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通银行(601328)
icon
搜索文档
“百县万店”聚合力 交行信用卡点燃县域消费新引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9:28
核心观点 - 交通银行信用卡启动"百县万店惠民生"活动 聚焦全国近160个经济活跃县域 通过多维权益和金融产品创新激活县域消费市场 推动商业生态繁荣和文化赋能[2][3][4][6][7] 活动覆盖范围与领域 - 活动覆盖全国近160个经济活跃县域[2] - 覆盖餐饮、商超、家电、亲子、家居家装等多个民生领域[2][3] - 深度渗透县域高频消费场景和大宗消费需求[3] 权益与优惠措施 - 以"最红星期五"活动为核心覆盖餐饮商超等场景[2][3] - 针对家电数码等大宗需求推出分期满减+贴息服务[3] - 联动地方政府和银联提供双重补贴支持以旧换新政策[3] - 为新用户提供消费立减、优惠购券、即时刷卡金等专享礼遇[3] 文旅与特色商户赋能 - 拓展"文旅+消费"融合新模式 赋能非遗和老字号特色商家[4] - 以义乌老字号"鸡毛换糖"为例注入文化动能[4]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联动借记卡、社保卡、个人养老金等多类零售业务产品[6] - 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6] - 通过企业行及支行零售一体化业务组织专场活动[6] - 结合商圈活动便捷办理社保卡并同步推广信用卡优惠[6] 消费者教育与生态建设 - 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反诈宣传等消费者教育活动[6] - 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提升县域居民金融素养[6] - 信用卡具备支付+信贷双重属性 成为连接客户与服务民生的重要纽带[7] - 高频交易特性和深度场景渗透为零售金融生态建设提供支撑[7]
交通银行中层人事调整涉及多家省分行
新浪财经· 2025-09-26 09:06
公司治理结构调整 - 国有五大行公司章程修订获监管核准 不再设立监事会[1] - 交通银行自2025年9月25日起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1] - 现任监事王学庆 苏治 林至红 丰冰 颇颖不再担任相关职务[1] - 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李晓慧 常保升 穆国新 张向东 王天泽 肖伟及财政部提名董事[1] 人事任命与组织发展 - 七位省直分行副行长任职资格获准 均为系统内提任[1] - 陈兴任青海省分行副行长 曾任职金融机构部及乡村振兴金融部[1] - 李小明任江苏省分行副行长 曾任IT审计处处长[1] - 范道户任宁夏分行副行长 曾任蚌埠分行行长[1] - 付毅任甘肃省分行副行长 曾任绵阳分行副行长[2] - 曾亮任新疆分行副行长 曾任北京海淀支行行长[2] - 陈丽任厦门分行副行长 陈科任四川省分行副行长[3] - 优化总分行管理人员双向交流机制 健全艰苦地区交流任职机制[3] 分支机构与人员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末拥有38家省级分行及2886个分支机构 较上年末增加2个[3] - 集团员工总数95,267人 其中境内银行机构88,935人[3] - 境外当地员工2,585人 子公司员工3,747人[3] 区域人力资源分布 - 长三角地区员工26,589人 占全行27.91% 较去年同期29.94%下降[3] - 人员区域分布调整主要由于信用卡中心部分职能调整至金融服务中心[3] 成本与薪酬结构 - 上半年业务及管理费399.33亿元 同比增加3.12亿元[3] - 成本收入比29.94% 与去年同期持平[3] - 员工成本155.92亿元 同比增加2.16亿元[3] - 以人力成本计算人均费用约16.37万元[3] - 工资奖金津贴补贴总额94.37亿元 对应人均薪酬约9.91万元[4] - 关键管理人员薪酬福利支出900万元 同比减少100万元[5] - 持续完善"以级定薪 以绩定奖"考核体系 强化正向激励[5]
核准!国有大行,集体公告!
券商中国· 2025-09-26 09:02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六大国有银行全部取消监事会 包括中国银行 农业银行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及邮储银行[1][2][3] - 五家银行于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章程修订 2025年9月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后正式生效[4] - 原监事会法定职权由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承接 配套治理文件同步更新 监事会议事规则废止[4][5] 改革实施进程与人事变动 -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等五家银行于2025年6月27日股东大会通过议案 邮储银行将于10月9日临时股东大会审议[4][6] - 所有原任监事职务同步终止 涉及中国银行魏晗光等20余人 工商银行明确治理结构调整不影响公司经营[5] - 2022年下半年至2025年初多家银行监事长因工作变动或年龄原因辞职 未再补设该职位[8] 法律依据与行业推广 - 2024年7月新修订《公司法》允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8] - 2024年12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衔接通知 明确金融机构可取消监事会以提升治理灵活性和有效性[8] - 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 华夏银行及城商行长沙银行已于2025年4月通过取消监事会议案[7] 人员安置政策 - 原外部监事符合独立董事任职要求的可转任 但累计任职年限原则上不得超过六年[9]
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行集体发布重要公告→
第一财经· 2025-09-26 08:49
公司治理结构变革 -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邮储银行六家国有大行宣布不再设立监事会[3]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修订后的公司章程 银行监事会及监事依法撤销[3] - 相关人员不再担任监事 已确认与银行无不同意见[3] 监管政策依据 - 2024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公司治理监管规定与公司法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3] - 规定金融机构可在董事会中设置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3] - 新规允许不设监事会或监事[3] 预期效益分析 - 撤销监事会有利于降低银行管理成本[3] - 改革将提高银行决策效率和公司治理效率[3] - 监事会原职能由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承接[3]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9月26日涨0.11%,工商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3.3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6 08:48
板块表现 -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整体上涨0.11%,跑赢上证指数(跌0.65%)和深证成指(跌1.76%)[1] - 工商银行以0.41%涨幅领涨板块,农业银行跟涨0.15%,中国银行持平,交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分别下跌0.44%、0.80%、0.84%[1] 个股交易数据 - 工商银行成交273.36万手,成交额20.15亿元,收盘价7.41元[1] - 农业银行成交398.27万手,成交额26.41亿元,收盘价6.62元[1] - 中国银行成交179.66万手,成交额9.41亿元,收盘价5.24元[1] - 交通银行成交121.19万手,成交额8.27亿元,收盘价6.82元[1] - 建设银行成交78.10万手,成交额6.77亿元,收盘价8.66元[1] - 邮储银行成交91.98万手,成交额5.48亿元,收盘价5.93元[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38亿元,游资净流出4.3亿元,散户净流入9158.71万元[1] - 农业银行获主力净流入2亿元(净占比7.58%),游资净流出1.74亿元(净占比-6.60%)[2] - 工商银行获主力净流入8962.28万元(净占比4.45%),游资净流出1.48亿元(净占比-7.34%),散户净流入5826.47万元[2] - 交通银行获主力净流入2646.71万元(净占比3.20%),游资净流出6353.29万元(净占比-7.68%)[2] - 邮储银行获主力净流入2153.66万元(净占比3.93%),游资净流出552.23万元[2] - 建设银行主力净流入294.89万元(净占比0.44%),游资净流出190.64万元[2] - 中国银行主力净流出256.51万元(净占比-0.27%),游资净流出3655.10万元(净占比-3.88%)[2]
工农中建交等国有大行集体宣布:“不再设立监事会”获监管核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8:18
核心事件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于2025年9月25日集体公告撤销监事会 [1][2][3] - 五家银行均于2025年6月27日通过股东大会决议,并于近日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公司章程修订的核准批复 [2][3] - 撤销监事会后,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 [2][3] 监管依据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于2024年7月1日实施,允许公司选择单层制治理模式 [1][4] - 公司法第六十九条明确有限责任公司可在董事会设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 [6]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12月17日发布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可设审计委员会替代监事会 [6] 实施时间 - 建设银行自2025年9月23日起不再设监事会 [3] - 交通银行自2025年9月25日起不再设监事会 [3] - 其他银行自公司章程核准之日起实施(未披露具体日期) [2][3] 政策背景 - 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职责划入审计署 [4] - 2021年《公司法(修订草案)》说明允许公司选择只设董事会的单层制治理模式 [4] - 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完成公司法第二次修订 [5] 治理优化 - 监管机构表示该变更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治理灵活性和有效性 [6] - 原外部监事符合条件者可转任独立董事,累计任职年限原则上不超过6年 [6] - 审计委员会成员需过半数为非执行董事(股份有限公司) [4][6]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同日公告!
金融时报· 2025-09-26 07:32
公司治理架构调整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行于2025年6月27日股东大会批准不再设立监事会 现任监事职务同步终止 [1] - 邮储银行拟于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不再设立监事会议案 目前仍需金融监管总局核准 过渡期监事会继续履职 [1] - 所有银行监事会职能将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 依据《公司法》及金融监管总局规定执行监督职权 [1][2] 政策与行业背景 - 新修订《公司法》允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 无需强制设立监事会 [2]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明确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替代监事会职能 [2] - 除六大行外 多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及地方城商行、农商行已同步推进取消监事会 [2] 改革动因与影响 - 商业银行监事会职能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存在重叠 调整后可降低公司治理成本并保持治理有效性 [2] - 改革为公司治理架构提供灵活选择空间 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 [2] - 专家指出国有大行此举兼具成本优化与治理效能双重优势 [2]
鑫闻界|提升治理效率,超20家上市银行撤销监事会
齐鲁晚报· 2025-09-26 07:25
银行监事会撤销进展 -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于9月25日公告公司章程修订获监管核准 正式不再设立监事会 [2] - 城商行同步推进撤销 齐鲁银行9月23日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不再设立监事会议案 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原监事会职权 [2] - 42家上市银行中已有20余家宣布取消或推进撤销监事会 包括招商银行 华夏银行 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及北京银行 上海银行等地方银行 [2] 政策依据与时间要求 - 银行取消监事会源于2024年7月1日实施的新《公司法》 允许董事会设置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 [2]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可通过公司章程规定在董事会设审计委员会替代监事会 [2] - 证监会2024年底明确要求上市公司需在2026年1月1日前完成公司章程修订 设立审计委员会取代监事会 [3] 改革目标与行业观点 - 以审计委员会取代监事会旨在提升公司治理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3] - 业内强调需确保监督机制保持独立性与专业性 [3]
6年被收3万息费 信用卡账单藏利息“刺客”
贝壳财经· 2025-09-26 01:24
信用卡计息方式 - 银行普遍采用全额计息方式 即以上期账单每笔消费金额为计息本金 从记账日至还清日止按日利率0.05%计息 年化利率达18.25%-18.26% [4][17][22][24] - 工商银行超惠系列信用卡采用部分计息创新 按未还金额计息且享透支利息6折优惠 [4][19] - 交通银行具体案例显示:持卡人账单1000元 最低还款100元后 循环利息达16.40元 计算方式为1000元×0.05%×22天 + (1000-100)元×0.05%×12天 [24] 银行容差服务标准 - 行业提供"容时容差"服务 还款宽限期普遍为3天 应还金额容差上限为100元 [4][30][32] - 在容差范围内未还款项视为全额还款 不产生违约金 [32] 持卡人实际案例 - 何林案例:交通银行信用卡消费1.78万元 还款1.4万元后仍被收取478.82元利息 经协商后银行退款 [1][2][3] - 姜华案例:招商银行信用卡6年产生超3.6万元息费 其中循环利息每月达700-800元 [5][8] - 薛俊案例:平安银行信用卡近10年产生2万多元息费 银行最终减免1800元 [11][12] 银行息费提示机制 - 招商银行通过短信提示息费 2019年以来向客户发送70余条提示短信 [9] - 银行在分期业务办理页面明确提示息费收取情况 电话办理时需客户明确同意 [10] - 平安银行通过账单提醒短信、微信公众号及APP推送还款信息 [13] 违约金收取规则 - 未达最低还款额时银行按未还部分5%收取违约金 最低收费5-10元 [17][22] - 建设银行违约金最低5元或1美元 中国银行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5% [17] 行业争议与监管动态 - 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征求意见稿建议按未偿还额计付透支利息 [27] - 中国人民银行2024年8月删除透支利率上下限管理条款 改为市场化定价 [28] - 中国银行业协会2024年5月发布新版自律公约 倡导容时容差服务 [31] 信息披露问题 - 部分银行将计息规则隐藏在《信用卡领用合约》小字中 使用专业术语导致理解困难 [35] - 监管要求银行以显著方式提示利率标准、计息方式及违约金收取标准 [34]
银行地方“一把手”密集落马!10家金融机构公布巡视整改情况,多方强调对“一把手”监督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11
中央巡视整改核心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持续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科技改革、固定资产利用效能提升、金融立法及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构建 [1] - 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严格规范市场准入秩序 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强化行刑衔接机制与"双罚"制度 [1] - 所有金融机构均强化对"一把手"监督 央行开展下级单位"一把手"全覆盖谈话 金融监管总局实施任前谈话制度 [2] 政策性银行战略聚焦 - 进出口银行着力巩固政策性业务主体地位 开展专项数据治理和分类督导检查 目标提升政策性业务占比"第一比例" [3] - 中国信保建立健全政策性项目专题研究机制 强化对储备项目和"小而美"项目专项激励 [8] 国有商业银行主业部署 - 工商银行研究谋划高质量发展体系 优化集团股权管理 加强境内综合化子公司风险管控 [3] - 农业银行加强乡村振兴系统谋划 加大重点领域融资供给 强化县域网点队伍建设 [4] - 中国银行完善境外机构布局 制定"1+X"服务"走出去"企业方案 加大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授信支持 [5] - 建设银行构建跨区域合作机制 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金融服务方案 加大资源政策倾斜 [5] - 交通银行修订8项招投标制度 建立专家库和完善集体审议机制以防控廉洁风险 [5] 保险机构整改重点 - 中国人寿集团制发以案促改工作办法 调整不适宜任职干部 全系统通报王滨案等典型案例 [6][7] - 中国太平集团坚持"立足港澳、深耕大湾区"战略 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 [8] 金融反腐动态 - 今年以来至少32名金融单位干部被查 其中上半年23人 包含13名银行一级分行行长 [2][9][10] - 被查分行行长涉及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原副行长许杰等多人 覆盖国有大行及政策性银行地方分支机构 [10] 监督机制强化 - 进出口银行将"一把手"监督纳入巡视重点 新任党委书记与分行"一把手"开展监督谈话 [11] - 交通银行修订"一把手"监督管理办法 建立直属机构干部监督档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