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能源(600617)

搜索文档
机构:关税对中国新能源企业影响有限,大调整或是布局机会。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近1月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首位
搜狐财经· 2025-04-07 06:49
文章核心观点 - 截至2025年4月7日14:17,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下跌,成分股多数下跌,央企现代能源ETF也下跌;美国关税变化对中国锂电池、光伏企业影响有限,未来新能源供应链存在再平衡机会;央企现代能源ETF在估值、规模、份额、收益、回撤、费率等方面有一定特点 [1][4][5]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7日14:17,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932037)下跌7.27% [1] - 成分股中当升科技领跌15.81%,中国铝业下跌10.04%,中材科技、国网英大、华电科工均下跌10.02% [1] - 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下跌6.57%,最新报价1元,盘中成交额达262.29万元,换手率5.3% [1]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4月2日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最低基准关税”,对中国征收34%关税 [4] - 太平洋证券认为此次关税变化对中国锂电池、光伏企业影响有限,大调整是布局机会 [4] - 此次与2018 - 2019年中美贸易战不同,非美海外市场对产业影响更大,美国市场占全球锂电、光伏需求在15%以内 [4] - 未来新能源供应链存在再平衡机会,有海外优质产能的企业受益,墨西哥、中东等地大概率成新产能加速建设区域 [4] 央企现代能源ETF情况 估值 - 央企现代能源ETF跟踪的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最新市盈率(PE - TTM)仅12倍,处于近1年14.51%的分位,估值低于近1年85.49%以上的时间 [5] 规模与份额 - 央企现代能源ETF近1月规模增长187.86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5] - 央企现代能源ETF近半年份额增长8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 [5] 收益 - 截至2025年4月3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0.03%,最长连涨月数为7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3.43%,涨跌月数比为11/9,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3.25%,年盈利百分比为100.00%,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94.55% [5] - 截至2025年4月3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30% [5] 回撤 - 截至2025年4月3日,央企现代能源ETF今年以来最大回撤4.36%,相对基准回撤0.25% [5] 费率 - 央企现代能源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5] 指数与成分股 - 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由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定制,选取50只涉及现代能源产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为样本 [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为长江电力、国电南瑞等,合计占比50.55% [6] - 部分权重股涨跌幅:长江电力 - 1.69%、国电南瑞 - 3.99%、中国核电 - 7.14%等 [8]
新能源行业每周观察:美国关税力度超预期 中国新能源企业该如何应对?
新浪财经· 2025-04-06 10:52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朗普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对新能源产业有两方面重要影响,一是关税成本承担方影响中国新能源企业产品毛利率降幅,二是加征关税后产品当地实际售价提升、经济性下降或抑制部分需求,长期来看新能源企业在美国当地扩产或是应对本轮关税冲击最有效手段 [1] 摘要 - 特朗普4月2日宣布计划4月5日开始对所有美国贸易伙伴征收10%基础关税,4月9日起对违规国家实施更高关税,美国加征关税将对新能源产业形成一定冲击,因美国市场是新能源产业高盈利市场且占全球需求比重较大 [2] 锂电 - 美国市场占锂电全球需求12%左右,301关税叠加对等关税,动力电池合计关税达73.4%,储能电池今年/明年达到64.9%/82.4% [3] - 动力方面受拜登政府补贴门槛影响,美国车企基本不从中国进口动力电池,本轮关税影响较小;储能方面美国基本采购中国铁锂电芯,加征关税可能影响短期需求 [3] - 中国企业在把握电池核心技术和成本优势基础上,分散化建厂和技术授权模式为可行方案 [3] 光伏 - 中国本土对美出口一直需征收双反+201+301关税,税率较高,2024年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实施双反调查后,东南亚四国直接出口美国也面临较高关税 [3] - 中国企业通过采购印尼、老挝电池在东南亚四国加工为组件出口美国或在美国本土建厂进入美国市场,此次加征关税后印尼、老挝电池产能受明显冲击 [3] - 后续国内企业可能在税率偏低地区或在美国本土建厂以规避高额对等关税 [3] 储能 - 考虑本次对等关税后中国对美国出口关税已达64.9%,中国储能企业订单多为FOB价格,美国本土集成商大部分电芯仍需进口中国产品,成本会提升,储能企业主要关税成本仍可转移至下游客户 [4] - 关税成本转移意味着储能价格抬升,会导致美国储能项目IRR下降,预计储能企业后续将主要采用本土化制造方式规避高额关税 [4]
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挑战赛厦门启航,熊猫送电赋能产业新征程
财经网· 2025-04-03 01:49
行业动态 - 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挑战赛年度活动启动仪式在厦门举行,多位相关部门领导及行业代表出席[1]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从2023年35.7%提升至2024年40.9%,预计2025年突破50%[2] - 挑战赛由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委会联合检测机构策划,旨在推动行业技术验证与创新[2] 赛事安排 - 构建"技术验证+产业研讨"双驱动模式,包含高峰论坛和寒带挑战赛等活动[6] - 2025年8月将在厦门举办新能源汽车延伸服务高峰论坛,约200位行业代表参与[8] - 2025年12月在哈尔滨和长春举办智能网联汽车寒带挑战赛,设置高寒拉力赛等项目[8] 技术支持 - 熊猫送电成为赛事独家支持方,推出"智慧移动送电"平台[5] - 全年活动将覆盖-30℃至50℃温域及高湿高盐等复杂场景测试[10] - 通过极端环境测试挖掘技术突破点,推动行业标准建立[10] 活动影响 - 搭建产学研用合作桥梁,汇聚政府、企业等多方力量[10] - 通过赛事直播和测评结果公布传播技术发展成果[10] - 活动将持续创新形式,引领行业发展趋势[10]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斯里兰卡受青睐
环球网· 2025-04-03 00:09
文章核心观点 斯里兰卡撤销私家车进口禁令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当地市场热度持续上升,凭借多方面优势受到民众青睐 [3][4] 分组1:比亚迪门店情况 - 比亚迪在斯里兰卡首家门店位于科伦坡,开业后客流量持续攀升 [3] - 比亚迪品牌销售门店已入驻科伦坡、康提和加勒三座城市 [4] 分组2:消费者反馈 - 外贸从业者普拉萨德·维杰孔认为ATTO 3驾乘体验好、空间宽敞,妻子喜欢其外观和旋转中控屏,他看重安全配置和性价比,且契合环保理念 [3] - 餐厅老板普拉加拉特因汽车续航满足其出行需求,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颠覆认知,是可靠伙伴 [4] 分组3:销售成果 - 比亚迪旗舰店收获数千台预购订单,第一批462台汽车3月14日抵达汉班托塔港,3月27日正式交付 [4] 分组4:市场评价 - 斯里兰卡购置私家车政策开放后,市场需求被激活,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智能科技、舒适度和款式等方面有优势 [4] - 斯里兰卡民众认为“中国制造”已变成“中国智造”,是高性能、高科技和高品质的风向标 [4] - 社交媒体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斯里兰卡受欢迎,车友认为中国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导者,选购是国际潮流趋势 [5]
智能驾驶浪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变革与未来
金融界· 2025-04-01 02:56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 同比增长34.4%和35.5% 连续十年全球第一 [1] - 行业从"无序竞争"向"产业质变"转型 智能驾驶技术成为核心驱动力 [1][2]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 - 2024年新能源汽车整车平均续驶里程接近500公里 15分钟充电80%快充技术量产应用 [2] - L2级组合辅助驾驶功能乘用车新车占比达57.3% 比亚迪全系搭载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 [2] - 2024年上半年L2级及以上智能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55.7% 预计2025年接近65% [4] - 预测2025年底乘用车NOA渗透率20% 2030年L2级以上智能汽车渗透率超90% NOA标配量突破2400万辆 [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2024年汽车行业整体利润同比下滑8% 行业利润率跌至4.3% 部分车企陷入亏损 [3] - 存在无序竞争现象 包括牺牲利润抢占市场 虚假宣传 恶意抹黑等行为 [3] - 国资委强调应避免"内卷式"竞争 转向拼品质 体验和服务 [3] 政策与标准完善 - 工信部将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 完善标准体系 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 [4] - 需要完善道路交通安全 保险等法律法规 L3自动驾驶是实现全自动驾驶的必经阶段 [4] 跨界合作与创新 - 智能驾驶发展需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 独行单干模式面临困难 [5] - 预计未来20%车企选择自研智能驾驶 80%选择与第三方合作研发 [5] - 合作模式可提升研发效率 创造更多创新机会 [5]
国新能源(600617) - 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公告
2025-03-31 09:00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根据财政部规定进行会计政策变更,无重大影响,不追溯调整[3] - 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7][8] - 自《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印发之日起施行[9] - 变更无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5]
国新能源(600617) - 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山西众能天然气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的公告
2025-03-31 09: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11月28日董事会审议通过转让山西众能天然气50%股权议案[1] - 2024年12月16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该事项[1] - 近日山西众能天然气股权转让完成工商变更登记[1]
百人会论坛(2025)|王传福:我国新能源汽车正撬动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质变
中国经济网· 2025-03-30 12:04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新能源汽车正撬动从汽车大国到强国的质变 比亚迪肩负建设新能源汽车强国责任 用技术创新打造世界级中国品牌 行业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加速 中国应把握窗口期推动对外开放 [1][3][4]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7% 相比上一年增长12个百分点 且连续多月超过50% 占据市场主流地位 [3] - 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500万台 蝉联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 新能源汽车出口再创新高 [4] 行业发展趋势 - 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行业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3] - 智能化下半场变革大约在2至3年 变革速度加快 从今年起要用高阶智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3] 公司战略与理念 - 比亚迪把建设新能源汽车强国的责任扛在肩上 把消费者利益放在心上 携手全球合作伙伴 用技术创新打造世界级中国品牌 [1] - 比亚迪积极拥抱智能化 通过璇玑架构实现智电融合 创造新功能 [3] - 比亚迪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在智驾技术上实现突破 加快应用普及 [3] 行业机遇与建议 - 中国电动车智能化变革是全球性机遇 能促进全球汽车绿色转型和开放发展 [4] -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产品和产业链领先全球3至5年 应把握窗口期 坚持开放创新 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4]
值得全球借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倍受赞赏
环球网资讯· 2025-03-30 01:51
文章核心观点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均衡,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值得全球借鉴,联合国正支持其他国家电动化转型以实现《巴黎协定》目标 [1][3][5]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 - 过去四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近八倍,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20%,超60%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来自中国 [1] - 亚太地区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呈现强劲电动化趋势,泰国过去四年电动汽车销量增长10倍,韩国增长5倍 [1] - 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2024年销量同比下降2.2%,截至2025年初美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仍然较低 [1] 联合国相关举措与目标 - 全球电动出行转型已启动但增速不足以满足目标需求,区域差异显著,联合国通过知识共享等支持其他国家电动化转型 [3] - 到2030年全球新车60%的销量需为新能源汽车,才能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3] - 去年联合国提出亚太电动出行倡议,旨在成员国间交流知识、协同推进转型,协助各国制定国家电动出行政策,加快全球交通绿色低碳转型 [3] 中国发展模式意义 - 中国的电动化发展模式可作为其他国家的典范,既能帮助他国规避中国曾遇到的挑战,也能巩固中国在该领域的领导地位并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 [5]
中国新能源车企“走出去”有哪些新特点?这个大会深入探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3-29 07:20
车路城协同发展 - 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发布《车路城协同发展报告及标杆案例》,指出我国车路城协同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成果瞩目,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1] - 2025年是“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加速期和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关键节点,多家车企将量产搭载“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车型 [2] - 预计2025年和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分别达7295亿元和2582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8.8% [2] - 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提速将大幅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如北京亦庄数据显示可提升城市交通效率约15% [2] - 2024年1月五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开展应用试点工作,7月确定20个试点城市,多地开展项目建设,多个项目投资规模达百亿级 [3] - 多个城市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地方立法,深圳、上海等地已发布并实施生效地方性立法法规 [3] 中国新能源车企“走出去” - 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际合作、产业出海成热议话题,今年多家新能源车企加大海外出口、海外建厂力度 [4] - 2025年1 - 2月我国汽车出口91.1万辆,同比增长10.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8.2万辆,同比增长54.5% [4] - 长安汽车宣布进入海外重点市场,预计2025年海外市场销量达100万辆;岚图汽车2025年深耕欧洲市场基础上重点布局中东市场 [4] - 中国车企品牌“出海”从单一贸易模式发展到海外建厂、合资合作、技术“反向输出”新阶段 [4] - 中国车企“走出去”有“品牌化”“技术性”“高端化”“本土化”四大战略性出海方向 [5] - 中国车企从“整车”出海到带动技术出海,从“贸易出海”到“生态出海”,加快海外布局建厂,共建海外生态 [5] - 德国智库建议中国企业反向布局欧洲,通过合资公司帮助当地供应链和产业发展,共同实现气候目标 [5] - 中国车企助力泰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跃升,过去三年泰国电动车渗透率从不足1%跃升至13%,其中90%来自中国品牌 [6] - 泰国希望加强供应链层面合作,中国车企在泰建立生产基地时整合本地供应链,推动技术创新与长期合作 [6] - 近10家中国车企在泰国投资建厂,带动配套企业落户,中泰构建起从研发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6] - 中国车企往外走跨越初级阶段,转向将制造和国际市场紧密结合,本土化发展策略趋势明显 [7] 车网互动 - 全国最大规模车网互动28日在南方电网经营区内启动,10万多辆次新能源汽车参与,互动电量达50万度 [8] - 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5省区同时开展车网互动,是全国首次大规模且跨省联动 [8] - 车网互动验证了在技术应用、商业模式、业态创新等方面的可行性,为未来推广提供示范样本 [8] - 车网互动指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进行电量交换,可平衡电网负荷,为车主带来经济收益 [8] - 云南和广西充电运营商将电力交易收益用于车主补贴,新能源车主每放一度电获6块钱补贴 [8] - 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3000万辆,聚合更多新能源汽车参与车网互动可增强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 [9] - 在城市电网范围内发展大规模车网互动,可减少城市电网峰谷差和相应投资,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