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石油(601857)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电力实业与中国石油上海销售携手共进 在新能源浪潮中释放 1+1>2 的聚变能量
搜狐财经· 2025-09-23 02:07
核心观点 - 上海电力实业与中国石油上海销售达成战略合作 聚焦充电桩建设 储能布局 虚拟电厂及车网互动等新能源领域 通过优势互补释放协同效应 为能源转型提供示范案例 [1][6][9] 战略合作背景 - 双方在"双碳"目标下形成战略共识 围绕清洁替代和绿色转型开展合作 [2] - 上海电力实业深耕电力行业近30年 构建新能源全价值链服务体系 在智能电网 储能技术等领域具备技术积累 实施长兴渔港储能 崇明渔光互补 电动汽车充换电及虚拟电厂等项目 [2] - 中国石油推进油气与新能源融合 截至2024年完成节能量78万吨标准煤 节水824万立方米 新建风光装机504万千瓦 实施"清洁替代 战略接替 绿色转型"三步走部署 [3] - 中国石油上海销售运营加油站网络 打造"人·车·生活"服务圈 延伸至充电站网络 通过伊犁路 虹桥中心花园等站点提供"充电+"服务 [3][5] 业务协同实施 - 合作聚焦解决上海充换电设施"区域分布不均 设备利用率低 运营主体分散"问题 [6] - 浦东观海路充电站配备40个充电车位 集成V2G车网互动系统 自2024年1月上线后日均单枪充电量达180度 成为浦东南汇地区出租车核心充电集散中心 [6] - 新港加油站光伏项目实现"油站发电自用" 未来计划构建"光储油充"一体化能源补充形态 [7] - 新虹桥中心花园 环湖西三路等充电站处于开发阶段 虹桥中心花园站将与伊犁路形成"双子站"模式 [7] - 建立经验共享机制 上海电力实业提供充电站施工运维技术培训 中国石油上海销售贡献车辆补能市场经验 [7] 合作模式创新 - 构建"标准共建 价值共享"的生态共生模式 打造"充电+生态系统"而非孤立充电桩 延伸服务链条提升用户粘性 [8] - 充电场站成为连接用户 企业与社会的重要纽带 体现"人·车·生活"核心理念 [8] 未来发展方向 - 将重卡充电领域列为重点方向 共同破解高功率 大容量补能需求挑战 [9] - 计划深化储能 氢能 虚拟电厂 智能运维等领域协作 [9] - 合作被视为国有骨干企业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实践 旨在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9][10]
华夏基金走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新浪基金· 2025-09-23 00:53
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 北京证监局指导启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主题为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旨在落实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升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引领作用 [1] - 系列活动开展多层次宣传与互动 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强化投资者教育与保护 [1] - 华夏基金联合7家机构走进中国石油大学 通过知识答题和策略分析师讲座形式开展投资者教育 培育大学生财商意识 [1] 北京辖区公募基金行业现状 - 北京辖区公募基金公司36家 公募基金管理人3家 机构数量全国第二 [7] - 辖区公募基金管理人共管理产品2986只 规模合计81433.18亿元 [7] - 辖区资本实力稳步增强 业务规模稳步扩大 盈利能力总体向好 合规风控意识持续提升 [7] 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体系 - 建立全天候全覆盖客户陪伴和赋能服务体系 包含四大内容体系:全生命周期投教课程 多样化投教活动 多层次传播体系 投资者教育基地统一平台 [8] - 投教课程覆盖货基、债基、指数基金等全领域 包含8节必修课、15节中阶课、15节品质课、12节音频会员解锁课 [8] - 开展财商教育进校园、基金知识进渠道等线下活动 打造"一路同行·卓越班"线下陪伴和"定投团"线上陪伴等知名投教活动 [8] - 新媒体矩阵覆盖抖音、小红书、B站、雪球等平台 与投资者深度互动 [8] - 定期发起《指数基金投资者洞察报告》《个人养老金洞察报告》《ESG白皮书》等主题调研 了解投资者满意度和服务期望 [9] 高校金融知识讲座内容 - 华夏基金高级策略分析师匡月晴主讲指数基金基础知识和投资策略 讨论通过指数工具实现全球资产配置 [3] - 讲座使用生动案例和详实数据 介绍华夏基金"红色火箭"创新工具 为指数投资提供支持 [3] - 学生反馈加深了对指数基金运作机制和市场表现的认识 了解到指数投资作为多元资产配置工具的价值 [5]
大庆油田川渝探区天然气累产突破40亿立方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2 23:49
公司战略布局 - 大庆油田川渝探区总面积1.63万平方公里 是大庆油田"稳油增气"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3] - 探区横跨重庆市及四川省广安 南充 达州 巴中市 [3] 产能建设进展 - 川渝探区天然气产量连续7年稳步上扬 [3] - 目前日产能已超过450万立方米 [3] - 公司通过加快产能建设 加速探井试采 加强措施挖潜实现产能提升 [3] 区域发展历程 - 大庆油田于2017年底入驻川渝地区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9月22日回购541.00万股,耗资2211.61万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9-22 13:54
公司回购动态 - 公司于9月22日以每股4.070港元至4.120港元价格回购541.00万股 金额达2211.61万港元 [1] - 当日收盘价4.080港元 较前日下跌0.97% 全天成交额6.34亿港元 [1] - 今年以来累计进行7次回购 合计回购1.29亿股 累计金额达5.81亿港元 [1] 历史回购明细 - 8月22日单次回购6762.40万股 金额2.98亿港元 为年度最大单笔回购 [1] - 3月24日至26日连续三日回购 分别回购2380.00万股、950.00万股和288.00万股 [1] - 3月回购价格区间为4.090港元至4.170港元 9月回购价格区间较3月下移 [1]
洗掉一身油,抹去脚下泥:数智化如何改变中国石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3:40
数智化转型战略 - 公司确立"数智石油"为集团第五大战略举措 加速迈向数智赋能新阶段[1] - 数智化转型涉及战略重构、组织变革和业务重塑 赋能油气业务提升企业价值并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1] - 公司历经20年集中统一的信息化建设 为转型奠定基础[1] 一线作业智能化应用 - 无人机集群与巡检机器人实现24小时作业 数据响应速度达0.3秒 巡检人员从3人减至1人[3] - 井下作业智能体实现10秒极速响应 故障识别准确率达90%[3] - 长庆油田以300多人团队管理近200万吨产能 人均油气当量贡献值达4869吨/年[3] 运营效率与覆盖规模 - 智能油气田覆盖50万口井和4万座场站 实现大型场站少人值守和中小场站无人值守[4] - 全产业链协同效率提升20%[4] - 管线巡检实现远程监控 显著降低人员安全风险和交通风险[3] 人工智能技术突破 - 2024年8月首发能源化工领域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行业大模型 2025年5月升级至3000亿参数规模[5] - 大模型赋能上百个产业应用场景 覆盖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及装备制造等多条业务线[5] - 建立500TB规模的三级数据集管理机制 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支撑[6] 工业软件国产化进程 - 自主研发首套国产工业级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HiSim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7] - 软件已在国内外百余个油气区块规模应用 包括阿联酋、乍得等十余个国家[7] - 工业软件自主可控被视为端牢能源"饭碗"的关键环节[7] 组织与战略支撑体系 - 制定"数智中国石油"总体规划 布局信息化补强、数字化赋能和智能化发展三大工程[8] - 成立昆仑数智公司和中石油(北京)数智研究院等专门支持单位[8] - 推动经营管理、生产运营到日常办公管理的全面数智化升级[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9月22日回购541.00万股,耗资2211.61万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3:33
公司回购动态 - 9月22日以每股4.070港元至4.120港元价格回购541.00万股 金额达2211.61万港元[2] - 当日收盘价4.080港元较前日下跌0.97% 全天成交额6.34亿港元[2] - 今年以来累计进行7次回购 合计回购1.29亿股 累计金额达5.81亿港元[2] 历史回购数据 - 8月22日单次回购6762.40万股 金额达29772.14万港元 为统计期内最大单笔回购[2] - 3月24日至26日连续三日回购 合计回购3618万股 总金额14922.16万港元[2] - 3月24日单日回购2380万股 金额9851.53万港元 为统计期内第二大规模回购[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9月22日斥资2211.61万港元回购541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22 11:04
股份回购操作 - 公司于2025年9月22日斥资2211.61万港元回购541万股H股股份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4.07-4.12港元 [1] - 同日斥资1170.51万元人民币回购220万股A股股份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5.31-5.36元人民币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9月22日耗资2211.61万港元回购541万股
格隆汇· 2025-09-22 09:48
公司回购操作 - 2025年9月22日耗资2211.61万港元回购541万股[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4.07-4.12港元[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9月22日斥资2211.61万港元回购541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9:46
股份回购操作 - 公司于2025年9月22日斥资2211.61万港元回购541万股H股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4.07-4.12港元 [1] - 同日斥资1170.51万元人民币回购220万股A股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5.31-5.36元人民币 [1] 市场流动性管理 - H股回购金额折合港元约2211.61万元 对应回购股份数量541万股 [1] - A股回购金额达1170.51万元人民币 对应回购股份数量220万股 [1]
中国石油股份(0085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2 09:2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450,099百万元,同比下降6.7%[14][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4,500.99亿元,同比下降6.7%[52] - 合并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45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55万亿元下降6.7%[158]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840.07亿元,同比下降5.4%[52][5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4,007百万元,同比下降5.4%[14] - 合并净利润为人民币936.6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98.05亿元下降6.2%[15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39.9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888.02亿元下降5.4%[15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4,116百万元,同比下降8.4%[15] - 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937.5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27.88亿元下降8.8%[153]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46元,同比下降5.4%[14][15]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46元,较2024年同期的0.49元下降6.1%[158] - 合并营业利润为人民币1222.7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328.09亿元下降7.9%[158] - 2025年上半年EBITDA为2517.2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568.66亿元下降2.0%[153]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同比下降0.9%至933.19亿元人民币[162]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73,46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79,550百万元下降7.65%[16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经营支出人民币13,330.66亿元,同比下降6.8%,其中采购服务支出下降7.7%至9,826.04亿元[5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17.3%至9869.55亿元人民币[160] - 所得税费用人民币274.18亿元,同比下降7.4%,主要因税前利润减少[56] - 2025年上半年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本期提取人民币2,477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548百万元下降2.79%[164] - 2025年上半年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本期使用人民币56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605百万元下降6.61%[16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227,063百万元,同比增长4.0%[14][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0%至2270.63亿元人民币[16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2.7%至14984.7亿元人民币[160] - 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11.5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13.75亿元有所改善[153] - 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14.3%至1211.59亿元人民币[160] - 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549.12亿元,同比下降58.7%[70] - 筹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58.7%至549.12亿元人民币[16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从2024年末的1921.04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241.24亿元,增长16.7%[15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16.7%至2241.24亿元人民币[160]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人民币2,849,390百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5%[14] - 集团总资产为人民币28,493.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63]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合并总资产为人民币2.85万亿元,较2024年末的2.75万亿元增长3.5%[15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1,555,667百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7%[14] - 归属於母公司股东权益同比增长2.7%至15558.93亿元人民币[16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股东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383,288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1,353,887百万元增长2.17%[164] - 2025年6月30日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829,853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802,290百万元增长3.44%[164] - 集团债务净额为人民币170.20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73.6%[71] - 合并流动负债合计为人民币6842.70亿元,较2024年末的6373.17亿元增长7.4%[157] - 合并短期借款为人民币464.09亿元,较2024年末的459.55亿元增长1.0%[157] - 合并应付账款为人民币2578.71亿元,较2024年末的2727.85亿元下降5.5%[157] - 合并合同负债为人民币775.65亿元,较2024年末的802.66亿元下降3.4%[157] - 流动比率从2024年末的0.93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1.04[153] - 速动比率从2024年末的0.66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0.81[153] - 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末的37.89%微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38.48%[153] - 利息保障倍数从2024年上半年的24.79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6.67[153] - 公司及附属公司担保余额为人民币15116.1亿元,占净资产比例9.72%[115] 业务线表现:油气和新能源 - 油气和新能源分部经营利润人民币856.86亿元,同比下降6.8%,原油实现价格66.21美元/桶,同比下降14.5%[58] - 油气和新能源分部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4131.86亿元,毛利率28.8%,收入同比下降6.6%[80] - 公司原油总产量476.4百万桶同比增长0.3%[40] - 可销售天然气产量2,683.6十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3.8%[40] - 风光发电量3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0%[41] - 油气和新能源分部2025年上半年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494.32亿元,占总额76.96%,预计全年支出人民币2100亿元[73][74] 业务线表现:炼油化工和新材料 - 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541.70亿元,同比下降12.8%[59] - 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10.56亿元,同比下降18.9%[60] - 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5517.49亿元,毛利率4.9%,收入同比下降12.8%[80] - 化工产品商品量1,997.1万吨同比增长4.9%[45] - 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2025年上半年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126.51亿元,占总额19.70%,预计全年支出人民币365亿元[73][75] 业务线表现:销售 - 销售分部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1,697.51亿元,同比下降7.8%[61] - 汽油、煤油、柴油总销售量7,783.1万吨,同比下降1.5%,其中国内销售5,864.6万吨,同比增长0.3%[49][50] - 加油站数量22,223座,较上年末减少1.0%,便利店数量19,963座,较上年末增长1.3%[50] - 销售分部2025年上半年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5.89亿元,占总额0.92%,预计全年支出人民币76亿元[73][76] 业务线表现:天然气销售 - 天然气销售分部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109.43亿元,同比增长4.3%[62] - 天然气销售分部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3080.71亿元,毛利率7.3%,收入同比增长4.4%[80] - 天然气销售量1,514.9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其中国内销售1,197.6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2%[51][53] - 天然气销售分部2025年上半年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9.36亿元,占总额1.46%,预计全年支出人民币55亿元[73][77] 各地区表现 - 国际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964.94亿元,占集团总收入34.2%[6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地区收入人民币9536.05亿元,同比下降2.9%,其他地区收入人民币4964.94亿元,同比下降13.4%[8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致力于提升古龙页岩油、川南页岩气、鄂东煤岩气等非常规油气产量和效益[85] - 公司国内将深入实施高效勘探,强化鄂尔多斯、准噶尔、四川等盆地规模增储领域集中勘探[85] - 公司海外将抓好苏里南等项目风险勘探,加大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等项目集中勘探力度[85] - 公司新能源业务将积极获取风光发电指标,高效组织新能源大基地和重点风光发电项目建设[85] - 公司炼油化工业务将增产石蜡、润滑油、低硫石油焦、沥青、低硫船用燃料油等特色产品[85] - 公司化工业务将加大聚丙烯车用料、超高压电缆绝缘料、溶聚丁苯橡胶等新产品开发力度[85] - 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不少于当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94] - 集团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642.29亿元,全年预计支出人民币2,622.00亿元[72] - 总部及其他分部2025年上半年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6.21亿元,占总额0.96%,预计全年支出人民币26亿元[73][78] 股息分配 - 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2元,总派息额约人民币402.65亿元[9] - 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2元,总派息额约人民币402.65亿元[96] - 2025年中期股息以总股本183,020,977,818股为基数派发[96] - H股中期股息兑换汇率为0.91266元人民币兑1.00港币,每股派发港币0.24105元[97] - 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5元,总计派发人民币457.55亿元[95] - 公司股息每年分配两次,末期股息由股东会决定,中期股息由董事会决定[94] - 公司董事会已批准2025年中期股息分配方案[94] - 2025年上半年对股东的分配同比增长6.7%至528.03亿元人民币[162] - 2025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利润人民币45,75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2,095百万元增长8.70%[164] - A股股东股息支付日期为2025年9月17日[96] - H股股东股息支付日期为2025年10月23日左右[96][97]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总数482,353名,其中境内A股股东477,228名,境外H股记名股东5,125名[20] - 中国石油集团持股150,923,565,570股,占总股本比例82.46%[21]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20,920,040,091股,占总股本比例11.43%[21]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830,21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1.00%[21]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20,165,128股,占总股本比例0.56%[2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56,396,772股,占总股本比例0.47%[21] - BlackRock, Inc.持有H股1,498,310,952股,占总股本比例0.82%[26]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2025年6月30日股本余额为人民币183,021百万元[16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资本公积为人民币122,302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122,368百万元略有下降[164] 关联交易和金融业务 - 报告期内关联交易总额为人民币25143.5亿元[114] - 公司向关联方销售产品和服务人民币6537亿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4.51%[114] - 关联方向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人民币18606.5亿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14.96%[114] - 关联方向公司提供资金余额人民币15366.8亿元[114] - 中油财务存款期末余额为人民币6396.4亿元,利率范围0.05%-2.85%[110] - 中油财务贷款期末余额为人民币6996.2亿元,利率范围1.85%-3.58%[113] - 中油财务为本集团开立承兑汇票人民币1194.4亿元,办理票据贴现人民币4亿元[113] - 报告期内与中油财务货币类金融衍生业务交易金额为5.2亿美元[11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人民币902.8亿元,当期增加人民币621.2亿元[111] - 其他收入净额人民币113.07亿元,同比增加73.11亿元,主要受金融衍生品投资收益变动影响[55] 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 -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36.80亿元,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36.66亿元,差异为人民币0.14亿元[18] -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股东权益为人民币17,529.16亿元,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股东权益为人民币17,531.42亿元,差异为人民币2.26亿元[18] - 公司财务报表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计量属性主要采用历史成本[168][173]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需同时满足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合同现金流量仅为本金和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利息支付的条件[181]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需同时满足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资产为目标且合同现金流量仅为本金和利息支付的条件[18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续计量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8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时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8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利息减值损失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利得或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股利收入计入损益其他利得或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3]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84]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合同资产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需按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准备[190] - 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应收款项融资始终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92] - 除上述特定资产外对信用风险较低或未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93] - 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按经营分部和地理位置组合计提,历史损失情况存在显著差异[194] - 应收款项融资组合为信用等级较高银行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194] -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按不同账龄组合计算,主要包括押金、保证金、利息和股利[194] - 对手方信用风险特征显著不同或变化时采用单项计提坏账准备[194] - 金融工具违约风险较低且履行现金流义务能力强时被视为低信用风险[195] - 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日与初始确认日违约风险评估信用风险显著增加[196] - 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需存在对预期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观察事件[197] - 预期信用损失准备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摊余成本资产抵减账面价值[197] - 不再预期现金流收回时直接减记金融资产账面余额构成终止确认[198] - 金融资产减记后收回的金额作为减值损失转回计入当期损益[199]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汇率风险,因保留部分外币资产用于进口油气、设备及偿还外币负债[133] - 国际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公司采购成本和国内定价[132] - 油气储量数据为估计值,可能因技术、经济数据或价格变化出现调整[135] - 海外经营受政治不稳定、税收政策变化及监管法规风险影响[136] - 气候变化政策可能导致高额资本支出、税务成本增加及利润减少[137] - 安全生产风险随经营规模扩大而增加,公司已实行严格HSE管理体系[138] - 行业监管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勘探生产许可证获取及环保安全标准执行[131] 其他重要事项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净额为人民币-123百万元[17] - 净资产收益率为5.4%,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14][15] - 国家管网集团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人民币185.35亿元,公司持股比例29.9%[83] - 大庆油田、四川石化、广东石化三家主要子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92]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原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产品销售贸易及天然气输送销售[166] - 公司员工总数为363,224名,另使用市场化临时性、季节性用工216,984名[129] - 公司拟出资设立三家合资公司,分别以99.95亿元、170.66亿元和129.55亿元收购三家储气库公司100%股权[140] - 财政部2025年新规明确2025-2029年对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给予“多增多补”“冬增多补”奖补[142] - 布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