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高科(600862)

搜索文档
中航高科: 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31 16:27
回购方案基本情况 - 回购方案首次披露于2025年4月26日 实施期限为2025年4月28日至2026年4月27日 [1] - 预计回购金额为1亿元至2亿元 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 - 回购价格上限原为36元/股 后因实施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调整为35.75元/股 [1][2] 回购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回购1,925,800股 占总股本比例0.1382% [1][2] - 累计回购金额49,958,836元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为24.67元/股至27.61元/股 [1][2] - 2025年7月1日首次实施回购 7月份回购进展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2] 后续安排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择机实施回购决策 [3] - 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中航高科:累计回购公司A股股份1925800股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13:45
公司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A股股份192.58万股 [1] - 回购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1382% [1]
中航高科:累计回购192.58万股公司A股股份
格隆汇· 2025-07-31 10:09
股票回购情况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A股股份192.5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382% [1] - 回购最高价格为27.61元/股,最低价格为24.67元/股 [1] - 使用资金总额为4995.88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1]
中航高科:累计回购约193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09:52
股票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回购A股股份约19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1382% [2] - 回购最高价格27.61元/股,最低价格24.67元/股,使用资金总额约4996万元 [2] 营业收入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新材料行业收入占比96.89% [2]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56%,机床业务收入占比1.54% [2]
中航高科(600862) - 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7-31 09:47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5年4月26日[2] - 实施期限为2025年4月28日至2026年4月27日[2] - 预计回购金额10000 - 20000万元[2]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1925800股,占比0.1382%[2] - 累计已回购金额49958836元[2] - 实际回购价格24.67 - 27.61元/股[2] 其他要点 - 2025年4月25日审议通过,拟用自有资金[3] - 2025年6月27日起回购价上限调为35.75元/股[4] - 2025年7月1日首次实施回购[5]
中航高科(600862.SH):累计回购192.58万股公司A股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7-31 09:34
股份回购情况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A股股份192.58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0.1382% [1] - 回购最高价格为27.61元/股 最低价格为24.67元/股 [1] - 使用资金总额为4995.88万元 不含交易费用 [1]
中证航空航天指数报10440.45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航沈飞等
金融界· 2025-07-31 08:58
指数表现 - 中证航空航天指数报10440.45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2.97% 近三个月上涨19.87% 年初至今上涨9.41% [2] 指数构成 - 选取50只航空航天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2]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在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个交易日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不超过20% [3]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61%:中航沈飞(9.77%) 光启技术(8.54%) 航发动力(7.8%) 中航光电(6.77%) 中航西飞(5.51%) 中航机载(4.24%) 航天电子(3.69%) 中航成飞(3.45%) 中航高科(3.11%) 华测导航(2.73%) [2] - 市场板块分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2.90%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7.10% [2] - 行业分布:航空航天占比78.74% 国防装备占比15.81% 通信设备占比2.73% 软件开发占比2.72% [2] 调整机制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调整时间与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 [3]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3] -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3]
政策东风激活万亿蓝海赛道,场外投资工具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30 10:51
行业政策与战略 - 低空经济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国家层面明确2030年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2] - 全国超25个省市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设立超24支产业基金 六大城市开展eVTOL试点 [2]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 预计2026年突破万亿 2035年达3.5万亿元 [2] 技术发展与产业协同 - eVTOL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度重合 70%核心部件技术共性相通 包括智能驾驶算法和碳纤维制造 [4] - 通用航空2016年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轨迹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度相似 [4] 市场表现与投资价值 - 国证通用航空指数自2012年发布以来年化收益10.27% 超越中证军工8.67%和沪深300指数4.12% [5] - 指数成分股上市以来平均涨幅560.96% 前十大成分股包括万丰奥威6.00% 航天彩虹4.60% 中直股份4.26% [6][7] - 2024年2月以来指数涨幅81.04% 大幅跑赢军工指数 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权重占比52.87% [6][9]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进展 - 沃兰特航空签署500架eVTOL采购协议 价值17.5亿美元 创中国高等级客运eVTOL最大国际订单 [1] - eVTOL可将深圳至珠海2.5-3小时车程缩短至20分钟 无人机物流配送较传统模式节省70%时间 [10] - 农业无人机日作业量达千亩 较人工喷洒效率提升超60倍 搭载传感器实现精准农业监测 [10] 产品与基础设施 - 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亮相19件全球首发产品 25件全国首发产品 [1] - 光大保德信基金发行国证通用航空指数基金 跟踪980076.CNI指数 涵盖50只航空产业证券 [1][11]
国防军工行业财务总监2024年平均薪酬59.84万元 2024年至今共受到3次行政监管措施、1次行政处罚
新浪证券· 2025-07-30 09:50
A股董秘薪酬总体情况 - A股市场共有5817家上市公司 董秘作为连接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关键桥梁[1] - 2024年A股董秘薪酬总额达40.86亿元 平均薪酬75.43万元[1] 国防军工行业董秘薪酬 - 国防军工行业上市公司董秘2024年平均薪酬65.01万元[2] - 该行业董秘薪酬总额达9231.27万元 平均薪酬88.72万元[3] 董秘学历构成与薪酬变动趋势 - 硕士学历董秘占比54.23% 本科学历占比40.14% 博士占比2.82% 大专占比2.11%[4] - 2024年董秘薪酬同比增长的上市公司占比48.59% 同比持平的占比2.82% 同比下降的占比48.59%[4] 典型董秘薪酬案例 - 振华科技董秘胡光文2024年薪酬152.31万元 较上年增长37.49万元 为本科学历[4] - 中航高科董秘朱清海2024年薪酬12.09万元 因10月18日才任职[5] - 奥普光电董秘沈娟薪酬增幅最高达88.90% 2024年薪酬82.21万元[5] - 航天南湖董秘贺民薪酬降幅最大达33.59% 2024年薪酬42.5万元[6] 相关公司经营业绩 - 北方导航2024年营收52.19亿元同比下降32.99% 净利润9.7亿元同比下降63.83%[4] - 中航高科2024年营收50.72亿元同比增长6.12% 净利润11.53亿元同比增长11.75%[5] - 奥普光电2024年营收7.45亿元同比下降3.62% 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降23.33%[5] - 航天南湖2024年营收2.18亿元同比下降69.98% 净利润亏损0.78亿元同比下降176.36%[6] 国防军工行业监管情况 - 2025年初至今国防军工上市公司董秘受到3次行政监管措施 涉及*ST观典 三角防务 航新科技三家公司[7][8] - 2025年初至今国防军工上市公司董秘受到1次行政处罚 *ST观典前董秘李振冰因信息披露问题被罚330万元[9]
航发CMC拐点已至!百亿赛道爆发,这几家龙头率先受益
材料汇· 2025-07-28 15:57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核心观点 - 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低密度、高比强、高比模、抗氧化和抗烧蚀等优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汽车等领域 [2][19] - 全球CMC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22年为119亿美元,预计以10.5%的CAGR增长,2028年达到216亿美元,其中CMC-SiC占比最高 [5][63] - 我国在刹车、飞行器防热领域领跑,但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较为落后,2024年航发产业对CMC需求或已出现拐点 [2][10] CMC材料特性与研究热点 - CMC主要由陶瓷基体、纤维及界面层组成,分为氧化物基和非氧化物基两大类,非氧化物基耐温能力更强 [3][22] - SiCf/SiC是近年研究热点,相比Cf/SiC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和更长寿命 [3][23] - CMC被美国国防部列为重点发展的20项关键技术之首,具有接替金属作为新一代高温结构材料的潜力 [19] CMC应用领域与市场前景 航空航天领域 - SiCf/SiC是航空发动机热端理想材料,已批量应用于热端静止件,转动件应用正在探索中 [4][32] - GE已将SiCf/SiC批量应用于LEAP、GE9X和GE3000发动机,显著降低冷气消耗量和发动机重量 [40] - Cf/SiC在航天领域应用成熟,主要用于飞行器防热及卫星反射镜,可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和减重需求 [48][49] 其他领域 - 核能领域:SiCf/SiC成为反应堆包层第一壁、流道插件等理想候选材料,有望取代锆合金 [44] - 刹车材料:Cf/SiC是新一代高性能刹车材料首选,已批量用于汽车和飞机,我国飞机碳陶刹车盘技术世界领先 [55][58] - 导弹天线罩:连续Si3N4纤维有望替代石英纤维,制备新一代高马赫数导弹天线罩 [62] CMC制备工艺与技术壁垒 - CMC制备工艺复杂,分为纤维制备、预制体编织、界面层制备、基体制备和增密等步骤 [6][67] - SiC纤维成本占CMC成品50%以上,第三代SiC纤维性能最优但价格高达5000-13000美元/kg [70][76] - 主流制备工艺包括CVI、MI和PIP,各有优缺点,GE采用预浸料熔渗法已实现产业化 [7][90] - GE已建成垂直整合的CMC供应链,每年可生产20吨CMC预浸料、10吨SiC纤维和超5万个CMC部件 [115] 我国CMC产业链现状 - 已建成相对完善的CMC产业链,第二代SiC纤维实现产业化,第三代取得技术突破 [8][122] - 在Cf/SiC方面企业较多,但SiCf/SiC方面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薄弱 [11] - 多家企业布局CMC领域,如火炬电子、苏州赛菲、华秦科技等,涉及纤维、预制体、刹车盘等环节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