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邮储银行(601658)
icon
搜索文档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十二问,涉及消费领域、贴息标准等-银行-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5 01:46
政策覆盖范围 - 政策适用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邮储银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1]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2] - 政策到期后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1] 贴息标准与额度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4]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4] - 每人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6]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6] 操作流程与渠道 - 贴息资金在结息时直接抵扣无需额外操作[5] - 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APP或营业网点办理[11] - 需签署财政贴息授权书授权银行查询消费交易信息[8][9] - 系统未识别消费可提供发票等证明材料申请人工审核[7] 费用与合规要求 - 除合同约定利息外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12] - 严禁通过不法中介办理或提供虚假资料[13] - 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将纳入不良征信并依法处理[13] 信息查询与披露 - 客户可通过短信或手机银行APP查询贴息详情[10] - 银行通过贷款发放账户识别消费交易信息[1][7]
银行利润 “省”出来
上海证券报· 2025-09-04 23:39
降本增效成效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6家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 西安银行和邮储银行降幅最明显 分别下降6.69和5.23个百分点 西安银行降至17.58%为行业最低 [3] - 40家银行利息支出同比下降 其中33家降幅超过5% 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和兴业银行降幅居前 单家压降金额最高超470亿元 [3] - 22家银行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邮储银行单家削减近78亿元 浦发银行业务及管理费为227.01亿元 同比减少7.75亿元 [3][4] 存款结构优化 - 浙商银行利息支出为296.06亿元 同比减少36.42亿元 降幅达10.95% 存款付息率降至1.88% 同比下降31个基点 [3] - 多家银行通过优化存款结构降低付息率 加强对中长期高成本存款的管控 积极引导低成本资金 [2][3] 人工成本控制 - 浦发银行员工总数半年内减少673人至62314人 上半年人均薪酬约17.9万元 同比减少7.59% 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19.37万元 [4] - 银行普遍将控制人工成本作为降本重点 严控员工总数、提升人均产能 合理压降薪酬水平成为提升效率的关键 [3] 运营成本精细化管控 - 浦发银行通过审核房产续租压降年化租金9444万元 租金压降率达17.8% 通过出租闲置房产实现年租金收入495万元 处置闲置房产获得收入4300多万元 [5] - 邮储银行主动调整代理费率 代理费同比下降8.91% 二季度成本收入比环比下降1.95个百分点至54.7% [5] 利润改善效果 - 邮储银行在管理费用下降带动下 拨备前利润增速环比大幅提升8.42个百分点至14.62% [5] - 多家银行通过成本端精打细算改善拨备前利润 支撑利润企稳回升 [2][3] 高质量降本增效路径 - 调整业务结构 向轻资本、弱周期的高产田要效益 优先增配资本占用低、收入来源多元、周期敏感度较小的业务板块 [1][7] - 优化人员结构 调整奖金分配机制 将前台部门与业绩挂钩 中后台按目标浮动 事业部采用线性挂钩 [7] - 拥抱数字化重塑流程 将标准化流程向手机银行、智能柜台与远程银行迁移 释放柜面与后台产能 [7]
黄金大涨背后,银行布局加快了
搜狐财经· 2025-09-04 22:06
金价表现 - 国际金价于9月2日突破3600美元/盎司并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 COMEX黄金期货价格达3614美元/盎司 [1] - 8月单月金价涨幅超5% 年初以来累计涨幅超36% [1] 零售黄金业务需求 - 2025年上半年金条及金币消费量达264.242吨 同比增长23.69% [1] - 银行通过投资金条和积存金等产品积极拓展零售市场 规格涵盖5g至200g实物金条 [3] - 邮储银行2025年上半年黄金积存交易金额55.69亿元 同比增长238.78% 邮储金销量14.24亿元 同比增长69.16% [4] - "银行金条"词条在社交平台获得近1亿次浏览 显示年轻群体兴趣提升 [4] 银行业务布局与创新 - 工商银行在支付宝、腾讯理财通等平台开展积存金业务0手续费优惠活动 [1] - 积存金上线京东金融和支付宝平台拓展客户服务渠道 [3] - 工商银行上半年新建黄金回购服务网点133家 提升回购覆盖率与实物回购量 [5] - 零售黄金业务增强客户粘性 带动理财、保险等交叉销售 并通过买卖价差、账户管理费等形式形成稳定中间收入 [3] 对公贵金属业务 - 对公业务包括黄金租借、价格避险、代销贵金属制品等服务 [6] - 贵金属询价交易包括即期、远期、掉期等品种 需获得上海黄金交易所做市商资格 [6] - 银行间黄金询价市场有13家正式做市商和4家尝试做市商 邮储银行2025年获批尝试做市商资格 [6] 险资参与影响 - 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2月确定10家保险公司试点投资黄金业务 范围涵盖现货合约、延期交收合约等品种 [9] - 中国银行为首批保险机构提供交易报价、托管等服务 上半年贵金属收入增长37% [9] - 兴业银行上半年贵金属交易量超3万亿元 在上海黄金交易所结算量1641亿元 [9] - 保险资金入场带动银行中间业务收入 催生"黄金+"结构性产品等创新 提升市场流动性并推动银行向方案输出转型 [10]
银行利润,“省”出来
上海证券报· 2025-09-04 19:12
降本增效成效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6家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 其中西安银行和邮储银行降幅最明显 分别下降6.69和5.23个百分点 西安银行降至17.58%为行业最低[3][4] - 40家银行利息支出同比下降 其中33家降幅超过5%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兴业银行降幅居前 单家压降金额最高超470亿元[4] - 22家银行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邮储银行、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压降明显 邮储银行单家削减近78亿元[4] 存款结构优化措施 - 浙商银行利息支出同比减少36.42亿元至296.06亿元 降幅达10.95% 通过加强中长期高成本存款管控 存款付息率降至1.88% 同比下降31个基点[5] - 邮储银行首次主动调整代理费率 代理费同比下降8.91% 二季度成本收入比环比下降1.95个百分点至54.7%[6] 人工成本管控 - 浦发银行员工总数减少673人至62314人 人均薪酬约17.9万元 同比减少7.59% 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减少7.75亿元至227.01亿元[5] - 德勤中国报告指出部分银行中后台绩效与业绩脱节 建议调整奖金分配机制 将前台部门与业绩挂钩 中后台按目标浮动[7] 运营效率提升 - 浦发银行通过审核房产续租压降年化租金9444万元 租金压降率达17.8% 通过闲置房产出租实现年租金收入495万元 通过处置闲置房产获得收入4300多万元[6] - 邮储银行在管理费用下降带动下 拨备前利润增速环比大幅提升8.42个百分点至14.62%[6] 高质量增效路径 - 银行应优先增配资本占用低、收入来源多元、周期敏感度较小的业务板块 做强零售财富管理、信用卡与消费金融 提升交易银行、金融市场与投行业务战略权重[7] - 标准化流程加快向手机银行、智能柜台与远程银行迁移 释放柜面与后台产能 让前台人员聚焦复杂业务处理、方案化服务与深度经营[7]
A股震荡调整 大金融板块昨日尾盘拉升
上海证券报· 2025-09-04 19:1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震荡走弱 上证指数跌1.25%至3765.88点 深证成指跌2.83%至12118.70点 创业板指跌4.25%至2776.25点[2] - 沪深北三市全天成交2.58万亿元 较前一个交易日放量1862亿元[2] - 前期强势的芯片 算力 创新药等赛道集体调整 拖累科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表现弱势[2] 新能源产业链表现 - 新能源产业链盘中活跃 光伏 锂电池 储能等多个细分赛道涨幅居前[2] - 天宏锂电收获30%幅度涨停 上能电气涨超10% 通润装备收获2连板 亿纬锂能盘中一度涨超13% 收盘涨幅收敛至4%左右[2] - 海外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 令国内储能电芯企业订单激增[2] - 头部电池厂订单饱满 产能紧缺 部分头部厂家2026年储能电池订单已接近排满[2] 储能行业前景 - 电池厂及头部集成商将率先获得增量收益 2025年国内储能业务有望摆脱不赚钱局面 盈利进入修复通道[3] - 欧美市场需求高景气 产业供给优化 价格回升等多因素共振 储能行业将迎来基本面拐点[3] - 当前储能行业2026年市盈率集中在15倍至20倍区间 安全边际较高[3] 大金融板块表现 - 银行 券商等金融权重股午后企稳回升 农业银行涨超5% 邮储银行涨近3% 股价双双创历史新高[4] - 中信银行 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等跟涨[4] - 太平洋收获涨停 华林证券涨近6% 国盛金控 国海证券涨逾2%[4] 银行业与券商行业分析 - 银行业2025年半年报业绩总体符合预期 利润和营收增速相比一季度均出现改善[4] - 息差企稳 资本市场回暖 银行负债压力缓解等因素推动改善[4] - 券商板块业绩与市场行情高度相关 近期A股量价齐升 券商及金融科技概念反复受到活跃资金关注[4] 消费板块表现 - 以零售为代表的大消费方向逆势走强 国芳集团 步步高 友好集团等个股涨停[4] - 科技成长风格占据市场主线位置 消费股涨幅相对落后 部分资金开始高低切换流入消费板块[4] AI算力板块调整 - AI算力板块集体休整 多只高位科技股回调幅度较深[5] - 光模块龙头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集体跌超10% GPU概念寒武纪-U 海光信息双双跌超10%[5] - 寒武纪-U收盘价较历史高点回落超24% 全天成交额达280.13亿元[5] 市场交易结构分析 - A股电子与通信行业在全市场的成交占比为25%左右 达到2023年以来历轮行情的最高水平 反映相关板块交易拥挤度较高[5] - 市场对AI主线逐渐产生分歧 机构提示关注除AI以外的更多景气细分领域[5] - A股市场短期交易量快速提升 可能导致指数短期波动加大 但不影响中期市场表现[5]
邮储银行9月4日大宗交易成交191.7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4:50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4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量30万股成交金额191.7万元成交价6.39元与收盘价持平无折溢价[2] - 买方为华泰证券泰州兴化英武中路营业部卖方为华泰证券总部[2] - 近3个月累计发生9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5868.36万元[3] 股价及资金表现 - 当日收盘价6.39元单日上涨2.9%日换手率0.48%成交额20.05亿元[3]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79亿元近5日累计上涨6.5%资金合计净流入3.33亿元[3] - 最新融资余额8.27亿元近5日减少8840.71万元降幅9.65%[3]
“把脉”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期资产质量:对公贷款不良率持续向好,零售贷款仍处风险暴露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4:35
资产质量整体态势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42家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49%,较一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1][3] - 国有六大行中五家不良率下降:工商银行1.33%(降0.01pp)、建设银行1.33%(降0.01pp)、农业银行1.28%(降0.02pp)、中国银行1.24%(降0.01pp)、交通银行1.28%(降0.03pp)[2] - 邮储银行不良率0.92%(升0.02pp),仍为六大行最低 [2] - 股份制银行中4家不良率下降: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2家持平: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2家上升:民生银行1.48%(升0.01pp)、兴业银行1.08%(升0.01pp)[3] - 城商行与农商行变化显著:齐鲁银行不良率1.09%(降0.1pp)、重庆银行1.17%(降0.08pp)[3] - 优质银行资产质量突出:成都银行不良率0.66%为行业最低,杭州银行0.76%、常熟银行0.76%、宁波银行0.76% [1] 拨备覆盖率变化 - 国有行拨备覆盖率249.16%(升1.16pp),农商行161.87%(升5.47pp)[4] - 股份行拨备覆盖率212.40%(降3.9pp),城商行185.53%(降2.55pp)[4] 贷款结构分化趋势 - 对公贷款不良率持续下降,零售贷款不良率普遍上升 [1][5] - 工商银行企业贷款不良率1.47%(降0.11pp),个人贷款不良率1.35%(升0.2pp)[5] - 零售贷款中高风险品类:信用卡透支不良率3.75%(升0.25pp)、个人消费贷款2.51%(升0.12pp)[5] - 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保持低位但升幅达0.13pp [5] 零售贷款风险成因 - 零售贷款增长接近饱和导致增长乏力 [6] - 灵活就业人群增加影响借款人现金流稳定性 [6] - 部分行业环境变化导致从业人员收入受损 [6] - 对公贷款改善主因融资环境优化及现金流接续改善 [6] 房地产贷款风险演变 - 房地产与批发零售业仍为不良率高发行业 [7] - 部分银行房地产不良率下降:杭州银行、沪农商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 [7] - 青农商行房地产不良率21.32%(升14.15pp),贷款规模压降21亿元至98.25亿元 [7] - 工商银行、浦发银行、重庆银行、江苏银行等十余家银行房地产不良率上升 [7] - 风险上升主因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及房企高杠杆模式难持续 [8]
上半年19家大中型银行按揭贷款扫描:“提前还房贷”现象缓解 14家房贷余额上升
新浪财经· 2025-09-04 13:58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变动趋势 - 2025年上半年19家主要上市银行中14家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加,较2023年同期14家减少的情况显著改善[1] - 国有六大行个人住房贷款合计减少1078.33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3254.71亿元的降幅大幅收窄[3] - 10家股份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合计增加1534亿元,其中中信银行增加384.36亿元为单家最高增幅[3] - 3家城商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全部实现增长,合计增加159.54亿元[4] 主要银行具体贷款余额变动 - 四大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均减少但降幅收窄:建设银行减少423.6亿元[2]、工商银行减少366.3亿元[2]、农业银行减少491.61亿元[2]、中国银行减少39.77亿元[2] -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延续增长趋势:邮储银行增加213.16亿元[2]、交通银行增加29.79亿元[2] - 股份制银行表现分化:招商银行增加209.29亿元[2]、民生银行增加203.37亿元[2]、平安银行增加201.1亿元[2]、浦发银行增加175.74亿元[2]、光大银行增加137.54亿元[2] 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质量变化 - 14家披露数据的大中型银行中10家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上升,3家下降,1家持平[1] - 国有大行不良率普遍上升:工商银行上升0.13个百分点至0.86%[5]、建设银行上升0.13个百分点至0.76%[5]、农业银行上升0.04个百分点至0.77%[5]、中国银行上升0.13个百分点至0.74%[5] - 股份制银行出现分化:招商银行不良率下降0.02个百分点至0.46%[5][6]、兴业银行下降0.06个百分点至0.54%[5][6]、平安银行下降0.19个百分点至0.28%[6] - 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实现不良"双降":招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减少2.29亿元[5]、兴业银行减少6.24亿元[5] 银行业务发展新动向 - 建设银行二手房贷款投放量同业第一,较2023年同期提升超20%[4] - 建设银行二手房贷款余额达1.89万亿元,位居同业首位[4] - 建设银行上半年贷款新增较2023年同期多增436亿元[4] - 银行业预计2025年房贷业务表现将优于2024年[4]
险资最新重仓股出炉!这一行业受青睐
险资重仓持股总体情况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险资共出现在超70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数量达619.19亿股,持股市值为6289.85亿元,持股数量和市值均较一季度末上升 [1][3] 行业配置偏好 - 银行股最受青睐,持股数量280.30亿股,持股市值3018.83亿元,持股数量和市值在申万一级行业中均位居首位 [3][5] - 交通运输、通信、公用事业等行业持股数量位居前列 [1][6] - 前十大重仓股中六只为银行股,包括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 [3][4] 重点持仓个股 - 民生银行为第一大重仓股,持股数量73.52亿股,持股市值349.23亿元,占流通股比例20.73% [4] - 浦发银行持股数量58.13亿股,持股市值806.86亿元,为持股市值最高的银行股 [4] - 中国联通持股数量31.90亿股,持股市值170.37亿元,占流通股比例10.37% [4] - 京沪高铁持股数量31.54亿股,持股市值181.36亿元,占流通股比例6.45% [4] 增持动向 - 二季度险资对中信银行、京沪高铁、中国电信增持股份数量均超过2亿股 [6] - 对苏州银行、中国建筑、华菱钢铁、洛阳钼业、四川路桥等个股增持股份数量均超过1亿股 [6] - 新进成为超14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对杭州银行、苏农银行、盈峰环境、江苏金租等个股加仓数量居前 [6] - 保险系私募鸿鹄基金二期新进成为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前十大流通股东 [7] 投资策略取向 - 重仓持股行业的高股息特征较为明显,符合险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导向 [5][7] - 多家险企通过举牌加仓银行股,包括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等 [5] - 三季度将持续优化权益投资结构,重点关注高股息、新质生产力等方向 [2][8] - 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消费等板块,契合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诉求 [7][8]
20只股收盘价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0:34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下跌1.25% [1] - 可交易A股中股价上涨2297只占比42.41% 下跌2990只占比55.21% [1] - 涨停44只 跌停48只 [1] 创新高个股特征 - 20只非次新股收盘价创历史新高 主板9只 创业板1只 [1] - 创新高个股集中于机械设备行业4只 汽车行业3只 电力设备行业2只 [1] - 创新高股今日平均上涨8.76% 涨停包括宏裕包材 天宏锂电 国光连锁 [1] - 创新高股平均股价34.16元 百元以上1只 50-100元2只 [1] - 股价最高为赛力斯148.30元上涨0.43% 其次宏裕包材62.93元 新泉股份58.98元 [1] 资金流向表现 - 创新高股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18.37亿元 [2] - 主力净流入前三位:农业银行15.77亿元 新泉股份2.17亿元 邮储银行1.79亿元 [2] - 主力净流出前三位:会稽山1.06亿元 华纬科技3862.88万元 国光连锁3521.43万元 [2] 市值分布特征 - 创新高股平均A股总市值1700.98亿元 平均流通市值1579.01亿元 [2] - 总市值前三:农业银行24007.16亿元 邮储银行6405.26亿元 赛力斯2422.28亿元 [2] - 总市值后二:丰安股份15.19亿元 乐创技术19.71亿元 [2] - 流通市值前三:农业银行24007.16亿元 邮储银行4289.12亿元 赛力斯2239.01亿元 [2] 创新高频次表现 - 农业银行近一个月13次创新高 邮储银行12次 恒盛能源10次 宏裕包材8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