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济神州(688235)
icon
搜索文档
8月12日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净值下跌0.56%,近1个月累计上涨7.2%
搜狐财经· 2025-08-12 11:51
基金表现 - 最新净值1.9165元 单日下跌0.56% [1] - 近1个月收益率7.20% 同类排名1690/4699 [1] - 近6个月收益率23.93% 同类排名504/4543 [1] - 今年以来收益率22.17% 同类排名1094/4501 [1] 投资组合 - 前十大股票持仓占比合计54.73% [1] - 重仓药明康德(10.39%)、恒瑞医药(9.69%)、康龙化成(5.05%) [1] - 其他主要持仓包括科伦药业(4.97%)、泰格医药(4.78%)、凯莱英(4.67%) [1] - 百利天恒(4.11%)、信立泰(4.02%)、百济神州-U(3.66%)、新诺威(3.39%)位列前十 [1] 基金概况 - 成立于2016年9月29日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规模达156.38亿元 [1] - 现任基金经理为葛兰和赵磊 [1] 管理团队 - 葛兰为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 2014年10月加入中欧基金 [2] - 葛兰自2016年9月29日起管理该基金 [2] - 赵磊曾任中泰证券医药生物行业联席首席分析师 2021年5月加入中欧基金 [2] - 赵磊于2025年7月4日开始担任该基金基金经理 [2]
港股医药股探底回升,恒生创新药ETF(159316)盘中净申购达2000万份,国产创新药首次进入全球TOP5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06:40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下跌1.2%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逆势获净申购2000万份 [1] 创新药行业动态 - GLP-1类药物主导2025年上半年药品销售额TOP50榜单 [1] - 百济神州BTK抑制剂泽布替尼首次跻身榜单第46位 [1] - 创新药商业化进程加速 [1]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调整 - 指数编制方案修订生效 剔除CXO企业 聚焦纯创新药企 [1] - 调整后指数年化收益率和夏普比率更高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为唯一跟踪该指数的产品 [1]
百济神州与诺华分手 创新药出海考验能力
新华网· 2025-08-12 05:48
核心事件 - 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PD-1药物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遭诺华制药退回全球化权益 包括美国 欧盟等地区的开发 生产和商业化权利 [1] - 公司股价受此影响显著下跌 A股收跌4%且主力资金净流出逾3000万元 港股收跌4.7% [1] 权益调整细节 - 公司与诺华达成协议重新获得替雷利珠单抗全部全球权利 终止授权协议且无需支付特许使用费 [1] - 诺华已支付的首付款6.5亿美元无需退还 该款项由百济瑞士(全资间接子公司)收取 [1] - 双方将继续在临床开发 注册申报和生产方面合作 诺华负责全球多市场生产并探索药物联用潜力 [2] 药物进展与市场表现 - 替雷利珠单抗于9月19日获欧盟批准 用于治疗既往接受含铂化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成人患者 [1] - 美国FDA正在审评其用于二线治疗ESCC的上市申请 第二季度已完成生产基地现场核查 [4] - 该药物在中国上半年销售额达18.36亿元 较2022年同期的12.51亿元增长46.8% [4] - 目前累计超75万患者接受该药物治疗 在中国获批11项适应症且9项纳入医保 [3] 研发与生产布局 - 药物正与超过20个免疫疗法和靶向分子(如LAG3 TIM3 OX40)联用 [5] - 已开展超20项潜在注册性临床试验 包括10项3期随机试验和4项2期试验取得积极进展 [5] - 全球化生产能力加速推进 广州大分子生物药基地已商业化投产 苏州小分子工厂及美国新泽西州生产基地在建中 [5] 战略转型与行业影响 - 替雷利珠单抗成为国内PD-1领域首款从合作授权转为自主出海模式的药物 [2] - 自主出海短期内需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全球推广 长期可能带来更丰厚利润但存在不确定性 [2]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72.51亿元 但归母净亏损超52亿元 反映全球化商业化能力面临挑战 [2]
八月以来海外机构调研华明装备等26股,重点关注医药生物与电力行业
证券时报· 2025-08-11 23:59
海外机构调研概况 - 8月以来共有26只个股获得海外机构调研 其中华明装备 百济神州-U 杰瑞股份 九号公司-WD分别获得68家 43家 15家 11家调研 [2] - 调研个股8月以来平均涨幅达4.62% 博瑞医药 杰瑞股份 绿通科技 金杯电工涨幅居前 分别为19.13% 17.7% 13.44% 12.34% [4] - 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最受关注 分别有5只和4只个股获调研 电力设备和汽车行业各有3只 [3] 重点公司调研详情 - 华明装备获68家海外机构调研 上半年电力设备业务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均呈现较好增长 欧洲仍是海外收入占比最高区域 [2] - 百济神州-U获43家机构调研 核心产品百悦泽®已在全球75个市场获批 百泽安®在47个市场获批 本季度分别在5个和20个市场扩大报销范围 [3] - 思特威-W上半年净利润预计3.6亿元至4.2亿元 同比增长140%至180% 智能手机 智能安防 汽车电子三大业务均增长 [3] 行业动态与业绩表现 - 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1797亿美元 同比增长近20% 环比增长7.8% [4] - 20只调研股中八成业绩报喜 14只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南极光实现扭亏为盈 雅本化学实现减亏 [3] - 海外机构重点关注上市公司海外市场布局情况 涉及电力设备 医药 半导体等领域 [2][3][4]
全球“药王”易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5:57
全球药品销售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药品销售额TOP50榜单显示,GLP-1类药物主导市场,前三名均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成为行业增长核心引擎 [2] - 44款药物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10款超过50亿美元 [2] - 化学药和单克隆抗体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七成 [3] - 新型疗法崭露头角,包括3款双抗、3款预防性疫苗、1款ADC及2款抗体类融合蛋白 [3] - 新兴势力如双抗、ADC、融合蛋白等新型生物药占比突破15% [3] GLP-1类药物竞争 - 诺和诺德GLP-1家族的司美格鲁肽以166.32亿美元销售额首次登顶 [5] - 2024年药王Keytruda以151.61亿美元退居第二,增速放缓至6.6% [5] - 礼来替尔泊肽以147.34亿美元位列第三,同比增长121.3%,增速居全球之首 [5] - 替尔泊肽第二季度单季销售额达85.80亿美元,反超司美格鲁肽的80.34亿美元 [5] - 司美格鲁肽多维布局,包括注射剂(市占率61%)、口服片(29%)和自动注射笔(10%) [6] - 替尔泊肽策略在于双靶点优势,GIP/GLP-1双重激动剂带来更优减重效果 [6] 细分赛道竞争 - CDK4/6抑制剂赛道中,礼来阿贝西利以26.48亿美元领跑 [10] - 诺华瑞波西利增速达58.7%,收入21.33亿美元 [10] - 辉瑞哌柏西利跌至20.26亿美元,首次垫底 [10] - BTK抑制剂赛道中,伊布替尼销售额跌破30亿美元,同比下滑9% [11] -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以17.42亿美元位列第46位,成为首个闯入TOP50的国产创新药 [11] - 泽布替尼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4.7%,2024年全年销售额达26.44亿美元,同比大增103.40% [12][13] 行业趋势 - GLP-1类药物占据全球生物药市场近三成份额 [3] - 创新药驱动行业增长,ADC、双抗等新疗法将持续吸引投资 [3] - 全球制药巨头竞争加剧,诺和诺德、礼来等聚焦代谢类药物的企业有望扩大优势 [3] - 国产创新药在差异化布局,口服小分子药物成本低、使用便捷,国内企业已处于世界前沿 [7][8] - 双抗、ADC、融合蛋白等新分子加速商业化,TOP50中已占近20%席位 [13]
医药行业周报:本周医药下跌0.8%,短期承压不改长期产业趋势,仍坚定推荐创新药板块-2025081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1 12:37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医药行业维持"看好"评级,强调短期承压不改长期产业趋势,坚定推荐创新药板块 [1][2] 核心观点 - 创新药板块近三年保持快速增长,大额BD交易频现,行情呈现向整体板块扩散趋势 [2] - 医保目录调整将首次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建议关注具备大品种放量潜力及BD预期的创新药公司及CXO产业链企业 [2] - 重点推荐标的包括恒瑞医药、药明康德、凯莱英等12家上市公司 [2] 市场表现 -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0.8%,跑输上证指数(+2.1%)和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 +2.0%),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垫底 [3][6] - 子板块分化明显:医疗耗材(+3.9%)、体外诊断(+2.5%)、医疗设备(+1.9%)涨幅居前;医疗研发外包(-3.6%)、化学制剂(-2.0%)、中药(-1.9%)跌幅较大 [6] - 当前医药板块整体估值32.2倍(PE-2025E),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 [6][9] 重点公司业绩 - 百济神州25H1营收175.2亿元(+46%),归母净利润4.5亿元实现扭亏,百悦泽全球销售额达125.27亿元(占营收72%),其中美国市场增长51.7%至89.58亿元 [2] - 和誉-B 25H1收入6.12亿元(+21.5%),净利润3.28亿元(+58.8%);再鼎医药25Q2收入1.1亿美元(+9%),经营亏损收窄28% [2] - 上海谊众25H1营收1.6亿元(+31.48%),净利润3800万元(+10.13%) [2] 行业动态 - 七部门印发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意见,目标2027年形成2-3个产业集聚区,2030年培育全球领军企业 [11] - 晶泰科技达成59.9亿美元AI制药合作,含5100万美元预付款及58.9亿美元里程碑款项 [12] - 艾博生物KRAS突变mRNA肿瘤疫苗获中美双临床批件,系国内首个多KRAS突变治疗性疫苗 [12] - 礼来小分子GLP-1R激动剂orforglipron减重III期成功,最高剂量组72周平均减重12.4kg(12.4%) [15] 资本市场表现 - 港股医药涨幅前三:北海康成-B(+73%)、华检医疗(+73%)、中生北控生物科技(+47%) [16] - 美股医药涨幅前三:BIOXCEL THERAPEUTICS(+195%)、Y-MABS THERAPEUTICS(+88%)、PORTAGE BIOTECH(+72%) [16] - 重点公司估值:恒瑞医药2025E PE 55倍,药明康德21倍,迈瑞医疗22倍 [18][19]
全球“药王”半场易主,国产创新药首入TOP5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2:28
核心观点 - GLP-1类药物主导全球药品市场 前三名销售额均突破百亿美元 司美格鲁肽以166.32亿美元登顶 替尔泊肽以147.34亿美元位列第三且同比增长121.3% [1][3] - 创新药驱动行业增长 GLP-1类药物占据全球生物药市场近三成份额 ADC、双抗等新疗法推动行业向高价值领域转型 [2][8] - 中国创新药取得突破 泽布替尼以17.42亿美元销售额首次跻身全球TOP50榜单 成为首个进入该榜单的国产创新药 [7][8] 药品销售表现 - 全球药品销售额TOP50榜单中44款药物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 10款超过50亿美元 [1] - 三款GLP-1类药物销售额均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成为行业增长核心引擎 [1][3] - 三款mRNA疫苗合计贡献94亿美元销售额 [1] - ADC药物Enhertu以39亿美元销售额首度入围TOP50榜单 [1] GLP-1类药物竞争格局 - 司美格鲁肽以166.32亿美元销售额终结Keytruda多年霸主地位 Keytruda以151.61亿美元退居第二且增速放缓至6.6% [3] - 替尔泊肽以147.34亿美元位列第三 同比增长121.3% 增速居全球之首 第二季度单季销售额85.80亿美元反超司美格鲁肽的80.34亿美元 [3] - 司美格鲁肽多维布局 剂型矩阵包括注射剂(市占率61%)、口服片(29%)和自动注射笔(10%) 年产能提升至60亿剂 [4] - 替尔泊肽凭借GIP/GLP-1双重激动剂带来更优减重效果 较司美格鲁肽多减重8.7% [4] 细分赛道竞争态势 - CDK4/6抑制剂领域礼来阿贝西利以26.48亿美元领跑 诺华瑞波西利增速达58.7%收入21.33亿美元 辉瑞哌柏西利跌至20.26亿美元垫底 [6] - BTK抑制剂全球市场规模达125亿美元 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和阿可替尼占据97%以上市场份额 [7] - 伊布替尼销售额从2021年97.77亿美元跌至2025年上半年不足30亿美元 同比下滑9% [7] - 泽布替尼2024年全年销售额26.44亿美元同比大增103.40%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售额17.42亿美元同比增长54.7% [7][8] 行业发展趋势 - 化学药和单克隆抗体占据TOP50药品超七成份额 新型疗法包括3款双抗、3款预防性疫苗、1款ADC及2款抗体类融合蛋白 [1] - 双抗、ADC、融合蛋白等新型生物药占比突破15% TOP50中已占近20%席位 [1][8] - 国产创新药进行差异化布局 口服小分子药物成本低、使用便捷 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已处于世界前沿 [5] - 泽布替尼成功验证"中美双报+头对头优效+全球商业化"出海路径可行性 中国创新药从"主题投资"迈入"业绩投资"新阶段 [8]
速递|首届体重管理产业会议在苏州开幕,共筑“科学减重”新生态
GLP1减重宝典· 2025-08-11 09:07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已突破50%,预计2030年相关人群规模将达5.15亿 [10] - 肥胖引发的代谢综合征每年造成社会经济负担超千亿元 [10] - 国家卫健委等16部委联合推行"体重管理年"行动,将健康体重管理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 [10] 中国肥胖特征与健康风险 - 81.8%的肥胖患者合并脂肪肝,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导致内脏脂肪堆积 [10] - 内脏脂肪直接关联胰岛素抵抗、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升45%,且脂肪肝是约20%肝癌的直接诱因 [10][11] 创新药物突破 - 信达生物开发的GCG/GLP-1双靶点减重药"玛仕度肽"在48周内实现平均减重18.6%,降低肝脏脂肪含量达80% [12] - 该药物研究成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成为中国代谢领域首个登陆该期刊的创新药临床研究 [12] - 玛仕度肽通过激活GCG受体,减少脂肪合成、加速脂肪燃烧,针对中国人群"大肚腩"特征更适配 [12] 产业生态构建 - 医疗端推进减重门诊标准化建设,整合内分泌科、代谢外科等多学科协作(MDT)模式 [17] - 产业端打造"线上问诊-线下取药-长期随访"服务闭环,释放减重药物消费医疗属性 [19] - 科普端发布《医生教你科学减重》,涵盖8位核心专家+80位临床多学科专家,解析150个争议性问题 [21] 多方协作与生态宣言 - 信达生物联合美年大健康、腾讯健康等头部机构签署《减重产业宣言》,推进减重生态建设 [24] - 会议设四大平行分会场,探讨学术进展、零售战略、非公协同及商业渠道一体化网络建设 [26] 行业未来方向 - 科学减重从"降数字"走向"调系统",从"碎片化尝试"走向"标准化管理" [13] - 构建覆盖筛查、诊断、干预、管理等全流程的科学体重管理体系 [14]
建银国际:上调百济神州目标价至230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11 05:51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建银国际上调百济神州目标价24%至230港元 基于SOTP估值及新业务进展 [1] -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因估值可能随盈测上调和Bcl-2抑制剂成功概率提升而进一步上调 [1] 财务表现与指引 - 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均超预期 [1] - 公司上调2025年毛利率与现金流指引 [1]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年盈测上调14%至5.56亿美元 [1] - 2026年盈测上调2%至8.60亿美元 [1] - 2027年盈测上调2%至25亿美元 [1] 临床发展前景 - 临床发展前景更为光明 Bcl-2抑制剂成功概率提高 [1]
建银国际:上调百济神州(06160)目标价至230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05:46
目标价上调 - 建银国际基于SOTP估值及新的业务进展,将百济神州目标价上调24%,由186港元升至230港元 [1] - 随着盈测上调及Bcl-2抑制剂成功概率提高,公司估值或进一步上调 [1] 业绩表现 - 百济神州2025年次季及上半年业绩均超预期 [1] - 公司将2025年毛利率与现金流指引上调 [1] 盈利预测调整 - 建银国际将百济神州2025-2027年盈测分别上调14%、2%、2% [1] - 调整后2025年盈测为5.56亿美元,2026年为8.60亿美元,2027年为25亿美元 [1] 临床发展 - 公司临床发展前景更为光明 [1] - Bcl-2抑制剂成功概率提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