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发集团(600141)

搜索文档
磷矿石供需偏紧或持续 产业链一体化公司业绩可期
上海证券报· 2025-05-15 18:25
磷矿石市场供需格局 - 国内30%品位磷矿石均价为1020元/吨 年内涨幅0.2% 同比上涨1.09% [2] - 磷矿石供需延续偏紧格局 新能源和节水农业需求快速扩张推动需求增长 [2] - 磷矿石价格在900元/吨高价区间已运行近两年 70%以上磷矿用于生产磷肥 [3] - 锂电成为磷矿石最大增量需求 磷酸铁锂和六氟磷酸锂占磷矿石消费比重从6%提升至9% [3] 磷矿石价格走势分析 - 年内磷矿石价格或维持高位 磷酸一铵工厂停止报价和签单 市场对磷肥出口政策持乐观态度 [4] - 一季度磷酸铁锂材料出货76万吨 同比增长94% 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超75% [4] - 磷矿石市场流通量偏低 供需关系偏紧 新增产能受环保政策限制 中小型磷矿持续退出 [5] - 未来几年磷矿石供需关系预计维持紧平衡状态 [5] 磷化工企业业绩与资源布局 - 拥有磷矿石资源的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亮眼 芭田股份归母净利润1.7亿元 同比增长223.51% [6] - 磷矿采选壁垒提升 环保要求趋严 供给增量有限 矿肥一体龙头企业盈利向好 [6] - 云天化现有磷矿储量近8亿吨 原矿生产能力1450万吨/年 2024年生产成品矿1153万吨 [6] - 兴发集团拥有磷矿资源储量约3.95亿吨 磷矿石设计产能585万吨/年 [7] 产业链一体化布局进展 - 川恒股份收购黔源地勘58.5%股权 取得老寨子磷矿采矿权许可证 [7] - 云图控股雷波阿居洛呷磷矿290万吨/年采选工程动工建设 同步推进雷波牛牛寨东段磷矿400万吨/年采选方案优化 [7] - 和邦生物拟通过子公司投资澳大利亚AEV公司 获取高品质磷矿资源 预计今年实现磷矿石销售 [8] - 川金诺计划在埃及建设磷化工项目 利用当地丰富磷矿资源 节省原材料进口成本 [8]
磷矿石景气高位维稳,磷肥国内外价差可观,看好矿肥一体磷化工企业盈利向好、分红提升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5-12 03:25
磷矿石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磷矿石产量11,353万吨,同比增加833万吨,增幅7.8%,其中湖北、贵州、云南、四川产量占比分别为40%、20%、25%、14% [2] - 2025年1-3月国内磷矿石产量2,595万吨,同比增加17.1% [2] - 2024年中国进口磷矿石207万吨,同比增加66万吨,进口均价93.9美元/吨 [1][2] - 5月9日国内30%、28%、25%品位磷矿石市场均价分别为1020、947、771元/吨 [1][2] - 国内各主产区生产运输有序运行,但高品位矿石供应偏紧,多以中低品位矿石成交为主 [1][2] 磷矿石区域供应情况 - 云南省磷矿石主要用于省内消化 [1][2] - 贵州开阳、瓮安磷矿流通存在一定限制 [1][2] - 四川地区磷矿长期供应稳定,正常发运 [1][2] - 湖北夷陵区五一期间磷矿停采,现已恢复正常开采 [1][2] - 北方企业长期受安全检查影响,尚未全面提产,供应能力提升空间有限 [1][2] 磷化工产品市场 - 2024年磷矿石下游消费结构:磷肥60%、湿法磷酸12%、磷酸盐11%、黄磷9%、其他磷化物8% [3] - 2024年国内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出口量分别为200、457万吨,同比-2.4%、-9.3% [3] - 2024年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出口均价分别为4,044、3,964元/吨,同比+3.7%、+5.0% [3] - 2025年5月9日国内磷酸一铵55%粉状、磷酸二铵64%均价分别为3,178、3,440元/吨,较2024年均价+1.6%、-5.5% [3] - 磷酸二氢钙、磷酸一二钙、磷酸氢钙市场价格较2025年初分别上涨11.3%、14.5%、5.3%,同比上涨23.6%、26.0%、17.7% [3] 行业前景与投资机会 - 磷矿采选壁垒提升和环保要求趋严导致供给增量有限,行业景气有望高位维稳 [4] - 硫磺硫酸等成本支撑磷铵、二氢钙等价格高位 [4] - 当前国内外磷铵价差显著,磷酸一铵中国55%颗粒FOB、磷酸二铵中国FOB散装均价较同期国内市场均价分别高出586、1,173元/吨 [3][4] - 看好矿肥一体的磷化工龙头企业盈利向好、现金分红动力提升 [4] - 重点推荐标的包括兴发集团、云天化、川恒股份、湖北宜化等 [4]
磷化工行业跟踪点评报告:磷矿石景气高位维稳,磷肥国内外价差可观,看好矿肥一体磷化工企业盈利向好、分红提升
开源证券· 2025-05-12 02: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磷矿石景气高位维稳,磷肥国内外价差可观,看好矿肥一体磷化工企业盈利向好、分红提升[3] - 磷矿采选壁垒提升、磷石膏处理等环保要求趋严导致磷矿石供给增量有限、景气有望高位维稳;叠加硫磺硫酸等成本支撑磷铵、二氢钙等价格高位,当前国内外磷铵价差显著,看好矿肥一体的磷化工龙头企业盈利向好、现金分红动力提升[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磷矿石情况 - 产量方面,2024年中国磷矿石产量11353万吨,同比增加833万吨,增幅7.8%,2025年1 - 3月国内产量2595万吨,同比+17.1%;进出口方面,2024年中国进口磷矿石207万吨,同比增加66万吨,进口均价93.9美元/吨;价格方面,5月9日,国内30%、28%、25%品位磷矿石市场均价为1020、947、771元/吨[4] - 国内各主产区矿石生产、运输有序运行,云南省矿石主要用于省内消化;贵州开阳、瓮安磷矿流通存在一定限制;四川地区磷矿长期供应稳定,正常发运;湖北夷陵区五一期间磷矿停采,现已恢复正常开采;北方企业长期受安全检查影响,尚未全面提产,供应能力提升空间有限,目前国内矿企高品位矿石供应紧张,多以中低品位矿石成交为主[4] 产品端情况 - 2024年磷矿石下游磷肥、湿法磷酸、磷酸盐、黄磷、其他磷化物消费量占比分别为60%、12%、11%、9%、8%[5] - 磷铵方面,2024年,国内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出口量为200、457万吨,同比 - 2.4%、 - 9.3%;出口均价为4044、3964元/吨,同比+3.7%、+5.0%;当期国内磷酸一铵(55%粉状)、磷酸二铵(64%)市场均价3140、3715元/吨,较出口均价分别低903、低249元/吨。2025年(截至5月9日)国内磷酸一铵55%粉状、磷酸二铵64%均价3178、3440元/吨,较2024年均价+1.6%、 - 5.5%;磷酸一铵中国55%颗粒FOB、磷酸二铵中国FOB散装均价为517、634美元/吨,较2024年均价上涨48、51美元/吨,涨幅10.2%、8.8%;按即期汇率1美元 = 7.28元人民币折算,分别较同期国内市场均价高出586、1173元/吨[5] - 饲钙方面,5月9日,磷酸二氢钙、磷酸一二钙、磷酸氢钙市场价4587、4250、2965元/吨,较2025年初分别+11.3%、+14.5%、+5.3%,同比+23.6%、+26.0%、+17.7%[5] 推荐及受益标的 - 推荐标的为兴发集团(磷矿石545万吨、磷酸一铵20万吨、磷酸二铵80万吨)[6] - 受益标的为云天化(磷矿石1450万吨、磷酸二铵445万吨、磷酸一铵80万吨、尿素260万吨)、川恒股份(磷矿石300万吨、磷酸二氢钙51万吨、工业磷酸一铵27万吨等)、湖北宜化(磷酸二铵126万吨、尿素156万吨)、芭田股份、新洋丰、云图控股、史丹利、川发龙蟒等[6] 国内磷铵行业集中度 - 磷酸二铵行业产能集中度高,2024年云天化产能445万吨占比20%、贵州开磷产能420万吨占比19%、瓮福集团产能260万吨占比12%等;农业磷酸一铵、工业磷酸一铵行业产能较分散[46][51] 国内磷铵上市公司产能市值弹性 - 云天化磷铵产能规模居于第一位,不同公司工业磷酸一铵、农业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产能不同,产能/总市值及每上涨100元/吨增厚净利润情况也不同[52]
兴发集团(600141) -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购买完成的公告
2025-05-09 08:45
员工持股计划情况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有1355位持有人,认购款26503.3万元[2] - 董事长等多位董监高各认购72万份,占0.27%[3] - 1338名中层等人员认购25363.3万份,占95.70%[3] 持股计划进展 - 2025年4月完成证券账户开户手续[4] - 截至2025年5月9日买入13083300股,占1.19%[4] - 成交均价约20.26元/股,金额265008880.8元[4] 股票锁定期 - 购买股票锁定期自公告披露日起12个月[5]
兴发集团(600141) -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次持有人会议决议公告
2025-05-09 08:45
员工持股计划会议 - 2025年5月8日召开第一次持有人会议,1092人出席,代表份额212,538,000份,占总份额80.19%[1] 管理委员会设立 - 审议通过设立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由5名委员组成,设主任1名[2][3] 委员选举 - 选举朱艳等5人为委员,朱艳为主任,任期与计划存续期一致[3] 授权事项 - 审议通过授权管理委员会办理与计划相关事项,授权至计划终止[3][4] 表决结果 - 设立管委会、授权议案同意份额均占出席总数100%,选委员同意占99.38%[3][4]
兴发集团(600141):周期产品价格下滑叠加硫磺涨价,盈利能力同比略下行,特种化学品继续放量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30 12: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业绩同比下滑主因磷酸二铵、草甘膦、有机硅价格同比下跌及硫磺采购价同比上涨80%,周期类产品盈利承压 [6] - 磷肥量增价跌,若出口政策变化盈利有望修复,公司磷矿产能中远期有望提升 [6] - 草甘膦及有机硅景气承压,公司提升规模优势并优化产品结构,有望受益于行业变化 [6] - 特种化学品继续放量,公司推进转型升级,该板块发展态势和盈利水平良好,提升公司业绩 [6] - 公司未来致力于新材料业务,产业链和技术优势领先,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6] 相关目录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20.43元,一年内最高/最低25.87/16.50元,市净率1.0,息率2.94,流通A股市值225.4亿元,上证指数3279.03,深证成指9899.82 [1]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19.78元,资产负债率50.95%,总股本/流通A股11.03亿股 [1]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8396|7228|29364|30511|30917| |同比增长率(%)|0.4|4.9|3.4|3.9|1.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01|311|1823|2187|2612| |同比增长率(%)|14.3|-18.6|13.8|20.0|19.4| |每股收益(元/股)|1.45|0.28|1.65|1.98|2.37| |毛利率(%)|19.5|12.9|20.0|20.3|21.2| |ROE(%)|7.5|1.4|7.9|8.7|9.5| |市盈率|14|/|12|10|9| [5] 财务摘要 |项目(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28281|28396|29364|30511|30917| |营业成本|23695|22854|23481|24323|24377| |税金及附加|351|570|587|610|618| |主营业务利润|4235|4972|5296|5578|5922| |销售费用|361|441|470|458|464| |管理费用|472|567|587|610|618| |研发费用|1117|1183|1233|1220|1206| |财务费用|318|350|397|404|380| |经营性利润|1967|2431|2609|2886|3254| |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 - ”填列)|-51|-40|0|0|0| |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 - ”填列)|-355|-452|-285|-100|-100| |投资收益及其他|208|326|110|180|200| |营业利润|1779|2247|2433|2966|3354| |营业外净收入|-34|-164|-100|-70|-10| |利润总额|1745|2083|2333|2896|3344| |所得税|337|465|500|619|649| |净利润|1409|1619|1833|2276|2695| |少数股东损益|8|17|10|89|83|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01|1601|1823|2187|2612| [8]
转债周记(4月第5周):自主可控相关板块转债标的梳理-20250429
华安证券· 2025-04-29 11: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初中美关税事件持续升级,中国采取对等反制,推动全面国产化替代,增强关键领域自主可控能力,将外部压力转化为产业升级动力,报告将阐述关税事件对国产化替代的影响,并对关键领域的转债指标进行筛选和评估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破局而立:关键领域自主可控加速落地 - 关税事件回顾:2025年4月初美国不断加征中国商品关税,中国从容采取反制措施,4月11日美国宣布对部分中国进口商品豁免“对等关税”,此次关税事件客观上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自主创新是破局关键 [15][16] - 半导体行业:中国半导体产业加速自主化进程,在成熟制程、关键材料和设备领域取得进展,光刻胶等核心材料逐步实现进口替代,本土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构建“去美化”供应链体系;半导体材料方面,光刻胶、抛光材料等关键材料的国产替代加速,部分企业已实现量产和国产化替代;半导体芯片方面,关税事件短期内冲击较大,但也加速了国产替代,中长期将推动中国半导体“去美化”供应链体系构建 [3][19][24] - 信创:关税压力下信创产业迎来发展拐点,市场空间扩大,自主创新加速;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实现技术自主与生态突破,覆盖10亿生态设备,成为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统;国产工业软件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逐步突破技术瓶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3][26][28] - 卫星互联网: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加速驶入“快车道”;中国版“星链”加速组网,星地融合趋势明显,标准化建设提速;在技术创新方面,火箭回收、星间激光通信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但行业也面临安全防护体系不完善、标准体制不统一等挑战 [36][37][38] - 国产算力:国产算力产业呈现多维度突破发展态势,基础软硬件领域性能持续提升,光通信技术加速迭代,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成效显著;市场层面,国内互联网大厂及运营商持续加码算力基础设施投资,与AI应用端形成良性循环,国产算力产业链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42][43] - 国防军工:国防军工产业链自主化程度高,在关税事件中具备“避险”属性,供应链稳定;军工电子与航空航天产业已形成体系化发展格局,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显著提升,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进程加速 [45][46] 2.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自主可控板块或成主导 - 半导体行业进入上行周期,AI的快速发展和汽车智能化为行业注入活力,中芯国际、韦尔股份等企业业绩增长显著,AI芯片需求爆发成为推动行业复苏的重要力量,重点关注韦尔转债和兴发转债 [47] - 军工行业公司业绩呈现结构分化加剧,头部企业如中航沈飞和航发动力业绩增长,中小厂商面临挑战 [50] - 计算机行业逐步回暖,头部企业如浪潮信息、道通科技等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实现业绩增长,行业整体需求有望逐步回暖,国家对新兴领域的支持将带来更多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重点关注道通转债 [56] - AI行业发展机遇增多,头部企业如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实现业绩增长,AI技术不断深化和应用场景拓展,行业整体需求有望逐步回暖,国家对新兴领域的支持将带来更多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重点关注科蓝转债 [58] 3. 相关转债较多,部分可重点关注 - 兴发转债:湖北兴发化工集团业务遍布海内外,净利润大幅增长,2024年年报营业总收入283.96亿元,归母净利润16.01亿元,同比增长14.33%;转债余额28.00亿元,目前价格为113.61元,转股溢价率为63.96%,剩余期限3.41年 [61][62] - 韦尔转债:上海韦尔半导体业绩增长显著,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256.70亿元,同比增长22.43%;转债余额24.33亿元,目前价格为118.97元,转股溢价率为58.55%,剩余期限1.68年 [65][66] - 道通转债:深圳市道通科技净利润稳步增长,境外业务收入占比高,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9.32亿元,同比增长20.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6.41亿元,同比增长257.59%;转债余额12.80亿元,目前价格为128.67元,转股溢价率为15.46%,剩余期限3.20年 [67][69] - 科蓝转债:北京科蓝软件业绩稳健增长,持续扩展业务领域,2024年三季报营业总收入7.27亿元,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11%;转债余额5.18亿元,目前价格为131.00元,转股溢价率为34.34%,剩余期限3.35年 [70]
兴发集团:25Q1净利同比下滑,静待下游复苏-20250429
华泰证券· 2025-04-29 04: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 23.68 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兴发集团 25 年一季报显示单季度营业总收入 72 亿元,同比增长 5%,归母净利 3.1 亿元,同比下滑 19%,低于业绩前瞻预期,主要因多数主营产品价格同比下滑拖累;考虑公司新项目稳步推进有望巩固一体化和规模优势,维持“增持”评级;因有机硅、草甘膦等景气复苏需时间,调整产品价格和毛利率等假设,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 16.3/18.6/21.6 亿元,同比 +2%/+14%/+16%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营产品情况 - 25Q1 肥料旺季销量同比增长 6%至 30.6 万吨,营收同比下降 2%至 8.7 亿元,磷铵等产品价格同比回落,板块均价同比下降 8%至 0.29 万元/吨 [2] - 农药板块销量同比增长 3%至 6 万吨,营收同比下降 2%至 12 亿元,草甘膦价格偏弱,板块均价同比下降 5%至 2 万元/吨 [2] - 有机硅板块销量同比增长 19%至 6 万吨,因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板块均价同比下降 12%至 1 万元/吨,营收同比增长 5%至 6.2 亿元 [2] - 特种化学品板块以量补价,销量同比增长 12%至 13.2 万吨,均价同比下降 7%至 0.98 万元/吨,营收同比增长 4%至 12.9 亿元;单季度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 1.5pct 至 12.9% [2] 产品价格走势 - 4 月 28 日磷矿石/一铵/二铵价格 1020/3251/3526 元/吨,较年初 0%/+7%/0%,磷矿石因资源品属性和行业供给偏紧等因素价格处近十年高位,磷肥价格受益于成本支撑 [3] - 草甘膦、有机硅 DMC 价格分别为 2.3/1.2 万元/吨,较年初 -2%/-8%,因下游需求偏弱及行业新产能消化需时间,产品景气待修复 [3] 新项目进展 - 据公司 2024 年报,瓦屋 100 万吨/年光电选矿项目、后坪 200 万吨/年磷矿选矿及管道输送项目投入运行,兴福电子 2 万吨/年电子级氨水联产 1 万吨/年电子级氨气项目、兴晨公司 2 万吨/年 2,4 - D 项目等陆续建成投产,兴福电子的电子级双氧水扩建、兴华磷化工 3.5 万吨/年有机磷阻燃剂等项目加快推进,有望助力公司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并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竞争力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 16.3/18.6/21.6 亿元(前值 19.7/22.9/25.8 亿元,下调 17%/19%/16%),同比 +2%/+14%/+16%,对应 EPS 为 1.48/1.69/1.96 元 [5] - 参考可比公司 25 年 Wind 一致预期平均 16xPE,给予公司 25 年 16xPE,目标价 23.68 元(前值基于 25 年 15xPE,目标价 26.85 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28,105|28,396|30,114|31,654|33,242| |+/-%|(7.28)|1.04|6.05|5.11|5.0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1,379|1,601|1,629|1,863|2,157| |+/-%|(76.44)|16.13|1.71|14.37|15.81|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1.25|1.45|1.48|1.69|1.96| |ROE (%)|6.31|7.07|7.00|7.61|8.30| |PE (倍)|16.08|13.85|13.62|11.90|10.28| |PB (倍)|1.07|1.03|1.01|0.96|0.90| |EV EBITDA (倍)|8.31|7.55|7.58|6.89|5.51| [7]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名称|股票代码|4 月 28 日股价(元/股)|4 月 28 日市值(亿元)|2025E EPS(元)|2026E EPS(元)|2027E EPS(元)|2025E P/E(x)|2026E P/E(x)|2027E P/E(x)| |----|----|----|----|----|----|----|----|----|----| |芭田股份|002170 CH|9.99|96|1.22|1.43|1.64|8|7|6.11| |川发龙蟒|002312 CH|10.91|206|0.35|0.43|0.51|31|25|21.38| |云天化|600096 CH|22.79|418|3.02|3.14|3.29|8|7|7| |平均| - | - | - | - | - | - |16|13|11| [13] 盈利预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 包含 2023 - 2027E 年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等资产负债表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利润表项目,经营活动现金、投资活动现金等现金流量表项目的预测数据,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和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信息 [19]
兴发集团(600141) - 国联民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关于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2025-04-28 11:36
募集资金情况 - 2022年8月公司获准发行28亿元可转债,净额27.80571亿元[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各项目累计投入资金不等[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募集资金存放余额2546.06万元[8] 资金使用安排 - 2024年4月用4亿闲置资金补流,2025年4月归还[9][10] - 拟用不超3亿闲置资金补流,期限不超12个月[11] 决策审议情况 - 2025年4月28日召开十一届九次董事会会议[12] - 相关资金使用事项经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14]
兴发集团:2025一季报净利润3.11亿 同比下降18.59%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11:05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7.65%,从2024年一季报的0.3400元降至2025年一季报的0.2800元 [1] - 每股净资产同比增长3.78%,从2024年一季报的19.06元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19.78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6.25%,从2024年一季报的10.56元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11.22元 [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4%,从2024年一季报的68.88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72.28亿元 [1] - 净利润同比下降18.59%,从2024年一季报的3.82亿元降至2025年一季报的3.11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23.53%,从2024年一季报的1.87%降至2025年一季报的1.43%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49493.55万股,占流通股比44.87%,较上期减少165.54万股 [2] - 浙江金帆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增持1021.95万股,持股比例15.65%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581.88万股,持股比例1.36% [3] - 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减持142.41万股,持股比例1.00% [3]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进前十大股东,持股830.34万股,占比0.75% [3]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七组合退出前十大股东,上期持股959.97万股,占比0.87% [3]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本次公司不分配不转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