万手,成交额7.78亿元 [2] 成交活跃度 - 药明康德(603259)成交额达33.81亿元,为板块最高,股价微涨0.30% [1] - 安科生物(300009)成交量120.07万手,为板块最高,成交额14.45亿元,股价下跌2.36% [2] - 板块内多数个股成交额在亿元级别,显示市场关注度较高 [1][2]
医疗器械板块8月12日涨1.16%,麦澜德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7.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2 08:22
板块整体表现 - 医疗器械板块当日上涨1.16%,领先上证指数0.5%和深证成指0.53%的涨幅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10只个股涨幅超5%,10只个股跌幅超1.8% [1][2] - 麦澜德以18.06%涨幅领涨板块,科华生物以-3.44%跌幅领跌 [1][2] 领涨个股表现 - 麦澜德收盘价52.83元,成交量15.05万手,成交额7.71亿元,涨幅18.06% [1] - 三鑫医疗收盘价10.75元,成交量81.00万手,成交额8.69亿元,涨幅14.24% [1] - 翔宇医疗收盘价64.40元,成交量10.28万手,成交额6.44亿元,涨幅11.02% [1] - 迈普医学收盘价88.80元,成交量2.40万手,成交额2.09亿元,涨幅10.38% [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3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6.18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12亿元 [2] - 奕瑞科技获主力净流入4713.63万元,占比10.42%,但遭散户净流出4274.65万元 [3] - 美好医疗获主力净流入4124.51万元,占比10.61%,但遭散户净流出4774.34万元 [3] - 麦澜德虽涨幅第一,但主力净流入3975.61万元仅占比5.16%,且遭游资净流出2461.79万元 [3] 成交活跃度 - 尚荣医疗成交量达189.64万手,成交额8.93亿元,涨幅5.75% [1] - 三鑫医疗成交量81.00万手,成交额8.69亿元,为成交额最高个股 [1] - 仁度生物成交量仅8204.82手,成交额4292.42万元,跌幅2.68% [2] - 博迅生物成交量1.70万手,成交额4864.13万元,跌幅1.90% [2]
科创50增强ETF(588460)涨超2.1%,寒武纪股价一度刷新历史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8-12 06:58
科创50增强ETF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2日14:45 科创50增强ETF(588460)强势上涨2.13% [1] - 场外联接基金包括A类021908 C类021909 I类022969 [2] 成分股股价表现 - 寒武纪(688256)上涨20.00% 盘中触及848.88元历史新高 [1] - 芯原股份(688521)上涨8.83% [1] - 海光信息(688041)上涨2.38% [1] - 石头科技(688169)和中芯国际(688981)等个股跟涨 [1] 指数权重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科创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16% [2] - 前三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688981) 海光信息(688041) 寒武纪(688256) [2] - 其他重要成分股包括澜起科技(688008) 中微公司(688012) 金山办公(688111)等 [2] 行业分析观点 - 电子半导体行业2025年或正在迎来全面复苏 [1] - 产业竞争格局有望加速出清修复 [1] - 产业盈利周期和相关公司利润有望持续复苏 [1] - 建议关注半导体设计领域超跌且具备真实业绩和较低PE/PEG的个股 [1] 科创板特征 - 科创50成分股涵盖科创板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家企业 [1] - 汇聚六大战略新兴行业领域的细分龙头 [1] - 在全球科技竞争背景下展现出强大的抗周期能力与业绩韧性 [1]
跻身全球一流水平 国产磁共振仪器再上新台阶
新华网· 2025-08-12 05:48
行业格局变化 - 国内高端医疗设备市场长期被国外垄断 但格局正发生变化 核磁共振仪器核心技术已被逐个突破[1] - 全球高端医学磁共振仪器市场原先被美国通用电气 德国西门子和荷兰飞利浦几乎垄断[2] - 联影医疗2022年1.5T磁共振新增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3.0T磁共振排名第三 打破外资垄断[3] 公司技术突破 - 公司掌握磁共振核心技术并实现设备自主可控 部分技术走在世界前列[1] - 2013年推出首款1.5T超导磁共振 2015年推出中国第一台国产3.0T超导磁共振[2] - 突破5.0T磁共振关键技术 成为全球唯一能实现5.0T磁共振自主研发的企业[4] - 打破3.0T作为全身临床磁共振成像最高场强长达20余年的记录 首次实现超高场全身临床成像[5] - 获得全球首张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磁共振加速技术FDA证书 融合四大类主流加速技术[7] 产品性能提升 - 将腹部T2W扫描时间从几分钟缩减到十多秒 使磁共振全身扫描进入百秒时代[7] - 3.0T及以上高端MR产品收入实现翻倍式增长 3T以上MR产品新增市场占有率荣登榜首[2] 市场规模与表现 - 公司磁共振仪器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15.01亿元[2] - 2020年全球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430亿美元 中国市场537亿元人民币[8] - 2015-2020年中国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4%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1085亿元人民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