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芯股份(688110)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芯片ETF(588200)连续10天净流入,源杰科技涨超11%领涨成分股
搜狐财经· 2025-07-22 02:37
科创芯片ETF表现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1.3%,成交4.10亿元,近1年日均成交23.64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科创芯片ETF最新规模达315.65亿元,创近半年新高,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科创芯片ETF最新份额达206.44亿份,创近半年新高,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科创芯片ETF近10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净流入7.61亿元,合计净流入30.97亿元 [3] - 科创芯片ETF本月融资净买额达2337.73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18.55亿元 [3] - 科创芯片ETF近2年净值上涨28.75%,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271/2237,居于前12.11% [3] - 科创芯片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18%,最长连涨4个月,涨幅36.0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40% [3] 半导体行业动态 - Meta计划建设多个GW级实验室,预计几年内扩展至5GW规模 [4] - 英伟达获批向中国销售H20芯片,将推出中国定制版RTX PRO GPU [4]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预计延续乐观增长,AI驱动下游增长 [4] - 半导体行业国产化替代持续推进,二季度各环节公司业绩预告亮眼 [4] - 预计3Q25存储器合约价涨幅持续高增,晶圆代工龙头或开启涨价 [4] 科创板芯片指数成分股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76% [4] - 中芯国际权重10.22%,当日涨跌幅-0.04% [6] - 海光信息权重10.15%,当日涨跌幅0.20% [6] - 寒武纪权重9.59%,当日涨跌幅3.28% [6] - 澜起科技权重8.01%,当日涨跌幅-0.08% [6] - 中微公司权重6.80%,当日涨跌幅0.27% [6] - 芯原股份权重2.89%,当日涨跌幅-0.02% [6] - 沪硅产业权重2.63%,当日涨跌幅0.05% [6] - 恒玄科技权重2.50%,当日涨跌幅-1.31% [6] - 思特威权重2.46%,当日涨跌幅-0.19% [6] - 华海清科权重2.39%,当日涨跌幅0.20% [6]
东芯股份: 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部分归属结果、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部分归属结果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13:20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归属情况 - 本次归属股票数量总计121.536万股,其中2023年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第一批次归属59.952万股,2024年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第一批次归属61.584万股 [1] - 股票来源为公司从二级市场回购的A股普通股 [1] - 2023年激励计划中26名激励对象因个人资金计划暂未完成25.68万股归属登记,2024年激励计划中17名激励对象暂未完成33.696万股归属登记 [10][12] 激励计划决策程序 - 2023年激励计划于2023年4月13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5月9日获股东大会批准,5月9日完成首次授予 [2][4][5] - 2024年激励计划于2024年4月18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5月14日获股东大会批准,同日完成首次授予 [7][9] - 两次激励计划均履行了公示、独立董事意见、监事会核查等合规程序 [3][4][6][7][8][9] 归属股份分配详情 - 2023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 - 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LEE HYUNGSANG获授33.4万股,本次归属8.016万股(占比24%) - 74名核心骨干合计归属59.952万股,占已获授总量23.75% [10] - 2024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 - 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获授33.5万股,本次归属10.72万股(占比32%) - 102名核心骨干合计归属61.584万股,占已获授总量31.8% [12] 股份登记与股本结构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验证2023年激励计划出资款1311.39万元,2024年激励计划出资款1346.86万元 [13] - 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于2025年7月9日完成59.952万股(2023年计划)和61.584万股(2024年计划)的股份登记 [13] - 本次归属不改变公司总股本及控股股东持股结构 [13] 限售与减持规定 - 董事/高管所获股份中75%受转让限制,离职半年内不得转让 [12] - 短线交易收益归公司所有 [12] - 减持行为需遵守《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 [13]
东芯股份(688110) - 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部分归属结果、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部分归属结果的公告
2025-07-10 12:47
激励计划归属情况 - 本次归属股票121.536万股,23年计划归属59.952万股,24年计划归属61.584万股[3] - 23年计划归属人数78人,占已获授总量23.75%,出资1311.390048万元[17][20][25] - 24年计划归属人数106人,占已获授总量31.80%,出资1181.18112万元[18][21][25] 未完成登记情况 - 23年计划26名激励对象未完成出资登记,未登记股份25.68万股[17] - 24年计划17名激励对象未完成出资登记,未登记股份33.696万股[18] 重要时间节点 - 23年10月27日调整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为21.874元/股[8] - 24年10月28日通过授予24年计划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议案[14] - 25年4月21日通过24年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相关议案[15] - 25年6月30日立信出具验资报告[25] - 25年7月9日完成股份登记手续[26] 其他要点 - 归属股票源于二级市场回购A股,股本及控股股东未变[19][23][24] - 董高任职期每年转让股份不超25%,离职半年内不得转让[22]
三星、SK海力士、美光退出,下游抢囤促提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4:21
DDR4价格上涨原因 - 存储大厂向终端客户公布新一轮合约价,DDR4、LPDDR4x均有所涨价,DDR4涨幅尤其明显 [1] - 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家存储大厂陆续宣布战略性部分退出DDR4业务,转向更高利润的DDR5、LPDDR5x和HBM等高端产品 [1] - 供给端减产预期带动现货市场价格上扬,DDR4 16G 3200现货价格自3月开始小幅上涨,此后涨幅持续扩大 [1] - DDR4 16Gb(1Gx16)200现货平均价已达16美元,DDR5(2Gx8)4800/5600现货价格仅为6.095美元,DDR4价格已达DDR5的2.6倍,创下DRAM历史上最大的代际倒挂记录 [1] - 8GB DDR4 3200MHz模组价格从年初的1.63美元跃升至5.1美元,涨幅超200%,16GB DDR4 3200MHz突破12.8美元,较年初涨260% [2] 行业动态与趋势 - DDR4世代的生命周期已超过10年,需求逐步由DDR5取代,各主要供应商已规划终止生产DDR4,最后出货时间大约落在2026年初 [3] - 海外大厂更加坚定地向HBM、DDR5等主流产品迁移,进一步淡出利基型市场,下游客户库存水位较低,因此在供给收缩的背景下价格上扬 [3] - 下游备货推升现货价格,工厂在备货的考量下陆续出手采购,促使报价再度上扬 [3] - 这轮内存停产主要集中在消费级产品,美光仍将维持对车用、工业及网络通信领域的DDR4/LPDDR4内存供应 [4] - 展望第三季DDR4合约价格趋势,供应商生产策略及关税政策为主要的不确定性,不排除主要供应商在产出逐渐收敛下,预期性备货需求将再推升价格涨幅高于预期 [4] - 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DDR4的价格或将在第四季度触顶回落,随着价格进入高档区间,供应商正逐步释放库存,预期第四季整体供应将逐步改善 [4] 国内存储厂商动态 - 国际三大原厂持续将产能向DDR5、LPDDR5x及HBM等高性能存储领域倾斜,形成利基型市场的供给空缺 [6] - 东芯股份对于利基型DRAM在产能端逐步拓展,客户端逐步发力,希望在本轮海外退出的节点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6] - 北京君正正在用更加先进的工艺制程,完善DDR4和LPDDR4产品线,目前销售占比最大的是DDR3 [6] - 本土厂商在利基DRAM产品和应用领域快速拓展,随着产品技术的提升、产能配套的完善和自主可控趋势的演进,本土厂商未来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6] - 存储已经过了周期的低点,向好的方向发展,下半年网络通讯和消费电子的需求情况还可以 [7]
东芯股份: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7 16:23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余额11.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9%,存货账面价值8.92亿元,占营业成本比例161.87%,占流动资产比例34.16% [1] - 存货主要由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库存商品构成,其中原材料账面余额较上年末增加8212.93万元,增长10.67%,委托加工物资和库存商品分别下降2894.01万元和3529.88万元 [5][6] - 存货增加主要由于产品生产周期长(晶圆厂4-5个月,封测厂2-3个月)及与代工厂战略合作备货 [5][6] - 同行业可比公司兆易创新存货增长16.45%,普冉股份增长61.19%,公司存货增长2.09%与行业趋势一致 [7] 毛利率变化 - 2024年综合毛利率13.99%,同比上升2.42个百分点,其中NAND产品毛利率11.58%(+8.25pct),NOR产品23.77%(+6.89pct),DRAM产品26.63%(-7.01pct) [1][16] - NAND产品平均单价下降15.71%至4.40元/颗,平均成本下降22.97%至3.89元/颗,主要受益于网络通信市场需求回暖及存货周转优化 [17] - DRAM产品平均单价下降37.26%至6.45元/颗,主要因产品结构调整及阶段性价值让渡 [17] - 同行业可比公司兆易创新存储芯片毛利率上升7.28pct至40.27%,普冉股份上升10.62pct至34.61%,公司毛利率变动趋势与行业一致但水平较低 [19] 应收账款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86%,高于营收增速20.80%,其中直销客户应收账款增长121.59% [2][31] - 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从17.85%提升至24.80%,主要因直销客户销售占比提升 [31] - 账龄0-3个月的应收账款占比99.79%,账龄结构良好 [34] - 同行业可比公司兆易创新应收账款增长86.25%,普冉股份增长26.31%,公司增长98.15%与行业趋势一致 [33] 资金管理 - 2024年末其他非流动资产4.79亿元,其中大额存单3.54亿元,较上年增加2.29亿元 [38]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429.25万元至2573万元,主要因市场利率下行及存款规模减少 [39] - 大额存单年化收益率从2023年2.49%降至2024年2.14%,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从3.75%降至2.77% [39][40] - 大额存单存放于民生银行、宁波银行等机构,利率1.9%-3.55%,权属清晰无使用限制 [41][42]
东芯股份(688110)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东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2025-07-07 12:31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余额11.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9%[4] - 2024年末存货跌价准备2.29亿元,同比下降33%[4]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8.92亿元,占2024年度营业成本的比例为161.87%,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34.16%[4] - 2025年一季度末存货账面价值9.21亿元,较2024年末继续增加[4] - 2024年末原材料账面余额较上年末增加8212.93万元,增幅为10.67%[6] - 2024年末委托加工物资和库存商品分别较上年末减少3529.88万元、2894.01万元,降幅分别为18.24%、22.41%[6] - 2023年末、2024年末存货库龄2年以内占比超80%,其中1年以内占比60%左右[19] 营收与毛利率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0.84%,其中NAND产品同比增幅54.49%[11] -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3.99%,同比上升2.42个百分点[25] - 2024年NAND产品毛利率11.58%,同比上升8.25个百分点[25] - 2024年NOR产品毛利率23.77%,同比上升6.89个百分点[25] - 2024年DRAM产品毛利率26.63%,同比下降7.01个百分点[25] - 2024年大中华区业务毛利率13.02%,同比上升8.14个百分点[25] - 2024年非大中华地区业务毛利率17.52%,同比下降8.50个百分点[25] - 2024年经销业务毛利率17.54%,同比上升13.00个百分点[25] - 2024年直销业务毛利率12.94%,同比下降1.67个百分点[25] - 2024年公司存储芯片综合毛利率为13.82%,较2023年增加3.34个百分点[28][39] 主要客户收入 - NAND产品主要客户收入23365.54万元,占比63.86%,较2023年增长178.05%[30] - NOR产品主要客户收入2642.89万元,占比67.00%,较2023年增长40.28%[32] - DRAM产品主要客户收入3952.79万元,占比59.13%,较2023年增长155.04%[35] - MCP产品主要客户收入12272.56万元,占比73.99%,较2023年增长3.29%[38] 应收账款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86%,高于营业收入增速20.8%,坏账准备2996.46万元,较上年末微增1.25%[54]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为24.80%,较上年提高6.95个百分点[54] - 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金额为12897.54万元,较上年末增幅98.15%,其中直销客户增加121.59%,经销客户减少20.57%[55] - 2024年末对直销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2045.08万元,占比93.39%,较上年增幅121.59%[58][60] - 2024年末对经销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为852.46万元,占比6.61%,较上年降幅20.57%[60][61] 其他资产与收入 - 2024年末其他非流动资产4.79亿元,其中大额存单3.5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4.79亿元均为大额存单[70] - 2024年利息收入2572.63万元,较2023年下降48.57%[70] - 2024年末公司境外资产5.52亿元,占比15.64%;2024年度非大中华地区收入1.38亿元,占比21.58%[77] - 2024年度东芯上海收到出口退税金额543.80万元,申报免、抵、退应退税额672.71万元,境外销售收入5174.66万元,免、抵、退应退税额占出口退税申报境外销售商品收入比例为13%[80] - 2024年度Fidelix财务报表确认境外收入12401.25万元,申报出口收入13135.89万元,差异额为 - 734.64万元[81] - 2024年度东芯上海报告期外销总金额5174.66万元,出口报关单总金额5870.53万元,差异额 - 695.87万元[83]
东芯股份(688110)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东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核查意见
2025-07-07 12:31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余额11.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9%,账面价值8.92亿元[2] - 2025年一季度末存货账面价值9.21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 - 2024年末原材料账面余额增10.67%,委托加工物资降22.41%,库存商品降18.24%[4] - 2024年末存货库龄主要为2年以内,占比超80%[18] - 2024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20.42%,较2023年下降[20] 营收与毛利率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0.84%,NAND产品同比增幅54.49%[7] - 2024年综合毛利率13.99%,同比上升2.42个百分点[23] - 2024年NAND产品毛利率11.58%,同比上升8.25个百分点[23] - 2024年NOR产品毛利率23.77%,同比上升6.89个百分点[23] - 2024年DRAM产品毛利率26.63%,同比下降7.01个百分点[23] 市场与销售模式 - 2024年大中华区业务收入占比78.38%,毛利率13.02%,同比上升8.14个百分点[23][38] - 2024年直销模式收入占比77.09%,毛利率12.71%;经销模式占比22.91%,毛利率17.54%[43] - 2024年直销模式下NAND和DRAM产品金额和占比提升,NOR和MCP产品下降[43] 应收账款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86%,坏账准备2996.46万元,较上年末微增1.25%[56] - 2024年末直销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占比93.39%,较上年增幅121.59%;经销客户占比6.61%,较上年降幅20.57%[60] 其他资产与收益 - 2024年末其他非流动资产4.79亿元,均为大额存单[76] - 2024年利息收入2572.63万元,较2023年下降48.57%[76] - 2024年大额存单投资收益2291.45万元,较上年增加912.5万元[81] - 2024年结构性存款投资收益533.36万元,较上年减少139.22万元[82] 境外业务 - 2024年末境外资产5.52亿元,占比15.64%;非大中华地区收入1.38亿元,占比21.58%[92] - 2024年东芯香港境外销售收入8636.51万元,Fidelix为22838.07万元[97] - 2024年度东芯上海收到出口退税金额543.80万元,申报应退税额672.71万元[100]
东芯股份(688110) -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2025-07-07 12:30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0.84%,NAND产品同比增幅54.49%[13] -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3.99%,同比上升2.42个百分点[3][33] - 2024年NAND产品毛利率11.58%,同比上升8.25个百分点[3][33] - 2024年NOR产品毛利率23.77%,同比上升6.89个百分点[3][33] - 2024年DRAM产品毛利率26.63%,同比下降7.01个百分点[3][33] - 2024年MCP产品毛利率11.20%,同比下降1.18个百分点[36][43][44] - 2024年大中华区业务毛利率13.02%,同比上升8.14个百分点[33] - 2024年非大中华地区业务毛利率17.52%,同比下降8.50个百分点[33] - 2024年经销业务毛利率17.54%,同比上升13.00个百分点[33] - 2024年直销业务毛利率12.94%,同比下降1.67个百分点[33]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11.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9%[2] - 2024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8.92亿元,占2024年度营业成本的比例为161.87%,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34.16%[2][6] - 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9.21亿元,较2024年末继续增加[6] - 2024年末原材料账面余额较上年末增加8212.93万元,增幅为10.67%[8] - 2024年末委托加工物资减少2894.01万元,降幅为22.41%[9] - 2024年末库存商品减少3529.88万元,降幅为18.24%[10] - 2024年存货跌价准备/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2.29亿元,同比下降33%[6] 应收账款情况 - 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86%,高于营业收入增速20.80%[4] - 2024年末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996.46万元,较上年末微增1.25%[68]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营业收入比为24.80%,较上年提高6.95个百分点[68] - 2024年末直销客户应收账款余额12045.08万元,占比93.39%[74] - 2024年末经销客户应收账款余额852.46万元,占比6.61%[74] 收入结构 - 2024年大中华地区收入占比78.38%,毛利率12.79%,较2023年增加9.76个百分点[48][49] - 2024年非大中华地区收入占比21.62%,毛利率17.52%,较2023年降低8.50个百分点[48][49] - 2024年直销模式合计收入49,188.09万元,占比77.09%,毛利率12.71%,较2023年下降0.43个百分点[53] - 2024年经销模式合计收入14,613.89万元,占比22.91%,毛利率17.54%,较2023年提升13.00个百分点[53] 其他财务情况 - 2024年利息收入2572.63万元,较2023年5001.89万元下降48.57%[92] - 2024年协定存款等利息收入2572.63万元,较上年减少2429.25万元,因市场利率下降和存款规模减少[94] - 2024年大额存单投资收益2291.45万元,较上年增加912.5万元,因收益率高且配置增加[97] - 2024年结构性存款投资收益533.36万元,较上年减少139.22万元,因收益率下行和配置下降[98] - 2024年末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4.79亿元,其中大额存单3.54亿元[92] - 2024年末公司境外资产5.52亿元,占比15.64%[110] - 2024年度非大中华地区收入1.38亿元,占比21.58%[110] 审计与核查 - 年审会计师执行核查程序后未发现公司回复与财务报表相关信息存在重大不一致[30] - 持续督导机构核查认为公司毛利率等变化符合市场和经营策略,销售模式布局合理[66] - 年审会计师对大额存单执行多项核查程序,认为权属状态、利率合理性说明与财务报表相关信息无重大不一致[105][106] - 年审会计师针对境外收入执行了包括询问、检查、函证等审计程序,报告期内出口退税情况与部分主体的出口收入相匹配[128]
涨价持续性+AI强催化+国产化加速,重点推荐存储板块机遇
天风证券· 2025-07-02 1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存储板块近期重大机遇,基于Q3Q4存储大板块或持续涨价、AI带动存储容量升级和高价值量产品渗透率提升、高难度高速发展产品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价格分析:Q3Q4或持续涨价,DDR4领跑市场 - 近期DDR4/LPDDR4领涨,原厂停产带动国内公司涨价及转单,Q3整体存储板块预期涨幅扩大 [15] - 2025年3月底存储市场逐步回暖,DRAM成品现货续涨,低容量eMMC货紧价扬 [16] - 展望二季度末及三四季度,存储涨价持续性确定,DDR4涨幅领先 [19][20] 供给侧:海外龙头减产DDR4利好国产厂商,国内龙头占比持续提升 - 2023 - 2025年中国半导体存储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存储芯片市场以DRAM和NAND Flash为主 [59] - 存储芯片市场长期由韩美企业主导,国内企业占比持续提升 [63] - 2025年预期DRAM位元产量增长25%,全球DRAM产能约2032K [69] - 存储原厂减少旧产能、聚焦先进制程,NAND朝更高堆叠发展,DRAM制程演进 [72] 需求侧:DRAM、NAND受益AI等催化进入长增长周期 - 2024 - 2026年DRAM和NAND需求容量持续增长,HBM将引起DRAM格局变化 [82][83] - 服务器占比增长领先,AI服务器成为重要增长引擎,存储芯片占据服务器核心成本 [92][96] - 2024年全球PC出货率小幅增长,AI PC渗透率提升推动存储容量提升 [111] - 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温和增长,AI手机将推动存储升级 [120][122] - 2023 - 2028年全球汽车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将增长,车用存储迎来新发展阶段 [128] 供需总结:供给国产产能扩张,AI主导需求快速拉升 - 预计2025年全球存储芯片供应位元增长达25%,需求结构双轨并行 [137] - AI与高性能计算驱动企业级SSD成为NAND最大应用,AI终端加速存储升级 [138] - 消费与汽车电子增长推动高性能NAND需求,产能调整与技术升级 [138][139] 技术趋势:3D NAND突破存储密度极限,DRAM制程迈向更高能效 - NAND Flash领域3D堆叠技术提升存储密度,2025年头部企业瞄准300层商用化 [143] - DRAM制程进入1γ时代,不同类型针对特定场景优化,国内长鑫存储已推出LPDDR5芯片 [147] - DDR5、PCle 5.0 SSD、QLC渗透率提高,HBM技术发展至HBM3E和HBM4阶段 [149][155] - MRDIMM提升内存带宽,SOCAMM是AI内存新突破 [160][161] A股公司动态:国产化扬帆起航,国内存储企业加速布局 存储模组主控:企业级与高端技术引领增长,主控自研构筑核心壁垒 - 国内存储模组厂商积极布局企业级市场,加速高端产品迭代,强化技术纵深与场景覆盖 [163][164] - 江波龙在企业级、消费级、车规级等领域有新动态,推出TCM商业模式 [166][171] - 佰维存储布局全场景存储方案,推出多款高性能产品 [172][173] - 德明利多产品线协同发展,自研主控赋能存储创新 [178][179] - 联芸科技攻坚数据存储主控芯片,拓展AIoT技术新场景 [182][184] - 万润科技LED与存储双业务并行,加速车规级产品研发 [188][189] - 朗科科技深耕消费级存储市场,高速产品迭代升级 [190][192] 存储芯片及高速传输:市占率快速提升,制程追赶与国产替代攻坚 - 澜起科技巩固内存接口芯片领先地位,产品迭代迅猛,在运力芯片等领域进展良好 [193] - 兆易创新深化存储与MCU布局,多产品取得进展 [194][200] - 北京君正计算与存储融合发展,汽车电子芯片加速落地 [202][203] - 东芯股份完善存储产品矩阵,拓展Wi-Fi7与GPU技术 [204][206] - 聚辰股份EEPROM与音圈马达驱动芯片双轮驱动,车规级产品渗透提升 [209][210] - 普冉股份深化“存储 +”战略,MCU与模拟芯片协同发展 [211][213] - 恒烁股份NOR Flash与AI芯片并行,嵌入式存储全容量覆盖 [216][217] 存储分销封测:受益景气周期,产业链协同与先进服务能力构建 - 太极实业和深科技在封测技术上取得突破,产能提升 [219] - 协创数据以“AIoT+存储”双轮驱动商业化,推出多种产品 [220][224] - 香农芯创“海普存储”完成研发试产,通过服务器平台认证 [220][229] - 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封测一体公司积极布局存储 [233] 投资建议 - 看好存储板块机遇,建议关注存储模组主控、存储芯片、存储分销封测相关公司 [233]
【私募调研记录】湘禾投资调研东芯股份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13
公司调研 - 东芯股份在车规级存储产品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SLC NND NOR 及 MCP 等产品陆续通过 EC-Q100 验证 适用于更严苛的应用环境 [1] - 公司已完成国内多家整车厂及境内外一级汽车供应商的供应商资质导入 并开始向境外知名的一级汽车供应商销售车规产品 [1] - 砺算的 G100 芯片于2025年5月24日收到首批封装完成的芯片 随即启动功能测试 结果符合预期 接下来将继续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 [1] - I 终端需求目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但未来有望迎来井喷式增长 公司正积极布局高带宽需求的终端应用 如 I 眼镜 智能机器人和 IPC [1] - 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长 2024年达到2 13亿元 占营收33 27% 预计2025年将继续增长 特别是 WiFi7 产品线的新增研发投入 [1] 机构背景 - 上海湘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2月5日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2] - 湘禾投资以专业 严谨的投资研究为基础 运用各种规范的金融工具为客户管理金融财富 [2] - 致力于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上有重要影响力的 受人尊敬的资产管理公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