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汽车(600166)

搜索文档
福田汽车(600166) - 关于追加2025年度向关联方提供关联担保计划的公告
2025-07-10 11:00
担保情况 - 本次追加关联担保金额为18.2亿元,截至6月底实际担保余额为47.42亿元[2] - 2025年4 - 6月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发生额)为24.28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16.95%[3] - 2025年公司原计划为安鹏中融及下属子公司提供不超过71.2亿元的担保总额,最高担保余额不超47.9亿元[5] - 2025年4 - 6月公司对安鹏中融及下属子公司提供的担保总额(发生额)为12.78亿元,可用担保额度为58.4182亿元[5] - 公司为安鹏中融及下属子公司融资提供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由不超过70.2亿元调整为不超过88.4亿元,追加18.2亿元[6] - 追加后公司为安鹏中融及下属子公司提供的担保总额由不超过71.2亿元调整为不超过89.4亿元,最高担保余额由不超47.9亿元调整为不超68.1亿元[6] - 调整后担保额度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净资产比例为62.42%[8] - 2025年4 - 6月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不含回购责任)发生额19.28亿元[24] - 2025年4 - 6月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承担回购责任发生额5亿元[24] - 2025年4 - 6月公司对全资子公司提供的担保总额发生额6.5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4.54%[24] - 2025年4 - 6月公司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提供的担保总额发生额12.78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8.92%[24]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不含回购责任)80.33亿元[24]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承担回购责任的担保余额41.68亿元[24]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对全资子公司提供的担保余额24.53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17.12%[25]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提供的担保余额47.42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33.11%[25] 公司运营 - 董事会以7票同意(关联董事回避表决)和8票同意(部分关联董事不回避表决)审议通过追加担保计划额度议案[11][12] - 该议案尚需提交福田汽车2025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13] - 公司为关联方担保是为促进福田汽车销售及提升供应链竞争力,且关联方需提供反担保[22] - 公司无逾期担保[25] 公司财务 - 2025年3月31日(未经审计)公司资产总额为1,057,983万元,负债总额为773,869万元,资产净额为284,115万元[15] - 2024年12月31日(经审计)公司营业收入为44,641万元,净利润为 - 11,461万元[15] - 2025年3月31日(未经审计)北京中车信融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资产总额为889,268万元,负债总额为725,961万元[18][19] - 2024年12月31日(经审计)北京中车信融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32,288万元,净利润为8,060万元[19] - 2025年3月31日(未经审计)北京福田商业保理有限公司资产总额为60,688万元,负债总额为19,588万元[20] - 2024年12月31日(经审计)北京福田商业保理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2,555万元,净利润为892万元[20] 公司结构 - 公司注册资本为353,597.79万元,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0.91%,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9.09%[15] - 安鹏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43,000万元[16] - 北京福田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0万元[20] 融资需求 - 安鹏中融及下属子公司2025年融资授信需求由143亿元调整为180亿元[6]
福田汽车(600166) - 关于召开2025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7-10 11:0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7月30日11点30分在福田汽车106会议室召开[2] - 网络投票7月30日进行,交易系统9:15 - 15:00,互联网9:15 - 15:00[2] - 审议追加2025年度向关联方提供关联担保计划额度议案[3] 时间及地点 - 会议资料7月23日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3] - 股权登记日为7月23日[8] - 会议登记7月24日9:30 - 15:00,地点在公司董事会办公室[8] 其他 - 应回避表决的关联股东有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5]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7月10日[11]
福田汽车(600166) - 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7-10 11:00
会议情况 - 2025年6月30日发通讯监事会通知及议案[3] - 9名监事全出席,会议召集召开合规[3] 关联交易 - 2025年与与会享福关联交易额33477.26万元[5] - 关联交易授权期为2025年1月1日 - 12月31日,可延长[5] 关联担保 - 追加2025年向安鹏中融及子公司担保额度18.2亿元[7] - 追加后2025年担保总额不超89.4亿元,最高余额不超68.1亿元[7] - 担保议案待福田汽车2025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7]
福田汽车(600166)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7-10 11:00
董事会决议 - 2025年6月30日发出召开通讯董事会通知,11名董事均出席[3] - 审议通过新增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计划议案[4] - 审议通过追加2025年度向关联方提供关联担保计划额度议案[7] - 审议通过召开2025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13] 关联交易与担保 - 2025年与与会享福(天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关联交易额为33477.26万元[5] - 追加2025年向安鹏中融及下属子公司担保额度18.2亿元[8] - 追加后2025年为其担保总额不超89.4亿元,最高担保余额不超68.1亿元[8]
余承东自黑,为享界“打Call”
中国经济网· 2025-07-10 07:05
品牌营销与用户反馈 - 公司高管反思营销能力不足,承认在车辆防晒等产品优势传播上存在短板 [1] - 享界品牌发布会采用"自黑式"营销策略,通过高管坦诚发言成功提升活动热度 [3] - 品牌营销话术从"遥遥领先"转向"不擅长营销",但持续为合作伙伴造势的核心理念未变 [5] 品牌标识与用户互动 - 享界发布全新六边形Logo,设计融合星芒元素与三千圈细密纹理,体现"寰宇之星"概念 [3] - 用户曾发起"换标总动员",新Logo获车主认可,被认为具有文化特色和辨识度 [6][8] - 车标设计受政策限制,原计划统一使用"界"系列标识,最终形成5个独立车标体系 [6] 产品表现与市场数据 - 享界S9增程版上市后销量显著提升,6月交付4154辆成为30万以上新能源轿车销冠,较1-4月三位数交付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8] - 产品技术获用户实证:激光雷达与CAS 3.0系统成功规避暴雨夜交通事故,途灵平台与健康座舱改善驾乘体验 [8] - 高管提出销量目标:期望S9月销突破1.5万辆,并透露第二款旅行车将于秋季上市,主打长续航与大空间 [10] 技术合作与战略规划 - 华为与北汽深度合作,通过技术生态赋能享界品牌,北汽承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坚持高端制造标准 [8] - 公司已为L3级自动驾驶做好技术准备,呼吁相关法规尽快落地 [13] - 产品力对标豪华品牌,享界S9车内空气质量达到沃尔沃S90同级水平 [10] 热点事件回应 - 高管澄清"开车睡觉"事件实为使用智驾时低头看手机,并因此受交通处罚 [12][13]
福田汽车又现人事调整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09 07:01
公司治理调整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通过《关于调整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的议案》,选举李庆华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 [1][5] - 议案表决结果为11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全票通过 [4] - 会议以通讯方式召开,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11名董事全部出席 [4] 行业动态 - 玉柴在越南市场取得突破,客车动力订单激增307%,拿下500台出口大单 [8] - 商用车行业竞争加剧,远程、福田、江淮、宇通、比亚迪等企业推出大电量轻卡新品 [8] - 中通客车紧跟市场趋势,推出14款新品以深入布局细分领域 [8]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高层变动,周治平接任董事长 [8]
余承东、张建勇发布享界新车标,揭秘国产新能源高端化打法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06:22
品牌发布与产品定位 - 华为与北汽联合发布享界全新品牌车标,设计采用六边形主结构、双层中心图案与微米级金属纹理,旨在提升品牌识别度与视觉统一性[1] - 享界S9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主打智能座舱与高阶辅助驾驶系统,2025年6月交付4154辆,在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细分市场领先[1] - 品牌视觉体系将统一归入鸿蒙智行序列,未来新车型逐步使用新标识[1] 市场表现与行业背景 - 中国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市场占比不足10%,但增速显著高于其他细分领域[2] - 该市场长期由特斯拉、蔚来主导,中国品牌正处于品牌力与产品力突破阶段[2] - 享界作为鸿蒙智行首款轿车,承载华为与北汽高端化探索实践[2] 生产制造与用户互动 - 北京密云工厂建成数字化柔性产线、AI视觉质检系统和ADS智能驾驶标定中心,向用户开放参观[2] - 用户可通过App完成配置选择,数据直接传入产线实现个性化定制,已实现Nappa真皮、定制轮毂等选装件快速响应[2] - 品牌建设采用"用户共创"模式,打破传统"自上而下"方式,构建开放沟通机制[1][3] 产品规划与战略路径 - 2025年秋季将推出旅行车型,补充产品矩阵覆盖家庭出行与长途场景[2] - 通过用户社群参与设计、制造体系开放、产品矩阵扩展,建立中高端市场长期战略路径[3] - 采用"用户共创"与"全链路可视化"模式,形成差异化竞争样本[3]
享界“发标”!余承东、张建勇、沈腾齐现身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16:20
品牌发布与战略合作 - 华为与北汽集团联合发布享界星型车标"寰宇之星",标志着鸿蒙智行"第三标"正式落地[1][2] - 享界是鸿蒙智行与北汽联合打造的汽车品牌,为华为智选车战略重要组成部分[4] - 鸿蒙智行旗下"五界"车标均采用六边形轮廓设计,体现品牌统一性[4] - 享界图形商标于6月7日完成注册,专用权期限为2025年6月至2035年6月[5] 产品与市场表现 - 享界S9在6月交付4154辆,持续领跑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市场[6] - 全新享界旅行车将于2024年秋季上市,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1][11] - 新车预计搭载HUAWEI XPIXEL百万像素车语大灯和顶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11] 技术与制造标准 - 享界车身关键轮廓精度控制在±0.3毫米以内[8] - 采用"蓝光在线测量"系统对431个关键点进行CT级扫描[8] - AI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优化2万多个参数,每台车都有专属"数字档案"[8] - 实施双质检制度和绿色制造工艺,实现重金属、喷漆线废水"零"排放[8] 品牌定位与设计理念 - 享界车标设计灵感来自"寰宇之星",延续鸿蒙智行家族基因[2] - 采用白银比例与G3曲率重构视觉节奏,体现东方"留白"意境[2] - 品牌定位为"中国高端智能汽车的技术灯塔"[1][6] - 北汽表示将"ALL IN享界",坚持研发投入和品质标准"只做加法"[8]
享界“发标”!余承东、张建勇、沈腾齐现身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16:01
品牌发布与战略合作 - 华为与北汽联合发布享界星型车标"寰宇之星",标志着鸿蒙智行"第三标"落地[2][3] - 享界是鸿蒙智行与北汽合作的品牌,华为智选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款车型享界S9已于2024年8月发布[6] - 鸿蒙智行计划推出"五界"品牌,车标均采用六边形轮廓设计[6] - 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称华为为"最强队友",目标将享界打造为中国高端智能汽车"技术灯塔"[8][11] 产品与技术亮点 - 享界S9 6月交付4154辆,位居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榜首[8] - 享界全新旅行车将于今年秋季上市,预计搭载华为顶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15] - 车身关键轮廓精度控制在±0.3毫米以内,采用"蓝光在线测量"系统监测431个关键点[11] - 配备AI智能监测系统实时优化2万多个参数,每台车都有专属"数字档案"[11] - 采用双质检体系和绿色制造工艺,实现重金属、喷漆线废水"零"排放[11] 品牌设计与用户体验 - 享界车标设计灵感来自"寰宇之星",采用六边形骨架和星光元素,体现"手可摘星"愿景[4] - 车标设计融合白银比例与G3曲率,具有东方"留白"意境[4] - 车型配备后排零重力座椅和智能投影巨幕系统2.0,打造"私人影院"体验[13] - 享界S9用户可享受"享受人生新高度,飞驰人生"的品牌理念[14]
30天超20位高管大调整,80后包揽所有核心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08 15:44
行业人事变动概况 - 2025年6月中国汽车行业人事变动频繁,涉及外企、国企、民企及造车新势力,涵盖销售、研发、品牌管理等关键领域[2][3] - 变动逻辑为组织架构调整,以应对行业淘汰赛与快速变化趋势[4] - 管理层代际更替明显:60后70后逐渐退出核心,80后占据核心岗位,90后进入关键岗[5] 外企人事变动 大众汽车 - 齐泽凯接替孟侠出任大众中国CEO,其履历包括南非市场稳产、MQB产品线管理及中国战略制定[8][9][11] - 孟侠调任大众商用车CEO,曾主导大众"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及与小鹏合作[13][15] 宝马 - 宝思齐接任华晨宝马CEO,财务背景深厚,曾掌管宝马全球最大金融服务业务[15][17][20] 国企人事变动 上汽集团 - 90后陈萃出任MG品牌总经理,宣布投资超100亿元推进新能源战略,计划两年推13款新车[22][24] 北汽福田 - 刘旭光升任副总,曾将福田SUV/皮卡导入俄罗斯市场[25][27] - 孙京升任副总,主导人力资源数字化改革,研发团队扩招300人且离职率从18%降至7%[30][32][33] 东风汽车金融 - 丁国祥升任董事长,李化接任总经理,前者深耕汽车金融20余年[34][35][36] 民企人事变动 比亚迪 - 任命拉斯为德国业务负责人,目标将经销商网络从27家扩至120家[38][41] 长城汽车 - 吕文斌接任欧拉品牌总经理,面临销量下滑挑战,计划下半年推2款新车并扩张至400家门店[42][44][46] 吉利领克 - 周钘加入任销售公司常务副总,曾主导上汽通用五菱品牌营销创新[47][48][50] 造车新势力架构调整 理想汽车 - 整合研发与销售为"智能汽车群组",马东辉任负责人,强化技术到用户的闭环协同[51][53][55] 蔚来 - 技术专家胡成臣离职,其曾主导5nm智驾芯片"神玑NX9031"量产[56][60] 小米汽车 - 陈光加入任辅助驾驶感知负责人,曾开发一汽L4级Robotaxi[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