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体
icon
搜索文档
重大利好!七部门部署,超级赛道
经济网· 2025-09-28 07:21
《意见》明确了"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总体目标: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综合交通运 输大模型体系落地部署,普及应用一批智能体,建成一批标志性创新工程;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交通运输行业, 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 在关键技术供给方面,《意见》提出要开展应用技术攻关,加快智能产品创新,强化新技术、新装备研发应用,建设综合 交通运输大模型。 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 《意见》部署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等16项具体任务,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创新应用。 《意见》还聚焦七大领域,推进组合辅助驾驶示范,研发智能铁路装备与系统,推进港口智能化升级与智慧航运建设,打 造智慧民航,升级邮政快递智能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养系统,深化联程联运与智慧物流数字化。 此外,《意见》明确要构建覆盖多模态、多场景的交通运输大数据资源体系,打造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的交通数据传输网 络,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高速、可靠、安全的支撑体系。 ...
多部门推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建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
第一财经· 2025-09-26 09:05
交通运输场景多元、数据丰富,是人工智能重要的先行落地领域之一。 国家将在交通运输领域构建人工智能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机制,促进人工智能普 及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今天(9月26日)公布《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 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体系 落地部署,普及应用一批智能体,建成一批"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标志性创新工程,人工智能成为引领 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交通运输行业,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智慧交通与智慧物流领域 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总体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培育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形成较为完备的交通 领域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迈上新台阶。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2025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的意 ...
山东移动成功入选2025年度山东省中小企业服务支撑机构
齐鲁晚报· 2025-09-26 04:21
入选中小企业服务支撑机构 - 山东移动入选2025年度山东省中小企业服务支撑机构名单[1] 服务类型与行业覆盖 - 公司提供科技创新服务 数字化转型服务 产业培育服务[3] - 聚焦机械装备 化工 轮胎 能源 生物医药等十大行业[3] 研发创新体系 - 中移齐鲁创新院与5G-A双链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基地聚焦人工智能 算力网络领域[4] - 推进RedCap 工厂平面定位等前沿技术试点[4] - 青岛分公司5G联创+实验室深耕网络性能优化与ToB应用孵化[4] - 工信部5G应用安全创新推广中心主攻安全标准研制与产品研发[4] - 形成研发-试点-落地全链条创新体系[4] 基础设施与资源布局 - 新型数据中心采用2+2+X布局 计划建成淄博 青岛等五大中心[4] - 服务覆盖4000余万4G用户 1820万宽带用户及6200余万物联网用户[4] - 智算资源采用1+2+X布局 形成超410PFLOPS算力[4] - 配备A100 华为910B等设备 构建三级大模型赋能体系及MaaS服务体系[4] 产品体系与服务成果 - 推出视频AI 大模型 智能体等五大产品体系[4] - 累计获授权专利312件 软件著作权449件[5] - 获118项省部级以上奖项包括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5] - 助力200家化工企业降风险提能效 60家生物医药企业增创新提产能 78家电力企业强电网安全性[5] - 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超百余家[5] 未来发展规划 - 将通过顶设咨询 解决方案 集成交付 运维支撑的全栈式服务体系深化政企合作[7] - 为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注入移动力量[7]
智能体,大厂的第二曲线
36氪· 2025-09-25 23:40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中国企业级智能体应用市场规模在2028年保守估计达270亿美元以上 [1] 智能体核心价值与竞争焦点 - 智能体价值从对话能力转向任务执行与交付能力 强调执行而非响应 [2][8] - 竞争核心从模型对话能力转向真实世界任务执行能力 厂商需主导流量重心迁移 [8] - 智能体需实现流程自动化与组织形态演进 成为企业级运营操作系统 [16] 大厂战略布局与产品差异 - 腾讯发布开源框架Youtu-Agent 展示文件管理、数据分析等即用型智能体工具能力 [2] - 阿里云百炼智能体通过RAG、插件、MCP机制增强任务能力 覆盖私有知识问答、聊天机器人等场景 [4][6] - 百度推出全端通用智能体GenFlow2.0 支持超100个专家智能体并行处理5项复杂任务 [6] 企业级应用落地进展 - 34%中国企业开展智能体测试验证 30%进入较大投入与采购培训阶段 [10] - 智能体在金融、制造、零售等高标准化流程领域形成规模化落地 [13] - 百度千帆平台已诞生130万个Agent 服务46万家企业包括央国企、金融机构等 [15] 商业化模式与付费趋势 - 66%中国企业偏好基于业务成果计费模式 远超全球52.7%水平 [19] - 智能体从功能购买转向任务商品化 厂商推动任务标准化、模块化上架机制 [21] - 商业闭环依赖任务规模、调用频次及跨行业推广能力 [22] 生态竞争与未来方向 - 大厂聚焦智能体供给体系与标准化能力建设 而非单纯技术优势 [25] - 智能体需实现按调用计费、按月订阅的商业闭环 最终目标为写入营收报表 [23][24]
智能体崛起:运营商竞逐下一代数字入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2:18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冉黎黎 北京报道 "现在我们进入智能体的时代,整个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我们对它充满了期待。"9 月24日—26日,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PT展主论坛上如 是表示。热切的期待中,从运营商到产业链企业均在进行智能体的部署。中国联通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廉士国预测,未来各个 行业里都会有两类智能体应用,一类是模仿人类经验学习"职业技能",另一类则是"超人专家",可以比人类更早地从复杂的原 始数据里找出规律,带来从0到1的突破。 对于智能体未来将处于日常生活中的何种位置,华为公司ICT 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总裁刘康将之与APP进行了类比。"过去 十年,超过300万款APP深度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未来终端会走向以Agent为中心。"刘康表示,"到2030年Agent数 量将超过传统的APP,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专属的智能助手。" 9月24日—26日,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冉黎黎/图) 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说,中国移动集团首席专家、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所长张昊告诉21世纪 ...
深化赋能应用、做大产业生态 推动制造业迈向全要素智能化
经济日报· 2025-09-24 23:52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具体 包括,推动工业全要素智能联动,加快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加 快工业软件创新突破,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工信部将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方案》),部署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任务。制定"人工智能+制造"转型路线图, 发布实施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专家认为,这将大幅提升制造业研发、生产效率,注入新的发 展动力。 深化赋能应用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钟新龙认为,"人工智能+"赋予数字系统前所未有 的"主动思考、主动执行、主动创造"能力,其本质是生产力的革命性跃迁。如果说过去10年是在构建四 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那么未来10年,核心任务是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运行无数具备自主决策与协同能 力的"智能体"车队。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分析,"人工智能+"行动,不仅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 发展双向赋能,还可以充分发挥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为各行业 ...
推动制造业迈向全要素智能化
经济日报· 2025-09-24 22:48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工信部将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 案》),部署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任务。制定"人工智能+制造"转型路线图,发布实施 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专家认为,这将大幅提升制造业研发、生产效率,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深化赋能应用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具体包括, 推动工业全要素智能联动,加快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加快工业软件 创新突破,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等。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钟新龙认为,"人工智能+"赋予数字系统前所未有的"主动 思考、主动执行、主动创造"能力,其本质是生产力的革命性跃迁。如果说过去10年是在构建四通八达的信息 高速公路;那么未来10年,核心任务是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运行无数具备自主决策与协同能力的"智能体"车 队。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分析,"人工智能+"行动,不仅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双 向赋能,还可以充分发挥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为各行业高 ...
周鸿祎对谈罗永浩:聊了雷军、智能体和行业定位
第一财经· 2025-09-24 11:47
企业家IP与网红经济 - 第一代网红为普通人提供传统路径外的上升通道 核心以带货和卖课等直接变现为主[3] - 企业家网红以俞敏洪和雷军为代表 核心目的并非销售消费品而是为企业做宣传 相当于新一代市场部和公关部[3] - 通过企业家自身影响力向社会传递企业价值[3] AI与智能体发展趋势 - AI整体进化速度远超预期 但AGI通用人工智能短期内不会到来[3] - 智能体是AI核心进化方向 能实现目标驱动加工具使用加推理决策[3] - 多智能体协作可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类似人类社会组织的协同模式[3] Manus案例与行业启示 - Manus虽未做基座模型 但为行业探索出通过智能体完成任务的路径[4] - 互联网已迈入需要快速反应和快速调整的时代 创业公司弱小队伍更需要快速移动[5] - Manus虽存在套壳争议 但先圈到千万用户验证需求 成功融资后投入技术完善[5] 360公司战略定位 - 360定位行业配角 不做通用大模型避免重复造轮子 聚焦垂直领域[5] - 主动与行业巨头建立联系 联合16家大模型企业建立合作生态[5] - 从阿里云和腾讯云购买服务 将自身智能体技术与巨头算力结合[5] AI对就业市场影响 - 未来不是AI淘汰人 而是会用AI的人淘汰不会用AI的人[6] - 重复性文案和数据整理工作会被取代 但会诞生新岗位如智能体管理员[6] - 类比工业革命淘汰马车夫但增加汽车司机岗位[6] 企业关系战略调整 - 回顾当年与多家大厂矛盾 因巨头对创业公司较狠且自身选择极端死磕打法[5] - 近年多方关系缓和 公司争取休养生息时间[5] - 在抖音遵守平台规则 做视频号主动联系马化腾[5]
为什么40%的智能体项目难逃废弃?8位一线专家教你构建高质量、鲁棒的AI Agent
AI科技大本营· 2025-09-24 08:46
说实话,当 下聊 AI、聊大模型,很难错过智能体这个话题。这一年,众多企业都在智能体上反复实践,有些企业已尝到了其带来的甜头,而有些企业 且还在摸爬滚打阶段。 麦肯锡在对 50 个真实项目的调研中发现,企业在开发智能体时往往会掉进几个相似的陷阱:要么过于依赖单点 Demo,却难以支撑大规模应用;要么 急于追求炫酷功能,却忽视了背后的工程与治理。Gartner 甚至预测,到 2027 年,超过 40% 的 Agentic AI 项目将被废弃,原因就在于成本、价值 和工程化落地没有平衡好。 在 2025 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上,我们特别设立「智能体工程与实践」专题,汇聚国内外顶尖学者与企业一线实践者,呈现从理论创新到产业应用的 全景视角,助您告别踩坑,直击智能体落地的核心痛点。 官网:https://ml-summit.org/ 智能体工程与实践 亮点抢先看 在本次专题中,来自国内外的顶尖研究者与一线实践者,将围绕智能体在大模型时代的工程方法、落地经验与技术路线选择展开深度探讨。 我们邀请到了一批重磅嘉宾,包括前 OpenAI 研究员、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助理教授吴翼、通义实验室算法科学家、通义 DeepResea ...
周鸿祎:“360没有做基座模型”这个观念是不对的
新浪科技· 2025-09-24 05:42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未投入大参数通用大模型 因需至少100亿美金资金投入且国外巨头已累计投资约4000亿美金 [1] - 公司并非进行模型套壳 智能体需工程化技术并反向训练基座模型 [1] - 公司保持千亿参数规模模型的训练能力 强调基座模型必要性 [1] 技术架构要求 - 智能体需多类型专业模型支撑 包括推理模型、编程模型、意图猜测及路由模型等 [1] - 智能体开发需自主构建基座模型 非依赖现有模型蒸馏版本即可实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