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合规

搜索文档
收购牌照 同程旅行进军支付
北京商报· 2025-09-25 16:53
收购交易概述 - 同程集团关联公司艺龙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全资收购新生支付有限公司100%股权 获得支付牌照[1][3] - 新生支付成立于2008年 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 原属海航集团旗下公司[3] - 交易完成后 新生支付工商信息已部分变更 相关信息将在央行披露[1][3] 支付牌照资质 - 新生支付2011年获央行支付业务许可 牌照有效期至2026年5月[3] - 业务类型包括互联网支付及预付卡发行与受理 后经合并增加银行卡收单(浙江省 江苏省 海南省 福建省 四川省)[3] - 根据新规重新划定 目前获准开展储值账户运营Ⅰ类 储值账户运营Ⅱ类(全国) 支付交易处理Ⅰ类(浙江省 江苏省 海南省 福建省 四川省)[3] - 新生支付是海南省唯一拥有全牌照的支付法人机构 也是跨境电商数字人民币试点重要参与单位[4] - 牌照资质齐全 包括跨境人民币支付资质 后续有望申请跨境人民币换汇资质[5] 战略考量与协同效应 - 收购使公司直接受益于海南自贸港发展 以支付为纽带把握跨境商贸和文旅消费领域战略机遇[1][6] - 支付作为高频服务有助于平台积累用户授权数据 交叉销售其他金融服务 拓展服务深度与广度[6] - 完善牌照布局夯实合规基础 在合规框架下有序拓展服务边界[8][9] - 支付作为商业交易底层支撑 能连接用户 商户与场景 打通C端消费与B端服务的全链路[9] - 支付牌照是金融业务关键基础设施 有助于构建完整金融业务板块 提升数字经济时代转型动力[9]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支付行业步入存量时代 新申请牌照受限 收购成为入局者唯一选择[3] - 头部OTA平台携程早已布局支付 小贷 消费金融等多张金融牌照[8] - 携程通过支付牌照账户体系将信贷产品"拿去花"嵌入OTA场景 提升场景流量金融变现效率[8] - 金融牌照成为头部企业标准配置 金融业务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阶段[8][9] 业务运营现状 - 同程旅行App主要提供酒店预订 机票预订 火车票购买 打车等服务 覆盖国内外热门旅游城市[6] - 现有支付方式包括微信支付 支付宝 银行卡等第三方支付渠道[6] - 公司间接持有多个其他类型金融牌照 正有序拓展金融服务边界[8] 收购价值分析 - 新生支付自带海南自贸港区位优势 可最快触达自贸港优惠政策[5] - 随着海南自贸港2025年底封关 拥有跨境支付完整资质的新生支付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4] - 此前无支付牌照需与外部机构合作 产生高昂服务费与通道费成本[6] - 收购避免了擅自从事支付业务被央行依法取缔的风险[6]
8家银行被罚1.487亿元!多张罚单,集中公布……
券商中国· 2025-09-13 05:16
金融机构大额罚单事件核心观点 - 金融监管部门对多家金融机构开出大额罚单 总金额达1.487亿元 涉及银行、理财公司及保险公司[2] - 罚单主要针对信息技术与系统管理缺陷、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薄弱、投资与理财业务违规、数据治理与报送问题四类违规行为[2] - 部分金融机构在合规管理、风险控制、数据治理及内部监督等方面存在系统性不足[2] 银行机构违规情况 - 广发银行因贷款、票据、保理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款6670万元 2名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3] - 恒丰银行因贷款、票据、理财业务管理不审慎及数据报送问题被罚款6150万元 4名责任人被罚款25万元 2人遭警告[3] - 民生银行因系统使用管控不到位、基础软件版本管理不足、生产运维管理不严被罚款590万元[3] - 光大银行因信息科技外包管理不足及监管数据错报被罚款430万元[3] - 建设银行因信息系统开发测试不充分及科技外包管理不足被罚款290万元[3] - 招商银行因数据安全管理不到位被警告并罚款60万元[3] - 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唯一政策性银行因国别风险管理和薪酬支付管理不到位被罚款130万元[5] 理财与投资业务违规情况 - 华夏理财因投资运作不规范、系统管控不到位及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款1200万元 2名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4] - 中信银行因理财回表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及同业投资投后管理不到位被罚款550万元[4] - 信银理财因理财产品名称不规范及投资比例不符合监管要求被罚款220万元[4] - 恒大人寿因保险资金运用严重不合规、向关联方输送利益及投后管理问题被罚款282.5万元 20名责任人受处罚 其中1人被终身禁业 1人10年禁业 3人5年禁业[4] 违规行为分类总结 - 信息技术与系统管理缺陷类:涉及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等机构系统开发测试、版本管理及外包管控问题[2][3] - 数据治理与报送问题类:广发银行、恒丰银行、招商银行等存在监管数据错报、报送不合规及安全管理漏洞[2][3] - 投资与理财业务违规类:华夏理财、中信银行、信银理财及恒大人寿在投资运作、风险分类、资金运用等方面存在不合规行为[2][4] -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薄弱类:恒丰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机构在贷款业务、国别风险及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管控缺失[2][3][5]
8月3张千万级罚单 有大行支行因贷款资金、信用卡资金入市被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1:06
8月金融机构处罚总体情况 - 8月金融机构共收到573张罚单 合计罚没金额2.14亿元 环比7月罚单数量减少37.99% 罚没金额减少33.74% [1][7] - 监管力度在经历7月高峰后明显放缓 但外汇管理局罚没金额同比环比均增长 [2][4] - 前8个月处罚呈现月度波动特征 1月和7月为处罚小高峰 [4] 监管机构处罚特点 - 外汇管理局8月开出25张罚单 罚没1182.26万元 主要处罚违反外汇账户管理规定、违规办理结汇业务和资本项目资金收付 [4] - 央行保持较大处罚力度 开出205张罚单 罚没9749.21万元 重点处罚违反反洗钱管理规定、违反征信业务管理规定等行为 [4] - 证监会罚单数量与7月持平 重点处罚内部控制不健全、互联网营销管控失效、基金销售违规等问题 [4] 银行机构处罚情况 - 银行领域收到361张罚单 罚没1.67亿元 环比分别下降46.68%和22.18% [7] - 主要违规领域包括贷款"三查"不到位、违反反洗钱法、违规发放贷款、违反征信管理规定、贷款管理不审慎和销售违规 [7] - 上海银行以2921.75万元罚单成为处罚最重银行 涉及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和反洗钱履职不力 [12][20] 保险机构处罚情况 - 保险公司收到158张罚单 罚没3462.08万元 环比分别减少14.13%和20.86% [7] - 主要违规行为包括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虚列费用、未按规定使用备案条款/费率、给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 [7] - 中国大地财险以606万元罚没金额位列非银机构第二 涉及多项违规行为 [25] 非银机构处罚情况 - 基金公司主要被处罚内部控制不健全、内控管理不完善、薪酬考核缺陷、信息披露不规范 [7] - 理财公司广银理财以1159.88万元罚单位列非银机构第一 涉及投资运作不规范、数据管理不审慎等问题 [13][22] - 期货公司和私募机构因协助非市场化发行被处罚 包括收取财务资助和代持服务费等行为 [15] 大额罚单情况 - 8月共出现3张超1000万元大额罚单 涉及银行和理财公司 [11]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因信贷资金投向不合规和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1020万元 [13] - 政策性银行在信贷业务核心环节存在违规问题 [13] 典型违规案例 - 建设银行玉树支行因贷款资金和信用卡资金被挪用于购买股票基金被罚20万元 [14] - 多家银行紧急加强信贷资金流向监控 明确禁止信用卡资金进入股市基金市场 [14] - 财务数据不真实类罚单环比大增73.08% 涉及45张罚单 主要针对保险公司 [16] 内部控制问题 - 内部控制不到位罚单28张 环比增长133.33% 覆盖银行、保险、基金、期货等多类机构 [17] - 部分银行因内控问题导致案件发生或经济损失 相关责任人被禁止从业 [17] - 内控管理不审慎成为监管重点关注领域 [17] 机构处罚排名 - 银行处罚前十中不同规模银行均有上榜 中小银行单笔罚金额度较大 [18][21] - 非银机构处罚前十以保险公司和理财公司为主 广银理财领跑非银处罚榜单 [22] - 浙江乐清农商行、长城华西银行等中小银行凭借单张高额罚单进入前十 [21]
8月3张千万级罚单,有大行支行因贷款资金、信用卡资金入市被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1:01
处罚总体情况 - 8月金融机构共收到573张罚单 合计罚没金额2.14亿元 环比7月罚单数量减少37.99% 罚没金额减少33.74% [1][7] - 监管力度整体回落 但外汇管理局罚没金额同比及环比均增长 [2] - 银行领域罚单数量361张 罚没金额1.67亿元 环比分别下降46.68%和22.18% [7] - 保险公司罚单158张 罚没3462.08万元 环比分别减少14.13%和20.86% [7] 监管机构处罚重点 - 外汇管理局开出25张罚单 罚没1182.26万元 重点处罚违反外汇账户管理规定、结汇业务及资本项目资金收付违规 [4] - 央行开出205张罚单 罚没9749.21万元 核心处罚违反反洗钱管理规定、征信业务管理及信用信息管理违规 [4] - 证监会罚单数量与7月持平 重点处理内部控制不健全、互联网营销管控失效及基金销售违规 [4] 机构违规特征 - 银行主要违规包括贷款三查不到位、违反反洗钱法、违规发放贷款及征信业务违规 [7] - 保险机构高频违规为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虚列费用、保险条款费率使用不当及给予合同外利益 [7] - 基金公司主要涉及内部控制不健全、薪酬考核缺陷及信息披露不规范 [8] - 财务数据不真实类罚单45张 环比大增73.08% 涉及21家保险公司和1家银行 [15] 大额罚单案例 - 上海银行因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及反洗钱履职不力被罚2921.75万元 为当月最高罚单 [11][12] - 广银理财因投资运作不规范、数据管理不审慎被罚1159.88万元 [11][12]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因信贷资金投向不合规及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1020万元 [11][12] 典型违规事件 - 建设银行玉树支行因贷款及信用卡资金被挪用购买股票/基金被罚20万元 相关责任人被警告 [13] - 3家私募及1家期货公司因协助非市场化发行被处罚 涉及收取财务资助及代持服务费 [14] - 内部控制类罚单28张 环比增133% 涵盖银行、保险、基金等多类机构 [16] 机构处罚排名 - 上海银行以3331.75万元罚没金额居银行榜首 主要受反洗钱大额罚单影响 [21]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1095万元罚金列第二 涉及信贷违规及财务报告造假 [21] - 中国大地财险以606万元罚金居非银机构前列 涉及数据不真实及条款使用违规 [23]
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成立 华兴资本控股董事会主席许彦清受聘名誉会长引领合规化进程
财富在线· 2025-08-28 02:08
行业动态 - 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正式成立 标志着香港数字资产行业进入监管引领与自律驱动的新发展阶段 [1][3] - 联合会由50余家港股 美股及A股上市公司联合发起 涵盖金融 科技 实业等全产业链领域 [3] - 联合会将推动稳定币 RWA等前沿领域的合规创新与规模化应用 并搭建监管与市场的双向桥梁 [3] 战略布局 - 华兴资本以1亿美元专项预算全面进军稳定币 RWA及全链条生态投资 [3] - 华兴资本与YZi Labs达成战略合作 以1亿美元专项配置BNB 成为全球首家将BNB纳入资产配置的港股上市金融机构 [3] - 公司未来将积极参与政策建言与标准制定 推动行业自律并强化投资者教育 [3] 领导层参与 - 华兴资本董事会主席许彦清受聘为联合会名誉会长 体现业界对公司专业实力的认可 [1][3] - 许彦清表示数字资产是全球金融体系重构的历史机遇 强调坚守合规 理性与长期价值 [3]
金融观察员|九台农商银行上半年预亏近9亿;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观察者网· 2025-08-25 08:42
监管政策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高并购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上限并延长贷款期限 控制型并购贷款比例上限提高至70%且权益性资金比例不低于30%,参股型并购贷款比例上限提高至60%且权益性资金比例不低于40% 控制型并购贷款期限延长至不超过十年,参股型并购贷款期限延长至不超过七年 [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措施 推进闽台金融合作并支持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在福建设立机构 鼓励开发覆盖两岸的保险产品并优化台胞信贷与理财服务 [1] 银行合规与处罚事件 - 渤海银行山西两家分行因授信调查不尽职和贷后管理不到位被合计罚款165万元 该行今年以来累计被罚超500万元且罚单数量达20张以上 罚款金额接近去年全年的两倍 [2] - 恒丰银行重庆分行因隐藏不良贷款、贷款审查不充分及投资管理不当被罚款260万元 该分行不良贷款处理问题严重且多名责任人受处分 西部地区不良率从2023年末的4.51%降至2024年末的1.64%,整体不良率降至1.49% 大股东山东金融资管接手约54.65亿元不良资产 [3] - 绵阳农商行因违反金融统计、账户管理、信用信息管理及数据安全等规定被罚款147.7万元 该行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两名责任人因反洗钱工作失职分别被罚款3.6万元和1万元 [4] 银行业务与市场动态 - 多家银行发布声明否认与信用卡代办中介合作 中介以"包过"和"快速下卡"为噱头骗取高额费用和个人信息 消费者可能面临隐私泄露、过度负债及法律风险 [2] - 紫金银行聘任阙正和为行长兼首席合规官 该行由南京多家信用联社合并组建并于2019年在上交所上市 截至公告日市值达109.8亿元 [2] - 多家银行计划从9月1日起执行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贴息后实际利率预计从3%降至2%左右 5万元以下贷款用于日常消费,5万元以上用于购车或装修 [4] 银行财务与经营状况 - 九台农商银行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约8.98亿元 亏损主因是资产减值损失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约312.42% 该行2024年度预计净亏损17亿至19亿元且未发布年报 H股自2025年3月12日起暂停买卖 吉林金控联合中金公司发出全面现金要约收购计划退市 [4]
基金销售部门负责人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便履职!晋商银行被警示
贝壳财经· 2025-08-09 03:49
晋商银行违规事件 - 公司因基金销售部门负责人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履职及未报送相关人员免职、任职备案材料两项违规,被山西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 山西证监局要求公司在收到决定之日起30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整改问题,建立健全相关内控制度,强化人员资质管理 [1][2] - 公司此前曾因相关负责人未经核准便实际履职的情况,被原山西银保监局罚款30万元 [3]
7月销售违规罚单大增两倍,多家银行和保险公司误导消费者被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8:01
总体处罚情况 - 7月金融机构共收到924张罚单 环比大增73.36% 合计被罚没3.23亿元 环比大增105.03% [1] - 罚单数量和金额均创年内次高 仅次于1月 罚单数量较上半年月均551张高67.70% 金额较上半年月均16284.07万元高98.50% [5] - 销售违规罚单达57张 环比大增2倍 [1][20] 监管机构处罚力度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央行、证监会罚单数量环比明显大增 外管局处罚金额环比回落 [1] - 央行罚没金额环比翻倍 重点处罚反洗钱履职不到位、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等问题 [4] - 证监会开出49张罚单 环比增113.04% 东海证券因投行业务违规被重罚6000万元 [4] 机构类型处罚分布 - 银行罚单677张 环比大增80.53% 持续领跑 [8] - 保险公司罚单184张 环比增53.33% [8] - 券商罚单13张 环比增85.71% 重点处罚投行业务违规、基金销售违规等 [8] 大额罚单案例 - 东海证券被罚6000万元 为7月最大罚单 涉及金洲慈航2015年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文件存在重大遗漏和虚假记载 [14] - 太平资产被罚678万元 为第二大罚单 涉及高管未经任职资格核准履职等问题 [14] - 上饶银行被罚668.9万元 为第三大罚单 主要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 [14] - 重庆三峡银行被罚559.2万元 主要违反反洗钱和金融统计管理规定 [15] 金融合规典型案例 - 天风证券营业部因"飞单"被出具警示函 员工销售非公司发行或代销产品 [16] - 多家投资机构因协助发行人"返费"发行和"自融"被交易商协会处分 包括北京恒瑞惠达、蒙森投资等 [18][19] - 深圳前海玖瀛资产涉及违规代持债务融资工具 [19] 销售违规具体表现 - 48张罚单包含"销售"或"误导"关键词 9张重点处罚"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20] - 银行因保险销售违规收到17张罚单 包括工商银行石家庄建南支行因误导销售被罚10万元 [20] - 保险公司收到34张销售违规罚单 涉及微信朋友圈违规宣传等问题 [21] - 多家机构因误导消费者被罚 包括太平人寿、中国人寿、人保寿险等 [21] 贷款资金挪用问题 - 贷款资金被挪用罚单达30张 环比大增233.33% 涉及资金被用于质押贷款、偿还债务等用途 [22] - 6张罚单金额超100万元 11张在30-100万元之间 主要因贷后管理不尽职导致 [22] 金融机构处罚排名 - 城商行罚没金额进入前十 上饶银行678.4万元、重庆三峡银行559.2万元、长安银行424万元 [23] - 温州鹿城农商行因跨区域违规、信贷资金挪用等多项问题被罚 [23] - 非银机构中东海证券6000万元罚单领先 多家保险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进入前十 [26]
总经理撤职与200万罚单风波:海尔消金称“已完成整改”
华尔街见闻· 2025-07-28 07:28
监管处罚 - 金融监管总局青岛监管局对公司处以205万元罚款,并对6位高管予以警告及30万元罚款 [1] - 时任总经理黄应华因人为调整贷款分类、违规办理同业业务被罚款70万元并撤销任职资格2年 [1][3] - 央行青岛分行对公司处以25万元罚款,事由为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 [1] - 处罚涉及夸大宣传、催收不当、贷后管理失职、信贷资金挪用、收费项目质价不符等问题 [2][3] 公司回应与整改 - 公司表示处罚针对2021年以前检查内容,已接受处罚并完成整改 [4] - 多位被罚高管已离任,其中时任总经理黄应华离任2年,继任者张西铭任职不足一年后辞职 [5][6] 业务发展与结构 - 2024年公司营收31.68亿元、净利润4.45亿元,两项指标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增速 [6] - 线上现金贷款成为主力业务,2024年末线上、线下业务占比分别为80%、20% [7] - 线下业务增长迅速,2023-2024年收入同比增幅达38.06%、88.39% [7] 历史业务转型 - 成立初期依托海尔集团消费场景发展家电分期业务,后转向线上现金贷款 [7]
心中有鬼?茅晨月被卡出境后,华尔街紧急取消中国行程
搜狐财经· 2025-07-24 23:01
事件影响 - 富国银行董事总经理茅晨月被暂缓出境 导致40亿美元中美金融通道中断 [1] - 事件引发华尔街连锁反应 富国银行冻结赴华差旅 摩根大通取消北京行程 高盛加强在华员工监控 Visa推迟上海项目 [3] - 中国外交部声明涉及刑事案件 导致赴华金融活动风险陡增 [3] 业务模式 - 茅晨月团队2025年上半年处理17亿美元中国供应链融资 客户包括小米 蔚来等科技企业 [5] - 采用API"鹰眼"系统将融资周期从30天压缩至72小时 区块链技术确保债权可追溯 金融分层技术为芯片企业降低180基点融资成本 [5] - 40亿美元资金通过天津自贸区特殊账户流动 存在监管灰色地带嫌疑 [5] 监管环境 - 2023年中国外汇管理局查处虚构贸易套利案件278亿元 [7] - 中国央行曾警告外资银行借"保理资产包"转移财富的风险 [7] - 富国银行2016年因虚假账户被罚1.85亿美元 2020年因销售欺诈被罚30亿美元 [7] 行业趋势 - 金融合规要求显著提升 从PPT展示发展到需经严格审查的合规文件 [9] - 中美贸易深度依存 美国80%锂电池 95%稀土依赖中国 双边货物贸易额达6883亿美元 [9] - 英伟达 苹果 特斯拉等科技巨头持续加码中国供应链布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