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能源(600617)

搜索文档
工信部: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从2020年5.4%提升到2024年40.9%
格隆汇APP· 2025-09-09 03:00
行业规模增长 - 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140万辆跃升至2024年1300万辆 [1] - 市场规模实现3倍以上增长 [1] - 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从2020年5.4%大幅提升至40.9% [1]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从2020年5.4%提升到2024年40.9%
证券时报网· 2025-09-09 02:47
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量与销量 - 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140万辆左右跃升至2024年1300万辆左右 [1] -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期增长 市场规模翻了3倍多 [1] - 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从2020年5.4%提升至40.9% [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国际金融报· 2025-09-09 02:37
装备制造业发展 - 2020-2024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 [1] - 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升至34.6% [1]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 - 2020-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 [1] - 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6.3% [1] 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1] 造船业国际竞争力 - 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全球领先 [1]
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相当于2020年全年的9.5倍
新浪财经· 2025-09-09 02:27
新兴产业政策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聚焦发展迅速、技术先进、市场广阔、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1] - 累计培育形成60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创建23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1] 优势产业发展成就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2023年相当于2020年全年的9.5倍 [1] - 光伏和风电装备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1] - 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培育壮大 具有国际竞争力 [1] 新业态模式发展 - 柔性定制、共享制造、智慧物流、智能安防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涌现 [1]
工信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央视新闻· 2025-09-09 02:09
装备制造业发展 - 2020—2024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 [1] - 装备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至34.6% [1]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 - 2020—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 [1] - 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16.3% [1] 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1] 造船业国际竞争力 - 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全球领先 [1]
五款新品齐登场擦亮中国智造新名片,深蓝汽车跑出中国新能源领航姿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8 14:29
产品发布 - 深蓝汽车在2025秋季新品全球发布会上推出五款新车型 包括全新深蓝S07预售发布 深蓝S09超长续航超充版上市 深蓝L06全球首发亮相 DEEPAL S05和DEEPAL S07欧洲上市 [1] - 全新深蓝S07预售指导价15.69万-17.39万元 定位15万级中型SUV 主打高价值与科技平权 [10] - 深蓝S09超长续航超充版正式上市 后驱Ultra+版27.99万元 四驱Ultra+高定版30.99万元 配备310km纯电续航和5C超充技术 [12] 技术突破 - 公司开发全球同级最高效率多合一电驱系统 包括原力超集电驱和原力智能增程技术 [7] - 深蓝L06国内首搭与法拉利296 GTB同款磁流变悬架系统 全球首发搭载3纳米车规级座舱芯片 采用与特斯拉同原理的端到端驾驶辅助算法 [12] - 与IGBT龙头企业合作布局下一代先进功率半导体芯片 南京深蓝数智工厂即将挂牌 [7] 全球化战略 - 公司已完成70余个国家及地区市场覆盖 扎根全球六大洲 计划未来覆盖150个国家和地区 [14] - DEEPAL S05和DEEPAL S07作为全球大单品推动全球化进程 9月将在30天内于多国上市 [14][16] - 采用品牌出海 产品出海 产业出海 服务出海的全面国际化策略 [14] 产品规划 - 未来5年将累计推出30款全新主流车型和差异化车型 满足多样化需求 [13] - 深蓝S09首发搭载华为乾崑ADS 4智能系统 重新定义30万级家用大六座SUV价值标杆 [12] - 通过DEEPAL OS 4.0系统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7] 市场表现 - 新央企成立后首月开局成效显著 8月1日起陆续推出深蓝S05 620全球超长续航版 深蓝L06官图发布 2026款深蓝L07上市 [4] - 在成都车展期间推出全新深蓝S07和深蓝S05 520纯电版焕新车型 [4] - 产品密集发布推动品牌势能和销量势能迈上新台阶 [4] 品牌定位 - 公司承担新央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柱 科技突破的中坚力量 全球出海的重要引擎三大战略使命 [4] - 以"起跑不犹豫 奔跑不止步 加速不停歇"为原则 展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从追赶到超越的产业升级 [3] - 作为长安汽车"海纳百川"战略的重要载体 向世界一流电动车品牌目标迈进 [16]
国新能源: 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08:16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召开时间为2025年9月12日9:30-11:30 [1] - 会议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 [1] - 会议采用视频直播和网络互动方式召开 [1] 会议参与方式 - 投资者可于2025年9月5日至9月11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问预征集"栏目提交问题 [1] - 投资者可通过公司证券事务代表邮箱zhangzaixi600617@163.com进行提问 [1] - 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回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1] 会议背景 - 公司已于2025年8月29日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2] - 会议旨在让投资者更全面深入了解公司半年度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2] 会议类型 - 本次说明会为视频结合网络互动方式 [2] - 公司将就2025年半年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与投资者交流 [2] - 将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回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2] 参会人员 - 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聂银杉先生将出席 [2] - 独立董事王晓燕女士、姚其志先生将出席 [2] - 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帆先生将出席 [2] - 总会计师毋建冰女士将出席 [2] 后续安排 - 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说明会召开情况及主要内容 [3] - 联系部门为证券事务部 联系电话0351-2981617 [3]
国新能源(600617) - 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9-04 07:45
业绩说明会安排 - 2025年9月12日9:30 - 11:30举行半年度业绩说明会[3][5][8] - 以视频结合网络互动方式在上证路演中心召开[4][5][6] - 投资者9月5 - 11日可提问,12日可在线参与[3][8] 其他 - 2025年8月29日已披露半年度报告[3] - 说明会针对半年度经营及财务指标交流[4]
研判2025!中国新能源配储行业发展背景、相关政策及市场现状分析:“新能源强制配储”取消,行业发展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需求驱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3 01:08
新能源配储发展背景 - 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2024年底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1亿千瓦(同比增长54.2%) 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5] - 电网消纳能力滞后导致弃风弃光问题凸显 2025年1-6月全国平均弃风率6.6% 弃光率5.7% 较2024年有所提升[5] - 新型储能成为解决新能源并网和消纳难题的关键手段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101.3GW(同比增长110%)[6] 新能源配储政策演变 - 强制配储政策始于2017年青海省要求风电项目配套10%储电装置 后续多地政策将配储比例提升至15%-30% 时长要求从1-2小时增至4小时[7] - 2025年2月国家明确取消强制配储政策 不得将储能作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的前置条件[8] - 山东、河南等地推动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 2024年12月河南省出台配套政策拓宽盈利渠道[8] 新能源配储市场现状 - 累计装机规模快速增长 截至2024年末新能源配储累计投运总装机24.23GW 2024年新增装机13.10GW(同比增长58%)[1][8] - 储能时长以2小时和4小时为主 合计占比93% 电站规模以5MW-100MW为主(232座) 100MW及以上大型电站仅9座[1][9] - 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河北、山东等省份 各省总装机均超1GW[1] 新能源配储运行效能 - 2024年平均利用率指数32%(较2023年提升15个百分点) 但显著低于独立储能(52%)和工商业配储(65%)[1][11] - 年均运行小时数1439小时(较2023年提高642小时) 年均利用小时数766小时(较2023年提高383小时)[9] - 新疆、西藏地区利用小时数超1000小时 青海、甘肃、江西超500小时 部分区域电化学储能基本未调用[9][11] 新能源配储核心价值 - 动态吸收储存电能缓解电网电压波动 改变电力系统实时平衡的刚性模式[2] - 缓解输电通道受阻引发的弃电问题 增强电网可调节性和调频调峰能力[2] - 通过峰发谷存模式提供辅助服务和应急供电 平衡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2] 行业发展趋势 - 强制配储政策取消短期内对新型储能装机造成冲击 但长期向好趋势不变[1][8] - 需完善顶层设计 明确市场参与方式和调用机制 加强系统友好型电站技术研究[11] - 行业发展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需求驱动 需提升储能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