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银行(601288)
icon
搜索文档
多家银行股东及高管密集增持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12:25
银行股增持动态 - 上市银行股东与高管密集增持 多家银行披露增持计划 包括齐鲁银行 南京银行 光大银行等 [1][2] - 齐鲁银行董事 监事 高管及管理人员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350万元 [2] - 南京银行大股东紫金集团通过紫金信托增持567798万股 占总股本046% 持股比例从1256%提升至1302% [2] - 光大银行控股股东光大集团增持1397万股 占总股本002% 增持总金额达51661万元 [2] - 苏州银行 成都银行 青岛银行等也相继披露增持计划 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 [3] 增持原因分析 - 增持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3] - 银行净息差逐步企稳 非息业务支撑营收增长 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 [3] - 增持操作向市场传递明确信心 稳定预期 平复情绪 引导重新评估银行股价值 [3] 机构资金布局 - 险资 信托等机构积极增持银行股 凸显长期配置信心 [4] - 平安人寿年内多次增持银行H股 重点标的包括农业银行 邮储银行及招商银行 [4] - 截至6月底 18家信托公司现身25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合计持股总市值达5921亿元 重仓标的包括银行股 [4] 银行股投资吸引力 - 上市银行公司治理健全 经营稳健 风险防控稳定 具备穿越周期能力 [4] - 上市银行股息率较高 分红可预期性提升 [4] - 银行股市净率 市盈率长期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4] 板块前景展望 - 机构对银行股后续走势持乐观态度 认为估值修复仍有空间 长期配置价值突出 [5] - 银行板块有望轮动补涨 当前调整已相对充分 中报表现向好 ROE触底回升预期逐步兑现 [5] - 低利率环境下 保险资金等绝对收益型资金面临资产荒压力 银行股高股息属性吸引力提升 [5] - 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居民存款向权益市场转移 宽基指数基金扩容为银行股带来被动配置资金增量 [5]
解读京津冀上市公司品牌价值:4年增长超万亿元,哪行涨得最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0:55
京津冀地区经济与品牌价值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5.7万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 [1] - 区域经济总量11年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 [1] - 2025年京津冀地区共有416家企业上榜总榜TOP3000 合计品牌价值99581.76亿元 [4] 区域内部品牌价值分布差异 - 北京329家上榜企业品牌价值93417.65亿元 占区域总量93.81% [4] - 天津上榜企业品牌价值3640.04亿元 [5] - 河北各市上榜企业品牌总价值均未破千亿元 其中保定最高为967.72亿元 [2][5] - 北京品牌价值近4年增长26107.6亿元 天津增长533.25亿元 河北多地出现负增长 [5] 头部企业品牌价值排名 - 前十名上榜企业均为北京上市公司 主要由央企和互联网企业构成 [2] - 中国移动品牌价值8455.38亿元位居地区第一 [2][3] - 京东集团5819.8亿元 工商银行4319.2亿元 建设银行3671.56亿元分列第二至第四位 [3] 行业品牌价值变化趋势 - 电信行业品牌价值4年增长10796.04亿元 主要受中国移动回归A股带动 [10][11] - 金融行业品牌价值24089.56亿元 4年增长5211.51亿元 [11] - 休闲行业品牌价值下降534.59亿元 上榜企业数量减少10家 [10][12] - 建筑行业品牌价值9763.48亿元 石油行业6268.46亿元 4年分别增长2330.24亿元和2780.45亿元 [11] 区域协同发展建议 - 鼓励京津头部企业将高附加值环节向河北延伸 [13] - 支持京津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创创新平台 [13] - 河北需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 [13] - 培育本土数字经济 优化营商环境 塑造区域品牌形象 [13]
农行邹城矿区支行: 慧眼识骗局,60克黄金失而复得暖人心
搜狐财经· 2025-09-16 10:33
事件概述 - 农业银行邹城矿区支行成功拦截一起以黄金交易为幌子的诈骗案件 帮助客户避免60克黄金损失 [1][2] 诈骗手法分析 - 诈骗分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 利用客户贪图小利的心理 诱导其购买黄金并寄往指定地址 [2] - 诈骗模式为有组织的骗局 全省范围内多笔黄金订单均寄往广东省同一地址 收货人及联系电话完全一致 [2] 银行应对措施 - 工作人员通过职业敏感性与责任心 主动询问客户购买原因并识别异常 [1] - 银行对近期贵金属交易展开紧急核查 发现高度重复的异常信息 [2] - 工作人员向客户揭示风险 结合实际案例详细剖析诈骗手法 [2] - 协助客户修改收货信息 确保黄金安全送达本人手中 [2] 银行风控体系 - 农业银行持续加强员工业务培训与反诈能力提升 [2] - 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金融安全知识宣传 提升客户风险自防能力 [2] - 银行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不断优化服务流程 强化风险管控 [3] 行业意义 - 事件体现金融机构在客户财产安全保护方面的系统防控能力和坚定决心 [2] - 金融机构坚决守护客户资金与财产安全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1]
深圳8家金融机构集体“官宣”:披露信贷业务第三方合作机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8:54
深圳银行业公布第三方合作机构名单 - 深圳首批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布信贷业务第三方合作机构名单 包括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 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 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 招商银行深圳分行 北京银行深圳分行 微众银行 招联消金[1] - 第三方合作机构主要涵盖三类业务:营销获客(包括信用卡汽车分期 信用卡家装分期 个人住房贷款 互联网贷款等) 担保增信 催收服务[1] - 金融机构将持续更新合作机构名单 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最新信息[1] 监管背景与行业乱象整治 - 公布第三方合作机构名单是落实监管要求 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规范银行业与第三方合作行为的举措[2] - 近年来不法贷款中介问题突出 2023年7月15日深圳约20家银行披露鑫心惠邻(深圳)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假冒银行合作方揽客 使用"降息优化""携手XX银行"等虚假宣传[2] - 非法贷款中介常见套路包括:假冒正规金融机构 以超低息费诱惑消费者 进行虚假服务承诺 导致消费者面临财产损失 个人信息泄露 信用记录受损等风险[2] 监管政策与专项打击行动 - 2025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与公安部门开展为期六个月的金融"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专项工作 重点打击贷款 保险 信用卡等领域的非法存贷款中介服务 恶意逃废金融债务 非法代理退保理赔 不正当反催收等[3]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4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 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对平台运营机构 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 并通过官方渠道披露名单[3] - 该通知将于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外国银行分行 信托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 汽车金融公司参照执行[3]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9月16日跌0.81%,农业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2.2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08:46
板块整体表现 -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81% [1] - 上证指数当日上涨0.04%报收3861.87点 深证成指上涨0.45%报收13063.97点 [1] - 农业银行以1.68%跌幅领跌板块 交通银行下跌1.27% 中国银行下跌0.92% [1] 个股交易数据 - 农业银行成交量最大达412.00万手 成交额29.16亿元 [1] - 中国银行成交量319.36万手 成交额17.31亿元 [1] - 工商银行逆势上涨0.27% 收盘价7.45元 [1] - 建设银行下跌0.33% 成交额9.001亿元 [1] - 邮储银行下跌0.80% 成交额6.55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2.29亿元 [1] - 游资资金净流入5.1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7.19亿元 [1] - 交通银行主力净流出4.71亿元 净占比-22.40% [2] - 农业银行主力净流出4.367亿元 净占比-14.95% [2] - 中国银行主力净流出2.75亿元 净占比-15.91% [2] - 建设银行游资净流入3565.78万元 净占比3.96% [2] - 工商银行主力净流入2488.60万元 净占比1.15% [2] - 邮储银行散户净流入3287.58万元 净占比5.02% [2]
财经聚焦丨两项贴息政策加速落地 持续撬动消费潜能
新华网· 2025-09-16 07:50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 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通过23家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办理的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约为当前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 [4]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 [4] - 银行简化申请流程 系统自动识别符合条件交易并直接扣减贴息 例如农业银行济南分行9月1日至10日审批线上贷款230多笔 合同金额超4400万元 [6][7]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2025年3月16日至年底对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最高达100万元 [8] - 政策支持经营主体创新服务消费业态和场景 扩大优质服务供给能力 满足多样化服务消费需求 [8] -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截至8月末累计为300多户民宿经营主体提供贷款超2亿元 预计节省利息支出超200万元 [9] 财政金融协同促消费效果 - 贴息政策与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形成组合拳 从居民消费需求 企业服务供给 产业转型升级多方面提供支持 产生1+1>2政策效应 [10] - 1元贴息资金可带动100元贷款资金投向消费领域 体现公共资金与金融工具结合的撬动效应 [10] - 2024年安排5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3000亿元)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推出19条金融促消费举措 [11]
中国房协商品房直销平台正式上线
新浪财经· 2025-09-16 07:29
平台上线 - 中国房协商品房直销平台于9月12日上午正式上线[1] 签约单位 - 首批签约单位共15家[1] - 涵盖房地产开发、金融服务、行业协会等领域[1] 参与企业 - 房地产开发企业包括华润置地有限公司、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城运华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西良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 - 金融服务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1] 行业协会 - 参与协会包括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宁夏房地产业协会、山西省房地产业协会、长沙市房产市场交易行业协会、贵阳市房地产业协会、太原市房地产业协会、大同市房地产和物业管理协会、长治市房地产业协会、晋中市房地产业协会[1]
银行股午后震荡走弱,宁波银行跌近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7:10
银行股市场表现 - 银行股午后震荡走弱 [1] - 宁波银行股价下跌近2% [1] - 农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价下跌超1% [1]
农业银行信用卡参加文旅部产业博览会,助力文旅消费焕新
华夏时报· 2025-09-16 06:34
核心观点 - 公司信用卡业务通过参与文旅博览会和系列主题文旅活动 全方位展示其在文化和旅游消费领域的举措 旨在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并服务国家战略 [1] 文旅消费促进举措 - 公司参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 以"文旅消费 美好生活"为主题展示"十四五"以来在文旅消费领域的系列措施 [1] - 公司深入参与文旅部"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 推出12项主题文旅活动包括"自在县域游""奇遇冰雪游""谷雨品春茶"等 [1] - 在全国1100多个县域地区开展"县域旅游节"活动 提供景点门票 美食团购和县域特产消费优惠 激活民宿集群 生态康养和非遗民俗新空间 [2] - 通过农行流量赋能县域农户与商户 在文旅消费场景中实现交易规模增长新突破 [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公司构建多元化产品权益矩阵 推广尊然白金卡 车主卡和乡村振兴卡等主流产品 [3] - 配套机场贵宾厅服务 接送机兑换 加油充电优惠以及消费返现等权益 满足多层次客户消费信贷需求 [3] - 通过"线上+线下"服务渠道丰富权益货架 融合支付创新与消费提振 [3] 支付生态建设 - 公司聚焦"食 住 行 游 购 娱"场景 打造"文旅+"场景融合生态 [4] - 为全国9.7万家旅游景区 酒店 旅行社等文旅商户提供智能支付 数字票务和会员管理等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4] - 支持境内外银行卡刷卡和扫码多渠道支付 提升商户受理和游客支付便利性 [4]
基金代销:蚂蚁、招行断层式领先,银行、第三方加码指数基金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03:27
行业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Top100中券商57家、银行24家、第三方销售机构18家、保险公司1家 [2] - 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名为蚂蚁基金1.57万亿元、招商银行1.04万亿元、天天基金6374亿元 [2][4] - 百强机构非货币基金总规模10.2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9% [4] 产品结构变化 - 权益类基金规模5.1万亿元(较2024年末+5.9%),固收类基金规模5.1万亿元(较2024年末+8.1%) [4] - 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1.95万亿元(较2024年末+14.6%),主动权益类基金3.2万亿元(较2024年末+1.2%) [5] - 指数基金增长受益于指数化投资趋势及"国家队"增持ETF,主动权益基金增长跑输Wind偏股基金指数7.9%的涨幅 [5] 银行渠道表现 - 银行渠道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占比43%(较2024年末-1.2个百分点) [6] - 主动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1.9万亿元(占59%),固收类基金2.2万亿元(占44%),股票指数基金2667亿元(占14%) [6] - 招商银行以1.04万亿元非货币规模断层领先,兴业银行4998亿元、工商银行4624亿元分列二三位 [8] - 银行渠道指数基金规模同比增长38.7%,显著高于第三方(+16.0%)和券商(+9.9%)渠道 [6] 第三方渠道表现 - 第三方渠道非货币规模3.56万亿元(较2024年末+8.9%),占比35% [9] - 蚂蚁基金固收类规模7446亿元(+4.3%)、主动权益4319亿元(+3.2%)、股票指数3910亿元(+22.1%) [9] - 天天基金权益类规模仅增长0.1%,其中主动权益下滑1% [10] 券商渠道表现 - 券商渠道非货币规模2.09万亿元(占比20.4%),股票指数基金1.08万亿元(占比55.3%) [11] - 中信证券股票指数基金1223亿元(+12%),华泰证券1150亿元(+6%),头部效应显著 [11][12] - 券商主动权益规模3278亿元(较2024年末-3.5%) [12] 机构排名特征 - 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前五:蚂蚁基金3910亿元、中信证券1223亿元、华泰证券1150亿元、天天基金964亿元、国泰海通757亿元 [12] - 农业银行指数基金规模增长169.3%,兴业银行增长98%,多家银行增速超40% [8] - 国泰海通证券指数基金规模增长86%,增速居主要机构之首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