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人保(601319)
icon
搜索文档
保险板块7月30日涨1.21%,新华保险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6.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30 08:27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上涨1.21% 领涨个股为新华保险 涨幅达3.57% [1] - 上证指数上涨0.17%至3615.72点 深证成指下跌0.77%至11203.03点 [1] - 板块成交活跃 中国平安成交56.00亿元 中国人保成交103.22万手 [1] 个股价格变动 - 新华保险收盘68.25元 成交量29.20万手 成交额19.69亿元 [1] - 中国平安上涨2.05%至60.71元 中国太保上涨1.49%至38.85元 [1] - *ST天茂下跌5.19%至1.46元 成交217.16万手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6.40亿元 游资净流出3.67亿元 散户净流出2.72亿元 [1] - 中国平安获主力净流入7.06亿元 占比12.61% 游资净流出4.12亿元 [2] - 新华保险主力净流入1963.12万元 游资净流入1828.76万元 散户净流出3791.88万元 [2] - 中国太保主力净流出5012.45万元 游资净流入2535.52万元 [2]
廊坊监管分局同意人保财险三河支公司燕郊营销服务部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7-30 04:17
公司营业场所变更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三河支公司燕郊营销服务部营业场所变更为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开发区行宫东大街北侧、燕高路西侧上上城福泽颐园尚品2号楼2-3-2-106 [1] - 公司需按规定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1]
46家险企上榜!《财富》世界500强:7家中国险企上榜,国寿、平安、人保、太保、泰康、友邦!新华重新上榜~
13个精算师· 2025-07-30 03:42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国险企表现 - 2025年共有7家中国保险公司上榜《财富》世界500强,较上年增加1家,其中新华保险时隔1年重新上榜[1][8][11] - 中国人寿首次成为中国险企榜首,排名第45位,已连续23年上榜[17] - 中国平安排名第47位,连续16年上榜,并入选最赚钱的50家公司之一,利润排名第28位[17][35] - 中国太保排名上升80位至251位,是12家排名上升超50位的中国公司之一[14] - 泰康保险排名上升47位至334位,友邦保险上升29位至417位,中国人保上升17位至141位[26] 中国险企经营数据 - 中国上榜公司平均利润从39亿美元增至42亿美元,同比增长7.4%[8] - 中国人寿营业收入1603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中国平安营业收入1586亿美元同比增长9%[22] - 中国人保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至872亿美元,利润同比增长86%至58.58亿美元[22] - 中国太保利润同比增长62%至62.49亿美元,友邦保险利润同比增长82%至68.36亿美元[22] - 新华保险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至323亿美元,但亏损14.38亿美元[22] 全球保险行业格局 - 2025年世界500强中共有46家保险公司,较上年增加1家[42] - 美国以20家险企居首,中国7家第二,日本8家第三[42] - 美中日三国险企营收占比分别为54.7%、15.0%、10.8%,利润占比分别为55.9%、13.9%、8.5%[43][44] - 联合健康集团以4003亿美元营收居全球险企首位,伯克希尔哈撒韦以890亿美元利润居首[40] - 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分别以1603亿和1586亿美元营收位列全球险企第5和第6位[40] 行业发展趋势 - 保险公司排名集体上升得益于投资收益和保费收入增长[26] - 泰康人寿、友邦人寿2024年保费增速均超10%[27] - 头部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显著提升,投资收益总额上升[28] - 执行新准则和资本市场机遇推动保险公司规模和效益向好发展[37] - 中国保险公司市值显著增长,中国人寿市值9741亿美元同比增长48%,中国平安市值8842亿美元同比增长32%[36]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30日(周三)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收盘行情一览:银行板块、电力股、周期股走强
快讯· 2025-07-30 03:37
富时中国A50指数午盘行情 - 银行板块、电力股、周期股走强 [1] 银行与保险行业 - 光大银行市值2422.51亿元 成交额3.94亿元 股价4.10元 上涨1.23% (+0.05元) [4] - 中国太保市值3781.15亿元 成交额10.91亿元 股价8.55元 上涨1.78% (+0.68元) [4] - 中国人保市值3748.09亿元 成交额37.49亿元 股价38.96元 上涨2.67% (+1.59元) [4] - 中国平安市值11122.81亿元 成交额5.18亿元 股价61.08元 下跌0.12% (-0.01元) [4] 酿酒行业 - 贵州茅台市值18230.57亿元 成交额29.38亿元 股价1451.25元 上涨0.85% (+12.25元) [4] - 山西汾酒市值2262.55亿元 成交额9.14亿元 股价185.46元 上涨1.33% (+2.43元) [4] - 五粮液市值4840.75亿元 成交额14.87亿元 股价124.71元 上涨0.96% (+1.19元) [4] 科技与半导体 - 北方华创市值2918.16亿元 成交额19.92亿元 股价352.93元 上涨2.36% (+8.14元) [4] - 寒武纪-U市值3291.96亿元 成交额12.06亿元 股价697.54元 下跌1.86% (-13.24元) [4] - 工业富联市值3802.45亿元 成交额44.09亿元 股价31.33元 上涨0.45% (+0.14元) [5] 能源与基础材料 - 中国石化市值7286.84亿元 成交额4.71亿元 股价5.50元 上涨1.86% (+0.11元) [4] - 中国石油市值16197.36亿元 成交额4.32亿元 股价6.01元 上涨0.73% (+0.04元) [4] - 中国神华市值7665.27亿元 成交额7.44亿元 股价38.58元 上涨1.16% (+0.24元) [4] - 陕西煤业市值2024.32亿元 成交额32.20亿元 股价110.16元 上涨2.01% (+0.76元) [4] - 万华化学市值5291.59亿元 成交额20.00亿元 股价19.91元 上涨1.63% (+0.32元) [5] 交通运输与基建 - 京沪高铁市值2690.91亿元 成交额6.59亿元 股价8.85元 上涨1.49% (+0.13元) [4] - 中远海控市值2484.56亿元 成交额15.89亿元 股价28.84元 上涨0.73% (+0.21元) [5] - 中国中车市值2392.45亿元 成交额4.93亿元 [5] - 中国建筑市值1703.91亿元 成交额8.29亿元 [5] - 中国联通市值2169.63亿元 成交额2.84亿元 [5] 新能源汽车与电池 - 比亚迪市值10043.50亿元 成交额5.03亿元 股价20.88元 下跌1.13% (-1.26元) [4] - 宁德时代市值12805.73亿元 成交额64.70亿元 股价29.96元 下跌3.75% (-10.95元) [5] 证券与金融服务 - 中信证券市值4440.24亿元 成交额21.89亿元 股价20.96元 上涨0.03% (+0.01元) [5] - 东方财富市值6221.97亿元 成交额16.90亿元 股价37.87元 下跌0.50% (-0.12元) [5] 消费与制造业 - 格力电器市值2296.26亿元 成交额8.80亿元 股价25.70元 上涨0.91% (+0.42元) [5] - 海尔智家市值2606.89亿元 成交额5.03亿元 股价46.54元 上涨1.14% (+0.29元) [5] - 海天味业市值2411.41亿元 成交额4.96亿元 股价39.24元 上涨0.95% (+0.37元) [5] 医药与医疗 - 恒瑞医药市值2606.83亿元 成交额10.17亿元 股价63.74元 上涨1.98% (+0.94元) [5] - 迈瑞医疗市值2908.77亿元 成交额23.05亿元 股价239.91元 上涨3.49% (+8.09元) [5] 农业与物流 - 牧原股份市值4230.55亿元 成交额38.54亿元 股价47.72元 下跌0.09% (-0.06元) [5] - 顺丰控股市值2451.86亿元 成交额6.38亿元 股价48.43元 上涨0.93% (+0.44元) [5]
中国7家险企入围2025年世界500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02:00
中国保险公司在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中的表现 - 中国共有130家公司上榜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其中保险行业有7家公司入围 [1] - 7家上榜中国保险公司分别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泰康保险、友邦保险和新华保险 [2] - 7家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02.77亿美元、1586.27亿美元、864.78亿美元、561.61亿美元、454.56亿美元、376.12亿美元和322.93亿美元 [2] 中国保险公司排名变化 - 中国人寿排名从2024年59名跃升至45名,登顶上榜中国险企榜首 [3] - 中国平安排名从53名提升至47名 [3] - 中国人保排名141名,较2024年上升17个名次 [3] - 中国太保排名251名,较2024年上升80个名次,是排名提升幅度最大的中国险企 [3] - 泰康保险排名334名,较2024年上升47个名次,已连续八年登榜 [3] - 友邦保险排名417名,较2024年上升29个名次 [3] - 新华保险时隔一年重新上榜,排名498位 [3] 《财富》世界500强整体情况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和约为41.7万亿美元,超过全球GDP的三分之一,同比增长约1.8% [3] - 上榜门槛从321亿美元增长至322亿美元 [3] - 上榜公司净利润总和同比增长约0.4%,约为2.98万亿美元 [3] - 上榜公司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达到历史最高峰 [3]
16家银保机构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民生银行跌36个名次,国寿排名超越平安
新浪财经· 2025-07-29 12:37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银保机构排名 银行机构排名及变化 - 中国共有9家银行上榜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包括5家国有大行和4家股份制银行,数量与上年持平 [2][3] - 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26位)、农业银行(30位)、建设银行(31位)、中国银行(38位)进入全球前40,交通银行位列168位 [3] -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193位)、兴业银行(242位)、浦发银行(309位)、民生银行(387位)上榜 [3] - 8家国内银行排名下降:民生银行降幅最大(-36位),浦发银行(-17位),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均下降14位 [3] - 农业银行排名上升4位至30名,超越建设银行成为国内银行第二位,工商银行保持国内第一 [4] 保险机构排名及变化 - 中国7家保险公司上榜,较上年增加1家,包括中国人寿(45位)、中国平安(47位)、中国人保(141位)、太平洋保险(251位)、泰康保险(334位)、友邦保险(417位)、新华人寿(400位) [6] - 6家险企排名上升:太平洋保险涨幅最大(+80位),泰康保险(+47位),中国人寿(+14位)超越中国平安(+6位)成为国内险企榜首 [7] - 新华人寿重新上榜,上次出现在2023年榜单(478位),友邦保险曾在2022年排名288位 [7] 银保机构盈利能力 - 工商银行以508.485亿美元利润成为唯一进入全球利润榜前十的中国公司,排名第26位 [8][9] - 招商银行以29.3%利润率位列全球利润率前十,排名第十 [10][11] - 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平安等共7家银保机构进入"最赚钱的50家公司"榜单 [10] - 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7家银保机构进入"利润率最高的50家公司"榜单 [12] 行业分布 - "银行:商业储蓄"以61家上榜公司成为行业数量榜首,"车辆与零部件"和"炼油"分列二三位 [12] - 保险细分领域中,"财产与意外保险(股份)"(17家)排名第6,"人寿与健康保险(股份)"(13家)排名第15 [12]
保险股沸腾!新华保险创新高,太保、平安涨逾3%,是何原因
国际金融报· 2025-07-29 10:54
保险股市场表现 - A股保险板块7月28日收盘涨幅达3.50%领涨市场 新华保险涨超4%创历史新高 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涨逾3% 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涨超2% [2] - 港股保险股同步走强 友邦保险涨超4% 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和中国太平等涨逾3% 新华保险涨幅一度超7%创新高 中国平安认购证实现翻倍 [2] - 新华保险分时数据显示股价65.75元 单日下跌2.49元跌幅3.65% 盘中波动区间65.58-70.90元 成交额93万元 [1] 预定利率调整政策 - 保险行业协会7月25日会议确定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 多家公司宣布9月1日起调整新备案产品预定利率上限 [3] - 调整后普通型保险预定利率最高值为2.0% 分红型产品最高1.75% 万能型最低保证利率最高1.0% 分红险下降25基点略超预期 [3] - 预定利率下调短期或扰动新单业务 中长期利好利差损风险缓释 传统险利率降至2.0%为9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 [4][5] 分红险发展机遇 - 分红险仅下调25基点提升产品竞争力 大型险企分红水平上限由3.0%放宽至3.2% 投研能力强的公司更具优势 [4] - 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提升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 提高权益配置比例和收益弹性 赋能分红险发展 [5] - 相比大行5年期储蓄存款利率1.3% 分红险成为储蓄存款搬家有力工具 预计行业9月进入分红险时代 [5] 行业保费收入表现 - 上半年保险业原保费收入3.7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5% 人身险公司保费2.77万亿元增5.4% 财产险公司保费9645亿元增5.1% [6] - 二季度人身险保费同比增长15.2% 较一季度由负转正 6月单月人身险保费4908亿元同比增长超16% [6] - 新华保险上半年保费1212.62亿元同比增长23% 中国太保保费2820.08亿元增5.9% 太保寿险保费1680.09亿元增9.7% [6] 业务渠道与结构变化 - 银保渠道价值贡献显著提升 太保寿险银保渠道保费370.53亿元同比增长74.6% 新保业务252.87亿元增90.2% [6] - 上市险企个险新单承压但银保新单大幅增长 分红险转型加速推进负债成本改善 NBV延续增长但价值实现度降低 [7] - 财险保费缓慢增长 车险受新车销售和车均保费下降影响增速放缓 非车险"报行合一"优化业务结构利好承保盈利 [7] 行业盈利前景 - 综合成本率改善因巨灾损失减少 业务结构优化和费用率压降 预计上半年上市险企财险承保盈利改善 [7] - 市场利率低利率横向波动 上市险企已消化利率下行影响 净资产有望筑底回升 通过扩表摊低负债成本 [5] - 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稳定性 利率环境有助于险企提高权益配置比例和收益弹性 [5][7]
牛市旗手持续爆发!保险股涨得飞起,哪些利好在催动
北京商报· 2025-07-29 10:54
保险股市场表现 - 7月28日A股保险股全线爆发 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涨幅均超4% 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涨幅超3% [2] - 港股保险股同步上涨 新华保险涨幅一度达7% 中国太保、友邦保险和中国太平均表现强劲 [2] - 年内累计涨幅显著 新华保险累涨超34% 中国平安累涨超17% 中国人保累涨超14% 中国人寿累涨超3% [2] 上涨驱动因素 - 业绩改善推动估值回升 居民保险意识增强带动保费增长 保险理财受热捧 [3] - 投资端收益增厚明显 保险现金资产主要投资股市债市 去年9月以来大盘底部反转 [3] - 传统险预定利率研究值降至1.99% 触发预定利率下调条件 负债成本有望下降缓解利差损压力 [2][4] 行业未来潜力 - 负债端持续优化 市场储蓄需求旺盛 险企主动转型推动负债成本下降 [4][5] - 投资端环境改善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73% 经济复苏有望推动长端利率修复 [4] - 权益资产收益提升 险资权益市场配置比例可能增加 推动整体投资收益率上行 [5] 机构配置预期 - 公募基金对保险股持仓显著低配 非银板块未来可能成为主动基金增配方向 [5] - 保险股符合价值投资需求 业绩好分红高 资产稳定对资管机构有吸引力 [5] - 半年报业绩预期向好 寿险新业务价值延续普涨态势 健康险养老险需求提升 [5]
北京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多家保险公司简化流程启动理赔
新浪财经· 2025-07-29 09:38
灾情损失情况 - 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达165.9毫米 因灾死亡30人(密云28人 延庆2人)[1] - 道路损毁31处 涉及16条线路未修通 136个村电力中断[1] - 通信设施损毁光缆62条 基站退服1825个[1] 保险业应急响应措施 - 保险机构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运用科技+服务组合拳提升抗灾效率[2] - 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锁定156辆救援车和147辆查勘车 前置4个保全场地并备足应急物资[2] - 多家机构简化理赔资料 免气象证明 平安产险对河道水淹车直接按全损赔付[4] - 人保财险通过先赔付后补单证模式 40分钟内完成西芹大棚7200元赔款支付[4] - 中华财险通过卫星遥感技术锁定密云113亩苹果园损失 预赔付20万元[4] - 中国人寿简化理赔申请资料 免交纸质材料 扩大保险责任范围至非社保药品和诊疗项目[4] 保险报案及赔付数据 - 平安产险截至7月29日9点累计车险水淹报案526笔(北京本地392笔 异地134笔) 已结案44笔[4] - 北京本地出险主要集中在密云136笔 怀柔47笔 朝阳33笔[4] - 非车暴雨累计报案45笔(团财11笔 家财32笔 农险1笔 意健险1笔)[4] - 人保财险7月24-28日累计报案445件 估损1350万元(车险241件 家财险200件 农险2件)已全部赔付完成[5] 行业转型与创新 - 保险业从被动理赔向主动防灾转型 推动灾前预防-灾中处置-灾后理赔全周期管理[5] - 北京市2024年起在房山 门头沟试点巨灾保险 建立三层保障体系[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扩展巨灾保险责任至暴雨洪水 基本保额提至城镇居民10万元 农村4万元[5] - 人保财险推动成立巨灾保险共同体 尝试发行巨灾债券[6] - 深圳试点低空天气保 水务天气保等创新产品 通过气象指数触发赔付实现按灾赔付模式升级[6] 行业挑战与全球背景 - 部分区域农房保险覆盖率仍低于50% 保额不足问题尚未完全解决[5] - 极端天气频发考验再保险市场承受能力[5] - 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保险损失达1080亿美元 较前十年均值增长15%[5]
保险板块7月29日跌1.4%,*ST天茂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439.28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29 08:48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7月29日保险板块整体下跌1.4% 领跌个股为*ST天茂(-4.94%)[1] - 主要成分股普遍下跌:中国太保(-1.82%)、中国人寿(-1.64%)、新华保险(-1.35%)、中国人保(-1.15%)、中国平安(-1.00%)[1] - 板块成交活跃度分化明显 *ST天茂成交量达103.63万手 中国平安成交56.61万手[1] 资金流向分析 - 保险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入439.28万元 游资净流出1.93亿元 散户净流入1.89亿元[1] - 中国平安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71亿元(净占比5.07%) 但游资净流出2.22亿元(-6.55%)[2] - *ST天茂遭遇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3243.60万元(-20.08%) 但游资净流入589.43万元(3.65%)[2] - 中国人寿主力资金净流出6237.67万元(-8.70%) 游资净流入3672.64万元(5.12%)[2] 个股表现对比 - 成交额方面中国太保达14.33亿元 新华保险13.20亿元 中国平安33.80亿元[1] - 中国人保成交量最大达85.19万手 *ST天茂成交量103.63万手但成交额仅1.62亿元[1] - 资金流向分化明显:中国平安获主力青睐 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均遭主力净流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