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601857)

搜索文档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收总规模超110万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9-15 08:25
中国企业500强整体表现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达110.15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的89.83万亿元增长22.62% [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较上年增加5.79亿元并实现23年连续上升 [1] - 资产总额从343.58万亿元增至460.85万亿元 增幅达34.13% [2]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由4.07万亿元增至4.71万亿元 增长15.62% [2] 行业结构分布 - 制造业企业对营收总额贡献占比40.48% 服务业占比40.29% 其他行业占19.23% [2] - 研发投入从1.3万亿元增至1.73万亿元 同比增长32.30% [2] 跨国企业表现 - 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海外资产从9.22万亿元增至11.96万亿元 增长29.74% [4] - 海外营业收入从6.15万亿元增至9.07万亿元 大幅增长47.44% [4] - 平均跨国指数由15.07%提升至15.56% 增长0.49个百分点 [4] - 入围门槛为221.73亿元 较上年提高23.33亿元 [2] 创新与新兴产业企业 -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入围门槛达459.21亿元 同比提高64.07亿元 [3] - 大企业创新100强平均研发强度由5.27%升至5.61% 提升0.34个百分点 [3] - 平均持有专利数量从1.65万件增至1.72万件 增长4.24% [3] 头部企业排名 - 中国企业500强前三位为国家电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1] - 跨国公司100强前三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腾讯控股 华为投资控股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前三位为国家电网 中国移动 华为投资控股 [3] - 大企业创新100强前三位为华为投资控股 中兴通讯 携程集团 [3]
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前三!“2025中国企业500强”全名单公布
郑州日报· 2025-09-15 08:11
中国企业500强总体规模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加[1] - 入围门槛连续23年上升 达到479.60亿元 较上年提升5.79亿元[1] - 千亿级企业数量达267家 较上年增加14家 占比53.4%[1]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1] 前十强企业排名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3.95万亿元营业收入位列榜首[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以2.97万亿元位居第二[1]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2.93万亿元排名第三[1] - 中国建筑股份以2.19万亿元位列第四[1] - 工商银行以1.63万亿元排名第五[1] - 农业银行以1.42万亿元位列第六[1] - 建设银行以1.41万亿元排名第七[1] - 中国银行以1.26万亿元位列第八[1] -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以1.16万亿元排名第九[1] - 京东集团以1.16万亿元位列第十[1] 重点行业企业表现 - 金融行业:中国人寿(1.15万亿元)排名第11 中国平安(1.14万亿元)排名第12 交通银行(5457.10亿元)排名第44[1][2] - 科技与互联网:华为(8620.72亿元)排名第23 腾讯(6602.57亿元)排名第31 阿里巴巴(9963.47亿元)排名第17 小米(3659.06亿元)排名第76[1][3] - 新能源汽车:比亚迪(7771.02亿元)排名第26 宁德时代(3620.13亿元)排名第77[1][3] - 能源行业:中国海洋石油(9413.57亿元)排名第18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7748.48亿元)排名第27[1][2] - 制造业:恒力集团(8715.21亿元)排名第21 宝武钢铁(9002.04亿元)排名第20[1] 新兴产业企业入围情况 - 拼多多控股以3938.38亿元营收排名第70[3] - 美团公司以3375.92亿元营收排名第80[3] - 抖音系企业北京嘀嘀无限科技(2067.99亿元)排名第133[4] - 荣耀终端(1158.25亿元)排名第227[7] - 蔚来控股(666.08亿元)排名第367[10] 区域与企业类型分布 - 民营企业占比显著提升 京东、阿里巴巴、恒力等民企进入前30强[1] - 地方国企表现突出 山东能源集团(8664.84亿元)排名第22 厦门建发(7238.34亿元)排名第28[1][2] - 制造业企业仍占主导地位 前50强中制造业企业达28家[1][2]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前三,京东、阿里巴巴、华为等上榜
新京报· 2025-09-15 07:55
规模总量 - 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较上年有所增长 [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较上年增加5.79亿元,实现连续23年上升 [1] - 资产总额为460.85万亿元,同比增长7.46% [1] -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增至267家,较上年增加45家,其中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万亿元 [1] - 国家电网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接近4万亿元;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营业收入均超2万亿元 [1] 经济效益 - 企业500强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4.71万亿元,同比增长4.39% [1] - 收入净利润率为4.27%,较上年提升0.17个百分点 [1] 创新投入与成果 - 研发费用投入总额1.73万亿元,研发强度创1.95%的新高,连续8年提升 [2]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增长10.54% [2] - 发明专利数量103.96万件,较上年增加15万件,增长16.86%,连续6年保持增长 [2] - 发明专利占比46.33%,较上年提升2.50个百分点 [2] 产业结构 - 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共39家,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共有6家新入围企业 [2] - 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等行业在研发费用、专利、标准等方面贡献突出 [2] - 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48%、40.29%和19.23% [2] 榜单排名 - 国家电网以39459.28亿元营业收入位列榜首 [4] - 中国石油(29690.48亿元)、中国石化(29319.56亿元)、中国建筑(21871.48亿元)分列第二至第四位 [4]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十,是排名最高的互联网企业 [4]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8620.72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二十三 [5] -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以6602.57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三十一 [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7771.02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二十六 [5]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3620.13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七十七 [6]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排名前三
搜狐财经· 2025-09-15 07:54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2025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479.6亿元,较上年提高5.79亿元[1] - 500强企业2024年总营业收入达110.15万亿元,规模总量保持增长态势[1] - 千亿级企业数量达267家,较上年增加14家,占比提升至53.4%[1] - 平均研发强度连续8年提升至1.95%,创历史新高[1] - 国企与民企入围数量基本均衡,分别为251家和249家[1] 头部企业排名及营收规模 - 国家电网以3.95万亿元营收蝉联榜首,中国石油(2.97万亿元)和中国石化(2.93万亿元)分列二三位[1] - 营收超万亿元企业共15家,包括中国建筑、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中铁、京东集团等[1] - 前十强企业营收均超1.15万亿元,其中京东集团以1.16万亿元位列第十[1] - 金融业表现突出,工商银行(1.63万亿元)、农业银行(1.42万亿元)、建设银行(1.41万亿元)均进入前十[1] 行业分布特征 - 能源行业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海油(9413.57亿元)、国家能源投资集团(7771.02亿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5230.17亿元)等均位列前50[1][2] - 制造业代表企业包括比亚迪(7771.02亿元)、恒力集团(8715.20亿元)、华为(8620.72亿元)等[1][2] - 科技互联网企业表现亮眼,腾讯(6602.57亿元)位列第31,拼多多(3938.36亿元)位列第70,小米(3659.06亿元)位列第76[2][3] - 汽车行业多家企业入围,包括上汽集团(6275.89亿元)、吉利控股(5748.25亿元)、长城汽车(2021.95亿元)等[2][5] 区域与企业类型分析 - 民营企业实力增强,京东、阿里巴巴(9963.47亿元)、华为、腾讯等均进入前50[1][2] - 地方国企表现突出,山东能源集团(8664.84亿元)、厦门建发集团(7123.88亿元)等区域龙头企业排名靠前[1][2] - 新兴产业企业快速成长,宁德时代(3620.12亿元)、隆基绿能(8258.27亿元)等新能源企业首次进入前列[3][10] 营收规模分布 - 第1-100名企业营收均超2700亿元,其中前15名营收超万亿元[1][4] - 第101-200名企业营收在2400-2700亿元区间,包括立讯精密(2687.94亿元)、新希望(2682.65亿元)等[4] - 第201-300名企业营收在1300-1500亿元区间,百度(1331.25亿元)、龙湖集团(1274.74亿元)等位列其中[7] - 第401-500名企业营收在480-530亿元区间,包括老凤祥(567.92亿元)、苏宁易购(567.91亿元)等[14][16]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第一财经· 2025-09-15 07:51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核心数据 - 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479.60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3] - 500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长[3]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达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3] 行业结构特征 - 制造业 服务业和其他行业营收贡献率分别为40.48% 40.29%和19.23%[4] - 先进制造业入围企业数量显著增加 从23家增至32家[4] - 新能源设备制造 动力和储能电池 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 半导体及面板制造等行业表现突出[4] 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 中国大企业规模已进入世界前列 但国际产业领军企业仍显不足[5] - 研发投入强度与世界一流企业存在差距 原始创新缺乏导致"根技术"受制于人[5] - 产业链存在"卡脖子"痛点 现代企业制度根基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有待完善[5] 榜单排名情况 - 国家电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位列前三甲[3] - 前十强企业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和京东集团等多元化主体[3] - 同步发布中国跨国公司100大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等专项榜单[4]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15家企业营收超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07:50
规模与业绩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较上年有所增长,资产总额为460.85万亿元,增长7.46% [2]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为4.71万亿元,增长4.39%,收入净利润率为4.27%,提高0.17个百分点 [2] - 入围门槛达479.60亿元,提升5.79亿元,实现连续23年上升 [1][2] 头部企业表现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其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39459.28亿元居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29690.48亿元和29319.56亿元位列第二、三位 [3][4] - 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数量达267家,较上年增加14家,占比53.4% [4] - 前10强企业包括国家电网、两桶油、中国建筑、四大国有银行、中国铁路工程集团和京东集团 [2] 研发与创新 - 研发费用投入1.73万亿元,研发强度创1.95%的新高,连续8年提升 [5]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增加21.40万件,增长10.54%,其中发明专利103.96万件,增加15万件,增长16.86% [5][6] - 发明专利占比46.33%,提高2.50个百分点,专利质量明显提升 [6] 产业结构 - 先进制造业入围企业数量从23家增长至32家,增加9家,包括新能源设备制造、动力和储能电池、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半导体及面板制造等行业 [7] - 房屋建筑和住宅地产行业入围企业数量从56家降低至32家,减少24家 [7] - 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48%、40.29%和19.23%,显示协调发展 [7] 地区分布 - 北京以79家入围企业居首,浙江56家、广东54家、山东52家、江苏38家分列第二至第五位 [8][9] - 500强企业分布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前10名地区还包括河北、福建、四川和湖北 [8] 运营效率 - 人均营业收入为349.38万元,连续九年提升,人均净利润为14.93万元,较上年增长0.98万元 [10] - "十四五"以来人均营业收入增长29.89%,人均净利润增长22.48% [10]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15家企业年营业收入超1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5-09-15 07:39
规模总量 - 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长 [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较上年增加5.79亿元 实现连续23年上升 [1] - 资产总额达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 [1] -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增至267家 较上年增加45家 [1]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 其中国家电网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建筑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 [1] 经济效益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为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 [1] - 收入净利润率为4.27% 较上年提升0.17个百分点 [1] 研发创新 - 研发费用投入总额为1.73万亿元 [2] -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 [2] - 有效专利总数达224.37万件 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 增长10.54% [2] - 发明专利数量达103.96万件 较上年增加15万件 增长16.86% 连续6年保持增长 [2] - 发明专利占比达46.33% 较上年提升2.50个百分点 [2] 产业结构 - 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 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 共有6家新入围企业 [2] - 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电信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等行业在研发费用 专利 标准等方面贡献突出 [2] - 制造业 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48% 40.29%和19.23% [2] 企业排名 - 国家电网以39459.28亿元营业收入位列榜首 [3] -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建筑分别以29690.48亿元 29319.56亿元和21871.48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二至第四名 [3]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十 是排名最高的互联网企业 [3] - 阿里巴巴集团以9963.47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十七 [3] - 腾讯控股以6602.57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三十一 [4] - 宁德时代以3620.13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七十七 [5] - 拼多多以3938.38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七十 [5] - 小米集团以3659.06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七十六 [5]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第一财经· 2025-09-15 07:36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 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位列前三强 [1][2] - 前10名企业还包括中国建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铁路工程集团和京东集团 [2] 榜单整体表现 - 入围门槛连续23年提升至479.60亿元 较上年增加5.79亿元 [2] - 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长 [2]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合计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 [2] 行业结构特征 - 制造业企业对营收总额贡献40.48% 服务业贡献40.29% 其他行业贡献19.23% [2] - 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显著增加 新能源设备制造、动力和储能电池、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半导体及面板制造等行业入围企业从23家增至32家 [2] 企业国际竞争力 - 中国大企业规模已进入世界前列 但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仍存在差距 [3] - 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足 原始创新缺乏导致部分"根技术"受制于人 [3] - 产业链存在"卡脖子"痛点 现代企业制度根基不牢且市场化经营机制不完备 [3]
从“经验驱动”到“精准靶向” 大庆杏南油田破解老油田挖潜难题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07:29
核心观点 - 大庆油田通过精准开发示范工程实现产量稳中有升 应用井网重构技术和精细水驱调整等措施 采油五厂第七作业区原油产量超计划运行且一类井达到100% [1] - 杏南油田作为典型"双高"油藏开发难度大 通过精准开发配套技术实现递减及含水指标优于计划 试验区综合含水95.7%低于数模预测0.7个百分点 [3] 技术措施 - 建立以井网综合利用技术和薄差层精控压裂技术为支撑的高效挖潜模式 形成特高含水后期水驱精准开发配套技术 [3] - 开展杏十二区西部三类油层萨Ⅱ组提高采收率先导性现场试验 目前处于三类油层差层水驱开发阶段 [3] 开发成效 - 采油五厂第七作业区原油产量超计划运行 一类井比例达到100% [1] - 精准开发示范工程使递减及含水指标均优于计划 试验区综合含水率控制在95.7%低于预测值0.7个百分点 [3]
合成橡胶投资周报:装置检修提振有限,BR价格宽幅震荡运行-20250915
国贸期货· 2025-09-15 06: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震荡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丁二烯橡胶装置检修对价格提振有限,BR价格宽幅震荡运行,成交转弱但基本面偏强支撑,短期内盘面宽幅震荡运行,交易策略上单边震荡上行,套利关注多BR空NR/RU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周期中石化化销及中油主要销售公司高顺顺丁橡胶价格累计下调200元/吨,截止2025年9月11日,中国高顺顺丁橡胶主流出厂价格在11900 - 12000元/吨 [7] - 山东威特、台橡宇部及浩普新材料顺丁装置检修,国内产量及产能利用率回落,原料丁二烯价格松动,成本面支撑转弱,下游逢低采购,现货交投僵持,期现货市场价格走低 [7] 炼厂装置检修计划 - 2025年中国主营、地方炼厂有多套装置进行检修,涉及北海炼化、海南炼化、中海外能源等众多炼厂,检修产能从几十万吨到上千吨不等,检修时间跨度大 [12] 丁二烯及顺丁装置检修数据统计 - 2025年中国多家丁二烯生产企业有装置检修,如斯尔邦石化、中韩石化等,影响产量下降 [13] - 高顺顺丁橡胶部分装置延续检修,如山东威特、台橡宇部及浩普新材料,部分企业有未来停车检修计划,如齐鲁石化、扬子石化等 [13] 丁二烯相关情况 - 价格方面,出厂价和市场价有不同程度下降,如中石化华东扬子出厂价周跌250元/吨,杭州市场价周跌225元/吨 [9] - 库存方面,上周港口库存环比下降,企业库存无压力,供需良性平衡 [4] - 产量及产能利用率方面,上周产量及产能利用率数据有体现,部分装置停车影响产量 [4] 顺丁橡胶相关情况 - 价格方面,国内出厂价和市场价均有下调,如中石化华北齐鲁出厂价周跌200元/吨,华北地区市场价周跌200元/吨 [8] - 需求方面,半钢胎替换市场弱稳,雪地胎库存多备货谨慎,全钢胎替换市场价格稳定,成交气氛稍有好转但上旬低于预期 [4] - 库存方面,企业+贸易商库存环比增加,下游逢低补货,现货走弱成交阻力大 [4] - 基差方面,华北基差 -165元/吨,华东基差 -65元/吨,华南基差 35元/吨 [4] - 价差/价比方面,RU - BR价差4205元/吨,NR - BR价差940元/吨,BR - SC比价 -0.36% [4] - 利润方面,生产毛利 -128元/吨,毛利率 -1.06% [4] 丁苯橡胶相关情况 - 产能、产量及库存方面有相关数据体现,但文档未详细描述变化情况 [75] - 进出口方面,有月度进口量、出口量等数据体现 [87] 下游情况 - 轮胎方面,全钢胎替换市场价格稳定,个别品牌价格上调后跟进意向弱,成交气氛稍有好转;半钢胎替换市场弱稳,雪地胎库存多备货谨慎 [4] - 传送带方面,有产量和库存相关数据体现,但文档未详细描述变化情况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