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06837)

搜索文档
盘点海通系研究大佬出走图谱 荀玉根、孙婷、李淼、李宏科、郑子勋… 国泰海通上半年分仓佣金跌四成
新浪证券· 2025-09-04 08:29
核心观点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持续面临人才流失与业绩压力 原海通证券多名首席分析师离职 尽管合并后新公司分仓佣金收入排名行业第二 但同比大幅下降42.22% [1][5] 人才流失情况 - 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于2025年9月3日转投国信证券 结束十四年海通生涯 合并后曾担任首席经济学家和政策与产业研究院联席院长但任职不足半年 [2] - 原海通证券批零与社会服务联席首席李宏科、房地产首席涂力磊、互联网及传媒首席毛云聪、有色金属首席陈先龙执业信息均于2025年9月4日无法查询 [3] - 原固定收益研究首席郑子勋确认离任 执业信息已注销 合并后曾短暂担任固收团队联席首席 [3] - 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上半年期间 原银行首席林加力转战国海证券 原非银金融首席孙婷加入东吴证券 原煤炭农业首席李淼出任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原建筑工程首席张欣劼和军工首席张恒晅加入西部证券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8.72亿元 同比增长78% 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 同比涨幅达214% 扣非归母净利润72.79亿元 同比增长60% [5] - 分仓佣金收入2.80亿元 排名行业第二 较2024年末提升6位 但同比降幅高达42.22%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员工总数18,654人 其中注册分析师287人 较年初原两家机构分析师总数314人减少27人 [5]
上海清算所董事长马贱阳带队赴国泰海通证券调研
第一财经· 2025-09-04 02:37
公司合作动态 - 上海清算所董事长带队赴国泰海通证券调研并与董事长座谈交流 [1] - 双方围绕清算托管双支柱业务合作、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五篇大文章"等议题深入探讨 [1] - 双方将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 发挥各自优势加快业务创新与协同步伐 [1] 战略发展重点 - 合作聚焦全面加强清算托管双支柱业务 [1] - 共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 - 协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 [1] 合作目标 - 立足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与领先综合金融服务商的使命担当 [1] - 共同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
上海清算所董事长带队赴国泰海通证券调研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2:13
公司业务合作 - 上海清算所与国泰海通证券围绕全面加强清算托管双支柱业务合作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1] - 双方座谈交流由上海清算所董事长马贱阳带队赴国泰海通证券调研并与公司董事长朱健共同开展 [1] 金融战略发展 - 双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议题进行广泛深入探讨 [1] - 交流内容涵盖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等战略议题 [1]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吉林省西点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5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03 23:06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9月3日 ■ 一、保荐工作概述 ■ 二、保荐人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 三、公司及股东承诺事项履行情况 ■ 四、其他事项 ■ 五、其他说明 本报告不构成对上市公司的任何投资建议,保荐机构提醒投资者认真阅读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年度报告 等信息披露文件。 保荐代表人签字:赵琼琳 黄 蕾 ...
今日开播!国泰海通2025研究框架培训视频版|洞察价值,共创未来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03 22:29
2025研究框架培训安排 - 培训时间为9月4日至5日每天上午9:00开播 涵盖消费金融总量及周期医药科技六大领域[2][3] - 9月4日包含食品饮料美妆纺织服装非银行金融银行海外策略固定收益基金评价金融工程中小市值创新股权共9场专题研究[2][3] - 9月5日包含煤炭开采建筑工程基础化工交通运输钢铁石油化工共6场专题研究[3] 主讲人员与领域 - 食品饮料美妆研究由消费组长兼首席分析师负责[2] - 非银行金融研究由金融组长兼非银首席分析师主持[3] - 煤炭研究由首席分析师与分析师共同讲解[3] - 基础化工研究由首席分析师与联席首席分析师联合呈现[3] 培训内容形式 - 提供精编视频版线上培训 支持6大平台同步播出[6] - 配套培训材料大礼包可供扫码下载[6][7] - 研究服务仅面向国泰海通证券签约客户[9][11]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吉林省西点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5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21:14
保荐工作概述 - 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 - 保荐代表人为赵琼琳与黄蕾 [2] 信息披露与投资参考 - 投资者需阅读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及年度报告等披露文件 [1] - 新浪财经APP提供信息披露考评等级查询功能 [1] - 金麒麟分析师研报作为投资参考工具 [1]
奥浦迈: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次交易方案调整不构成重组方案重大调整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9-03 16:19
交易方案调整内容 - 配套募集资金总额从调整前的73,000万元调减至调整后的36,204.99万元,降幅达50.4% [3] - 支付现金对价及税费的募集资金用途金额从调整前的71,000万元大幅减少至调整后的34,726.36万元 [3] - 支付中介机构费用的金额从调整前的2,000万元调减至调整后的1,478.63万元,占比从2.74%上升至4.08% [3] 调整性质认定依据 - 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及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5号,调减或取消配套募集资金不构成重组方案重大调整 [4] - 本次调整未新增交易对方,未变更标的资产范围,未新增配套募集资金,符合不构成重大调整的认定条件 [4] - 交易对象减少或标的资产份额转让不超过交易作价20%的情形可不视为重大调整 [4] 决策程序执行 - 公司于2025年9月2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及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方案调整议案 [2][5] - 议案在提交董事会前已经公司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及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 [5] - 独立财务顾问国泰海通证券出具核查意见,确认调整不构成重大调整 [2][5] 交易背景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澎立生物100%股权,并配套募集资金 [1] - 最初方案于2025年6月6日通过董事会审议并披露草案 [1] - 本次调整后披露修订版报告书草案,交易核心条款(交易对象、标的资产)未发生变化 [2][3]
奥浦迈: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9-03 16:19
交易概述 - 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作价145,050.07万元,其中股份支付74,048.70万元,现金支付71,001.37万元 [1][6][42] - 本次交易同时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中介费用,配套融资比例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 [18][24] - 独立财务顾问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评估机构为上海东洲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审计机构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1][6][32] 标的资产分析 - 澎立生物主营业务为临床前CRO服务,包括药效学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属于生物医药研发服务领域,符合科创板定位 [8][20] - 标的公司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92,705.58万元,评估价值145,200.00万元,增值率56.62% [26][27] - 采用收益法评估结果作为定价依据,静态市销率4.39倍,略高于可比交易案例平均值4.14倍,但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5.55倍 [27][29] 协同效应与战略意义 - 交易将实现"细胞培养基+临床前CRO+生物药CDMO"的CRDMO业务模式整合,完善一站式药物研发服务平台 [12][17][38] - 通过客户资源互补,上市公司可早期介入研发管线导流,标的公司海外销售网络将助力上市公司国际化拓展 [37][38] - 交易后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显著提升,2024年备考营业收入56,070.63万元,备考净利润11,651.99万元 [34][35] 交易方案设计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价格为32.00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 [19][30] - 交易对方包含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包括红杉恒辰、高瓴辰钧、中金启辰等,部分交易对方采用分期股份支付并设置业绩对赌条款 [6][42][44] - 现金对价支付与募集配套资金挂钩,若配套融资未能如期完成,上市公司需自筹资金支付 [42][43] 合规性与监管要求 - 交易符合《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等规定,不构成重组上市,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2][10][14] - 标的公司不属于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领域,境外交易对方PL HK符合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要求 [9] - 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2023年子公司因环保问题被罚11万元不构成重大违法障碍 [21][23]
嘉华股份: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山东嘉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9-03 16:18
限售股上市流通基本情况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涉及11户股东 共计71,471,328股 占公司总股本43.43% [2] - 限售股类型为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 锁定期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 [2] - 上市流通日期确定为2025年9月9日 [2][5] 股本结构变化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完成后总股本为164,550,000股 其中有限售条件流通股123,410,000股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41,140,000股 [1] - 自首次公开发行上市至今 公司未发生配股、公积金转增股本等事项 股本数量未发生变化 [2] - 本次限售股解禁后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减少71,471,328股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相应增加同等数量 总股本保持不变 [5] 股东承诺履行情况 - 相关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 两年后减持价格不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 [3][4] - 股东承诺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25% 离职后六个月内不转让股份 [3] - 截至核查意见披露日 所有股东均严格履行承诺 不存在影响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未履行承诺情况 [5] 资金占用与合规情况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 [5] - 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符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监管指引要求 [5] - 公司相关信息披露被确认为真实、准确、完整 [5]
40亿分仓佣金分布揭秘:缩水三成、黑马涌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3:47
行业整体佣金收入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全行业基金分仓佣金收入44.6亿元 同比下降34% [1] - 上市券商分仓佣金收入40亿元 同比下降35% [1] - 市场基金股票交易额11.62万亿元 同比上升22.84% [1] - 基金分仓佣金率降至万分之3.688 较2024年同期的万分之6.998下降47% [2] 头部券商竞争格局 - 前十家券商合计市场份额达48.11%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4] - 中信证券以3.46亿元分仓佣金收入稳居行业第一 [3] - 合并后的国泰海通以2.83亿元收入位列第二 [3] - 广发证券(2.51亿元)、长江证券(2.30亿元)和华泰证券(2.22亿元)分列第三至五名 [3] - 头部券商收入普遍下滑:中信建投(-53.70%)、国泰海通(-42%)、广发证券(-35.34%)、中信证券(-34.56%)、长江证券(-30.16%) [4] 中小券商逆势增长案例 - 华源证券分仓佣金收入暴增超20倍 分析师团队超60人 [6][7] - 华福证券收入增长321.34% 排名提升12位 [6] - 国海证券、湘财证券、华鑫证券排名均提升8位 [6] - 外资券商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和野村东方实现正增长 [7] 业务转型策略 - 华源证券通过引进原申万宏源研究所副总经理刘晓宁等人才强化研究团队 [6] - 华福证券建立六大研究中心 采用"老带新"人才培养模式 [7] - 研究业务向产业研究、资产配置及政策智库方向转型 [8] - 重点跟踪FOF产品 构建"研究定价-业务协同-生态赋能"全链条服务模式 [8] - 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建设智能化研究平台 [8] 政策影响分析 - 2024年7月实施的佣金新规规定被动股票型基金佣金费率不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 [2] - 新规使研究成为基金公司佣金分配唯一出口 [3] - 被动指数基金规模超越主动管理基金加剧传统卖方研究收入压力 [1]