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正药业(600267)

搜索文档
动物疫苗概念涨2.47%,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9:09
动物疫苗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8月19日收盘,动物疫苗概念上涨2.47%,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2 [1] - 板块内12股上涨,申联生物20%涨停,永顺生物、贤丰控股、生物股份分别上涨9.35%、8.44%、2.92% [1] - 跌幅居前的有康华生物、科兴制药、金河生物,分别下跌1.35%、0.29%、0.13% [1] 今日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减速器概念涨幅最高达2.62%,动物疫苗概念以2.47%涨幅位居第二 [1] - 兵装重组概念跌幅最大为-1.86%,PEEK材料和中船系分别下跌-1.35%和-1.32% [1] 资金流动情况 - 动物疫苗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0.31亿元 [1] - 12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股净流入超千万元 [1] - 申联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入2000.38万元居首,生物股份、海正药业、贤丰控股分别净流入1739.17万元、1713.37万元、1262.14万元 [1] 主力资金流入比率 - 申联生物、罗牛山、中牧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居前,分别为6.76%、6.52%、5.23% [2] - 蔚蓝生物、科前生物、普莱柯净流入率分别为4.82%、2.60%、1.38% [2][3] - 天康生物、国药现代、海利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出率较高,分别为-2.96%、-4.13%、-5.68% [3] 个股资金流量 - 金河生物和康华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出显著,分别达-3254.86万元和-4740.80万元 [3] - 大北农主力资金净流出3083.83万元,净流出率为-8.85% [3]
海正药业1.71亿元项目环评获原则同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6:23
公司环保项目进展 - 合成生物学产业柔性生产线技改项目环评审批获原则同意 总投资额达1.71亿元 [1] - 审批信息于2025年7月24日由监管机构披露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97.87亿元 较2023年103.73亿元下降5.65%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01亿元 较2023年亏损931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6.32亿元 [4] - 毛利率从2023年40.34%提升至2024年44.75% 2025年第一季度为42.13% [4]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1.15%改善至2024年7.31% 2025年第一季度为2.30%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023年15.03亿元增至2024年21.15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为2.63亿元 [4] - 应收账款从2023年19.17亿元降至2024年17.74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为18.49亿元 [4] 业务结构 - 医药生产业务占比61.77% 药品销售业务占比35.86% [3] - 其他业务占比2.2% 其他行业占比0.09% CMO/CDMO/CRO业务占比0.08% [3] 市场数据 - 公司市值134.63亿元 [4] - 北向资金持股比例3.03% [4] - 机构持股家数11家 占流通盘比例0.5% [4] - 公司品牌价值29.82亿元 在医药行业排名第48位 [4] 行业环境监管 - 近期有10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2] - 涉及行业包括化工 石油石化 建筑装饰 医药生物 社会服务 公用事业 食品饮料 电力设备等 [3] - 涉及地区包括北京 辽宁 山西 湖北 上海 河北 广东 安徽等 [3]
143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融资净买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03:31
融资净买入天数统计 - 沪深两市共有143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融资净买入 [1] - 惠城环保连续19个交易日获净买入 为天数最多个股 [1] - 中国宝安连续13个交易日获净买入 位列第二 [1] - 济川药业连续12个交易日获净买入 位列第三 [1] - 天智航与浙江交科均连续11个交易日获净买入 [1] - 中国高科 海正药业 彩讯股份 泰晶科技 赛伦生物 探路者均连续10个交易日获净买入 [1]
化学制剂上市公司董秘PK: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56% 海正药业沈锡飞为唯一专职博士董秘
新浪证券· 2025-08-08 02:54
行业薪酬概况 - A股上市公司董秘薪酬总额达40.86亿元 平均年薪75.43万元 [1] - 化学制剂行业董秘平均年薪91.48万元 高于A股整体水平 [2] 薪酬分布结构 - 年薪超百万董秘1144位 占比超21% [1] - 化学制剂行业董秘年薪50万以下占比33% 50-100万占比37% 100-200万占比27% 200万以上占比3% [2] - 4位化学制剂董秘年薪超300万元 最高达520.65万元(益方生物-U)[2] 薪酬变动情况 - ST天圣董秘薪酬同比降幅81.28% [2] - 华东医药董秘薪酬同比增幅308.81% [2] 人口特征分布 - 40-50岁董秘占比46% 50岁以上占比21% 40岁以下占比33% [1] - 最年轻男性董秘31岁(莎普爱思)最年轻女性董秘33岁(百利天恒)[1] 学历构成 - 硕士学历董秘占比50% 本科学历占比37% 专科学历占比7% 博士学历占比6% [2] - 化学制剂行业6位博士学历董秘 海正药业拥有唯一专职博士学历董秘 [2] 行业样本规模 - A股化学制剂公司共110家 统计剔除未全年任职及无效数据 [1]
化学制剂上市公司董秘PK:40岁及以下的董秘占比33% 莎普爱思黄明雄为最年轻男董秘
新浪证券· 2025-08-08 02:48
董秘薪酬总体情况 - A股上市公司董秘薪酬合计达40.86亿元 平均年薪75.43万元 [1] - 1144位董秘年薪超百万 占比超21% [1] 行业薪酬分布(化学制剂) - 化学制剂行业董秘平均年薪91.48万元 [2] - 年薪50万以下占比33% 50万-100万占比37% 100万-200万占比27% 200万以上占比3% [2] - 4位董秘年薪超300万 最高为益方生物-U江岳恒520.65万元 [2] 薪酬变动情况 - ST天圣王琴薪酬同比降幅81.28% [2] - 华东医药陈波薪酬同比增幅308.81% [2] 年龄分布 - 40-50岁董秘占比46% 50岁以上占比21% 40岁以下占比33% [1] - 最年轻男董秘31岁(莎普爱思黄明雄) 最年轻女董秘33岁(百利天恒陈英格) [1] 学历分布 - 硕士学历董秘占比50% 本科37% 专科7% 博士6% [2] - 化学制剂行业6位博士学历董秘 海正药业沈锡飞为唯一专职博士董秘 [2]
近一个月463家上市公司获公募调研,谢治宇等知名经理纷纷“出动”
环球网· 2025-08-07 05:03
公募基金调研概况 - 近一个月内178家公募基金对463家上市公司展开调研 [1] - 通信设备行业成为公募关注焦点,鼎通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分别获75家、71家、63家公募调研,占据前三名 [3] - 调研数量前五还包括建筑装饰行业的江河集团及通信设备行业的仕佳光子 [3] 被调研公司行业分布 - 排名前十的个股还包括东威科技、海正药业、乐鑫科技、德福科技、奥比中光-UW,均被超40家公募调研 [3] - 所属行业涵盖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子及电力设备等多个领域 [3] 知名基金经理调研动态 - 招商基金朱红裕调研国机精工,关注主营业务、精密机床轴承业务发展预期及并购收购计划 [3] - 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调研爱尔眼科,关注海外业务布局、眼科医疗行业趋势及反内卷策略 [4] - 富国基金朱少醒调研齐鲁银行 [4] - 睿远基金傅鹏博调研移远通信,赵枫分别调研伟星股份及伟星新材 [4]
动物疫苗概念下跌0.39%,主力资金净流出1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8:50
动物疫苗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8月4日收盘 动物疫苗概念板块整体下跌0.39%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2] - 板块内11只个股上涨 涨幅居前包括生物股份上涨2.70% 金河生物上涨2.51% 蔚蓝生物上涨2.10%[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科兴制药 申联生物 康华生物[1] 板块资金流向分析 - 动物疫苗概念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出0.45亿元[2] - 14只个股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 康华生物净流出3459.86万元居首 海正药业净流出1602.33万元 罗牛山净流出1333.02万元 科兴制药净流出1153.20万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个股为金河生物净流入5399.57万元 国药现代净流入1143.75万元 生物股份净流入931.58万元[2][3] 个股交易数据明细 - 康华生物下跌2.67% 换手率6.20% 主力资金净流出3459.86万元[2] - 科兴制药下跌9.42% 换手率6.45% 主力资金净流出1153.20万元[2] - 申联生物下跌6.01% 换手率9.91% 主力资金净流出345.46万元[2] - 生物股份上涨2.70% 换手率2.94% 主力资金净流入931.58万元[2][3] - 金河生物上涨2.51% 换手率8.90% 主力资金净流入5399.57万元[2][3] - 蔚蓝生物上涨2.10% 换手率5.92% 主力资金净流出158.33万元[3]
辉瑞撤资余波未平:海正药业遭遇营收三连降,创新转型前路迷雾重重
华夏时报· 2025-08-02 12:42
公司发展现状 - 海正药业与辉瑞分手后失去原研药分包装生产及推广业务,协同效应未达预期[1] - 公司面临业绩持续承压,2022-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降3.48%,归母净利润同比降21.85%[1][4] - 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药获批为近期亮点,但其制剂上市时间及收入贡献尚不明确[8][9] 辉瑞合作历史 - 2012年与辉瑞合资成立海正辉瑞,总投资2.95亿美元,海正持股51%,注入品种占公司制剂内销收入85%以上[2] - 合作初期特治星成为现金奶牛,2013-2014年供货量达447.52万支和540.85万支,贡献净利润超3亿元/年[2] - 2015年辉瑞停产特治星致收入减少近10亿元,2017年辉瑞彻底退出合资公司[3] 业绩下滑原因 - 集采冲击导致主要制剂产品落标,2023年医药制剂自营业务收入减少10.41亿元[5][6] - 与辉瑞分手后失去增长引擎,需重新调整渠道与产品策略[3] - 研发投入波动,2023年因净利润亏损降至3.94亿元,2024年回升至4.16亿元[9] 创新药布局 - 自主研发1类新药海博麦布片2022-2024年销售额从2亿元增至超4亿元,但面临依折麦布等竞品竞争[7] - HS387片针对卵巢癌和肺癌,但该领域市场竞争激烈[8] - 设立上海创新药物研发中心及小核酸、AI等平台,但具体成效未公开[10] 产品管线进展 - 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药2024年全球销量1482.57公斤,国内151.08公斤,已投入研发资金1442.2万元[9] - 辉瑞注入的玫满、多达一等产品已完成地产化转移,美卓乐等按计划推进[3] - 海博麦布片若占35%市场份额,峰值销售或达19.54亿元[7]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第四次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01 23:14
回购股份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5年5月12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决议,批准第四次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回购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13元/股,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1] - 具体回购方案已通过《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第四次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暨回购报告书》披露,公告编号为临2025-29号 [1] 回购股份进展 - 2025年7月公司未进行股份回购,截至2025年7月底累计回购股份553.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46% [1] - 累计回购股份最高成交价9.40元/股,最低成交价8.92元/股,已支付总金额5089.14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1] - 当前回购进展符合既定回购方案 [2] 后续安排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择机实施回购决策,并严格遵循《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及上交所相关监管指引 [3] - 公司将及时履行回购事项的信息披露义务 [3]
辉瑞撤资余波未平:海正药业遭遇营收三连降,创新转型前路迷雾重重|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8-01 14:09
公司发展现状 - 海正药业近期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药获批,为业绩带来一定积极信号[2]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同比降幅分别为0 82%、13 82%、5 65%,2025年一季度营收26 32亿元,同比降3 48%,归母净利润1 94亿元,同比降21 85%[5]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1类新药海博麦布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曾与辉瑞合资生产抗生素药物"特治星",2013-2014年供货量达447 52万支和540 85万支,贡献净利润3 02亿元和3 08亿元[3] 辉瑞合作影响 - 2012年与辉瑞合资成立海正辉瑞制药,总投资2 95亿美元,海正持股51%,注入75个品种占公司制剂内销收入85%以上[3] - 2015年辉瑞海外工厂停产导致特治星供应中断,公司销售收入减少近10亿元,仅获1000万美元赔偿,2017年辉瑞彻底退出合资公司[4] - 合作后期辉瑞产品玫满、多达一等完成地产化转移,但技术吸收有限,退出后公司失去增长引擎且需重构渠道策略[4][10] 业绩压力因素 - 集采导致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等主力制剂落标,2023年制剂自营业务收入减少10 41亿元,渠道及创新业务减少0 49亿元[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97 87亿元,归母净利润6 01亿元,扣非净利润4 2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 15亿元同比增长40 72%[6] 研发创新进展 - 海博麦布片2021年上市后销售额快速提升,2022年突破2亿元,2023年达4亿元,西部证券预测峰值销售可达19 54亿元[7] - HS387片针对卵巢癌和肺癌进入临床,但面临激烈竞争,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药2024年全球销量1482 57公斤,国内151 08公斤[8][9]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 42亿元、3 94亿元、4 16亿元,占营收比重从3 67%提升至4 25%,已建立小核酸、AI等研发平台[9][10] 市场竞争格局 - 海博麦布片需提升市场认知度,面临默沙东原研药依折麦布及方盛制药首仿药竞争,另有多个同类药物在研[7] - 富马酸贝达喹啉将与先声药业竞争,原研厂家为西安杨森,公司制剂上市申请2025年7月获受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