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济神州(688235)
icon
搜索文档
图解丨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189亿港元,加仓阿里、信达生物和中芯国际
格隆汇APP· 2025-09-11 10:01
南下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单日净买入港股189.89亿港元 [1] - 净买入阿里巴巴-W达37.3亿港元 [1] - 净买入信达生物9.56亿港元 [1] - 净买入中芯国际9.32亿港元 [1] - 净买入百济神州8.26亿港元 [1] - 净买入泡泡玛特4.86亿港元 [1] - 净买入药明生物3.39亿港元 [1] - 净买入中国生物制药3.24亿港元 [1] - 净买入石药集团2.66亿港元 [1] - 净买入三生制药2.14亿港元 [1] - 净卖出腾讯控股11.51亿港元 [1] - 净卖出康方生物3.89亿港元 [1] 连续交易动态 - 南下资金连续15日净买入阿里巴巴累计371.4389亿港元 [1] - 连续3日净买入中芯国际累计15.7644亿港元 [1] - 连续3日净卖出腾讯控股累计14.6076亿港元 [1] - 连续3日净卖出康方生物累计17.4844亿港元 [1] 个股市场表现 - 阿里巴巴-W股价上涨0.4% 沪股通净买入29.46亿港元 成交额80.75亿港元 [3] - 美团-W股价下跌5.1% 净卖出9.36亿港元 成交额61.84亿港元 [3] -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5.0% 净买入4.17亿港元 成交额49.10亿港元 [3] - 康方生物股价下跌4.3% 净卖出7.55亿港元 成交额27.97亿港元 [3] - 腾讯控股股价下跌0.6% 净卖出9.23亿港元 成交额26.33亿港元 [3] - 药明生物股价上涨4.3% 净买入3.39亿港元 成交额21.01亿港元 [3] - 小米集团-W股价下跌0.6% 净买入0.44亿港元 成交额19.98亿港元 [3] - 信达生物股价下跌2.5% 净买入1.10亿港元 成交额19.04亿港元 [3]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价上涨11.8% 净卖出0.57亿港元 成交额18.94亿港元 [3] - 泡泡玛特股价下跌0.7% 净买入4.87亿港元 成交额16.59亿港元 [3]
医药生物行业今日净流出资金39.75亿元,药明康德等7股净流出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09:56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11日上涨1.65% [2] - 申万行业中有31个行业上涨 通信和电子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为7.39%和5.96% [2]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345.18亿元 其中11个行业实现资金净流入 [2] 行业资金流向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首达217.23亿元 涨幅5.96% [2]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84.79亿元 日涨幅3.71% [2] - 医药生物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39.75亿元 居净流出行业首位 [2] - 传媒行业净流出27.38亿元 汽车、商贸零售、基础化工等行业净流出较多 [2] 医药生物行业个股表现 - 行业整体上涨0.25% 474只个股中350只上涨 2只涨停 [3] - 131只个股实现资金净流入 其中8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 [3] - 济民健康净流入资金2.37亿元居首 舒泰神和热景生物分别净流入1.55亿元和1.41亿元 [3] - 资金净流出超亿元的个股有7只 药明康德净流出3.17亿元 百济神州-U净流出2.29亿元 昭衍新药净流出1.78亿元 [3] 医药生物行业资金流入明细 - 济民健康涨10.02% 换手率16.96% 主力资金流入2.37亿元 [3] - 热景生物涨11.40% 换手率6.65% 主力资金流入1.41亿元 [3] - 爱尔眼科涨2.90% 换手率2.02% 主力资金流入1.35亿元 [3] - 振德医疗涨10.02% 换手率6.04% 主力资金流入9612.08万元 [3] 医药生物行业资金流出明细 - 药明康德跌2.41% 换手率4.06% 主力资金流出3.17亿元 [5] - 百济神州-U跌3.73% 换手率11.42% 主力资金流出2.29亿元 [5] - 昭衍新药跌2.88% 换手率9.44% 主力资金流出1.78亿元 [5] - 赛诺医疗涨0.99% 换手率9.42% 主力资金流出1.34亿元 [5]
特朗普或对中国药品“动刀”,A股H股医药板块走低
36氪· 2025-09-11 09:53
资本市场反应 - 9月11日A股和H股创新药概念股集体下跌 涉及百济神州 益方生物 新诺威 华海药业 微芯生物 荣昌生物 药明康德等多只个股 [1] - 美国当地时间9月10日在美上市中国创新药企股价下跌 包括百济神州 再鼎医药 I-Mab 天演药业 传奇生物等 [1] 政策背景与内容 - 特朗普政府正研议行政命令 拟严格限制来自中国的实验性药物与临床数据 以应对中国生物科技崛起对美国产业的威胁 [1] - 行政令草案提出两项措施:美国制药公司从中国药企收购药物权益的交易需接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强制性审查" 以及要求FDA进行更严格审查并收取更高费用 阻止依赖中国患者临床试验数据 [2] 潜在影响分析 - 若政策落地 中国药企与美国大型制药公司之间的授权合作(License-out)可能面临更高壁垒 导致交易成本增加 审批周期延长 不确定性大增 [2] - 跨国药企(MNC)的收购意愿和出价可能会降低 影响中国创新药企回笼研发资金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 [2] - 政策可能对美国制药业造成冲击 美国大型制药公司依赖中国研发的创新药物充实研发管线 政策可能导致其研发成本上升 供应链中断 延迟新药上市并推高药品价格 [3] - 政策是地缘政治风险首次冲击国内创新药企依托"低成本研发+海外授权"模式实现快速发展的潜在可能 [4] 行业现状与数据 - 2024年中国首次批准93种创新药创十年新高 其中42%为国产创新药 [4] - 2024年中国在全球首次获批创新药数量占比达到39% 成为全球第二大地区 仅次于美国 [4] - 2024年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ICTRP平台登记的临床试验超过7100项 美国登记约6000项 [4][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总金额接近660亿美元 赶超2024全年BD交易总额 [5] - 2024年上半年中国药企对MNC的海外授权交易超过70笔 首付款总额近30亿美元 交易总额达531.36亿美元 [5] 企业应对与长期趋势 - 中国创新药企业需要做更扎实的全球临床数据以应对政策变化 坚持原创新药的创新 临床及市场价值延伸 [6] - 尽管面临地缘政治风险 但不会逆转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整体趋势 中美生物科技合作可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5] - 政策可能倒逼中国企业改善供应链 在全球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 同时可能促使国内出台更多支持性政策 在医保谈判和创新支付体系等方面给予创新药企更多扶持 [3][4]
16只科创板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1 09:35
科创板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345.18亿元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入23.09亿元[1] - 科创板个股上涨524只 涨停6只 下跌61只[1] -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230只 净流出个股358只[1] 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 - 海光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入24.67亿元 涨幅20.00%[1][2] - 仕佳光子主力资金净流入3.69亿元 涨幅9.69%[1][2] - 鼎通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2.34亿元 涨幅7.05%[1][2] - 16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1] 主力资金净流出个股 - 百济神州-U主力资金净流出2.29亿元 跌幅3.73%[1] - 嘉元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2.15亿元[1] - 天岳先进主力资金净流出1.47亿元[1] 主力资金连续流入个股 - 寒武纪连续17个交易日净流入[2] - 祥生医疗连续7个交易日净流入[2] - 安杰思连续7个交易日净流入[2] - 37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3个交易日以上持续净流入[2] 主力资金连续流出个股 - 先锋精科连续14个交易日净流出[2] - 英诺特连续12个交易日净流出[2] - 联芸科技连续12个交易日净流出[2] - 150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流出[2] 资金流入排名前列个股详情 - 海光信息资金流入24.67亿元 流入率15.42% 换手率3.34%[2] - 云天励飞-U资金流入2.07亿元 涨幅6.67%[2] - 寒武纪-U资金流入1.84亿元 涨幅8.96%[2] - 盛科通信-U资金流入1.69亿元 涨幅13.78%[2] 资金流出排名前列个股详情 - 百济神州-U资金流出2.29亿元 换手率11.42%[16] - 嘉元科技资金流出2.15亿元 换手率21.12%[16] - 天岳先进资金流出1.47亿元 涨幅10.01%[16]
70家创新药上市公司,3家靠自身造血盈利
36氪· 2025-09-11 09:08
行业整体盈利状况 - 2025年上半年70家港股18A及科创板上市创新药企中55家仍处于亏损状态 占比79% [1][2] - 15家企业实现盈利 其中6家为首度扭亏为盈 包括百济神州和信达生物等头部企业 [1] - 仅3家企业真正依靠创新药销售实现盈利 其余盈利企业依赖生物类似药销售或授权许可收入 [1][8][9] 企业商业化进展 - 55家未盈利企业中有28家已拥有商业化创新药产品 其中21家企业营收主要来自创新药销售 [2][3] - 2018-2019年上市企业盈利比例达58% 2020年后上市企业盈利比例显著降低 [2] - 整体已有商业化创新药企业占比53% 2022年及之前上市企业多数已具备商业化产品 [2][3] 盈利模式分析 - 百济神州上半年营收175.18亿元 创新药销售占比超99% 其中泽布替尼销售额125.27亿元(海外占比90.6%)[7][14] - 信达生物营收59.53亿元 创新药销售占比87.9% 主要依赖中国市场(占比88.76%)[7][15] - 非创新药销售盈利路径包括:生物类似药(复宏汉霖生物类似药收入18.62亿元占比66%)、授权许可(和铂医药许可收入9370万美元占比92.7%)、模式动物销售(百奥赛图占比44.2%)[7][9][11] 头部企业表现 - 百济神州归母净利润6.84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8.77亿元) 泽布替尼海外销售额113.35亿元同比增长56.2% [7][14] - 信达生物归母净利润8.343亿元 产品收入52.34亿元同比增长37.3% [7][15] - 艾力斯凭借伏美替尼实现营收23.73亿元 创新药销售占比超99% [7][9] 医保目录影响 - 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和依沃西单抗进入医保后销售额同比增长49.2% 但上半年亏损扩大至5.7亿元 [4] - 云顶新耀IgA肾病药物进入医保后预计全年销售额达12-14亿元 上半年亏损收窄至2.498亿元 [5] - 基石药业为申报医保调整药品价格 导致上半年药品收入同比减少80.5%至2.54亿元 [5] 研发投入与风险案例 - 康方生物研发投入7.31亿元 超过营收半数(14.02亿元)[4] - 歌礼制药曾推出两款丙肝创新药(2018年达诺瑞韦销售收入7230万元) 后因市场竞争失利 2025年上半年营收仅108.1万元(主要来自研发服务)[4]
百济神州美股盘前拉升超3%,高盛称美国创新药审查影响有限。
新浪财经· 2025-09-11 08:56
公司股价表现 - 百济神州美股盘前拉升超3% [1] 行业监管影响 - 高盛称美国创新药审查对公司影响有限 [1]
美股异动丨百济神州盘前涨超3%,高盛称“美国拟加强审查中国创新药”影响有限
格隆汇APP· 2025-09-11 08:27
股价表现 - 百济神州盘前上涨超3%至324.4美元 [1] - 公司前一日收盘跌幅超10% [1] 政策影响分析 - 美国政府拟限制中国原创新药进入美国市场 [1] - 已建立全球布局的企业受政策短期影响有限 [1] - 百济神州和传奇生物等公司在美国市场拥有稳固根基 [1] - 市场对上述公司新增交易预期较低 [1]
70家创新药上市公司 3家靠自身造血盈利
经济观察报· 2025-09-11 08:19
行业整体盈利状况 - 2025年上半年70家港股18A及科创板创新药企中55家未盈利 占比79% [3][5][6] - 15家企业实现盈利 其中6家为首度扭亏为盈 包括百济神州和信达生物等头部企业 [2][19] - 仅3家企业真正依靠创新药销售实现盈利 [3][23] 商业化创新药进展 - 36家企业已有商业化创新药产品 占总体的53% [10][12] - 55家未盈利企业中有28家已拥有商业化创新药产品 [4][12] - 2022年及之前上市的公司大部分已具备商业化创新药产品 [1][12] 分年度上市企业表现 - 2018-2019年上市企业盈利比例达58% [11] - 2018年上市企业商业化创新药覆盖率达100% 盈利比例60% [10] - 2020年上市企业商业化创新药覆盖率78% 但盈利比例仅11% [10] - 2023-2025年上市企业盈利比例均为0% [10] 盈利模式分析 - 百济神州上半年营收175.18亿元 创新药销售占比超99% 其中泽布替尼销售额125.27亿元(海外占比90.5%)[20][28] - 信达生物上半年营收59.53亿元 创新药销售占比87.9% 主要依赖中国市场 [20][29] - 复宏汉霖等企业通过生物类似药盈利 其生物类似药销售收入占比66% [20][23] - 和铂医药等企业通过BD交易盈利 许可收入占比92.7% 净利润同比暴涨4936.38% [20][25] 典型企业案例 - 歌礼制药持续亏损 2025年上半年营收仅108.1万元 主要来自研发服务而非药品销售 [13] - 康方生物上半年营收14.02亿元 创新药销售占比99% 但亏损扩大至5.7亿元 研发投入达7.31亿元 [14] - 云顶新耀因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7.96% 亏损收窄至2.498亿元 [15] - 艾力斯依靠肺癌创新药伏美替尼实现盈利 上半年销售收入23.6亿元 占比超99% [20][23] 医保目录战略价值 - 进入医保目录成为企业提升营收的关键路径 如云顶新耀预计相关药物年销售额达12-14亿元 [15] - 基石药业为申报医保目录主动调整价格 导致短期收入减少80.5% [16]
美股中概股盘前多数上涨,百济神州涨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8:15
美股中概股盘前表现 - 多数中概股呈现上涨态势 百济神州领涨3% 蔚来和阿里巴巴均上涨2% [1] - 小鹏汽车和携程分别上涨1% 拼多多上涨0.6% 京东小幅上涨0.2% [1] - 理想汽车成为少数下跌个股 跌幅为0.8% [1]
科创100ETF基金(588220)涨超3.6%,最新规模位居全市场同类第一
新浪财经· 2025-09-11 07:45
科创100ETF基金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1日15:00 科创100ETF基金(588220)上涨3.63% 最新规模57.64亿 位居全市场同类第一 [1] - 成分股源杰科技上涨15.65% 生益电子上涨13.80% 盛科通信上涨13.78% 东芯股份和杰华特等个股跟涨 [1] - 场外联接代码包括A类019861 C类019862 I类022845 [3] 半导体芯片行业动态 - 半导体芯片股走强 甲骨文2026财年第一财季未实现履约义务达4550亿美元 同比增长359% [1] - 全球AI算力竞赛持续升温 国产化替代与海外扩张双轮驱动 消费电子迎来AI创新周期与旺季需求复苏 [1] - 算力产业链为中长期高景气主线 半导体 消费电子 机器人等领域在创新驱动下业绩弹性显著 [1]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构成 - 指数选取科创板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 与科创50共同构成规模指数系列 [2]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东芯股份 华虹公司 百济神州等 合计占比23.82% [2] - 指数反映科创板市场不同市值规模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