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都银行(601838)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银行:ROE连续多年行业领跑 一季报业绩续上新台阶
全景网· 2025-05-09 13:1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达到17.81%,连续多年排名A股上市银行第一 [1]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17亿元,同比增长1.79亿元,增幅3.17% [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2亿元,同比增长1.61亿元,增幅5.64%,快于收入增速 [1] 资产负债管理 - 坚持"稳定存款立行"策略,保持稳定负债优势,结合市场利率走势择机扩大主动负债规模 [2] - 计划适时开展各级资本补充工作,2025年重点做好110亿元永续债发行 [2] - 密切关注中小银行再融资监管政策动态,为后续资本补充做准备 [2] 数字化战略 - 全面推广数智能力运用,深化大模型、RPA、OCR等技术应用,打造数字化和智能化场景 [3] - 加速构建"AI+场景"双轮驱动模式,重构零售和对公信贷业务流程 [3] - 加强个人金融、财务管理和风险合规等领域数据应用,将数据价值转化为业务发展动能 [3] 第三方机构评价 -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成都银行资产质量优秀,利息收入稳定,看好未来业绩成长空间 [3]
成都银行:“万亿行”再进阶,铸造区域金融“新引擎”
四川日报· 2025-05-08 22:49
公司业绩表现 - 资产规模突破1 25万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10 17% [1] - 资产总额 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分别达到12501 16亿元 8858 59亿元 7425 68亿元 连续4年实现千亿级增长 [1] - 80亿元可转债提前3年完成摘牌 创下成立以来最大规模核心资本补充纪录 [1] - 首次入选"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 排名第359位 连续4年位居"成长力银行50强"榜首 [1] 区域经济协同 - 新增存贷款规模在四川省金融机构中名列前茅 为省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2] - 为华西集团打造全省首单省属建筑施工企业存量应收账款资产支持商业票据 盘活存量应收账款近10亿元 [3] - 全年信贷投放近4000亿元 新投资地方债 信用债超过400亿元 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的数量和金额均位居区域前列 [3] - 实现区域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100%覆盖 打造"园区+金融+场景"的服务生态 [3] - 在成都高新区为16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专属产品 信贷服务覆盖全市八大产业生态圈 [4] 零售转型突破 - 个人存款规模突破4000亿元 个人贷款增量在区域内保持领先 储蓄存款新增843亿元 区域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方阵 [5] - 优化适老服务机制 累计为老年人办理上门服务645笔 提供远程视频服务196笔 [5] - 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客户接通率保持在95%以上 [5] - 搭建"网点+云端+泛金融"的链式服务体系 财资管理系统服务客户超过2000户 [6] - 上线理财代销业务 关注客户家族财富的传承规划 [6] 金融科技赋能 - 完成票据业务系统优化升级 互联网贷款业务专项工作 综合理财系统升级等重点项目建设 [7] - 科技贷款余额及增量连续4年在全省名列前茅 成都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接近90% [7] - 引入AI模型 构建覆盖贷前 贷中 贷后的全流程智能风控体系 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 02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为479 29% [7] 战略展望 - 构建"价值共生 成长共进"的伙伴型银客关系 坚持长期主义 扎根川陕渝地区 [8] - 持续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 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业务发展 [8]
成都银行发布2024年报:资产规模千亿级增长,扎根区域经济凸显发展韧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19:1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总资产达12501.16亿元 较上年增长1588.73亿元 增幅14.56% 存款总额8858.59亿元 增长1054.38亿元 增幅13.51% 贷款总额7425.68亿元 增长1168.26亿元 增幅18.67% [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29.82亿元 同比增长12.79亿元 增幅5.89% 净利润128.58亿元 同比增长11.87亿元 增幅10.17% 基本每股收益3.28元 同比增长0.27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81% [3] - 公司建议向股东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8.91元人民币 不良贷款率连续九年下降至0.66% 拨备覆盖率479% [1][2][3] 业务发展 - 公司省内存款新增跃居全省第二 贷款新增位列全省第一 一般贷款新增连续四年位居本地市场首位 个人存款年新增达2018年"大零售"转型时的5.6倍 [2] - 公司科技贷款余额及增量连续四年名列全省前茅 成都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近90% 绿色贷款余额位居四川省法人机构第一 [5] - 公司提前三年完成80亿可转债摘牌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总额增至13348亿元 增幅6.77% 存款总额增至9648亿元 [3] 战略定位 - 公司坚持"服务城乡居民 服务小微企业 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 深度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 [4][5] - 公司聚焦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精准对接居民消费升级 民营经济壮大 制造强国建设等重点领域融资需求 [5] - 公司在普惠金融领域构建"园区+金融+场景"服务生态 养老金融方面搭建"网点+云端+泛金融"链式服务体系 数字金融方面加速数智赋能转型 [6] 市场认可 - 公司首次入围《财富》中国500强 排名第359位 连续四年位列时代财经"成长力银行50强"榜首 [1] - 公司展现出穿越周期的高成长性 连续四年实现资产总额 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的千亿级增长 [1][2]
上市城商行排行榜(一):资产质量篇——谁在稳健前行,谁在踩雷边缘?
搜狐财经· 2025-05-08 02:05
资产质量核心观点 - 30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2024年资产质量呈现显著分化格局 [1] - 分化背后反映不同银行的经营策略差异和区域经济格局对金融资产质量的深远影响 [1] - 行业净息差收窄至1.65%的历史低位,精细化风险管理能力成为决定城商行未来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6] 不良贷款率分析 - 成都银行以0.66%的不良贷款率成为行业最低水平,且连续三年改善趋势 [1][3] - 第一梯队6家银行(成都银行、厦门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2024年不良率均低于1% [3] - 第二梯队17家银行不良率介于1%-2%之间,反映出行业主流机构风险可控 [3] - 尾部阵营5家机构(如哈尔滨银行、盛京银行)不良率超过2%,哈尔滨银行不良率高达2.84%为行业最高 [1][3] - 徽商银行不良率从2023年的1.26%下降0.27个百分点至2024年的0.99%,改善幅度显著 [2] - 西安银行不良率从2023年的1.35%上升0.37个百分点至2024年的1.72%,恶化幅度最大 [2] 拨备覆盖率分析 - 杭州银行以541.45%的拨备覆盖率成为唯一突破500%的城商行 [1][4] - 杭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相当于监管要求(150%)的3.6倍 [4] - 苏州银行、成都银行分别以483.50%、479.29%的拨备率紧随其后 [4] - 中等水平阵营中14家机构拨备率介于200%-400% [4] - 部分银行存在拨备消耗加速迹象,如宁波银行拨备覆盖率较2023年下降71.69个百分点至389.35% [2][4] - 泸州银行拨备覆盖率从2023年的372.42%大幅提升62.77个百分点至2024年的435.19% [2] 区域经济影响 -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快速发展为成都银行创造优势,该行2024年基建类贷款同比增长21%,占对公贷款比重达45%,但不良率反而下降 [5] - 重庆银行整体不良率维持在1.25%的较低水平 [5] - 长三角地区呈现分化,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凭借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将不良率控制在0.76%的低位 [6] - 东北地区压力突出,哈尔滨银行不良率为2.84%,盛京银行为2.68% [6] - 青岛银行依托山东半岛海洋经济转型,将不良率压低至1.14% [6]
成都银行2024年年报出炉:资产、存贷规模连续四年千亿级增长 不良率九年连降
经济观察报· 2025-05-07 13:0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突破1.25万亿元,较年初新增1589亿元,增幅14.56% [2][4]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9.82亿元,同比增长5.89%,归母净利润128.58亿元,同比增长10.17%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7.81%,位列上市银行前列 [4] - 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总额增至1.33万亿元,增幅6.77%,营业收入58.17亿元,同比增长3.17%,归母净利润30.12亿元,同比增长5.64% [5] 资产质量与资本管理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降至0.66%,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为A股上市银行中少数低于0.7%的银行 [5] - 2025年2月提前3年完成80亿可转债摘牌,显著增强资本实力 [5]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91元(含税),总派发金额37.7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30.04% [5] 业务转型战略 - 推动大零售、数字化、精细化"三大转型",打造多元业务生态 [7][8] - 大零售方面,2024年零售客户突破1000万,个人贷款增量区域领先,储蓄存款新增843亿元创历史峰值 [8] - 数字化转型方面,财资管理系统服务客户超2000户,落地对公客户"1+3"管理中台,优化大零售"1+4"平台 [8] - 精细化转型方面,以行业研究带动精准营销和风控,嵌入行业标杆数据,组建行业审批团队 [9] 区域经济与战略布局 - 紧扣成渝经济圈发展脉搏,通过"重点项目、产业升级、要素保障"三位一体服务模式投放金融资源 [11][12] - 支持成渝共建、城市更新、TOD项目,为通威集团全球创新基地等提供融资 [12] - 聚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构建"两图一表"服务图谱提升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覆盖率 [12] - 创新"自贸通"综合金融服务体系,2024年为101家企业提供服务,实现跨境交易5.69亿美元,"自贸贷"融资支持超4亿元 [13] 行业地位与未来展望 - 2024年首次入围《财富》中国500强,排名第359位 [4] - 西南地区首家资产突破万亿级的城市商业银行,或将成为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关键角色 [13]
银行行业资金流入榜: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净流入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09:42
市场表现 - 沪指5月7日上涨0.80%,申万所属26个行业上涨,涨幅居前为国防军工(+3.70%)和银行(+1.49%),传媒(-0.56%)和计算机(-0.42%)跌幅居前 [1] - 银行行业42只个股全部上涨,主力资金净流入5.86亿元,其中28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7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资金流向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254.59亿元,6个行业获净流入,国防军工(+41.90亿元)和农林牧渔(+6.66亿元)居前;25个行业净流出,计算机(-79.55亿元)和电子(-67.25亿元)规模最大 [1] - 银行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中,民生银行(+1.25亿元)、平安银行(+1.24亿元)、建设银行(+9519.70万元)位列前三;净流出个股中,成都银行(-8257.06万元)、浙商银行(-7515.72万元)、杭州银行(-5862.59万元)居前 [2][3] 个股数据 - 银行行业涨幅最高个股为青农商行(+2.90%)、西安银行(+3.19%)、光大银行(+2.65%),换手率最高为郑州银行(2.01%)、苏农银行(2.20%)、青农商行(2.21%) [3] - 主力资金净流入排名:民生银行(12487.19万元)、平安银行(12412.75万元)、建设银行(9519.70万元);净流出前三为成都银行(-8257.06万元)、浙商银行(-7515.72万元)、江苏银行(-3277.97万元) [2][3]
成都银行2024年年报出炉:资产、存贷规模连续四年千亿级增长 不良率九年连降
经济观察网· 2025-05-07 08:06
财务表现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突破1 25万亿元 较年初新增1589亿元 增幅14 56% [1][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9 82亿元 同比增长5 89% 归母净利润128 58亿元 同比增长10 17%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7 81% 位列上市银行前列 [2] - 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总额增至1 33万亿元 增幅6 77% 实现营业收入58 17亿元 同比增长3 17% 归母净利润30 12亿元 同比增长5 64% [3]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 91元 预计总派发金额37 76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30 04% [3]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降至0 66% 较年初下降0 02个百分点 为A股上市银行中少数低于0 7%的银行 [1][3] - 不良贷款率连续九年下降 资产质量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1] 业务发展 - 2024年存款总额8859亿元 新增1054 38亿元 增幅13 51% 贷款总额7426亿元 新增1168 26亿元 增幅18 67% 存贷比83 8% [2] - 零售客户突破1000万 个人贷款增量区域领先 储蓄存款新增843亿元创历史峰值 [4] - 上线理财代销业务 增加中间收入来源 [4] - "自贸通"金融服务为101家企业提供服务 实现跨境交易5 69亿美元 配套"自贸贷"专项融资超4亿元 [9] 战略转型 - 推动大零售 数字化 精细化"三大转型" [4] - 数字化转型方面 财资管理系统服务客户超2000户 落地对公客户"1+3"管理中台 优化大零售"1+4"平台 [5] - 精细化转型方面 以行业研究为抓手 带动精准营销和风控 组建行业审批团队 [6] 区域经济服务 - 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通过"重点项目 产业升级 要素保障"三位一体服务模式投放金融资源 [7] - 重点支持成渝共建 城市更新 TOD项目等 为通威集团全球创新基地等项目提供支持 [7] - 聚焦电子信息 航空航天 绿色低碳 大健康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构建"两图一表"服务图谱 [8] - 支持中欧班列稳定运行 加强"蓉易汇"特色跨境金融服务品牌推广 [8]
央行“双降”释放流动性,银行板块盘中活跃,国企红利ETF(159515)涨近1%
搜狐财经· 2025-05-07 05:48
市场表现 - 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000824)上涨0.68%,成分股光大银行(601818)上涨2.39%,青岛港(601298)上涨2.31%,中国银行(601988)上涨2.19%,成都银行(601838)上涨2.07%,江阴银行(002807)上涨1.95% [1] - 国企红利ETF(159515)上涨0.85%,最新价报1.07元 [1] - 国企红利ETF近2周规模增长320.29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1] - 国企红利ETF近2周份额增长33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1] 政策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2]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1] 行业分析 - 当前进入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期,宽货币先行,宽财政紧随,地方化债显著提速,对银行基本面产生深刻影响 [2] - 财政政策力度加码,支撑社融信贷并提振经济预期,顺周期品种有望受益 [2] - 广谱利率下行区间,银行净息差短期承压,但高息存款进入集中重定价周期叠加监管对高息揽存行为持续整治,对银行息差形成重要呵护 [2] - 政策托底下,房地产、城投资产风险预期有望显著改善,风险暴露和处置较为充分的部分个贷品种也有望迎来资产质量拐点 [2] 指数构成 - 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从国有企业中选取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且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15.18%,包括中远海控(601919)、冀中能源(000937)、渝农商行(601077)、上海银行(601229)、成都银行(601838)、山煤国际(600546)、粤高速A(000429)、中国神华(601088)、山西焦煤(000983)、沪农商行(601825) [3] - 前十大权重股中,中远海控(601919)权重2.59%,冀中能源(000937)权重1.87%,山煤国际(600546)权重1.38%,山西焦煤(000983)权重1.29%,成都银行(601838)权重1.26%,粤高速A(000429)权重1.25% [5] 成分股表现 - 中远海控(601919)上涨1.37%,冀中能源(000937)上涨1.90%,山煤国际(600546)上涨0.84%,山西焦煤(000983)下跌0.16%,成都银行(601838)上涨2.07%,粤高速A(000429)上涨0.88% [5]
63岁“薪酬之王”刚交最差成绩单 70岁副董在职超16年仍在任
南方都市报· 2025-05-06 23:14
高管退休潮背景 - 上海银行董事长金煜因年龄原因辞职,顾建忠接任党委书记[2] - 招商银行行长王良(1965年底出生)2024年业绩:营收3374.88亿元(同比-0.48%),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1.22%)[3] - 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1962年出生)2024年薪酬334.63万元领跑同业,但该行营收1362.90亿元(同比-3.21%),净利润322.96亿元(同比-9.8%)[4][5] 战略与业绩表现 - 招商银行2023年提出"价值银行"战略,强调多元价值创造[3] -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提出"善本金融"理念,构建六大支柱体系[6] - 北京银行启动"All in AI"战略,打造多水晶球数字化管理体系[10] - 江苏银行2024年营收808.15亿元(同比+8.78%),净利润318.43亿元(同比+10.76%),不良率0.89%[11] 高管更迭特点 - 近三年上任的银行一把手普遍任期较短:王良(招行)、陆建强(浙商)、霍学文(北京银行)均约3年[14] - 江苏银行董事长葛仁余从CIO晋升为董事长,凸显数字化转型重要性[11] - 中信银行新行长芦苇(54岁)与董事长方合英(59岁)形成"少将派+老将"组合[8][9] 行业影响 - 高管退休潮可能引发战略调整,如浙商银行"善本金融"和北京银行AI战略的延续性受考验[15] - 企业文化重塑风险:中信建投董事长更替导致管理风格从进取型转向稳健型[17] - 客户关系稳定性受挑战,如廊坊银行前任董事长退休影响客户信心[18] 特殊案例 - 恒丰银行董事长辛树人需完成改革重组"三步走"方案,面临历史风险出清压力[16] - 民生银行股东问题(泛海集团、东方集团)成为高迎欣退休前待解难题[19] - 弹性退休制度或延长关键高管任期以维持稳定[19]
成都银行(601838):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资产质量优异,利息增速有望逐季回升
长江证券· 2025-05-06 08: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成都银行2024全年营收增速5.9%,归母净利润增速10.2%,利息净收入回升带动营收回升;2025Q1营收增速3.2%,归母净利润增速5.6%,主要利息净收入受基数影响降速 [2] - 2024全年、2025Q1贷款较期初增速18.7%、8.8%,预计政府类业务仍是贷款投向重点 [2] - 2024全年净息差1.66%,下半年企稳,资产收益率降幅收敛,预计负债成本今年加速降低,全年息差降幅有望同比明显收窄 [2] - 2024年末、2025Q1末不良率为0.66%,2024年末、2025Q1末拨备覆盖率分别为479%、456%,资产质量指标保持优异,2024全年不良净生成率仅0.27%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4全年营收同比增速5.9%(前三季度增速3.2%,单季增速14.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0.2%(前三季度增速10.8%,单季增速8.7%) [6] - 2025Q1营收同比增速3.2%,归母净利润增速5.6% [6] - 2024年末、2025Q1末不良率均为0.66%;2024年末拨备覆盖率为479%,环比-18pct,较期初-22pct,2025Q1末拨备覆盖率环比-23pct至456%,绝对水平保持高位 [6] 事件评论 - 利息收入带动2024全年营收回暖,2025Q1高基数下利息降速;2024全年利息净收入增速4.6%(前三季度增速1.8%),非利息净收入增速11.7%;2025Q1利息净收入增速3.7%,非利息净收入增速0.5%;预计随着今年存款利率加速下行,利息增速有望逐季度回升 [12] - 贷款增速预计继续领跑行业,揽储能力优势仍然突出;2024全年贷款高增长18.7%,对公、票据、零售贷款分别增长20.0%、331%、12.5%;2025Q1末贷款较期初增长8.8%,对公(含票据)、零售分别增长10.4%、1.6%;全年存款增长13.2%,其中个人存款大幅增长23.8%;Q1末存款较期初大幅增长9.1%,活期占比环比回升2pct至31.4% [12] - 2024下半年净息差企稳,预计未来负债成本持续改善;2024全年净息差1.66%,同比下降15BP,较2024上半年持平;目前资产收益率预计仍在下行,但预计负债成本今年加速降低,全年息差同比降幅有望明显收窄 [12] - 各项资产质量指标保持优异,拨备回落支撑利润增长;不良率继续保持0.66%的低位水平,2024全年不良净生成率仅0.27%;受行业零售风险影响,年末个人贷款不良率较上半年末上升10BP至0.78%,但由于零售贷款占比低,对总量影响有限 [12] - 投资建议:资产质量优异,股息率优势清晰;2024年分红比例同比持平于29%,对应2024年股息率5.2%;今年年初可转债完成转股,实现资本补充,Q1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下降0.2pct至8.8%;今年Q1营收降速,后续随着基数走低、负债成本持续改善,预计利息净收入增速有望实现逐季度回升;目前估值0.81x2025PB,维持“买入”评级 [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资产合计(千元)|1,250,116,154|1,416,474,709|1,596,110,601|1,798,527,735| |营业收入(千元)|22,981,527|24,141,472|25,123,288|26,365,484| |利息净收入(千元)|18,460,724|19,907,165|21,903,078|23,561,484| |手续费净收入(千元)|709,775|724,146|751,144|781,997| |投资收益等(千元)|3,811,028|3,510,161|2,469,066|2,022,002| |营业支出(千元)|(7,754,968)|(7,941,554)|(7,963,198)|(8,335,472)| |信用减值损失(千元)|(1,958,302)|(1,922,693)|(1,707,499)|(1,875,928)| |营业利润(千元)|15,226,559|16,199,918|17,160,091|18,030,012| |归母净利润(千元)|12,858,380|13,719,532|14,535,679|15,275,112| |资产合计增速|14.56%|13.31%|12.68%|12.68%| |贷款增速|18.72%|14.36%|12.51%|12.69%| |负债合计增速|14.15%|13.48%|12.82%|12.86%| |存款增速|13.20%|14.10%|12.09%|12.36%| |营业收入增速|5.89%|5.05%|4.07%|4.94%| |利息净收入增速|4.57%|7.84%|10.03%|7.57%| |非利息收入增速|11.66%|-6.34%|-23.95%|-12.92%| |成本收入比|23.93%|23.93%|23.90%|23.50%| |归母净利润增速|10.17%|6.70%|5.95%|5.09%| |EPS(元)|3.01|3.17|3.36|3.54| |BVPS(元)|19.15|21.07|23.48|26.00| |ROE|17.33%|15.88%|15.09%|14.29%| |ROA|1.10%|1.03%|0.96%|0.90%| |净息差|1.66%|1.61%|1.57%|1.50%| |不良贷款率|0.66%|0.66%|0.66%|0.66%| |拨备覆盖率|479%|443%|416%|391%| |P/E|5.63|5.36|5.05|4.80| |P/B|0.89|0.81|0.72|0.65| |股息率|5.25%|5.61%|5.95%|6.26%|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